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tiet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资入股持续升温,可以看做2006年底银行业全面开放前的热身
  
  进入2006年以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步伐丝毫没有减速:1月4日,日本最大的金融集团三菱东京UFJ银行表示有意入股中国银行部分股份;1月10日,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与宁波市商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春节前后,广东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广东发展银行重组方案,如果获得政策突破,花旗将持有广发行40%的股份。
  这一切,正是2005年外资银行入股热潮的延续。
  
  开放的效应
  
  从建行和中行的引资曲折可以发现,外资银行入股在2005年经历了由冷转热的显著变化——2005年上半年,国有商业银行引资仍困难重重;至工行引资,却出现众家争抢局面,除了银行,外资投行、海外私人股权基金亦争相参与。自德意志银行入股华夏银行以来,外资入股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溢价也大大提高。
  按照WTO的承诺,银行业务对外全面开放已近在咫尺。到2005年12月5日止,中国已经允许外资银行在25个城市提供包括人民币业务在内的金融服务,对外资银行的主要限制是不能开展人民币存款业务。这一限制到2006年底也将被打破,外资银行业务将不再受地域限制全方位开放。
  外资金融机构并非盲目投资。一般而言,上述机构对股权回报率都很高,因为其自身回报率超过15%,所以对入股的中资银行的投资收益率要求多在10%以上,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看好显然是重要因素之一;不过更重要的是,外资预期中国的银行业仍然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一旦开放后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一些外资投行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到了转向市场化经营的临界点。
  然而,合资从来都不是一个稳定结构,利益冲突之下,各股东往往同床异梦。外资银行不免首鼠两端——是发展自身网络还是以合资银行为本?这一问题在短期内很难解决。
  以花旗银行入股浦东发展银行为例,尽管合资已逾三年,但并无实质性进展,在高管话语权等方面还发生过冲突;中资银行对外资合作伙伴经常也是将信将疑,部分银行更倾向于“挖人”而不是合资。中国工商银行就明确表示,不以其信用卡业务与美国运通公司合资,只是要求对方派人提供技术支持;招商银行则聘请了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和香港渣打银行的专业人士组建其信用卡中心的管理团队;民生银行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
  从中外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看,大多数是进行全方位的业务合作,重点在信用卡、资金管理业务。可以预见,2006年,信用卡业务和资金管理业务的竞争将非常激烈,而且不仅是中资银行之间存在竞争,外资银行之间也展开竞争。
  外资银行的渗透,对于中资银行的治理结构、经营模式的影响已渐次显露出来,其中,对资产结构和利润结构的刺激尤深。中资银行的利润90%来自利息收入,受经济波动影响很大,而外资银行的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可以平分秋色。
  在外资的竞争压力下,中资银行纷纷被迫调整资产和利润结构,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这对中资银行来讲,意味着从业务方式到考核体系的全方位调整,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战役。
  
  控制权之争
  
  在形形色色的合资故事中,外资能否控股中资银行?持股不能超过25%的界限能否突破?这又将成为2006年金融界最重要的看点之一。
  离这一目标最为接近的是花旗集团。按照广东省政府向中国国务院提交的方案,花旗集团将有望持有广东发展银行40%股份(花旗竞标团共持有85%,其中凯雷持有另外9.9%股份,中资财务投资者持有约35%股份)。这也构成了市场上的极大争议。
  反对者的意见认为,广发行的特例对于其他外资机构而言有失公平——难道因为花旗竞标团只比法国兴业银行竞标团的出价高出6亿元,就能获得政策突破?
  一位支持这一方案的人士则认为,金融改革靠内资推动的作用是有限的,最终还是需要借助外力,“民营资本尝试过,容易形成关联贷款;大型国有企业入股的话,又不懂银行经营。外资入股比例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在他们看来,广发行实施重组已非常紧迫,如果再拖一年将可能倒闭,所以重组的时间因素和政策突破会紧密关联。
  在广发行重组的故事中,外资机构的资本优势一览无疑。竞争者中,无论平安集团还是中国华闻事业投资公司,都难以与花旗在价格上争锋。可以预见,股权比例分散的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今后很容易成为外资围猎的目标。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银行更容易受到外资的冲击。民生银行的股价目前在每股4元左右,市净率约两倍。以前民生银行通过谈判,还有可能获得两倍以上的溢价空间,但股票全流通之后,只能以市场价格为标准,如果要价过高,外资则可以通过QFII从市场上来购买。如此一来,中方股东尤其是民营股东在资本实力上将很难与外资抗衡。所以,有业内人士称,一些中资银行准备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等方式来防止恶意收购。
  从五家上市银行的市值可以看出,最小的深发展在120亿元左右,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为200亿、300亿、400亿元左右;最大的招商银行市值800亿左右,外资持有招行30%的股权,需要投资240亿元(30亿美元)左右。
  综观2005年的银行合资与重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资银行的谈判能力不足。外资银行并购经验非常丰富,美洲银行甚至能在三个月接触后即决定入股建行。
  “外资银行带七八个律师来谈,我们只有一个法律顾问和法律部经理。”一位中资银行人士对记者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银行的成本。比如在浦发银行与花旗的协议中,对花旗违约没有经济上的惩罚来约束,只是根据本国或第三国法律进行商业仲裁。
  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广发行重组。作为一家净亏损超过350亿元的高危银行,通过竞标,三个竞标团开出的溢价从1.7倍上升到了2.2倍,花旗集团更开出241亿元的高价,令市场大为震惊。
  广发行重组之所以成功,外资拥有管理权且持股比例可能获得政策突破,是为最大的卖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广东省聘请财务顾问,以“三公原则”开展竞标,也使得广东省政府处于主动地位,最终在价格和合作条款上获得了更大利益。
其他文献
收购   伴随着中国企业呼啸而来的国际化潮流,政策和社会层面的调整应对能力正承受着强大的冲击和考验    “并购热”的持续升温,成为2005年中国经济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无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还是境外资金来势凶猛的“淘金潮”,都开始超越旧有模式。  伴随着中国企业呼啸而来的国际化潮流,政策和社会层面的调整应对能力,使企业正承受着强大的冲击和考验。新生的经济形态开始推动国内法律、法规、政策、会计
期刊
亚当斯密关于制针工厂的著名例子揭示了一个一般原理,即把一个系统分成各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可以带来收益。现代经济到处都是复杂的生产系统,比如计算机、汽车、火箭、互联网,以及许多其他的生产系统。系统的设计过程非常复杂,因而整个设计过程按计划被分解成一系列准独立的子系统,作者将这些子系统通称为模块(modular)。但是,每个模块的设计必须遵照某些共同的明确规则,以保证这些模块能够构成一个和谐、完整的系统。
期刊
在激烈竞争和高昂成本双重压力之下,能经受住考验的民营航空公司极可能只是少数民营航空负重起飞    过去一年间,中国先后有16家民营航空公司在市场上起飞。  政策的放开和民间投资的热情,仿佛预示着新一年中国航空业的机遇。然而,一方面,中国计划在2006年新增上百架飞机,且铁路运输将在“十一五”期间大量扩容,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国际航油价格持续高企,使得民航业面临巨大成本压力。这对于新兴的、以低成
期刊
我们应该吃惊的,不是工业革命来得如此之晚,而是它竟然来得如此之早    世界经济史上最大的谜题之一,就是工业革命为何来得如此之晚。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是伴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和蒸汽机的应用,从18世纪晚期开始的。但在那之前1500年,亚历山大城的希腊人就已经了解到了蒸汽产生压力的原理;而在工业革命之前600年,南宋时期的中国已经具备了工业革命前英国的几乎所有关键特征,一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市场
期刊
银行  较之激励机制的改革,银行人事制度改革更为本质;倘不能通过市场竞争选拔经理人,单方面的薪酬体制改革只能南辕北辙    随着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上市成功,时下,再没有比“激励机制”更令国有商业银行上下更感兴趣的话题了——汇丰银行等国际大银行,行长年薪折算成人民币都以数千万元计,而国有商业行长的年薪只有几十万元。  “上市之后,总行行长应当拿多少钱?”“如果全员持股,如何进行分配?”
期刊
房地产  经济学家预言的“泡沫破裂”也许已成过去,但仍需经历痛苦的吸收,2006年远非乐观的一年    从年初的房价每月飙升10%、3000人排队月余而难求一房,到年末的房价连续跌停、业主与开发商大打“退房官司”,上海的楼市几乎在戏剧般的大起大落中告别2005年,迎来前景迷茫的新年。  新年元旦刚过,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顾云昌抢先发布了他的最新预计:2006年全国房价涨幅为8%,上海房价涨幅为9
期刊
简单地把医患矛盾归结为医院和医生的责任,是极不公正的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中包括舆论的烘托,医疗费用已经成为一个“群情激愤”的敏感话题。但是,要解决问题,还需理性的讨论和专业的研究。  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不但在中国,在世界各国都经常受到批评。不少国家的老百姓都抱怨他们的医疗体制浪费和昂贵。中国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既是世界共性的问题,也有自身的独特原因。  第一,每个人为健康支付的
期刊
外汇  2006年可望更多地看到指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一系列、小步幅的改革措施    “破冰之举”    在中国外汇制度史上,2005年无疑值得浓墨重彩。由此开始启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将在2006年乃至以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断得到持续和深化。  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一次性从8.27
期刊
股改仍在“过大关”    从2005年5月初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已经进行了八个多月;深沪两市1375家上市公司中,已有43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试点方案, 最新平均对价为每10股送3.2股。  从表面看,每星期几乎都有十几家上市公司公布试点方案,方案的通过率也比较高,改革正在稳步进行。然而,股权分置改革的争议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进入2006年之后,真正的挑战并未消失。  中国证监会去年4月29日发布
期刊
关于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严复1895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文章说,是“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或者用李鸿章的说法,中国处于“千年未有之变局”。往日的“中央之国”变成了“东亚病夫”,这一冲击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自然是巨大的。  国难频仍、八方风雨之际,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开始了“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李泽厚),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三重转型”(汪丁丁)。而这变奏与转型所指向的,乃是经由“历史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