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

来源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yiyu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行业健康发展、不断培育行业文化、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内在素质要求。对于房地产职业教育来说,工匠精神是对人才培养的理性回归,集中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房地产职业教育的角度,围绕工匠精神的内涵,针对房地产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问题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职业教育;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21)06-0073-76 收稿日期:2021-05-10
  
  作者简介:段国鹏,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思政教育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生。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工匠精神的历史溯源也较早,从上古传说中可以看到一些痕迹如钻木取火、大禹治水等无不体现出智慧的中华民族早已有了对工匠的推崇和追求。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逐渐从传统农业中剥离,形成了独立的生产行业,也就从那时起人们对于“工匠”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到了西周以后,工匠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正如《考工记》中记载的“国有六职,百工与一居焉”。之后,诸如鲁班等能工巧匠不断涌现,代表了其所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突出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秦汉之后封建社会制度的逐渐完善为工匠行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社会基础,也逐渐形成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早期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房地产行业也拉开了综合发展的序幕,经过40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行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激增,职业教育逐渐兴起,源源不断地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进入新时代,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进而对房地产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就显得十分迫切。
  1 房地产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在专业素养上并不是很突出,但也有其自身的优点例如思维较灵活,动手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自身发展上更倾向于技术技能方向,从人才素质结构来说更具有成为“工匠”的潜在动力。另一方面,房地产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就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体现就是工匠精神的具备。
  二是房地产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房地产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面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逐渐规范化、智能化、专业化、法治化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适时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系统地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三是企业发展的综合实力诉求。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生经过系统学习,逐步对房地产行业定位、项目整体、操作流程等方面有了更为专业的了解,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培养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潜移默化地为工匠精神培养奠定基础。
  2 房地產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现状
  本文以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为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形式发放,以房地产相关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包括: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园林工程技术5个专业,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7份,有效率96.17%,此外,与部分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
  总的来说,房地产相关专业学生虽然对工匠精神有一定认知度,但缺乏系统认知,甚至个别学生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 学生对工匠精神缺乏理解
  首先,是认识的局限性。这里的认识包括对社会环境、自身定位以及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环境的认识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导致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并不了解。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在主体情感上达到认同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灌输,而这一情感基础首先来自于自身所处时代的准确把握。二是对自身定位的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十分精准地指向了一线技术技能型岗位,通俗一点理解就是高级蓝领,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其中工匠精神就是核心要素,然而很多学生对这样的职业定位并不清晰。三是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缺乏深入研究,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其理解仍然是传统的“手艺人”,而对其精业、敬业、乐业的内在品质并不了解。
  其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院校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定位十分模糊,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定位也不清晰。这一点在调研中表现十分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对所处行业的认识不够清晰,直接导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无从下手。
  最后,缺乏成为工匠的信心。这一点在调研中较为普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就算成为工人,也很难成为“工匠”,认为“工匠”太过艰辛,从功利心的角度来说成为工匠的付出和回报并不对等,甚至还有很大可能没有回报,索性就放弃了对工匠的职业追求,工匠精神也就只能束之高阁。
  2.2 职业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到位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教学更为侧重于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工匠精神的系统培养,调研中了解到超过半数的高职院校没有专门开设培育工匠精神的课程。
  二是教学活动中对工匠精神的融入也缺乏针对性,通过座谈了解到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只是停留在口号标语或教师提及,在形式上属于被动的插入式,而没有专门针对性的用一个专题或一个活动来体现工匠精神,即便是一些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活动也更为侧重技术技能的比拼,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学习作用甚微。   三是教师队伍缺乏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在与高职院校教师座谈的过程中发现,超过半数的教师并未在企业或一线进行过专门的挂职锻炼,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度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实际工作的需求并不了解,特别是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只是局限在榜样和模范人物的事迹宣传,真正在行业中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显得十分单薄。
  2.3 企业缺乏对工匠精神的必要引导
  在调研中发现,多数房地产企业在招录大学生时,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较模糊,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忽视,这一点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
  一方面,企业用人机制偏差,企业在用人中更多的是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考察,而在道德品质方面的考察不够全面。
  另一方面,企业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作用发挥不明显,理论上工匠精神的培育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可以从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发力,达到更好的效果,但实际上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常常缺位,或者说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的关系中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造成很多大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并不是企业十分看重的必要品质。
  此外,除上述影响因素之外,不容忽视的还包括社会环境对工匠精神的影响,职业院校学生本身处于就业的弱势,长期以来形成的就业壁垒十分明显。
  3 房地产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对策
  3.1 优化顶层设计,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工匠精神的培育首先应着眼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工匠精神精准融入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计划中,并结合房地产相关专业特色进行有针对性地融入。房地产行业基本特点在于用工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技术层面要求高、心理素质过硬,同时还伴随有项目工期长的特点,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养作为基本从业条件,而工匠精神恰好是这一系列要求的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工匠精神的内容渗透到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實践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地感受工匠精神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引领,同时在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课程中明确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自然而然地将工匠精神作为成长成才的必要品质。
  3.2 发挥主渠道优势,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作为大学生启迪人生的重要课程,可以适时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寻找房地产行业的模范或榜样,挖掘其工匠精神的内在价值,进而找准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契合点,引导大学生将工匠精神作为出彩人生的必要精神品质。
  3.3 立足房地产专业课程,将工匠精神注入教学实践
  专业课教师必须正确定位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将“工匠精神”不失时机地插入到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在教学中,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及考核评价各环节都要体现出工匠精神的价值导向,特别是一些实践教学环节,要结合房地产行业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学习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通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活动,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
  3.4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职业院校行业办学优势
  可以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校企合作的框架之中,在结构上建立以“学生+指导教师+企业导师”的三合一育人模式,其中学生必须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尽可能全面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此外,为了强化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企业还应该对合作院校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关注,重视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把人才培养、选拔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渠道弘扬工匠精神新风尚
  校园文化建设是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办学更应紧密结合行业优势和背景,利用学校的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在原有的硬件基础上添加二维码链接视频资源,使学生从感官上有更为强烈的体验感。此外,利用校园广播、公众号、网络学习平台等途径全方位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活动,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房地产职业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必修课”,但仅凭职业教育一方面的努力是艰难的,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社会认同、体制机制、行业规范等多方面通力配合,使工匠精神蔚然成风,进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尧.“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2.金银琴.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高教学刊·高职论坛.2019.11
  3.赵慧.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路径研究.职教论坛.2017.17
  4.李杰 张鹏超.构建高职院校全方位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职教发展研究.2020.04
其他文献
海水淡化作为节水开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具有水质优、水量稳、不受气候影响等特点,可有效缓解沿海水资源短缺问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2012年2月,国务院办公
期刊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态势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推进及改变,“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学概念开始受到学者以及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使企业管理的重心逐渐
期刊
开展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减少异常中断造成的影响,是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的核心工作之一。当信息系统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组织应急抢修是金融科技工作者面临的共同挑战。本文从一线运维和实操的角度介绍了一种响应突发事件的机制和流程,以及配套的人员分工和应急处置方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发改高技〔2021〕709号,以下简称《方案》
期刊
榆林作为小杂粮优势产区,是旱地主要种植作物和滩水地重要的轮作倒茬作物,可以说没有小杂粮就没有榆林的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特色农业。同时,在政府的一系列扶贫政策支持下,通过创建小杂粮基地、提升小杂粮品质、培育优质品牌、召开小杂粮推介会等方式,榆林小杂粮已经由提篮小卖到全国畅销、走出国门,逐渐成为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力军,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湖北城镇体系较为完善,长期以来围绕“一主两副、多极发展”战略,大力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过去几十年,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生态本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蓄水排水能力显著降低,城市排水防涝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低,维护不到位,短板突出。加之我国大部分城市汛期降雨集中,近些年不少城市出现了内涝灾害。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城市内涝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目前可实现化石能源近零碳排放的重大前沿技术,在火电、煤化工、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脱碳降碳中能够发挥关键性作用。“十四五”期间,要遵循绿色发展、节能降碳等要求,加强政策支持力度、降低投资成本、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暂行)》(以下分别简称《价格管理办法》《成本监审办法》).就此,记者采
期刊
5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7.3,环比下降0.2点,恢复速度出现边际递减,但仍处于去年2月以来第三高位,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分行业指数3升5降,分项指数1升7降。   今年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同時也要看到,全球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恢复不平衡;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一些新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