基于特殊结构货车的货运通道指标研究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庆市某大型汽车产业园区进行车辆运输时所使用的货运车辆有大量特殊结构货车,而当前道路设计标准未考虑特殊结构货车车型。特殊结构货车的外形尺寸、载重量、性能、车速对道路的平、纵等设计要求比普通车型要求更高。因此在货运通道设计中,应使用特殊结构货车车型参数带入相关规范计算公式,并通过模拟车辆行驶轨迹进行验算,对道路平、纵等指标进行校验及优化,最终确定基于特殊结构货车的货运通道道路设计指标。
  关键词:特殊结构货车;货运通道;道路设计指标
  中图分类号:U412.3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我国现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所使用的相关道路指标值是通过实车试验确定,车型是按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规定的小客车、大型车与铰接车三种车辆来对道路相关指标进行验算。根据汽车产业园现场调研,各车企主要使用集装箱货车及特殊结构货车(即长板车)运输,比试验车更宽更长,其车辆参数如下表1所示。
   特殊结构货车是指载货部位为特殊结构,专门运输特定物品的载货汽车。目前,既有道路设计标准已涵盖集装箱货车车型,但汽车产业园超宽超长的特殊结构货车车型超出了国家既有设计规范。本次研究采用六轴铰接式长板车最不利车型作为代表车型对设计指标进行验算。
  1 平面设计指标
  通过将特殊结构货车相关参数带入《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及《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中设计指标计算公式以及通过模拟车辆行驶轨迹,进行道路指标计算。
  1.1 圆曲线加宽
  当道路圆曲线半径小于250 m时,圆曲线需进行加宽,本次使用公式计算及轨迹模拟两种不同方法对圆曲线加宽值进行确定。
  1.1.1 公式法
  1.1.2 轨迹模拟法
  通过模拟特殊结构货车在设超高的平曲线上行驶,如下图3看出特殊结构货车需在平曲线外侧加宽1.53 m,才能满足不占用其余车道。驾驶员在弯道行驶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操作误差,建议加宽值为2 m。
  1.2 交叉口转弯半径
  1.2.1 车辆参数公式
  1.2.2 轨迹模拟法
  通过10 m、25 m、 40 m、45 m的城市道路缘石半径进行模拟特殊结构货车车辆行驶轨迹,总结得出:当路缘石半径为10 m和25 m时,特殊结构货车需要占用3~4个车道,直接阻挡其余象限车辆驶出交叉口,对出口道产生严重影响;当40 m时,特殊结构货车只需占用2个车道,对出口道影响较小;当45 m时,特殊结构货车也只占用2个车道,与40 m路缘石半径变化不大,剩余两车道供其余象限车辆驶离,对进出交叉口车道影响较小。因此,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基于特殊结构货车的道路转弯半径为40 m。
  2 纵断面设计指标
  2.1 最大纵坡
  2.1.1 道路参数公式法
  货运通道道路纵坡主要与货车的海拔高程、牵引动力、滚动阻力及荷载重量等因素有关。根据计算公式,得出汽車产业园货运通道最大坡度为4.02%。
  2.1.2 相关规范参考
  道路设计规范对城市道路的最大纵坡值如下表。
  由于重庆山城地势地貌的限制,计算公式纵坡较难实现,建议参照快速路设计车速60 km/h时最大纵坡5%的标准进行实际应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汽车企业运输的特殊需要,满足特殊结构货车的安全行驶,本次研究以工程设计的理念,创新性的使用了特殊结构货车来校验平面交叉口转弯半径、立交匝道半径、纵坡等道路设计指标参数,以期指导货运通道方案设计和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S].
  [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S].
  [3]《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S].
  [4]《汽车设计规范》[S].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阐述了政务云视角下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使机动车数量飞速增长,因此交通运输部进行了合理的部署,将省界收费站取消,实现全国联网收费运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无疑提升了对于路网运行监测的要求。如今,公路交通情况调查系统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中正确科学决策的基础,因此加速公路交调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的實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务云;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调查系
期刊
摘 要:如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管理交通运输更加方便快捷。然而,信息化管理交通运输在安全方面存在安全风险,主要的安全风险是以下三点:计算机病毒攻击系统网络、网络信息化安全性能不足及网络信息化资源共享存在的风险。为此,本文首先针对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同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有效的措施,以期促进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测绘工作在不断发展的技术条件下相较以往也增加了较多的新内容,为达到测绘工作的强化目的,先进技术的融入已经成为了测绘技术更新与充分发挥其应用优势的重要前提,其中尤以GPS-RTK技术最为典型。本文简述了GPS-RTK技术,并将就其在公路测量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GPS-RTK;公路工程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采用水泥搅拌桩实时监控系统,在线监控施工参数,科学指导施工。通过对施工桩长、水泥掺量、水灰比、电流、下钻速度、提升速度、施工时间等参数的采集,实时了解单根桩基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通过和检测报告的对比,表明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物联网监控系统;施工参数;作业成效  中图分类号:U445.551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概要  1.1 项目简介  龙瑞公
期刊
摘 要:车辆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车辆检测技术中常用的检测器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在实际应用中各自优缺点,为交通道路环境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车辆检测技术统;智能交通系;智能化监测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车辆检测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ITS提供基础交通数据。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出现与信息处理技术飞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保有量不断提升,人们逐渐提高的交通需求与尾随在后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加剧。继续加大交通供给已经不足以缓解当前的城市交通压力,此时5G时代的到来却以其强势的技术优势为已濒临瓶颈的道路交通发展带来转机。本文主要对5G技术在城市道路交通发展中的有关应用展开探索,并对5G时代背景下城市智慧交通未来的发展展开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5G时代;智慧
期刊
摘 要: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动车车牌识别系统,系统能够对采集到的汽车照片进行自动的车牌识别,并将对应的车牌信息进行自动保存。本文的系统主要包含两大模块:车牌图像预处理模块和车牌号码识别模块。采用本文提供的两大算法模块,可以得到精确的车牌号码信息,经过实验测试,本文设计的算法在车牌号码识别方面能够达到95%以上的识别精度,可以用于实际的工作环境中。  关键词:车牌识别;图像处理;特征提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公路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这对于公路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科技是公路行业的核心生产力,而人力资源又是促进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不仅要帮助单位提高竞争力,也要对人才负责,帮助岗位人才在工作中找到自身的定位,让人才与单位一起进步、一起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就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
期刊
摘 要:作者通过对自由流收费设施智能运维系统设计与思考,包括运维系统设计思路、总体设计、功能设计、前段监测设备等内容的设计与思考,力图运用机电技术与信息化手段,提升自由流收费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维护、维修难度。展望通过分析基础数据,从而提高管理部门对收费运营、交通流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指导提高运维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  关键词:智能运维;收费设施;自由流  中图分类号:U49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浮动车定位数据具有覆盖广,频率高和信息可靠等优点,通过对浮动车定位数据的起讫点识别和轨迹匹配可获取车辆在城市道路的行驶轨迹,实现城市道路和区域的流量来源和去向分析。本文建立浮动车定位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框架,设计并实现基于多源轨迹数据的路段流量溯源、通道流量溯源和区域流量溯源分析方法。  关键词:浮动车;OD识别;地图匹配;流量溯源  中图分类号:TP393.0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