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苗山喊到邕城:“雅——呜”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3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呜!”一群汉子端起酒杯,齐声高呼,“雅”声响亮,拉得很长,再以爆炸声“呜”结尾,震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就是苗族群众的喊酒声,即“好啊”之意。
  我生长在苗山,后来到邕城生活,自认为是了解苗族生活的壮家人。1987年冬,在南宁首届苗族苗年节上,我第一次听到苗家人“雅——呜”的喊酒声,这一听就是30多年。至今我才弄明白,苗家人的喊酒声,有着千般风采,饱含万种深情;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苗族风情,还传播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之所以有这样一种体会,是因为认识了一个人,他的苗族名字叫达汉吉,一位从大苗山走出来的苗族学者、作家。

苗族文化的传播者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金融中心。如今,在南宁工作和生活的苗家人达5万多人。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座城市里却没有一个苗家人。
  “别小看这5万多人的数字,它是我们苗族群众在党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政策的引导下,融入首府民族大家庭里,与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生动体现;是苗家人走出大山,来到城市开创幸福新生活、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谈起苗家人融入首府的新生活,曾任防城港市委书记的苗族老领导管炳六心情豪迈,津津乐道。
  改革开放以后,苗家人不断聚居首府,与一个传统节日有关。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如何把山区的苗族青壮年劳动力吸引到城里来就业,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步伐,这是当时在邕工作的苗族干部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哪里有芦笙,哪里就有苗家人。”时任自治区民委副主任、苗族作家梁彬这样说。按照他的思路,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达汉吉就承担了南宁首届苗族苗年节的筹备工作。他代表筹备组,邀请在邕工作和生活的苗家人,于1987年12月26日下午,在南宁金芦笙酒店欢聚一堂,一起吹芦笙、跳踩堂舞,唱苗歌、演苗戏,吃年饭、叙乡情。后来,每年冬天,南宁苗族苗年节固定在广西民族文物苑苗楼举办。30多年来,在自治区民委(今自治区民宗委)的支持和帮助下,来自融水、隆林、西林、三江、龙胜、资源、都安等地的苗家人,以及工作和生活在南寧的贵州、湖南、云南等省的苗族群众,定期在民族文物苑举办苗年节。至今,南宁苗族苗年节已经成为广西境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活动内容最丰富的苗族特色年节之一。
  苗年节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苗族艺术家贾文福颇有研究,他说:“这要从苗年节特有的社会功能讲起。经过30多年的实践,苗年节显示出五个特殊功能:一是整合功能。通过定期举办年节活动,能够把分散在首府各行业和全区各地的民族成员聚集到一起。二是交流功能。在年节活动中,苗家人欢聚一堂,倾诉衷情,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增进友谊。三是导向功能。通过交流和展示,苗族群众在就业、居住、求学、养育、健康等方面形成新思想、新观念,逐渐融入社会发展的主流。四是继承和发展的功能。通过服饰、芦笙、民俗等方面的集中展示,苗族群众自觉自愿地选择民族服饰的新样式、芦笙文化的新内容、饮食文化的新理念、就业理财的新思维。五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功能。通过苗年节活动,促进苗族内部、苗族与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党领导下推动民族地区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有效途径。”
  他又说:“2017年6月4日,苗族姑娘何丽娜和壮家青年韦敏在广西民族文物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苗族传统婚礼。至此,在苗年节相识相爱并在苗楼和芦笙堂举办婚礼的苗家人已超过11对。事实证明,南宁苗族苗年节已经从原来的苗族传统服饰展示、芦笙演奏、节日欢聚扩展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载体。这个传统节日从创办到发展壮大,凝聚着包括达汉吉在内的一批苗族青年的辛勤汗水和集体智慧。”
  我多次采访过南宁苗族苗年节,发现苗族群众在年节上都要聚在一起高喊“雅——呜”,这是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
  “我们苗家人喊酒,源于大苗山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苗家人在举办家宴、婚宴、族宴、芦笙宴、埋岩宴等重大红事活动时,都要在家长、舅爷、族长、寨老、长老的带领下,高喊‘雅——呜’,表示高兴、喜悦,也表示赞同、拥护,更表明决心和信心。在苗年节活动中,苗族群众共同高喊‘雅——呜’,传递的是团结友爱、守望相助、欢乐祥和,表达的是一种民族认同感、生活幸福感、时代自豪感、制度优越感,是苗家人表达党在我心中、祖国在我心中、人民在我心中的民族情感的特有方式。” 苗语专家、原自治区民语委科研处副处长贺明辉一席话,让我从深层次了解到苗家人高喊“雅——呜”的深刻内涵。
  在每届苗年节及每次苗族群众聚会时,我观察到:达汉吉把大家聚拢起来,共同高喊“雅——呜”,这喊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这就是苗家人创新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途径。达汉吉作为传播苗族文化的急先锋,他的喊声响亮又激越。

苗族文化的研究者


  达汉吉于1983年秋天从融水镇中学考入中南民族学院政治系。大学期间,他已在《民族教育研究》刊物上发表了学术文章;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民族研究所工作,在梁友寿、覃立新、韩肇明、白耀天、翁乾麟等领导、专家的指导下,开始从事苗族文化发展等问题的专题研究。
  融水苗族自治县老县长吴承德最了解达汉吉,他说:“1991年的春天,达汉吉回到融水,与我共同发起了《苗族芦笙》的课题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对传承和创新芦笙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芦笙文化的课题研究工作,是如何影响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吴承德说:“苗族芦笙文化,分为婚姻芦笙、迎送芦笙、吉庆芦笙、节日芦笙、同年芦笙、丧葬芦笙等多种类型,而最有影响力的是节日芦笙和同年芦笙。由于苗族芦笙文化是建立在山地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具有山寨的特点,不适应改革开放形势下舞台化、广场化、公众化、商业化的演绎需要,因而需要进行传统芦笙文化的改革与创新。当时,柳州地区文工团苗族舞蹈家龙老太正在研究苗族传统芦笙文化的改革和创新问题。于是,我和达汉吉前往柳州去采访龙老太,并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邀请龙老太进驻融水,指导苗族传统芦笙文化的改革创新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融水苗族芦笙推广了龙老太编导的舞台表演和广场表演的创新节目,这些节目多次获得文化部和国家民委等部门的表彰,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此基础上,融水苗族自治县将苗族斗马文化引入芦笙文化活动,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传统芦笙文化改革发展带来了巨大社会效应。改革开放以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利用百节之乡节庆文化品牌植入、文艺融水、手工艺文化园、非遗文化旅游产品,培育苗山新业态,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在其中实现自身价值。仅2019年1- 10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共接待游客686.29万人次,同比增长18.33%,旅游消费81.71亿元,同比增长26.37%。2016- 2018年,融水苗族自治县通过旅游脱贫人数近1.3万人,2020年通过旅游脱贫的人数超过3万人,占全县脱贫人数11.6万人的25%。可以说,传统芦笙的改革,焕发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力,拓宽了苗山人民脱贫致富的道路。”
  这些年来,达汉吉的苗族文化研究成果甚丰。继《苗族芦笙》课题研究之后,他与吴承德又推出了《南方山居少数民族现代化探索——融水苗族发展研究》,后来又与县长韦宏共同发起了《广西苗族文化新观察》课题研究。如今,人们要了解和研究融水苗族文化与民族发展问题,往往先阅读这些研究成果。
  达汉吉通过课题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苗家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幸福安宁。1952年11月26日,通过投豆的办法,选举产生以杨文贵为县长的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县级)。苗族人民翻身得解放后,深切感受到党的恩情,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決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多次强调,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边远偏僻的苗山,不仅修通了铁路、高速公路,而且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到县城安置,到企业上班,收入稳定,生活富足,从而更加坚定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苗山人衷心感谢党和政府,带领大家过上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这是达汉吉的心里话,更是苗族群众共同的心声!
  达汉吉除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苗族文化研究,他还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扩大苗族文化的影响力。
  2014年7月的一天,达汉吉十分兴奋地约上我,一起去采访著名画家黄格胜先生。那次采访,黄格胜先生一席话,让我们醍醐灌顶:“我是一个山水画家,世界著名风光我都实地欣赏过,美国大峡谷、黄石公园、夏威夷都去过,包括中国的三山五岳、四大佛教名山,还有一些风景名胜都去过,都让我很感动,但是真正让我最激动的是元宝山。元宝山上的苗寨,建在巨石之上,雄壮、古朴、厚重,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我之所以在元宝山上建立漓江画派写生基地,目的就是要利用这一特殊的资源,带动苗家人守住金山、拥有银山,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黄格胜先生这番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很快,达汉吉执笔写成采访专稿,文章发表后又感动了无数读者。
  “一个世界著名的大画家、大教授,都对我们苗山风光、苗族文化赞美不已,我作为苗家儿子,没理由不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本民族文化。”达汉吉说。

苗族文学的创作者


  文学创作,是人们向往的神圣殿堂;而达汉吉,他是苗族文坛的一匹骏马。
  早在1987年冬,达汉吉就发表了《苗族作家梁彬和他的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多年来,他先后在《三月三》《广西民族报》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96件。
  达汉吉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关于苗族风情的作品,如《梦里苗乡》《苗家人的百年笙情》《苗家人的七彩之旅》,给读者展示出一幅幅苗家风情画卷;他描写生活感悟的作品,如《民歌湖的情思》《情涌大王滩》《透过岁月的窗门》,捕捉生活的亮点,写出真情实感;他书写人生的作品,如《感悟担当》《真情挂在心上》《柳沙论剑》,引人遐思,给人启迪;他记录旅途风光的作品,如《新西兰览胜》《富裕的大草原》,以热情的笔调,写进读者的心灵隧道,使美好摇曳生姿。
  广西壮族山歌王覃祥周对达汉吉作品的艺术魅力大加赞赏,在近年关于他的报道中,达汉吉采写的专访文章他最喜欢。请看达汉吉文章中的一段描写:“个子不是很高,但精神抖擞;衣服不是很时尚,但十分得体;话语不是很多,但独具韵味。这平常的模样,我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他就是闻名遐迩的覃祥周。”覃祥周说:“这种朴实的语言,深深地感动我,让我激动好多天!”
  中共融水县委党校曾钰华副教授说:“走出苗山的苗家人很多,苗族学者、作家也不少,但是作为一个身在外地的苗家儿子,达汉吉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弘扬苗族的文化,牵挂着家乡的发展,关爱着苗家青年的成长。他的纪实小说《享林响学》,讲述苗族青年享林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开辟新生活,经历艰辛历程,逐渐成长、成才的故事。享林之所以取得成功,除自身努力外,他还有一个很好的领路人——表哥。其实,达汉吉就是一位出色的领路人,他对一批批的苗族青年都进行了悉心指导和点拨。我,也是受益者之一。因此,我觉得,达汉吉不仅是学者、作家,而且还是融水苗族青年的领路人,他通过研究、创作、传播苗族文化等方式,帮助一批又一批苗族青年茁壮成长、顺利成才,并将传承苗族精神、弘扬苗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一代代地传递下去,形成良性循环。”
  达汉吉长期在机关重要岗位上工作,工作任务繁重,但他却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写作,这么强劲的动力来自何处?“作为苗族一员,关心苗族事务、热爱苗族文化、推动苗族发展,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情怀。”达汉吉平淡的语气中充满坚毅。

  由于心怀使命感、责任感,达汉吉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发表了《苗族作家蒙玉祝》《苗族文学的一朵奇葩——评梁柯林的〈苗山之恋〉》《苗族作家的光荣使命——喜读〈石春荣文集〉》《一个幸福的民族家庭——喜读〈小东江自然村志〉》《苗族艺术家贾文福》《苗族舞蹈家梁晓犁》《苗族文学的新领地——苗族作家韦晓明及其创作情怀》《苗族文坛茉莉花——作家石霜和她的作品》等在广西苗族文坛比较有影响的评论文章。近年来,受广西民族报社的委托,达汉吉先后采访了中国著名作家周民震,中国漓江画派创始人、著名画家黄格胜等名人、名家,并完成《融水应大力发展民族影视文化——初访壮族作家周民震》《一个画家和一座山的感情——访壮族著名画家黄格胜教授》等系列专访的采写任务,由于系列专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获得读者的好评,因而达汉吉连续多年被广西民族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达汉吉的文学作品,读罢有如春风拂面,使人动心、让人动情。他用历史的视角,赋予作品民族性、时代性和生命力。读他的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一种历史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走向何方去。‘雅——呜’,苗族群众喊酒时迸发出的火热情感,使达汉吉的作品时刻充满了苗家人的这种特别感染力!”覃祥周不无感慨地说。
  “雅——呜!”为了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竭尽全力地呐喊,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苗族学者、作家达汉吉!
  作者简介:潘朝阳,壮族,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壮汉双语作家。著有壮汉散文集《生日感动》,个人文集《民语心路》。
其他文献
摘要:辰州傩戏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之权是辰州傩戏传承人,他主要在怀化、常德、张家界一带从事巫傩活动,擅长傩祭法事以及上刀山、下火海等傩技。在采访过程中,他讲述了自己从傩的难忘经历以及精湛的从傩技艺,其间还讲述了一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他对傩文化传承既有忧虑又充满着信心。  关键词:辰州傩戏;口述史;李之权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
期刊
柳州市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特别是2019年启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以来,全力推进创建工作进机关(单位)、进企业(园区)、进乡镇(村)、进街道(社区)、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窗口单位、进景区、进两新组织等“十进”活动。市创建办加强指导,先后印发《柳州市关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的实施意见》《“十进”活动指导手册》。根据“十进”对象的不同特点,突出特色规范创建
期刊
武阳江是一条河,是罗城县小长安镇边上的一条河。  清道光二十四年刊印的《罗城县志》中记载有道光年间的拔贡朱家训《武阳江源流考》,其中说道:“武阳江在城北六十里,众溪错出汇流为江……行与东江西江合,统称武阳江……所经岩嶷尖山及小长安,俱在山隈水湄间,舟行至此(小长安),可以暂泊。”  武阳江四季长流,河面有百来米宽,河岸的两边是四季常绿的尖头山和郁郁葱葱的竹子,把河流围得严严实实的。河上有一个水坝,
期刊
2020年10月17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内掌声如雷。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这里拉开帷幕。  当晚,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为创作原型的民族歌剧《扶贫路上》,作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的开幕剧目震撼上演。  民族歌剧《扶贫
期刊
有人说,米粉真是个多情物。无论你是外乡人还是本地人,无论你是平民布衣还是社会名流,它都一视同仁地缠绕你、滋润你、慰藉你。  有人说,米粉在人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吃法。年少时吃米粉,固然随它的味;长大了吃米粉,却是品它的味;年老了吃米粉,简直是在捉摸它的神韵了!多少人生沉浮,个中甘苦,唯有米粉相知。  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几乎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有吃米粉的习惯,且风味不同。广西的“桂林卤菜米粉”“柳州
期刊
坚持“一条主线”,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坚持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全市脱贫攻坚,全力东融两大主战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始终让创建工作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四个强化”,推动创建工作新发展  “四个强化”即坚持强化思想认识、强化统筹部署、强化部门联动、强化思路创新。  (
期刊
瑶族天生是大山之子,生性自由,自给自足,从小就培养出一套靠山吃山的本领。隆安县东信村的瑶族妇女兰美贤就是这样一个人。  20年前,兰美贤嫁到村里的坛灵屯,生了2个儿子。她和丈夫苏积煌辛勤劳作,养牛喂马种玉米,一年收入也就800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她说:“能干的活我都干了,肉也有得吃,就是没挣到钱。”  2014年,东信村的苏宁华作为东信村致富带头人,率先与富凤公司合作,建设万羽鸡舍。2015年,
期刊
会鼓声声源远流长  马山壮族会鼓鼓声丰富,开始时轻缓如春溪出山,姗姗潺潺;接着渐变疾急迅猛,鼓声如惊涛拍岸,洪波决堤,大地震颤,千山震撼,人心震动……  凝神倾听,会鼓之声有除旧布新之妙:瞧,那厚重的冬霾变轻变薄了;芭蕉林中那卷成筒状的顶叶也悄无声息地舒展开了。听,蜂巢里传来了蜜蜂惊梦后的振翅声;老竹下有笋芽拱破黄土的微响……  这会鼓声声,源远流长。  “会鼓”是壮话“牛皮鼓”的音译,意指用牛皮
期刊
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隆林各族自治县聚居着壮、汉、苗、彝、仡佬等各民族,在千百年的风土人情和风尚习俗中,这里积淀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苗族吹打乐——唢呐最具特色,普及最广,在民间文艺长河里生生不息,久传不衰。到了如今,面对现代文化强大的冲击势头,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顽强的传承力存活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苗族唢呐形制与汉族唢呐相似,由管身、芯子、管哨和喇叭口组成。通高46厘米。管身多
期刊
“有福之江”美如画  五十多年前,我和同学小潘被分配到武鸣县工作。当时,我工作的地点是双桥,他分配在两江的雷江中学当老师。那时,我们都是年轻人,又是好朋友,走动也多。我去雷江玩的次数不少,对雷江周围的村屯有一定的了解,其中离雷江大约有两公里的福江大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人们之所以把福江称为“有福之江”,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背景。  福江村位于大明山南侧、小明山北侧的两山峡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