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来的人(短篇小说)

来源 :湘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还在解放军日报当记者。那年五月,我随海岛巡诊队的军医们去了马蹄岛。在那里,我认识了一名叫司月光的士官。很多年过去,那次见面的场景我依然记得。
  马蹄岛是一座孤岛。用官方的话来讲,那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四无岛”,没有居民、没有淡水、没有耕地、没有航班。当我们抵达马蹄岛的时候,司月光已经在那里待了十三年,度过了从士兵到士官的最初几年。也就是说,他所有的军旅生涯都是在那个岛上度过的。
  在去马蹄岛之前,我们到过岩岛、竖琴岛、鸣沙岛和大鱼岛。
  那些岛上都很热闹,有一种热烈生活的气息。低矮的石头房子,高低不平的街衢,男女老少肤色深黝;黄昏到了,他们穿着拖鞋,低着头在海岸边走来走去。当然,那里和陆上很不同。最大的不同是那些气味,随处弥漫的海腥味,好像那里的土地、房屋和植物都在散发出这种气味。
  我们在大鱼岛,那个盛产海带和海米的小岛上滞留了三天。大风过后,舰船带领我们驶离那里。如果没有螺旋桨搅起的水花,海面几乎是平静的,海天近乎一色,大海的色比天空的色略深一些,有时候又倒置过来。大船在海面上行驶,它庞大的身躯犁开海面,所过之处留下一道平缓的蓝灰色的波浪,浪背上喷溅着白色泡沫。
  马蹄岛就在这汪洋大海之中,那个叫司月光的士官就在那孤岛之上。起先,船上的人只看见远处一抹朦胧的横形的灰蓝色,好像是由海上水汽凝结而成。渐渐地,那抹灰蓝色变深了,显示出某种依稀的轮廓来。后来,那轮廓变得更为清晰,那是一座褐色与绿色间杂的岛屿。岛屿变大了,越来越大。
  ——那就是马蹄岛,海岛巡诊的最后一站。
  午后,阳光最炽热的时刻,碎银一般细密的光斑洒在海面上,远远看去又像是春天里的落花。天空成了中灰色,与海面的灰蓝色相映衬,和谐而紧密地依存着。我们的船慢慢驶近那里,从视野所及到真正抵达,还有近半小时的航程。它的形状一点也不像U形的马蹄铁,它到底像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我们在船上所能看见的只是其中一个侧面。
  我们的船一直在朝那个侧面行进。
  现在,我已经忘记那个岛上最先被我看见的是什么了,它们可能是整个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崭新的白色营房,水泥道路,训练场,白色墙体上也被刷了标语和宣传口号,与别的岛上没什么不同。我们从那船上下来,营房就在白色水泥道路所通的前方,已经有穿迷彩服的战士在路边候着了,他们的人数并不算少,至少比我想象中多,大概有十几个人吧。或许有二十个左右。因为着相同的衣帽和鞋子,他们看上去都差不多,连表情都很像。
  远远地望见一个亭子,亭子里有一口井,边上竖了一块牌子,说这是初登此岛的人所开凿,水质咸涩难以下咽,“但老海岛们视此水为甘露”。现在,营房里不仅有海水淡化装置,连菜园子也有了,至于那些泥土是怎么运来的,没有人过问和在意。别处都有的家属楼这里也有,但这个岛上并没有随军家属,只有到了寒暑假才有女人带着小孩渡海而来。战士们住集体宿舍,四人一间或六人一间。枕头、帽子、皮带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所有的床看着像是同一张,所有的房间看上去也差不多。
  人群中,有人轻声嘀咕,说这里也挺好的呀,和别的岛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呀。区别当然是有的,那就是这个岛上除了士兵,并没有一户人家、一间民房;除了军营和石头山,便是浩渺、深阔的海水。
  巡诊队的医生开始看病了。年轻人能有什么大病呀,不过是训练伤、皮肤病之类。这样的巡诊也类似于心理诊疗,医生们过分耐心的解释好像只是为了延长就诊时间。他们不仅来看病,还为了给这岛上唯一的人群捎去力所能及的安慰,比如说:陪他们多说话。
  大概所有到这岛上来的人,事先都会这么想: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年轻的战士们在此过着孤独而与世隔绝的生活。当登岛亲眼所见之后,尽管视野所及的一切并不显示出明显的匮乏,但还是很难完全消除那种先入为主的感觉。
  这里的营队也养猪——巴克夏猪,那种黑耳白嘴的猪很可爱,肉质也鲜美;这里也有颇具规模的腌制区,为了备食物短缺时之需。
  总之,别处该有的这里也有,一点也不少。
  有人开始介绍以前的境况,那时候的营房低矮而潮濕,来自海上的大风随时可能掀掉屋顶上的瓦片,他们不得不用石块压住那些瓦片,或者干脆取后山上的石头做建筑材料。如今崭新而整洁的钢筋水泥营房,固若金汤。院子里的杏树、桃树也和陆上一样开花、结果,只不过花期略迟几天而已。还有月季、紫花地丁、冰菊,也是花型饱满,照开不误。
  按照惯例,每到一处我都要做人物采访,而马蹄岛又是一个如此特殊的地方,我更没有理由放弃。于是,那个叫司月光的士官被叫到我面前。他是这里入伍时间最长的,从十九岁到三十二岁。
  采访在他的宿舍里进行。这是他和连队另一名士官共用的房间。这个房间里有一排柜子,一个书报架,一个健身器材架,两张床,两把椅子,两张写字台。
  写字台靠墙摆放,上面依次放置着茶杯、电话机和竖立的书籍:三本关于牲畜养殖方面的书,五本《毛选》、一本《平凡的世界》、一本《活着》——那便是他全部的藏书了。
  我们面对面坐着,身体占据着房间里仅有的两把椅子,几乎有些“促膝长谈”的意味了。现在,我还能想起他脸上的表情,那种自我嘲讽、自我满足似的笑,有一些羞涩,但又不给人自我封闭的感觉。不用说,那些人脸上的肤色几乎一模一样,户外训练和阳光暴晒所留下的痕迹,年深日久,越来越成为他们身体和身份的一部分。那是一种很容易让人产生敬意的肤色,也给人造成某种迷惑及进一步了解的障碍。
  这名叫司月光的士官,被当作资历最深、最会说话的士兵推荐到我面前。但当他说“那样”的话时,还是把我吓了一跳。
  当得知他的年龄后,我顺口问道,那你结婚了吧?
  他马上说,我离婚了。
  ——如此迅速而直接的反应,倒让我不知所措了。我快速地瞥了他一眼,他的表情里有一种微微的讶异感,似乎惊讶于自己的大胆,也为自己大胆所达到的效果而暗自得意。当然,话题很快被转移到明亮的别处,但彼此心里都明白,那番问答所引发的话语的漩涡,并未消散。   在我这边,的确很想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他那里,倾诉的欲望始终存在,这一点从进门看见他的那一瞬就知道了。碍于陌生人初次见面所该有的规矩和礼数,也因为那些东西并不能被写入严肃的采访内容里,一开始,我们聊的是别的话题。
  司月光告诉我,他初中没毕业就到社会上做事了,吃过很多苦,受过许多骗。比起这些,部队里的生活实在太好了。他说起刚入伍时的新兵训练,有五公里越野跑,要背着二十多公斤的装备跑,许多人都坚持不下来,只有他轻松过关了。他知道那不是比谁跑得快,跑得快没有用,关键是要能跑到最后。果然,他做到了。当初一起入伍的战友们都走了,只有他被留下,还当了士官。
  士官转业后,是不是可以被安置在一个比较好的单位?我问他。
  司月光点点头,微笑着默认了。
  接下来,他的那番话,让我大为吃惊,甚至比刚才提到的“离婚”更让我诧异。
  ——即使转业,我也不想去麻烦地方政府,去给他们添负担。我想过了,如果转业,我就回到村子里去,去养猪、养羊、养兔子,和村民们一起劳动,带领他们致富。
  简直是标准的答记者问!
  与报纸上、电视里那些人不同的是,他说那些话时的语气坦率而真挚,似乎是多年来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不是亲耳听见,我是不会相信这样的话的,但那一刻,我不仅信了,喉咙里还有一种莫名的哽咽感。——在我不算短暂的记者生涯中,这很罕见。
  为了表明自己不是信口开河,他说了一些在部队里的具体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养殖家禽。他看理论书,也实践,都是为了积累经验。
  尽管如此,你还是不想转业对不对?——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一般不这样说话的。
  那一刻,他显然愣住了,等反应过来,他反而直言不讳了:是的,我一点也不想转业。
  为什么呢?岛上不是很孤独吗?出一次门都那么不容易!我脑海里还在想着船,想着孤独不孤独这些问题。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转业)。大概已经习惯了吧。也不觉得什么孤独不孤独的,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有时间想那些事。当然,如果留不成,就回去吧;如果哪一天,我干不动了,也会自己走掉的。部队不能留没用的人,也留不住。
  我们交谈时,他脸上始终浮现出那种微笑的表情,自我嘲讽、自我满足似的笑。他完全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他就是这样的人,这个人让我想起那部叫《一滴血》的电影。电影里那个被战争毁掉的男人,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根本无法回到日常生活中。有一天,当面前这个男人退伍回去,会不会也这样?
  那一刻,我忽然想,我可以问那个问题了。对这样的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回答的。然而,我并没有马上这么做。
  他再次说到养猪的事,这让我想起那些黑耳白嘴的巴克夏猪。
  你这是在逃避现实,怕自己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面的生活……既然总有一天要转业,为什么不早一点出去?也好早点适应啊。
  听完我的话,他再次笑了。这一次,他的笑容显得颇为牵强。
  你說得对,或许我就是在逃避现实。我觉得外面那个世界,我可能不会喜欢,所以干脆就不想去面对它。但我能接受回家养猪。我一直告诉自己最坏的打算就是回去养猪。
  其实,你用不着养猪的,你完全可以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让自己过得体面些。士官转业待遇不会差。再说,你要是以后结婚了,也需要养家啊。
  ……
  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可以与这个叫司月光的士官聊到这种程度。宿舍里没有别人,只有我们俩,而他的表情完全是旁若无人的,好像是在与想象中的某人说话,这是他渴望已久的一场对话。
  还有,离婚也是你提出来的吧?
  他诧异地望了我一眼,果断地说,是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紧望着他,不再掩饰自己的好奇心,既然面前这个人并不害怕我的好奇心,那也就没有掩饰的必要了。
  还能有什么事。结婚一年后,她在外面有人了。那个男人还打电话给我,叫我给她自由。她本来就是自由的啊。我在岛上,她在外面,她从来都是自由的。
  你们那可是军婚啊,法律上不是有规定不能破坏军婚的?
  嗯……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谁还会去提那个。
  这么说,你们很快就离婚了?
  那倒没有。我们有一个女儿,那时候孩子才三个月大……是两年后才离的。说到女儿,他脸上那种冷淡而略带嘲讽的表情才得以收敛。
  那以后,你再也没有找过别的姑娘?
  没有。——我一直在这小岛上,去哪里找?
  也没有结婚的打算?
  应该说,我并不急着结婚了,既然这种状况并没有改变……那么,以前发生过的事,以后就有可能再次发生。
  你看,你今年也已经三十一岁了,早点转业回去,还能早点结婚。你怎么就不想出去呢?
  听我这么说,他再次笑了,一种轻微的脸颊部位肌肉的抽动,似乎这是一个无须考虑的问题,因为他早已考虑成熟了。
  对此,他并不想轻易说出口,但还是说了。
  ——我不是不想结婚,而是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很难,太难了。我已经不那么着急了。真的。这世上该你拥有的,迟早都会有。没有的,想也没用。
  他说的这些,我当然能理解。这个小岛之外的很多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可是,那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还是不一样的。有一刻,我忽然感到自己比刚才更理解他了,那份感动也进了一层。他想要的伴侣不是年轻时找的那个女人,那个女人在舞厅里上班,有很多男性朋友,到处玩。与他离婚后,女人并没有与那个给他打电话的男人结婚,在他回家探亲时,女人来找他,流露出复婚的意思。
  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竟一点也不想了。甚至,他对自己这辈子能不能结婚这件事,也无所谓了。相反,他更坚定了留在部队的决心。他说这辈子他从没有在别的地方获得过这种安全感,而在岛上,他找到了那种感觉。   说那些话时,他脸上嘲讽的表情消失了,被一种迷茫而不明所以的神情所取代,好像他自己也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这样,那个说出口的事实既让他无限确定又充满怀疑。
  不过是在一个地方待了十三年,他就已经不想离开了。
  无疑,这个房间里的一切离世俗生活很远,没有一件多余之物,也没有任何审美性的装饰,除了桌上的那几本书。
  这里是单调的,可也是让人满意的。
  我们之间忽然无话可说了。
  从宿舍出来,我们来到楼下的休息室。
  整个屋里都是穿迷彩服的人,战士和军医都是同样的装扮,不同的是后者手臂上戴着红袖章。他们似乎正在谈论什么,却不发出任何声响。我忽然感到这屋子里的人,一个也不认识了。
  有人端来一杯水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走开了。
  我望见屋角落里的饮水机,边上还有未拆封的桶装水,和陆地上的办公室一模一样。来来往往的人都是举止规范,步态轻盈。我在人群中寻找司月光的身影,寻找那张自我嘲讽者的脸,那或许是整个屋子里我唯一可以辨认的。毕竟,我和这张脸聊了那么久,我熟悉那上面的表情。即使在黑暗中,我也能认出那种表情。
  但我没有找到他。
  后来,我才意识到刚才那个给我端水的人就是司月光。
  或许他还在这个屋子里,或许已经不在了。我知道他很难与这个屋子里别的人说那样的话。他在说过那些话之后,就变得有些沉默了。未来某一天,他或许会离开这个岛,回到出生的地方。我不知道他来自哪里,是高山还是平原,刚才采访的时候,忘记问了。
  临近落日时分,阳光依旧炽热而晃眼。军医们结束就诊任务,从营房里列队出来,战士们也鱼贯而出。他们站在一起,以相似的动作和步伐,走在那条通往码头的灰白色的水泥路面上。我感到恍惚,也有些诧异,不知道他们为何也要随我们去那大船所停泊的码头之上。我的右手边是墨绿色的山体,橱窗里陈列着许多礁石,那上面镌刻着守岛士兵离岛时的赠言。一拨又一拨人来了,又走了,不远处就是大海;一出营房,我就看见了大海。
  舰船已经等在那里了。
  列队送行的人已经在码头上候着了。
  他们望着我们走近,靠近那艘大船。此刻,在我眼里,那艘登陆舰好似变得无比庞大,可以装下这岛上所有人,带领我们和他们一起离开。
  可他们只是站在那里,列队站着,向我们敬礼。右手长时间地举在那里。那过分凝重的脸庞上,神情庄重、肃穆,不可解答,不能猜测。那一刻,我依然没有发现司月光的身影,但我知道他就站在那里,站在他们中间。
  我们上了船,站在高高的船舷上,眺望岸上送行的队伍。
  缆绳被解开了,舰船“呜”地一声响,渐渐离了岸,在船体与码头之间露出湛蓝的海面,那面积越来越大。
  就在那一刻,所有船舷上站立的人都听见了那声声喊叫。一个声音在喊,再见!一群声音接着喊,今后再来!那个声音接着喊,再见!一群声音继续喊,今后再来!那个喊话的人将手罩在嘴边成喇叭状,他仍然在喊,再见!再见!再见!所有的“再见”和“今后再来”汇聚在一起,汇成一股隐隐的、巨浪般的聲响。然后,那声响渐渐地,无可奈何地低了下去。
  他们仍然挥动着双臂,仍然发出告别之声。
  岸越来越远,那些黄绿色的身影逐渐变小,越来越小,可那些声音仍在持续不断地释放出来,似乎与滚动的海浪一起向大船的方向翻涌而来。我们始终站在船舷上,直到那些声音变成模糊的嗡嗡声,那些人成为茫茫大海中的一个点,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我们还站在那里。
  我们的眼角无端地变得潮润,那种叫眼泪的东西迷糊住了我们的视线,好在这种状况并没有维持太久——那些声音消失了。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的船永远离开了马蹄岛,而他们被留在那里,那些战士被留在茫茫大海之中。本来他们就是在那里的,但因为我们的离开,显得他们好像是被临时弃置在那里。在他们眼里,我们大概也是如此,一艘大船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海面上。
  我从马蹄岛带回一瓶海水,取水点就在码头边,位于北纬38°1′18″,东经120°56′4″处——是那群人唱着歌、挥着手向我们告别的地方。后来,我在网上搜索“如何保存海水”,搜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答案,有人建议放盐使微生物脱水死亡,还有人建议将水煮开,冷却后就可保存。
  最终,我什么也没做。后来,那瓶海水被塞进书桌抽屉里,连同海岛上的告别一起被忘却了。我不再当文字记者,也不与军营里的人接触。有时当在电视里看见穿迷彩服者的身影,也会想起马蹄岛上的人,不知那名叫司月光的士官现在怎样了。更多时候我什么也想不起来。几年之后的某一天,我在一个海滨城市出差,手机上忽然收到好几条短信。
  是司月光发来的。他在短信里问我能不能帮他,部队想让他转业回去,但他并不想。你不是军报的记者吗?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啊。我就此事询问了过去的同事,但都说没有办法。我不知道如何回复他,或许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了几句,劝他早日回归日常生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很快,我就将此事淡忘了,如果不是两年之后,我遇见了登陆舰上的张姓副队长——他们的船就是给马蹄岛送补给的。张姓副队长名叫张豫,我托他买海岛上的海米和海带,深海里的海鲜味道鲜美,是不可多得的佳肴。有一次,不知因为何事,我问张豫是否认识司月光这个人。他犹疑了一会儿,才对我和盘托出。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张豫告诉我的。
  ——我们并不知道他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说是他女儿出事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还在上幼儿园。
  ——女孩从小是外婆带大的,妈妈也不怎么管。放学回家路上,女孩掉进一口枯井里,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探亲假还没结束,他就回来了。那次之后,整个人就不太对劲了。据战士们讲,那段时间他经常半夜起来爬山,或者深更半夜跑到海里游泳。领导找他谈话,劝他转业回去。一开始,他是答应的。等那一天真的到来,他又不肯了,说什么也不愿回去。说回去也没有用了。他在部队里又待了几个月,什么事情也不让他做。后来,他就自己要求回家了。   说到这里,张豫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个人也真是怪,地方上要给他安排工作,他就是不要。
  那件事发生后,是不是他的精神状态一直有问题?——我指的是他女儿的事,毕竟谁遇到这种事,都会受不了的。
  那倒没有。等他自己要求出岛的时候,那方面倒是完全恢复正常了,没有一点问题了。
  那后来呢?后来他怎么样了?
  后来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张豫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几乎不能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又不得不信。
  ——你不要去问别人,他们不会告诉你的。
  现在,张豫的船仍每半个月去马蹄岛送一次补给,遇到风浪则延期。每年,他的船上都要迎来一批入岛和离岛的人。
  他们在码头上送来迎往。
  在那里告别。
  一年年过去,这个告别的传统一直被保留下来。每一个来到这孤岛的人,都会被这样的场景感动,本能地流下眼泪,事后连自己都觉得诧异,好像仅仅是为了眼前这片浩渺深阔的大海而感动哭泣。
  此刻,我想起那只海豹。在离开马蹄岛之前,去沙滩上取水的时候,我遇见了它。那是一只幼豹,全身布满墨黑色斑点,蜷缩在一块大石边,或许是涨潮的时候被冲上来的。黑而湿漉的毛发,它的眼睛也是深黑色的,宛如两个大而深邃的窟窿。它如此疲惫,好似因在海水里彻夜不息地游荡,而变得精疲力尽。
  就在我低头取水的刹那,它再次快速地游走了。
  现在,没有任何途径可以获悉司月光的下落。他或许回老家的村子里去了,去养猪,养羊,养兔子。
  半年之后,我搬进一间底楼带花园的公寓。我在新房子里闭门不出,通宵达旦地写作。我的窗外有一棵树,我从来不知道它的名字,春天里当它长出那种很绿很明媚的叶片,羽毛状的叶片,我忽然产生一种奇异的、想要认识它的决心。
  之后,我在院子里捡到一些棕黄的、皱缩的、半透明的球果,可以洗手的果实。我知道它就是无患子。而它的另一个称谓——江南的菩提树,似乎更让我兴奋。我想起在那些炎热的国度里,人们盘腿安坐在这种树下,聆听神谕。而现在,这棵菩提树离我只有咫尺之遥。在写作的间隙,我能听见微风吹动叶片发出的哗哗声。当夜里躺在床上,我似乎也能听到那种声响。
  那段日子,或许是我成年以来最平静、最安宁的时候。自从辞掉记者的工作后,我东奔西跑地尝试了许多职业,直到开始写作才真正定下心来。我几乎离群索居。很多时候,我感到世上只我一人;而当动笔的时候,那些远去的人又被我一一召唤回来。
  一年过去,我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出版了。那是六月,我在快递公司的公众号里下了订单。我要寄书给远方的友人,与他们分享喜乐。很快,有业务员上门来取件了。来人拥有一张瘦削而深黝的脸庞,站在半人高的院门外,看着我。
  我第一眼就将他认出了。
  他就是司月光。
  没有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他的外表几乎没怎么变,除了不再穿迷彩服,不戴迷彩帽。大热天,他还穿长衣长裤,衬衣最上面的那颗纽扣照样紧系着,整个人裹得可谓严严实实。记忆中那自我嘲讽、自我满足似的笑,已被一种沉静而淡然的神情取代。他的动作带着职业性的熟练,娴熟地为我打包书籍,打印回执单,提醒我别张冠李戴,出了差错。就在我犹疑之时,他再次低头核对那些地址和电话。
  我该说什么呢,先是向他求证那些传闻,继而安慰他?那不断涌上我心头的话,最终却被一种莫名的力量阻止了。期间,不断有电话找他,催他赶赴下一地点或者向他询问业务问题。他的语气好似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耐心而谦卑,有求必应。
  临走时,他望了我一眼,抱歉地笑了,说还要赶到下一个客户那里,以后要是寄件的话,随时可以找他。
  ——那一刻,他似乎觉察到我的言犹未尽,其实以他的敏感,早就该知道了。
  他开着那辆深蓝色快递三轮车匆匆离开了,那里面还塞着满满当当的包裹物品,需要他去一一递送。走之前,我们互加了微信。他的朋友圈几乎没有更新。最后一条还是三年前,那个下雪天,一个小女孩站在堆好的雪人身边,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红色绒线帽下露出一张胖乎乎的小脸,鼻子冻得通红。因为知道那个最终的结果,在看到那个红鼻子的刹那,心里一阵揪痛。
  好几次打开微信对话框,想要和司月光说点什么,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口。可那张最后的照片我看了又看。我喜欢那个女孩,那胖乎乎的脸蛋上几乎没有任何悲伤的气息。我遇见过一些在这尘世只作短暂逗留的人,那些人大多是天使。我相信这个女孩就是这类人。自从开始写作后,我看见了更多,对许多事情也有了新看法。可是,我没有办法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愿轻易说出口。
  那段日子,每到午饭时刻,餐厅所对的窗户外面,大的黑猫带着一只介乎深黑与棕黑色之间的小猫——这两只猫一前一后,日日安然、优雅地走过那里,好似帝王们巡行自己的领地。因为是在饭店里所见,每次都很想将碗里的食物匀一点给它们。如此纠结了一个礼拜之后,我的意念终于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做完这一切的我,坐在窗下,安静地等待着。我渴望见到它们的身影,那样一摇一摆地向我走来,走过我的窗前,看到那碗里食物的惊喜——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一只猫流露出那种表情。
  可是,它们再也没有出现。一天过去,又过了一天,食物仍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三天之后,我确定它们不会再来了。我像往常那样端坐着吃饭,不再往窗外張望。
  秋天来了,无患子树上的叶子渐渐黄染,并在某个落雨的清晨,或刮风的午后,一片片,猝不及防地往下掉。青砖地面上积了一地暗沉沉的黄。午夜时分,当我结束一天工作,便在那棵逐渐变得光秃的树枝的暗影下静坐片刻。树叶在脚下发出窸窣而安静的声响。
  那天,我给司月光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他告诉我他在路上,被公司派到乡镇片区,以后我这里就不归他管了。如果要寄快递,可以找他同事。随后,他将同事的手机号码发给我。——我似乎看见他正骑着那辆深蓝色快递三轮车,平稳而快速地穿过城市汹涌的车流和人流,穿过尘灰弥漫的城乡接合部,奔走在长满水杉和木槿花的乡间小路上。他一边行车,一边用手机和人说话,让人不由为之捏一把汗。   我想起童年时代的邮递员,那墨绿色的邮袋里好像装着关于这个世界的全部秘密,而在司月光的快递车里,大概也藏了类似的东西吧。不然,他怎么那么热衷于载着它们在路上奔跑,挨家挨户地递送。尽管那些收件人只在拆开它们的瞬间获得片刻欢愉,隔不多久,他们就会将那些东西随意丢弃。
  或许,他是喜欢这份工作的。这正是他最想得到的工作。有一天,当我抬头望向窗外枝叶凋零的无患子树,忽然如此想到。
  秋去冬来,冷意加剧。这一年,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冷。一天深夜,我从电影院出来,迎着冷风,我的脸庞瞬间冻僵了。走过那家已经打烊的奶茶店门口,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那辆侧翻的快递车。
  一个轻微的声音让我不由得回过头去。
  幽暗的燈光下,三轮车底部朝天,货物洒了一地。
  他坐在那里。
  当他看见我,并认出我的瞬间,忽然伸出那只右手,并摇晃着它,就像一个溺水之人发出求救信号。他似乎想要抓取什么,或许是想叫我拉他起来,但那只手很快就缩了回去。他开始低声啜泣,双手在那些压瘪了的物品上神经质地抚触着,似乎那些黑乎乎的东西是他安身立命之物。没有它们,他一刻也活不下去。
  他说,它们都被压坏了。统统坏掉了。
  他开始摊手向我诉说遭遇,因为避一只横穿马路的流浪猫,他的车子翻倒在地,身体震荡着被甩出一米开外。就在那一刻,一辆跑车从那些货物上快速碾过。说到这里,他的身体仍趴伏在那货物上,像个女人那样哭哭啼啼。
  我蹲下身,隔着那些散乱的、横陈在地的物品,小心翼翼地打量着他,却不知该如何安慰他。那些眼泪弄湿了他的脸,这让他的模样显得有些滑稽。他就是用那种滑稽的语气与我说话,说自己不知该如何和客户解释,那些好端端的东西,怎么就被压坏了,他无法解释那只猫怎么忽然窜了出来,那汽车为何恰巧跟在后头,而且速度那么快……他无法解释这一切。
  他的眼睛睁得老大,双手已经从那些物品上移开,上身仍挺直着,挣扎着想要从那些围困之物中脱身出来,但没有获得成功。此刻,他无法接受的似乎不是那些物品毁损带来的后果,而是那个事实。它们被压瘪了,损坏了,彻底坏了,不成样子了。而他没有保护好它们,这是他的过错。
  黑漆而凹凸不平的路面上,那些深色的、大小不一的物品散乱地横陈在地,却奇迹般地形成一个近乎规整的圆。他就坐在那圆心里,一脸茫然,长时间地呆望着它们,好似孩童面对满地狼藉的玩具,不知如何向马上就要出现的大人解释这一切。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冲动让我一屁股坐了下来,坐在那个叫司月光的人身边。
  这时,我听见那个声音在对我说,谢谢你。
  深黑色的夜里,它无比清晰地在我耳边响起,好像我小说里的人物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忽然开口说话。
  我聆听着,迫切地想知道它会对我说什么。
  草白,1981年出生,作品散见于《山花》《天涯》《大家》《青年文学》等刊,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曾获台湾《联合文学》新人奖、浙江青年文学优秀作品奖等。出版有小说集《我是格格巫》、散文集《嘘,别出声》。现居浙江嘉兴。
  责任编辑 冯祉艾
其他文献
读完杨映川的《在桃源》,有那么一瞬,我难以相信这个映川就是《女的江湖》的作者映川,因为这两个小说着实有不小的差异。即便是与她颇受好评的《我困了,我醒了》《不能掉头》等文本相比,《在桃源》的成熟度依然是惊人的,它以高度简洁的风格和明晰的双线叙事传达着社会悲剧的主题。对于作家的变化,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是,这十余年尤其是近年来,映川一定经历了美学甚至是思想上的蜕变。对于一个“70后”作家来说,这当然还说
期刊
尖尾巴大山雀唧唧地叫着  从一根枝条跳越另一根枝条  枝条弯曲、柔软地回弹着  枝头指向辽远的天空  天空湛蓝,洒下和煦的春晖  春光普照大地  大地上出现三三二二的行人  默默地走向各自的远方  行人的口罩掩住大半张面孔  步履缓慢又稳健  没人停步没人张望  没人致意更没人握手  相识的人在迅速的眼神交换中  完成了千言万语的问候  脚步赶往春天  举止留在冬季  垂柳披上了嫩绿细密的发辫
期刊
长椅空谈   这件小事情就发生在父亲去世后不久,所以我还记得起来。   那是一个天气不错的双休日,我和李小艾带儿子去小区对过的公园里散步。公园和小区隔河相望,当中有架人造木桥,倒也方便。我在桥上逗留了片刻,无奈儿子急着要去爬山,我们只好跟在他后边,一溜小跑着追过去。所谓山,其实就是一块冲积岩的大石头,不到两米高。   我蹲在岩石上抽了一根烟,看着谢志豪爬上爬下。很快他就满头大汗,仍然没有要停
期刊
他们的世界  进了医院的隔离病房  他们的世界也经不起疏忽  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始终警觉  呼吸还需要小心翼翼  无影却迅猛传播的新冠病毒  让他们的生命同样脆弱  抢救病人也需隔离自己  只有责任和爱的血管神经  与外面的世界紧密相连  进了医院隔离病房  封闭空间铺开无数的未知  化验检测治疗设备与药物忙而不乱  每点声响都牵动警惕的神经  病情诊断无微不至的护理  救治绵绵发力而有条不紊  在
期刊
1  打算去印度的  机票都订了  想想,不去了  留下来,陪家人  也陪陪这片  生病的土地  两只山楂娘  比一个班的学生还吵  打开窗帘  看到天门山  苍劲踊跃的线条  又对人世  恢复了信心  “宁愿打游戏  不要打点滴  宁愿躺成葛优  不要躺在ICU”  ——某社区标语  时间突然多了起来  可以问候那些  久不问候的朋友  张二棍说在研究时间  发来照片一看  满屋子钟表  在学维
期刊
三月的一个上午,天空飘洒着细雨,是一个适宜送别亡灵的日子。我们把父亲安葬在西郊的墓地——美地园。这是一处僻静、幽美的处所,前面有水草茂盛的小湖,湖面有水鸟闲游;后面是连绵的青山,山上有野花成片绽放;南侧是小河流淌。这实在算得是一个休养的好地方了,如果灵魂真的不死的话。   参加葬礼的人不多,四五十人吧,我认识的没几个。丧礼现场一如所有丧事现场一样的肃穆、宁静。男人们脸色比较凝重,看不出太多的表情
期刊
以往的冬天  我们都曾从容地度过  望满天飞雪  赏腊梅吐艳  看江河扬帆  任寒风拂衣  听车马喧鸣  踏冰霜前行  一道欢度新春佳节  一起迎来柳暗花明  伴着灿烂的焰火  我们纵情欢歌  在闪亮的灯笼前  我们曼舞翩跹  在围坐的电视机旁  我们欢聚畅谈  在碰杯的笑声中  我们幸福地过大年  今年的冬天  异常而特殊  沉重而冷峻  突如其来的疫情  像冰雪封锁大地  人们的心上  铺满了
期刊
肺炎疫情以来,我一直  都在疾控中心值守  一直没有心情和时间  去看看楼道的窗口  指挥部来电,又有几个人  解除了隔离,我忽然发现  春天越来越近了,几株花蕾  在悄悄地绽开,遠方  是一望无际的晴空  窗口的正下方,轮值的护士  正在去防护和消杀的现场  疫情猖獗,她们彻夜未眠  一直在这里默默地坚守  恰逢立春,我在四楼的窗口  看见她们,坚定地迈向朝阳  我知道  四楼以外,有我期待的春
期刊
“喂,章局长,明天有什么安排?”  “哦,沙粒子,沙总,社区人,还能有什么安排,在家无聊呗。”  “您人缘关系好,退下来每日行程满满的。吃顿饭都要跑场,您想闲,朋友能让您闲?”  “沙总莫调我的口味,过年到现在,没出门。你有什么喜事好事要捧场?”  “您就是这么一贯亲民,我家大凡小事都劳您捧场。是这样,开春了,明天天气好,我抢在其他朋友前插个队,请您去乡下钓鲫鱼,呼吸新鲜空气,照老样,明天上午八点
期刊
一篇很别致的小说。以童年视角写就,貌似闲淡,但复杂的家庭关系就在这童音孩气里慢慢呈现。这一家子人: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姥爷、患病的母亲、离家出走的父亲;大舅妈对姥爷时有不恭;小舅呢,是姥爷续弦后女方带过来的拖油瓶……杂七杂八混在一起写了。当然有亲情,虽然淡得很,但一旦冒出来,会使人感泣。   得亏是童年视角,否则这小说会写得很“重”,接近于不幸。虽然他们过的确实是不幸的生活,但经由孩子的视角一过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