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始艺术中审美意识的独立存在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1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上普遍认为原始艺术是旧石器时代留存下来的岩画、雕刻和现代原始部落的歌舞、装饰等。这些原始艺术因为其美的形式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技巧而被认为是一种艺术。但又很多学者认为它是功利性的,是为了某种巫术和经济的目的。如鲁迅先生说"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1]泰塔凯维奇也说"它既不属于机械的艺术,也不属于自由的艺术,它根本就不是艺术,它毋宁说是祈祷或忏悔的一种形式"[2]。这种说法为了突出其巫术的功能就否定其审美特质,未免过于偏颇。在原始社会多种意识形态尚未完全分离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断定某一意识形态从属于另一意识形态。尚且不说巫术和艺术哪个产生的更早,至少我们不能认定艺术从属于巫术。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是最初的和基本的精神活动,所有其它的活动都是从这块原始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它不是宗教或科学或哲学的原始形式,它是比这些更原始的东西,是构成它们基础并使它们成为可能的东西。"[3]在原始艺术中审美意识是独立于宗教之外的客观存在,原始社会的艺术家们在创作这些用于巫术目的的艺术作品时并不是机械的流水线型的简单复制,而是渗透着深厚的艺术情感,凝结着原始人最初的审美意识。
  一、原始艺术中审美意识的独立存在
  人类从动物进化而来,属于一种高级动物。虽然人类因为其思想的复杂性和行为的有意识性区别于普通的动物,但是人生余生俱来的某些本能却与动物无异。大量生物学实验证明,某些高级动物也具有一定的美感,对鲜艳的色彩和特定形式会产生快感。例如生物学家约翰·马金隆认为"黑猩猩有自我打扮、击鼓,在泥土上涂抹以及涂抹新鲜颜色的活动。" 原始人类为自己的身体涂上鲜艳的颜色,装饰美丽的羽毛与上述黑猩猩的行为是极为相似的。无疑人从动物那里继承了这一本能。达尔文认为"这种纵使不是欣赏至少也是觉察拍子和节奏的音乐性的能力,看来是一切动物所特有的,而且毫无疑问,这决定于它们神经系统的一般生理本性。"[4]不过人类却发展了这种本能,当动物的行为还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只是一种本能的时候,人类已经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大自然的过程种,将这种本能一步步演变为一种潜在的审美需求,一种意识,即使是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却成为原始人类艺术生活的源泉。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意识的源泉和内驱力,艺术活动是潜意识冲动的升华,美感就是来自于身体本能的快感。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我们看出他指的美感就是广义的审美意识,本能的快感就是指人类审美的本能。审美本能的存在为原始人艺术创作中审美意识的独立存在提供了可能。
  原始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一步步具有审美潜意识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了自己的审美体验,掌握了一定的审美规律。杨恩寰认为卡尔西说的"为情感创造符号形式","应建立在为需要创造工具(符号)的基础上……原始的审美经验不是对具体艺术的感受,而是对操作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劳动活动形式的把握、领悟和感受","原始美感产生的标志就在于合规律性(自然韵律、节奏)的劳动形式(人工韵律、节奏)的自由感受,对合目的性的自然秩序的一种最初的领悟"[5]。孙美兰也认为"审美意识只是依附于劳动成果(工具、武器、猎物等)的使用价值之上的一种附带的精神价值,他们一经产生,就必然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一方面满足着人类对它的需求,同时又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感官功能"[6]。例如,原始人类可能在狩猎中发现尖形的木棒容易穿刺动物的身体,而磨成圆形的石头却更容易滚动,或者集体发出的"杭育杭育"的声音更容易协调众人的力量。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一旦体会到了这种形式带来的便利,就获得了成就感和快乐感,那么这种形式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也就成为人类最初的美感及美的规律。原始人类的审美本能及初步形成的美感于宗教实无相干。
  二、原始艺术中审美意识独立存在的形态
  审美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历史形成的超生物的审美心理结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所构成的审美经验内容是来自社会的,由这种审美经验综合提炼而成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更直接与一定社会生活、一定世界观、一定社会心理相联系,因而渗透着这种审美价值意识的审美心理结构,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民族、阶级的情调和色彩。如我国商周时期的艺术表征是造型沉着,文饰神秘、狞厉的青铜器,它就"极为成功的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那个血与火的野蛮年代";秦汉王朝生气勃勃、雄姿英发的时代特征体现在万里绵延的秦长城、洋洋洒洒的体物大赋和气势恢弘的汉代百戏之中;隋唐时期精美绝伦、丰富浓烈的唐诗正是奔放热情、有容乃大的时代风范的最好体现。正如刘勰所說"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审美意识具有时代性。在人类的原始时期,生存是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与自然的抗争而展开。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存方式是他们艺术表现的内容。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原始氏族的洞穴壁画,无论是分布在欧洲的还是分布在非洲、澳洲的,都有一个共同的题材——动物:野牛、野猪、鹿……,这些都是原始人的主要狩猎对象,是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食物来源,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这些动物的特征把握的那样精细准确,刻画的栩栩如生" [7]。"原始狩猎者的心理本性决定着他一般能够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而他的生产力状况、他的狩猎生产方式则使他恰好有这些而非别的审美的趣味和概念"[8]。
  如果说生活中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自然界的一切只是他们的审美对象的话,那么征服自然成功后的喜悦和被自然挫败后的困扰就是他们艺术创作的情感的源泉之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原始人类成功的狩猎了一头野牛之后,战胜自然的成就感和胜利感是多么的强烈,以至于他们冲破一切阻碍到无人居住的山洞里将这一胜利记录下来,希望他们的后代分享他们的喜悦。也可能是他们猎取野牛失败后,出于对成功的渴望和野牛的憎恶促使他们画下野牛中剑的惨状。或者如有些学者所说是出于一种巫术的目的,但这样的目的不只是功利性的而更是情感性的,"艺术本质上就是表现情感的形式"[9]。情感性恰恰是艺术的体征。宗教情感是原始人艺术创作的情感源泉之二。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人生活中的每个事件都是由于一种神秘力量促成的,他们把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图腾和神灵的基础上,他们对周围世界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对宗教的虔诚或者恐惧,他们的情感是一种对于宗教的迷狂。[10]宗教情感促使人们利用已经积累的审美体验进行着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同时又担当着巫术的功能。"原始艺术是统一当时人们情感的"特殊心理工具"。原始艺术中的审美意识无疑就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普遍的宗教情感。
  "每个社会共同体都有它的传说、智慧、知识、技术、教育,每一个社会共同体都如同别的社会共同体一样拥有它自身的复杂性","在原始的社会的每个个体都是与我们同样的男人、女人、小孩,同样地思考、感受和做事。"[11]我们不能因为原始人的巫术信仰否定其强烈的艺术审美意识,就审美感受能力来说,原始人与现代人是完全一样的,原始艺术中的审美意识不应该被忽视。
  
  参考文献:
  [1]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鲁迅文集卷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泰塔凯维奇.六种观念的历史.转引自苏宁"艺术迷狂与偶像再造"[J].社会科学研究,2005(1).
  [3]科林伍德.卢小华译.艺术哲学新论[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4]达尔文.人类原始及类择(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5]杨恩寰.审美心理体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9]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7]普列汉诺夫.论艺术[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
  [8]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0]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1]陈小娟.艺术的起源-对反观的自由的追求[J].东南大学学报,2005(3).
其他文献
高職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而教学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作,它分为多层次,多级别的工作方式。如今,我们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并随着各地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学也逐渐实现了大众化教育。就高职院校而言,为了保证学生能有更好的就业,许多院校提出了面向现代化,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方案,该方案的提出,使现代高职教学更具有实践意义,各种综合性的课程也逐渐开展了
期刊
Wordsworth is the leading figure of the English romantic poetry,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he has made is that he has not only started the modern poetry, the poetry of the growing inner self, bu
期刊
一、大学生失范行为之界定  当今社会,大学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期,高校的入学率快速增长,学生人数剧增。但是在大学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大学生的素质和行为模式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法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对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研究文献也是越来越多。然而,许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各自给出了不同的概念内涵,指代现象的范围也不一致,用不同
期刊
"一国两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没有前者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它本身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献,成为别人的经验。就在这样的考验中,"声色"香港依然和颜悦色的即将迎来它回归的第十三个年头。对于香港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而现在只想从法制的角度看看如今的香港,这个新香港是怎么运作的法律的?有什么特点呢?  一、法律渊源  (一)宪法性法律  回归前,香港的宪法性法律是指英国占领香港后颁布的构成香港政治和法
期刊
《为吏之道》关于儒、法、道的思想很多,高敏先生提出了《为吏之道》系儒、法、道等各家思想杂凑的观点。[1]本人通过对《为吏之道》全文的仔细研究,认为在儒、法、道三家思想中儒家思想更是这则法律所强调的,儒家思想对这则法律的制定影响最大。  一、自我修身  秦国以军功官制代替世袭贵族政治,不再注重门第和出身,所有人均需以军功得官。这项制度在后来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这种按照军功授爵的选官制度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期刊
安全是生命之源、幸福之根、健康之本、和谐之需。学校安全事关大学生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平安幸福,事关全社会和谐稳定,责任重于泰山。当代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应有之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础工程。本文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缺失,提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期刊
一、城市空气污染防治信息公开的定义  (一)城市空气污染防治信息的定义  根据欧盟理事会《环境信息公开及废除90/ 313/ EEC 指令的指令》,环境信息的定义应该清楚以便包含任何正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及用于保护关于环境状况、要素、措施或行动、有关措施及行政的成本效益和经济分析、以及关于人类健康与安全状况。这些信息以文本、图像、录音或数据库的形式表现[1]。  城市空气污染防治信息是一类重要的环境信
期刊
一、引言  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热门话题。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业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本文从房地产业发展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31个地区房地产业2008年的总产值作为特定对象研究其发展快慢趋势的成因。本文期望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对房地产业发展影响最深的因素。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研究
期刊
地方特色主义是19世纪中晚期在美国南方作家中流行的一种写作风格。这种风格的产生依赖于大量使用特定地区方言俚语、地方生活习惯及情景。在《崩溃的偶像》里,哈姆林·加兰将地方特色注意定义为"这样的结构和背景是没有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可以准确地描绘出来的,除了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加兰所说的"结构"是指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元素,"背景"包括自然背景和哪些与众不同的而且塑造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风貌。地方特色主义的最终
期刊
一、引言  2010年CBA总决赛于4月25日落下帷幕,对阵双方依然是新疆广汇队与广东东莞银行队。经过5场的比赛,最终新疆以总比分1:4不敌上届卫冕的广东东莞银行队,而打破了冠军梦。盘点整个比赛过程,新疆队在进攻端暴露出了很多弱点,譬如锋线队员攻击能力不足,保护篮板能力欠佳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09-2010赛季CBA总决赛新疆广汇队及对手(广东的东莞银行队)为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