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及其族群记忆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ayong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苗族古歌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是苗族族群记忆的一种形式,其中记录或表征了深厚的苗族历史和文化。自从苗族古歌受到人们的关注以来,虽然其热度日益暴涨,但大家对古歌的定义和所指依然模糊。本文拟对古歌的概念和内容做初步的梳理,以期对民族口传史诗有所认识。
  【关键词】苗族古歌;歌曲;族群记忆;故事
  【中图分类号】 G03 【文献标识码】A中共营口市委党校
  在既有的出版物中,“苗族古歌”都是以“天地起源”“洪水灾难”“日月起源”“人类繁衍”“族群迁徙”等主题的衔接逻辑而编写的,所以,大多数人对古歌的印象通常就是《制天造地歌》《铸日造月歌》《洪水滔天歌》《跋山涉水歌》等曲目,认为苗族古歌就是这些体系宏大的起源歌曲。然而,这只是学者们所整理编撰的“古歌”,民间的“古歌”并非仅限于此。
  一、“古老”的歌曲
  什么是古歌呢?在这个古歌开始销声匿迹的时代,除了少数的歌师之外,没有多少人还能记得古歌是什么,更不用说熟悉古歌的内容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从她口中说出的话以及她对古歌的判断主要来自她年轻时代的经验和之后的为数不多的经历。熟悉古歌的歌师被邀请的次数逐渐减少,学习古歌、歌唱古歌的活跃氛围也开始暗淡了很多。但是,无论是亲身体验还是道听途说,人们对于古歌的理解和定义是对是错,都值得认真记录和考察。
  根据调查,我总结了苗族人对古歌的定义和理解,它们多达7种以上:
  1、bax bad ghet、dib bad ghet,述父祖
  2、dib gux、bax ghab ghed,摆典故、讲故事
  3、dol lul tid bangf,古人造的、古人创作的
  4、dol lul diot bangf,老人(成人)唱的
  5、gieel dengx bangf,古时候的
  6、sangs bad sangs ghet bangf,祖祖辈辈的
  7、举办葬礼、婚礼时唱,有外村人到来时比赛对唱
  关于“古歌”的定义,人们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确切的答案,而非常零散、简洁地从古歌的内容、作者、时间、所属、歌唱的时间和场景以及歌唱的形式等方面对古歌进行一定的界定,而实际上就是古歌的各个特征,他们勾勒出了古歌的整体面貌。
  苗族是一个父系社会,实行“子父连名”的姓氏体系,他们以上下辈男性之间连名的方式记述家族史,如此就轻易地把现在的子孙与过去的祖先进行了关联,因此苗族用“父”(bad)和“祖”(ghet)两个字组成了一个词“父祖”(bad ghet),“祖先”作为一个记忆,通过世代相连的名字突破时空的限制而被后人保存,这与有文字民族的族谱的作用是一样。“父祖”可以表示世代相承的“历史”之意,所以第1种特征“bax bad ghet”可以引申为“叙述历史”或“追古溯源”,人类和其他事物的“史”和“源”都包括在内。
  第2种特征“dib gux”(摆典故)、“bax bad ghet”(讲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与一般的口头讲述不一样。第3、4、5、6种是不太明显的一些特征,因为人们并不确定歌曲的作者、创作时间、歌者和所属,这种情况与其他类型的歌曲一样都难以说清,不过与其他类型的歌(如情歌)相比,古歌一定是古代人创作的,因为古歌不像情歌那样具有即时感——人们在唱情歌时就像是即兴创作,在唱古歌时像是在诵读古人的诗篇。而最后一种“举办葬礼、婚礼时唱,有外村人到来时比赛对唱”则是古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或在典礼仪式上唱,或在聚会时对唱,而且带有仪式象征或者辩论、竞争的性质。
  在苗族人看来,除了歌唱时间与场景之外,古歌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歌词内容、创作者、创作时间和所属都与“古人”和“古代”有关,与“祖先”“历史”和“过去”有关。对逝去的祖先的崇拜是苗族人独特的一种信仰,苗族人从小到大都或多或少听到父母讲述其祖先的故事,学会在逢年过节、或者吃肉喝酒时焚香烧纸、用酒肉祭奠祖先,在喝酒之前须略洒些酒水于地敬谢祖先。以至于在唱某些古歌时,也需要事先祭奠祖先,不然被视为不敬。不只是人类,世间万物也有自己的“古代”“祖先”“过去”,人们生活的世界,周遭的山水、草木,以及各类器具都有其“历史”。可以说,古歌是一种“古老”的歌曲,它与“过去”息息相关。
  苗族社会中,“老人”通常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因为在苗族人的观念里,“老人”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熟悉家族和村落历史文化。古歌作为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载体,它被看作是“老人”唱的歌,因为只有“老人”才有资格担当传授、传播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角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苗族人对古歌的定义,这个定义就是:一种古老的歌曲。这种古老的歌曲无论歌手的年龄、歌曲的创作时间、歌曲所讲述的内容等都是“古老”的。
  二、古歌里的记忆
  (一)宇宙的形成
  苗族人在古歌《制天造地歌》《运金运银歌》《铸日造月歌》里讲述了自然空间——天地日月的形成,表达了他们的宇宙观,他们相信自己生活的地方只是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是另一个更大的宇宙中的巨人和巨兽建造的。
  在这个记忆里,天和地是巨人或者巨兽创造的两片某种同一物质,它们原本是一体的,后来天地被巨人分离。巨人们用金银铸造日月星辰。如此,天、地、日、月、星辰,一个完整的宇宙被建造出来了。
  从天地的分离到日月的铸造,宇宙空间的形成是一个大的记忆,而在叙述这个大记忆的过程中,涉及了各种小记忆,这些小记忆包括神人神兽的名字、工作分工、金属的特性以及锻造的工序等。因此,苗族人在古歌中,除了了解天地日月的形成,人们同时也能熟悉多种知识经验。
  (二)物种起源
  黔东南州崇山峻岭上的大部分苗族村落都有枫树,这些枫树被认为是具有神性的,通常称作“守护村落的树”,任何人都不能破坏其生长或砍伐,这些枫树常被当作“神树”来供奉。古歌也表述了这种“枫树崇拜”观念,它大篇幅地描述枫树幻化各类物种的事件——在把人类世界的天地日月建造之后,巨人们在大地上种了植物,其中枫树栽在鱼塘边,被砍倒后,枫树心幻化为蝴蝶之后,不久,蝴蝶生下了各种蛋,孵化出雷、人祖、龙、豹、蛇、野猫、蜈蚣、猴、猿、黄鼠狼、神鬼等千万类物种,它们在宇宙中有各自的空间位置。在这首古歌里,人类与其他物种享有共同的祖先,由于人类始祖央与雷公争抢统领地位而分居,这些空间都是人们所常见的,人们是根据物种的生活空间来记忆物种的生活习性。   (三)民族迁徙史
  与对天地万物起源的好奇一样,人类对自身历史也充满兴趣。宇宙万物起源的故事并不是亲眼所见,所以人们的想象力才得以足够发挥。或许是因为自身历史是一种亲身经历的体验,难以将其演绎,因此苗族古歌中记述苗族人具体历史的篇幅相对要少,但是对待自己的历史,人们总会带有更多的情感。在古老的歌曲中,像是讲故事一样,歌师们从祖先“最早”生活的地方开始,缓缓唱出苗族人的迁徙史。关于苗族的迁徙史,仍然有着众多的疑点,不同地区的苗族各有表述,对迁徙的时间、地点和迁徙的原因、过程都有自己的观点。在古歌《溯河西迁》(Nangx Eb Jit Bil)里,他们说祖先曾经居住在有水、有平原的地方,那里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接着他们也唱出了他们离开的原因:迁徙的原因在于人口增长及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居住空间的拥挤、生产工具的分配不均、无法通婚等问题。寻找新的居住地、寻求更美好的生活是黔东南苗族迁徙的基本诉求。
  三、结语
  古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歌曲,作为一种有关过去、有关祖先、有关历史、有关万物、有关灵魂的记忆载体,在无文字的苗族社会里,人们借用它,通过对历史的追溯而获得一种族群记忆。正如古歌《溯河西迁》的结尾所唱:
  远古的时候啊
  你我共祖先
  同一个奶奶来生养
  洗身同用一个盆
  裹体共用一块青蓝布
  敬旱神的肉是一份
  敬野鬼的肉共一串
  家分多了才成村寨
  子孙多了才变疏远
  你我也许不相识
  可只要见了面啊
  摆起这些古事来
  嘴里比蜜甜
  开了头就说不完
  在苗族人看来,这些事情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虽然自己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他们始终相信祖先传下来的记忆。
  苗族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古歌是苗族人创作的一种叙事歌曲,叙述的故事是从古代开始就有的事情,从天地起源到日月星辰的来源,从山水树木的形成到民族迁徙,从人类起源到万物生成,从灵魂的归属到世间的礼俗。——关乎天地万物,一切见闻的认识与阐释。
  参考文献:
  [1][德]阿斯特莉特·埃尔,冯亚琳编.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法]雅克·勒高夫,方仁杰译.历史与记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马学良,今旦编.苗族史诗[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5]唐春方编.“民间文学资料”第4集《黔东南苗族古歌》[M].贵阳: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1958.
  [6]燕宝.《苗族古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9).
  [7]王明轲.《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吴一文.苗族古歌的演唱方式《民族文学研究》,2012(2).
  作者简介:熊兵(1985-),男,苗族,贵州台江人,人类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
其他文献
【摘要】气韵作为一种哲学,是中国古代存在论的主要形态,“气韵生动”则是古代书法和绘画领域内的最高审美标准。本文以中国传统水墨元素为例,探究“气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表现与表达,同时将水墨元素应用于服装设计当中,提升服装的文化内涵,使“气韵”这种抽象的形态更加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气韵;水墨;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
【摘要】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中国在东亚的地位虽不是一成不变,但处于核心位置的时间还是相当之久。《东亚秩序变迁中的中国角色转换》一书就从中国古代开始追溯,梳理中国在东亚秩序中的地位变迁,并对当前中国在东亚秩序中如何自处进行分析。本文将就此书内容略谈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东亚;中国;秩序;地位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一、华夷秩序时期——东亚核心的中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普及,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作为培训艺术设计类人才的重要课程,《构成基础》所沿用的传统手绘教学方法和如今快速发展并正在被逐渐广泛运用的现代电脑教学方法,形成了两股相互矛盾又相互平衡的制约力量。对此,本文以“传统手绘教学与现代电脑教学的比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构成基础》课程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手绘教学在色彩构成部分和平面构成部分的优势劣势
【关键词】心理防线;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51-04  【作者簡介】1.朱海梅,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徐州,221140)教师,高级教师;2.朱欣欣,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江苏徐州,221121)教师,一级教师;3.冯璐,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江苏徐州,221008)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
【关键词】初中;自我认识;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3-0063-03  【作者简介】聂丹,安徽省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合肥,230601)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并快速发展。在面对互相矛盾的自我信息时,他们会不知所措,因此,帮助他们完成自我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通过一系
【摘要】“冻鱼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乡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而节日中的芦笙大赛既是一项娱乐项目,也是他们巩固族群意识、维系族群关系的方式之一。本文拟以民族学视野来探究冻鱼节芦笙大赛的行为及族群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冻鱼节;芦笙大赛;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冻鱼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乡的传统节日之一,很受当地人重视。如无特
【摘要】农产品市场正逐渐从价格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要想占领现代农业制高点,必须树立品牌观念,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挖掘其背后的非物质性含金量。通过叙事性的包装设计让消费者体会买的不仅是商品,本文力求能跳出局限于“纸面”的物化包装形式。针对性地利用叙事性理论对农产品包装附加值的增值权益性应用展开研究,契合了大数据互联时代背景下人文营销的概念,探索出现代农产品包装非物质附加值最大化的实践途径
【摘要】本文以阿克苏地区双语培训小学数学班为調研对象,根据该班学员的实际情况采用调查研究和教育实验方法,试图解决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词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两年制;双语培训;词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级阿克苏地区双语培训小学数学班,该班为《第二期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自治区级项目班。该班学员共40名,年龄均在35
【摘要】女性作为社会主体不可分割的二分之一,在所有的文化、经济、政治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劳拉·穆尔维的文章《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为线索,谈一谈电影在一贯的消费女性和现在的女性消费两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劳拉·穆尔维;电影;消费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识码】A  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劳拉·穆尔维提出电影对无意识的控制和反映,阐明了“父系社会的无意识是怎样构建电影
【摘要】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研究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咱们不能忽略临沧市永德县特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长期居住在高山上的俐侎人,是一个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部落;一个把家书写在口头上的族群。他们与外界交流甚少,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而神秘的宗教信仰、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民俗与服饰等。本文对永德俐侎人的竹筒雷响茶、茶文化及婚俗文化、祭祖茶的发展演变等进行简析,旨在更好地推动社会对永德彝族支系俐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