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警机是空基预警探测体系的信息枢纽和指挥中心,是空中多面手和力量倍增器,是现代空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国防竞争的重点领域。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上,空警2000预警机承载着国人的期待与自豪带领庞大机群从天安门广场呼啸而过,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标志着我国几代人的预警机梦想在此刻实现!
如果说预警机是国防装备领域的一顶皇冠,那么预警雷达便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张良是我国预警机雷达领域的主要开拓者,是我国预警机事业的杰出代表。他形象地描述了雷达之于预警机的作用:“预警机通俗地说要具备三大能力:一是眼睛亮,二是耳朵灵,三是嗓门大。耳朵灵指闭着眼睛要能‘听到’环境里的电磁脉动;嗓门大指通过数据链能将预警机的情报传到指挥所以及作战飞机;而最重要的便是眼睛要亮了,这便是预警雷达,它登高望远,可探测并跟踪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空海目标,形成完整的空情和海情态势,是预警机的核心能力。”
从跨进预警机之门,到担任型号总师,再到首席专家,张良逐渐成长为预警机雷达领域的领军人才,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这项属于辽阔天空的国防事业。
走进预警雷达的大门
1984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张良选择了当时方兴未艾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1988年他从武汉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南京第十四研究所,注定了他从此与雷达结下不解之缘。十四所是我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技术实力雄厚,60多年来为我国陆、海、空、天研制了大量先进的雷达装备,拥有一批杰出的雷达专家,并先后诞生了张直中、张光义以及贲德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良虚心向他们学习,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逐步迈进了预警机这扇神秘的大门。“他们让我理解了预警机对于国防的重要意义,并坚定了为此奋斗的信念”。
1996年张良被推荐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有幸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教授,保院士是中国雷达权威专家,他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当时保院士虽年逾古稀,但依旧激情四射,引领并主持着国际前沿学科的研究。他是那么沉迷于科学,乐此不疲、孜孜以求而又诲人不倦。”张良深受保院士求是、求实精神的熏陶,埋下了科学精神的种子,他系统地学习了雷达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夯实了日后预警追梦的基础。
2000年,张良获博士学位,此时,十四所受国家重托正着手自主研制国家“杀手锏”装备——空警2000预警机雷达,年轻的张良被委任为雷达总设计师。
“总设计师”几个字说起来风光,实际却不好当。8年研制历程,张良已数不清自己面临过多少问题,但对那些“苦难重生”后的喜悦片段,他记忆犹新:他还记得,曾带领团队在微波暗室花了9个月时间完成首套有源相控阵雷达测试任务,而国外同行用18个月尚未走出暗室,当时这出乎很多同行专家的预料,“正是这次成功坚定了我们自己也能搞成预警雷达的信念”;他还记得,在即将装机试飞时,系统突发不稳定状况,他们连续奋战三天三夜,一点又一点隔离,一遍又一遍验证,最终找出症结所在,成功的那一刻无比轻松、开朗。“团队的战斗力和意志也正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锤炼而成”。
张良说,那8年时光,每一天他都在谋划技术攻关工作,任务期限不可动,他们要做的是顶着千钧的压力守住一个又一个节点。国家不可动摇的意志,十四所的坚强后盾,团队的精诚合作,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项目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谈到团队,他说:“越是到研制后期,反而越是生出无畏无惧的勇气,再大的难题都有信心去解决。”
2008年,空警2000预警机成功实现交付,填补了国内装备空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该雷达荣获2008年度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张良也由此成长为一位意志坚强、深谋远虑的总设计师,成为我国预警机雷达领域的领军人才。
布设国防“千里眼”
2011年,张良被任命担任十四所机载预警领域的首席专家,在更高的平台上向着新的目标开始了新的追梦之旅。
作为技术负责人,张良主持研制了多型预警机雷达。先后研制成功我国首部机相扫体制预警机雷达、首部舰载警戒雷达,正组织开展新一代舰载预警机雷达的攻关研制工作,推动了我国预警机雷达装备体系化、系列化的发展。
他长期跟踪国际前沿,坚持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承担国家“973”、“863”研究任务。主持完成了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STAP)系统级演示验证,STAP技术目前已经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多型机载雷达反杂波和反干扰能力;他正带领团队开展认知雷达理论研究,探索通过智能发射和智能处理技术提升雷达性能的途径。
在被问到作为首席专家,未来预警机雷达如何发展的问题时,他滔滔不绝,“预警雷达的发展应该坚持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当前,我国周边隐身目标威胁已成现实,战场电磁环境愈加复杂,我们面对的其实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我们的雷达理应领先对手才行;技术上,应该从单平台能力提升和体系协同两方面发展预警雷达装备,最终才能构建我国空基预警探测体系”。在总装和海空军的指导下,十四所所领导高屋建瓴,紧密围绕作战需求,组织制定了预警机雷达长远发展规划。目前,在张良的主持下,规划的实施工作已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我们期待着预警机雷达之梦将越发绚烂!
自踏入预警机之门,张良经历过苦苦追寻的孤寂、一筹莫展的无奈、泰山压顶的境地、柳暗花明的喜悦,形成了他坚韧自信的性格,也孕育出了他科研的智慧。谈话中,张良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国防建设的需求,离不开对预警机雷达技术的追求。他说,国家安全离不开预警机雷达这双空中“千里眼”,让这双眼睛看得更远、更精准,为此他已付出了26个春秋。而他说,为了这份事业,哪怕奋斗毕生也将乐此不疲、矢志不渝。
如果说预警机是国防装备领域的一顶皇冠,那么预警雷达便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第十四研究所首席专家张良是我国预警机雷达领域的主要开拓者,是我国预警机事业的杰出代表。他形象地描述了雷达之于预警机的作用:“预警机通俗地说要具备三大能力:一是眼睛亮,二是耳朵灵,三是嗓门大。耳朵灵指闭着眼睛要能‘听到’环境里的电磁脉动;嗓门大指通过数据链能将预警机的情报传到指挥所以及作战飞机;而最重要的便是眼睛要亮了,这便是预警雷达,它登高望远,可探测并跟踪数百公里范围内的空海目标,形成完整的空情和海情态势,是预警机的核心能力。”
从跨进预警机之门,到担任型号总师,再到首席专家,张良逐渐成长为预警机雷达领域的领军人才,将全部心血都倾注于这项属于辽阔天空的国防事业。
走进预警雷达的大门
1984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张良选择了当时方兴未艾的无线电电子学专业,1988年他从武汉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南京第十四研究所,注定了他从此与雷达结下不解之缘。十四所是我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技术实力雄厚,60多年来为我国陆、海、空、天研制了大量先进的雷达装备,拥有一批杰出的雷达专家,并先后诞生了张直中、张光义以及贲德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良虚心向他们学习,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逐步迈进了预警机这扇神秘的大门。“他们让我理解了预警机对于国防的重要意义,并坚定了为此奋斗的信念”。
1996年张良被推荐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有幸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教授,保院士是中国雷达权威专家,他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当时保院士虽年逾古稀,但依旧激情四射,引领并主持着国际前沿学科的研究。他是那么沉迷于科学,乐此不疲、孜孜以求而又诲人不倦。”张良深受保院士求是、求实精神的熏陶,埋下了科学精神的种子,他系统地学习了雷达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夯实了日后预警追梦的基础。
2000年,张良获博士学位,此时,十四所受国家重托正着手自主研制国家“杀手锏”装备——空警2000预警机雷达,年轻的张良被委任为雷达总设计师。
“总设计师”几个字说起来风光,实际却不好当。8年研制历程,张良已数不清自己面临过多少问题,但对那些“苦难重生”后的喜悦片段,他记忆犹新:他还记得,曾带领团队在微波暗室花了9个月时间完成首套有源相控阵雷达测试任务,而国外同行用18个月尚未走出暗室,当时这出乎很多同行专家的预料,“正是这次成功坚定了我们自己也能搞成预警雷达的信念”;他还记得,在即将装机试飞时,系统突发不稳定状况,他们连续奋战三天三夜,一点又一点隔离,一遍又一遍验证,最终找出症结所在,成功的那一刻无比轻松、开朗。“团队的战斗力和意志也正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考验锤炼而成”。
张良说,那8年时光,每一天他都在谋划技术攻关工作,任务期限不可动,他们要做的是顶着千钧的压力守住一个又一个节点。国家不可动摇的意志,十四所的坚强后盾,团队的精诚合作,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对项目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谈到团队,他说:“越是到研制后期,反而越是生出无畏无惧的勇气,再大的难题都有信心去解决。”
2008年,空警2000预警机成功实现交付,填补了国内装备空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该雷达荣获2008年度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张良也由此成长为一位意志坚强、深谋远虑的总设计师,成为我国预警机雷达领域的领军人才。
布设国防“千里眼”
2011年,张良被任命担任十四所机载预警领域的首席专家,在更高的平台上向着新的目标开始了新的追梦之旅。
作为技术负责人,张良主持研制了多型预警机雷达。先后研制成功我国首部机相扫体制预警机雷达、首部舰载警戒雷达,正组织开展新一代舰载预警机雷达的攻关研制工作,推动了我国预警机雷达装备体系化、系列化的发展。
他长期跟踪国际前沿,坚持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承担国家“973”、“863”研究任务。主持完成了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STAP)系统级演示验证,STAP技术目前已经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多型机载雷达反杂波和反干扰能力;他正带领团队开展认知雷达理论研究,探索通过智能发射和智能处理技术提升雷达性能的途径。
在被问到作为首席专家,未来预警机雷达如何发展的问题时,他滔滔不绝,“预警雷达的发展应该坚持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当前,我国周边隐身目标威胁已成现实,战场电磁环境愈加复杂,我们面对的其实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我们的雷达理应领先对手才行;技术上,应该从单平台能力提升和体系协同两方面发展预警雷达装备,最终才能构建我国空基预警探测体系”。在总装和海空军的指导下,十四所所领导高屋建瓴,紧密围绕作战需求,组织制定了预警机雷达长远发展规划。目前,在张良的主持下,规划的实施工作已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我们期待着预警机雷达之梦将越发绚烂!
自踏入预警机之门,张良经历过苦苦追寻的孤寂、一筹莫展的无奈、泰山压顶的境地、柳暗花明的喜悦,形成了他坚韧自信的性格,也孕育出了他科研的智慧。谈话中,张良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国防建设的需求,离不开对预警机雷达技术的追求。他说,国家安全离不开预警机雷达这双空中“千里眼”,让这双眼睛看得更远、更精准,为此他已付出了26个春秋。而他说,为了这份事业,哪怕奋斗毕生也将乐此不疲、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