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作文教学规律,重视学生语言积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语文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小学生怕写作文,一看见作文题目就犯怵,对作文毫无兴趣可言,以至于应付了事,这是小学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作者在小学从教多年,深深体会到小学作文教学的难处,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此进行说明。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言积累 作文兴趣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吹遍整个校园,然而小学作文教学却举步维艰,学生一想到要上作文课就头疼,满脸心不甘情不愿,语文教师也认为作文教学难教,作文没少练写,评讲课没少上,各种心思没少花,可学生的作文成绩还是不见起色,没见提高不少。这可如何是好?小学作文教学难教是个现实,但我们不可回避,因为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学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更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交际。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呢?我对此谈谈看法。
  一、多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脑中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写作文就只能像挤牙膏一样,想一句写一句,写一句玩一会儿,结果最终成文前言不搭后语,整篇文章结构不清,思路混乱,怎样积累作文素材呢?
  1.让作文走进大自然。生活是一个广阔天地,里面的素材丰富多彩。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不仅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直观教具,还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学生并不缺少素材,而是不善于感受生活,不注意积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引导学生看看大自然、听听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让孩子经常接触大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带领他们看看弯曲的小河,清澈的河水,形态各异的树木……从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感受大自然纯粹的美。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到村子里最古老的大榕树下玩,回来后,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好茂盛的大榕树,活像一把绿色的巨型大伞,撑起大半个天空,伞沿有一道道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小树梢,照射在地上,像天上的小星星,可爱极了。看到这篇文章,我的眼前顿时一亮,学生竟然能写出如此想象力丰富的句子,真是不敢置信。
  大自然除了用眼睛看外,还可以用耳朵听,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是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细细聆听天籁之声:树林间的鸟啼声,枝头的蝉鸣声,小溪的流水声,风声雨声……这些都是自然界天然的美妙音符,是不同生命用它们的语言告诉我们它们的欢乐。如有一次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远足之后,回来后有一位学生写道:春天的小溪唱着哗哗的歌;夏天的小溪在狂吼奔腾;秋天的小溪弹着叮叮咚咚的小曲;冬天的小溪在静静地沉睡。精彩的排比句写出了小溪一年四季不同的生命形态,语言简洁明了。
  2.积累好的诗句、名言、名人事例,为文章增添色彩。学生习作中有很多都是语言干瘪、口语化严重,而这些都是学生不注重语言积累的表现。如果学生在文章中适时引用几句诗句,在议论文里适当穿插一些名人事例,就能使读者眼前一亮。如写母爱时,在结尾处运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仅起到点题的作用,还为文章增色不少。看到飘落的花瓣,就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就想到“团结的意义”等。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稿,把你的所见所闻及时记下来。”
  二、合理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有些教师改作文时常常摇头叹息,有些学生的作文用语很精彩,结构符合逻辑,可是要不偏题离题,要不不能抓住重点,文体不合乎要求。这些都是学生审题不清的表现,找到症结之后,就要在这方面加强引导。
  1.扩缩法:作文题目要求一般都是寥寥数语,或者简单几个字,可以加上适当的限制性语言;也可以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成几个字,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
  2.标识法: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明确作文的体裁,如《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记一次植树活动》、《我的同桌》等明显有标明时间、地点、人物、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评、读、启迪”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
  3.寻“睛”法:寻找题目的“题眼”,也就是题目中的关键字眼,若题目是偏正结构,则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那张脸》,“难忘”是题眼。《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最深”是题眼。
  三、优秀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助力剂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学生打开科学、创造大门的钥匙。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应用丰富的想象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
  1.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课文内容、插图让学生练习改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是促使学生迸发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如《第八次》一文,要求学生想象: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从而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2.练习续写,拓展想象。有些课文表面已经结尾了,可是深思一下,蕴意深长,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小稻秧脱险记》一文,小稻秧在喷雾剂大夫的帮助下脱险了,小稻秧会怎样感谢喷雾剂,他们会有哪些对话?不仅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教育。
  3.填补空白,引发想象。教师可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相关的事物和词语,让学生想象,填补其中的空白,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可让学生在图中添上自己喜欢的几种小动物,天上、地上、水中都可以添上,然后给整幅图涂上颜色。学生很乐意地在天空画了小鸟,在小河画了鱼和青蛙,在树林里画了兔子、蝴蝶、蜜蜂等,然后根据画面展开想象,进行作文,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都是有待浇灌的幼苗,需要教师细心教导,耐心引导,恰当运用大自然里的一切,积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运用课本资源,持之以恒,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3]顾振彪.关于新课标中写作的对话.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较更新的科学技术而言,原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只有找到髙职院校专业选修课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更好的专业选修课课程改革的方案。  关键词:高职高专 选修课 课程改革  一、高职院校专业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模糊  高职院校的专业选修课存在课程目标缺失、与专业必修课程目标混淆不清两个问
1.识字写字要及时复习巩固  对于要求写的字,严格要求,做到四会:会读、会写、理解、会用。在低年级要多用口头组词和书面组词的方法扩大识字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我们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做到哪,识到哪,有了识字的积极性,认字量更多。另外,老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识字实际出发,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把孩子当做一张白纸,一个字都不认识,要了解学生的认字情况。比如今天要认识十三个汉字,
《支玉恒老师教语文》一书我已阅读过两次,每读一次便会有一种感动。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界的传奇人物的他。快40岁时才由体育老师转为做语文教师,一教就教出了自己对语文的独特理解,他开了小学语文“以读代讲”之风,创立了“自主发展——点拨启导”式教学。被誉为小语界“四大天王”之一。  于永正老师评价说:怪才支玉恒,并且总结了他不可思议的“五大怪”。一怪:支老师只有初中学历,但文学功底深厚,出口成章;二怪:支老
摘 要: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影响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课改视野下,计算机专业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的培养。如何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去,这是每一个专业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关键词:计算机;创新;教法  培养创新的思维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计算机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90后”是目前大学的主力军,其行为特点和思想方式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高校思想工作者为了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在思政工作方面取得更高的效果,唯有了解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摘 要: 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就喜欢的活动方式,是儿童获取知识的最基本途径。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线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丰富多彩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事半功倍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育 游戏教学 应用策略  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华夏大地,各门课程都在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
英语的书面表达既是学生学习英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又是历届英语高考中的必考之题,英语学习和考试中的重点。培养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交际的形式有口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增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问题有利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为公基层思想政
“国家利益”概念在17世纪中叶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后才渐渐出现.法国政治思想家黎塞留主教最早提出“国家至上”理论,认为国家主权高于一切,以此来反对“王权至上”的封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