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田痣样斑的致病因素与性激素水平变化和紫外线照射相关。那么,什么是太田痣样斑?该怎样预防太田痣样斑呢?
太田痣样斑是近20年来才被皮肤科医生认识的一种面部色素性疾病,以往常与太田痣、雀斑或黄褐斑等疾病混淆。1984年由Hori首先报道和命名,1987年台湾学者Sun又将其称之为颧部褐青色痣。
太田痣样斑好发于亚裔中青年女性,虽然真正被认识不过20年,但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太田痣样斑为对称分布于颧部、前额、鼻翼、鼻根、颞侧、眼睑的黄褐色、褐青色、蓝灰色斑点及斑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部美容的关注程度提高,太田痣样斑对容貌的影响日趋受到重视。
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该病的好发年龄多在35~59岁,发病相关因素为长期无保护日晒,有15.2%的患者具有家族史,提示该疾病可能有遗传倾向。
太田痣样斑对健康没有影响,治疗目的是解决皮损对面部外观的影响,达到美容要求,解除患者内心的烦恼。以往使用的皮肤磨削、冷冻疗法、干冰压迫法等由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脱失、瘢痕等,现已较少使用。近年来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太田痣样斑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激光能选择性损伤那些真皮中的黑素细胞,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分解而排出体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太田痣样斑是近20年来才被皮肤科医生认识的一种面部色素性疾病,以往常与太田痣、雀斑或黄褐斑等疾病混淆。1984年由Hori首先报道和命名,1987年台湾学者Sun又将其称之为颧部褐青色痣。
太田痣样斑好发于亚裔中青年女性,虽然真正被认识不过20年,但临床上并不少见,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太田痣样斑为对称分布于颧部、前额、鼻翼、鼻根、颞侧、眼睑的黄褐色、褐青色、蓝灰色斑点及斑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部美容的关注程度提高,太田痣样斑对容貌的影响日趋受到重视。
流行病学调查还发现,该病的好发年龄多在35~59岁,发病相关因素为长期无保护日晒,有15.2%的患者具有家族史,提示该疾病可能有遗传倾向。
太田痣样斑对健康没有影响,治疗目的是解决皮损对面部外观的影响,达到美容要求,解除患者内心的烦恼。以往使用的皮肤磨削、冷冻疗法、干冰压迫法等由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脱失、瘢痕等,现已较少使用。近年来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太田痣样斑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激光能选择性损伤那些真皮中的黑素细胞,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分解而排出体外,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