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怎么了

来源 :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inery_pupp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饮料行业,激烈的商战一直是硝烟难散,从碳酸饮料大战、纯净水之争,到茶饮江湖,各饮料企业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一切似乎都难以预料,一切似乎又都在意料之中。2002年,果汁市场突然间又成了焦点。当统一推出PET装鲜橙多并迅速得到市场认可的时候,就注定了一场果汁饮料大战的到来!
  统一鲜橙多的热销,让很多饮料企业都眼红耳热,争着抢着都想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中国好像一下子就步入了果汁饮料的天下,各厂家是粉墨登场,疯狂跟进。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娃哈哈、健力宝等各方巨头纷纷进场,力图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新产品、新品牌也是层出不穷,在果汁这个市场里,拼命进行着蚕食。
  一般来讲,一个行业从发展到成熟,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而果汁饮料继茶饮料之后,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迅速进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这是不多见的。在各厂家争得热火朝天,消费者喝得津津有味时,有一个企业,有一个品牌,似乎被忽视了,它就是果汁界的龙头—“汇源”。
  诞生于1992年的汇源,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各种果蔬汁饮料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凭借其稳健的经营和市场拓展,销售量节节攀升。短短数年,汇源成为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在同行业中名列第一。
  从2001年的总体市场来看,汇源依然是行业第一。但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月度监测资料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汇源已经被鲜橙多超越。而根据对今年第一季度的最新统计,汇源同样排在鲜橙多之后,除了西北区,其他六大区都被鲜橙多和康师傅的“每日C”拔得头筹,发展趋势对汇源是大大不利。
  汇源多年成就的霸主地位,在眼前的这场混战中如此轻易被动摇,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从汇源的发展脉络上得到启示。
  
  专业化做大品牌
  
  汇源早期的战略,通过市场的检验,无疑是正确的。从一开始,汇源就专注于走专业路线。10年来,无论是对产品的开发,还是对外的包装宣传,汇源都在给消费者传递着一个统一的信息—汇源是专业的百分百的果汁。汇源也正是靠着它的这种专业化的路线,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果汁市场的引领者。
  有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市场处于培育期与成长期时,品牌竞争往往表现得不够明显,这一时期的竞争一般会表现在产品、质量、价格、渠道等方面,有人称之为产品竞争时代,汇源果汁就是在此期间脱颖而出的一个专业品牌,并成为数年来果汁业的领跑者。
  在“大品牌时代”,汇源的这种战略是成功的,因为它迎合了那个时代的消费心理。所谓大品牌,就是在市场发展期,真正称得上“品牌”的产品很少,品牌集中度很低,一些优秀的企业通过成功塑造一个品牌而带动了一系列产品的成功。那个时候,许多厂家还停留在产品的意识上,对品牌的概念还很模糊,而汇源除了在技术上走专业化路线以外,在品牌营销上,也采取了专业化路线。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多年以来,汇源一直以“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为核心要素,对其品牌进行宣传,积累品牌资产。因此,当时,很少有产品能够对汇源构成真正的威胁,而汇源也很好地把握了这一市场契机,以“汇源”为品牌名称开发出系列产品,甚至包括茶饮料等,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其实,国内市场上的很多产品,在那个时代,都是靠这种“大品牌”战略而成功的。汇源从一开始,就制定了这个战略,在当时的饮料行业,可以说是一种超前的意识。虽然汇源一直以来,还没有达到对果汁业的绝对垄断地位,但发展期对汇源能够构成直接竞争的品牌少之又少。而汇源也长时间占据着果汁市场老大的位置,其业绩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成也品牌败也品牌
  
  可以说,汇源用初期的品牌营销战略,打败了当时靠产品营销的竞争对手,这正是汇源的高明之处。所以,以“汇源”为品牌名称的系列产品,如果汁产品系列、果蔬产品系列,甚至茶饮料系列,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当时的汇源真可谓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其“大品牌营销计划”,也如入无人之境,一杆“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大旗,插到哪里,哪里飘扬。品牌知名度高以及品牌的专业化精神,使得几乎碰不到敌手的汇源,数年来一直顺风顺水,“大品牌营销策略”,成了汇源成功的一个法宝。
  也许正是这种成功使汇源陶醉其中,以致对市场的变化有所忽视。
  随着竞争的深入与市场不断走向成熟,市场已是越来越细分化了,可口可乐等企业已经做出了表率,例如其旗下的碳酸饮料,就有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细分产品,其新推出的果汁饮料打的是“酷儿”的品牌。但汇源的“大品牌计划”似乎仍有愈演愈烈之势,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汇源品牌延伸的空间越来越窄,越来越无奈,进而显得越来越不专业,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时,应变迟缓。
  面对对手的咄咄逼人之势,情急之下,汇源推出了PET装的“真”系列果汁饮料,希望打败半路出家的“鲜橙多”们。
  真系列在各大电视台频频现身的同时,也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订货会,起而应战。
  但市场是残酷的,尽管有德隆的强大的资金支持,尽管汇源是2002年中央台广告招标的果汁标王,但其“真”系列却并没有成为果汁市场之王,情形比较尴尬。
  其实,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真”系列仍是汇源大品牌战略下诞生的产品,是在“汇源”大品牌谋划下延伸出的一个新品牌。
  不可否认,早期使汇源成功的“大品牌计划”使其每一个细分产品都借用了“汇源”的品牌资源,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对“汇源的专业性”产生了很大的干扰,长久下去,其系列品牌,包括此次推出的真系列产品,也必将笼罩在“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之下,从而难以凸显自己的品牌个性,进而在细分市场里,面对更强大的竞争品牌,便显得缺乏战斗力。
  “真”系列,从一面世,似乎就陷入了一种尴尬之中,大品牌概念所带给它的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汇源”概念,随着竞争的不断深入,“真”系列便渐渐陷入了信息错觉的怪圈当中。
  作为汇源成功法宝的“大品牌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却似乎变成了产品营销的绊脚石。这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个性化之难
  
  “真”系列的推出,在品牌建设与品牌资产的积累方面,显得非常迷茫与困惑。一方面,难以割舍“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大品牌情怀,另一方面,又想进入到充满个性与情感色彩的果汁饮料市场,结果面对敌手,不知所措。
  鲜橙多的热销,其核心要素就是适应了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在外包装上,推出了更有个性易携带的PET装,同时在品牌建设上,更确定了“多喝多漂亮”的个性诉求,这一诉求其实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一个飞跃,是与时俱进的高明的品牌运作手法,所以此形象一出,立即满足了藏在消费者心里的潜在需求,迅速热销。
  而作为专业果汁的汇源,在“真”系列推出的过程当中,却似乎做得有些模糊了。在跟进的过程当中,只跟进了形式,推出了“PET”装,但却没有一个鲜明的个性化诉求,一个准确的市场细分,从操作思路、市场推广,到广告诉求和包装,都给人一种很粗糙的感觉。 “真”系列是卖给谁的?谁来买?什么主张?什么个性?这一切都非常模糊。
  在细分市场方面,宝洁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推出的飘柔、潘婷、海飞丝都是细分化的产品,并且宝洁也一直努力使其细分产品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里,处于领先地位。宝洁的这种策略,使得潘婷就是潘婷,飘柔就是飘柔,每一个都有自己细分的买方,最终形成了品牌的专业化。
  而汇源为了迎接这场大战所推出的“真”系列,却没有对消费者进行有效划分,既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目标消费者,也不知道该把产品卖给谁,进而导致在战术上不知对谁讨好,讨好什么,怎么讨好。儿童、白领、个性、前卫的消费者,都有品牌向他们抛出绣球,并取得了很好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真”系列,却在这么多的消费者当中,在细分市场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个支撑点。
  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真”系列的身份不明,导致了其在竞争层面上也无所适从。鲜橙多、酷儿等品牌似乎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但又似乎都不是。同酷儿竞争,但发现酷儿是专门针对儿童市场的,而且已经占领了儿童市场的大半个江山;把鲜橙多作为对手,但鲜橙多是专门针对那些追求美丽个性的消费者。汇源似乎没有讨好这些消费者的利益点,与其竞争,劣势一目了然。
  在竞争激烈的战场上,汇源找来找去,好像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对手,放眼四望,究竟哪一片天地属于自己的?哪一块奶酪是自己的?
  有人这样评价汇源:“就像国内的很多企业一样,汇源最初的成功太顺利了。”对果汁市场的早期切入和当时的超前意识,使汇源一直没有碰到真正的对手,从而缺少足够的竞争力,从而导致了汇源现在的从市场、管理到产品都比较粗糙。而现在,挑战来了。
  汇源为迎接大战而推出的新品,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其实,这和汇源的整体战略不无关系。那种市场初期运作成功的“大品牌战略”,在如今多元化的品牌竞争时代,其产品的功能性诉求和个性化需求都显得远离了市场。对于时下追求新奇的消费者,汇源的单一品牌确实显得有些老化。在这方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多品牌经营策略是一个对比的例子。对于汇源来说,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思想,并采取正确的营销战术,不管怎样,“真”也可算作汇源的一个突破口。那就好好抓住这个机会,争取突破现在的处境,毕竟,这场大战才刚刚开始,毕竟,这个市场还很庞大。
  
其他文献
“这件事对我们搞企业的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提示。”  西安强生制药厂是一个国营老厂,始建于1965年,原名为西安卫生材料厂,1986年申请注册了强生商标,同时更名为西安强生制药厂,此后一直生产强生牌商标的产品。该企业涉及领域很狭隘,产品较为单一,多为膏药和胶布类,且生产规模较小,是一个默默无名且又本分守己的国营小厂。  而就这样一个小厂,居然成了一桩跨国官司的被告,原告居然会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强生—
期刊
美国人斯坦利·宾(Stanley Bing)在2002年初写了一本讲管理的新书,名为《大象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新理论—“如何管理上级”。美国当代主流管理媒体的《华尔街日报》、《财富》、《商业周刊》等都广为推崇这部新著,认为这是进入21世纪之后,根据高层管理最新的变化而发现的“管理”新趋势。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被称为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最先进、最可靠“制度”(历史过去的200多年,已经完全被世
期刊
企业巧设“经营游戏”,记者破解“连环计”。企业信用不值钱?  现如今,生意难做,产品难销,货款也难收,大大小小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从中国市场这个“大奶酪”中分得一杯羹,在宣传方面可以说是费尽心机、绞尽脑汁。为了把自己有限的资源运用好,减少无用功,他们的花样层出不穷,让广大的消费者目不暇接,君不见这边刚放下喝完涂料的杯子,那边又举起了对准“大奔”的铁锤,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出
期刊
据媒体报道,2000年,北方一家寿险公司的县级机构,由于以传销的形式进行增员,被当地工商机关查处;20002年3月份,山东政协委员宋传杰建议警惕保险营销“传销化”的提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最近众多媒体、专家和消费者均提出此疑问:保险是传销吗?传销与保险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因果联系。这两者完全相同吗?记者走访了数位就职于不同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了解了大量内情,并与非法传销作了对比分析后认为:不能简单地将保
期刊
“生命中的五个球  傅彦彬  “我们每个人都像小丑,玩着五个球。五个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灵魂。这五个球只有一个是用橡胶做的,掉下去会弹起来,那就是工作。另外四个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  那天,我刚一打开邮箱,就收到了朋友发来的这个ppt邮件,文字的背后是淡黄的玫瑰花底色。一直忙碌的心就这样在一个暑热难挨的夏日午后被简简单单的几行文字触动,生出几分清凉,还有几分舒缓。  毕业
期刊
石家庄市人把自己的城市戏称为“庄”,这座省会城市没有形成自己的饮食文化,无论是小吃还是大餐,都没有什么特点。由于地处北京南大门,又是全国有名的交通枢纽,流动人口较多,近几年来,各地的特色饮食在这里你方唱罢我登台,各领风骚一两年,跳不出短命的怪圈。2001年5 月,从包头市引进的一种“不沾小料”的涮羊肉——“小肥羊”,几乎是一夜之间火了。    小肥羊是如何火爆起来的    把小肥羊“牵”进石家庄市
期刊
千万销售收入七百万欠款    在企业经营中,没有什么工作比催收欠款这项工作更难了。  洪发饲料公司由于数年来销量一直上不去而着急,开始采取了最轻松而又简单的销售方法:赊销。当时这个企业主管的管理很不到位,业务员推销能力不高,对于供销合同也缺少常识,脑袋里又没资金风险防范意识,在具体运作中闹出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比如公司对业务员是按销量提成,且对资金回收也没作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业务员可带着印好并
期刊
看了《智囊》第五期段传敏的《科龙500天》一文以后,颇有感受,禁不住提笔写下此文。  目前,我国许多大型企业的管理都存在着较为松散、粗放和随意性大的弱点,由于历史原因,要想改变这些现象已是比较困难。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及加入了世贸组织,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不少企业已开始意识到,如果不对旧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就极有可能无法生存下去。而我国加入世贸的目的之一也是借此来促进包括国企在内的一些
期刊
如果对2002年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营销的发展做一个评价的话,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各个家电巨头仍然高举“服务大旗”,在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左冲右杀,以求得市场一席之地。应该说,服务是家电市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手段,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承诺升级、服务口号创新、服务行为规范是新一轮服务竞争的鲜明特点。然而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差异化”。何谓差异化?就是与别人不一样,而“不一样”的标准来自于顾客的感受
期刊
主持人:陈雅  特邀嘉宾:贺军辉(某公司营销副总)  杨荣华(某公司营销策划经理)  朱军祥(亚华南山销售经理)  主持人:最近我一个饮料企业的朋友遇到一个营销难题来问我,现在就请你们三位讨论一下这个营销难题。  他是国内知名饮料企业的广西经理。一大卖场由经销商供货,因产品暂时销售不畅,堆积了好几千件。于是对他的产品搞特价,价格仅仅略高于出厂价。如果全部拉回经销商处算上返利、运费就会赔钱;不拉又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