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中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路径、机制及条件——以订单农业为例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振兴位居乡村振兴首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订单农业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一种关系型衔接形态.订单农业中的核心模式、中间模式以及演进模式代表不同的衔接和获益机制.多案例比较分析发现,核心模式中小农户通过生产订单提升其土地和劳动力价值;中间模式中小农户通过组织化方式获得除基本收益外的增值溢价份额;演进模式中产品创新和成员资格是小农户额外的收益来源.因此,从小农户获益方式角度看,盘活扩充小农户的要素资源及其资源配置方式、提升小农户的组织程度并稳定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以及提供更多针对市场的公共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主要路径.
其他文献
在对中西诗画传统传承与借鉴的基础上,中国现代诗歌与绘画表现出新的关联.传统主义诗画是对中国古典诗画一律的继承和现代发展.现实主义诗歌绘画在主题题材上由分离到靠拢的过程中出现了诗画交流.现代主义诗歌绘画在更具实质意义的艺术技法的形式层面上互联互通.大众主义诗歌绘画则综合了上述关系,并具有强烈的社会功利性.不同思潮的诗歌绘画或以文字或以图像记录下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成为珍贵的诗画文献,它们以自己的方式推进了中国诗歌绘画的现代化进程.
王阳明立足于《大学》开篇规定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把德作为建构文明秩序、完善国家治理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王阳明也注意到"礼、乐、刑、政之法"对于治国理政的意义.德与法,就构成了二元并立的规范结构.就德与法之间的关系来看,根据王阳明关于"本"与"末"的二元划分,德是治国理政之"本",亦即德治为本;法是治国理政之"末",亦即法治为末.把德治为本与法治为末结合起来,就是"德本法末".王阳明关于"德本法末"的构想,既渊源于古老的"明德慎罚",同时也构成了当代中国强调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资源.
消费政治化是近代中国的重要现象之一.抗战胜利之后,奢风大盛,国民政府再次推行节约运动,自上而下对饮食消费进行政治规制,对筵宴规格进行刚性管控.政治规制的严苛与精英阶层的炫耀性消费构成强烈冲突,消费实践中投机主义盛行,法规效力消解殆尽,节约运动乏善可陈.由消费示范效应的角度审视,运用政治甚至法律手段规制消费行为,显非最佳治理策略.精英阶层既是消费规训者,又是消费示范者,此一精英悖论是民国时期节约运动效力不彰的关键因子.
大数据、互联网技术迎合了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需要,正深度融入党组织治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党员学习教育领域.但目前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且缺乏对技术如何融入组织治理的运作过程及机理的解释.G市将"党建云"系统嵌入各级党建工作中,使各级党组织具备了直接且迅速地介入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的能力.技术的精准监督、考核时的"一票否决"制与"弱排名"激励总体上促进了党员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不过,技术应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党员对"党建云"的响应分化,这反映出技术理性与治理实际之间的张力.为此,相关部门需对技术的功能和教
抗战期间广为流传的"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口号的提出者并不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根据老舍的记述,这一口号由老向在文协成立之前首次提出.但在文协成立之后,老舍等人却将这一口号的提出者移植到文协名下,且在多人的追述中将提出时间默认为文协成立之时,形成了"以讹传讹"的效应,使这一口号上升为集体意志并为抗战文艺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实践层面,由于人财物的紧张、内部的分歧以及认识上的差异,该口号在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彻底贯彻.以胡风为负责人的文协研究部,无意于履行该口号的推行职责,进而导致该
以往学界向有争议的居延汉简214.33号文书残件,涉及汉代财政调度和大司农属官等重要信息,其中"调物钱谷"当作"调均钱谷","农都尉官二"之"二"宜看作重文符号,校补后的释文当读作"守大司农光禄大夫臣调昧死言:守受簿丞庆前以请诏使护军屯食,守部丞武……以东至西河郡十一农都尉官,官调均钱谷、漕转米翟,为民困乏储调有余给(不足)……".简牍资料显示,除了文献中记载的丞、中丞、部丞之外,大司农属官还有受簿丞、五官丞、部掾、卒史、掾、史、属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能够得以凝聚,并在新时代以来得以进一步确认和发展,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意识遵循,正是源于党团结带领
湘西苗族基于武陵山区生态环境系统,生成了生态实践和生态理念,处理了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湘西苗族的水崇拜受地质、山川、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在民族迁徙过程中,坚守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形成了与武陵山区相互适应的生态实践,从生计方式和祭拜行为两方面体现出平等、和谐、节制的生态理念.随着湘西苗族社会的发展,与水崇拜相关的生态理念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纵向上反映人与自然互动的全貌.作为一种应对生态问题的文化形态,湘西苗族传统生态理念应该被重新认识,发掘其当代价值,在与现代社会相互调适中实现创新,才能有利
数字经济是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对人力资本产生更多更新需求.文章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数字经济从业者表现出受教育程度高、年纪轻、工作年限短、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高等特征.数字经济从业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47年,比全部从业人员高1.96年;平均年龄只有33.38岁,比全部从业人员小7.52岁;平均工作年限为13.52年,比全部从业人员少9.38年;平均月收入为10553.22元,比全部从业人员高58.70%.工资方程回归结果显示,教育年限有正的工资回报,工
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遵循着两条路径:体制外的市场机制以经济绩效和市场竞争为原则,是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体制内的政策庇护机制以政治绩效为原则、政策排斥为手段,通过隐性的文凭主义将绝大多数底层青年排斥在体制之外.体制外的社会流动活力有赖于体制内权利的让渡,体制性资源仍主导着中国的社会流动空间.体制内外机制的影响、转化和叠加限制了阶层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