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生态视野下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l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97年,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就已成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之一。多年来,学校积极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评全国百所“智慧校园”之一。在此,将围绕人、技术、教学三个要素,从基础建设、科研纽带、应用实践、根本核心四个维度,介绍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
  一、教育信息生态观与智慧校园体系框架
  教育信息生态观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人和实践的和谐”。这里的“人”包括我们每位师生,信息技术的具体运用则是实践。技术进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明确教育信息生态观的核心,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才能避免成为技术的奴隶。
  从以往强调没有生命的“物”到现在的以“人”为中心,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与飞跃,为智慧校园构想与建设的探索打开了新思路。现阶段珠海一中的智慧校园是以软硬件设施、无线网络设施等为基础,以管理应用中心和教学应用中心为重点,以实现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生活为出发点的。其目的是创建智慧教学环境、打造智慧教学资源中心、培育信息化教学队伍、升级信息化教学制度体系,最终实现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终端智能化、管理规范化、工作效率化、校务公开化。在先进的硬件保障与优秀的软件资源基础上,珠海一中的智慧校园建设已形成一套独特的、可操作的系统框架,并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二、智慧校园的基础建设
  任何体系、框架都需要有一定的硬件与软件基础作为支撑。在教育信息生态观的指导下,珠海一中从设备、人力、技术与制度等多方面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便利,确保了智慧校园框架体系的成长动力与操作基础。
  在基础设备铺设方面,学校在原有校园信息设备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规划财政,实现了信息终端覆盖校园生活学习各功能区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千兆校园网出口链路连接教育城域網,无线网络覆盖全校园,学生可通过互联网在家里访问学校资源;建设了演播室、微格教室、微课堂制作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种功能场馆,实现了微课辅导终端进课室;校园一卡通覆盖教学、生活、考勤及安全各领域。随着学校发展脚步的加快、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还将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网络,全面实现校园内部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提高办公效率、降低成本消耗,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无纸化。
  在人力培养方面,学校优化师资、管理服务团队,力求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信息化素养较为深厚、能够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具有奉献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智慧型校园人力资源队伍。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里,“人”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实行全校总动员,人人做技术的主人。学校组建了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筹划并全面监督各项工作;师生通过锻炼提高信息素养,改变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技术探索与制度完善方面,学校聘请了专门的研究与服务机构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并把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方面,构建了学校各级领导、广大师生以及技术专家的高效合作模式,由学校实施全校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分管部门确立系统建设方案,由各年级师生充分表达实际细节需求,由专业的研发团队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了每个系统功能明确、反馈及时、操作便捷、技术成熟。另一方面,建立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制订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设备使用与管理、资源建设与使用等制度,各种设备设施使用、保管、维护均有专人负责,为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提供了保障。
  三、智慧校园的科研纽带
  学校的一大特色是“课题起步”,借助课题研究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探索。“十一五”期间,学校申请了大量的国家级课题,包括全国教育科学的规划课题“珠海一中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育人模式的研究”、中央电教馆的专项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等。“十二五”期间,学校又成功申请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微课堂’的教学信息化创新实践研究”。
  截止目前,学校教师已制作多达4300个微课,总时长350小时,累计播放超过25万次,总时长3000小时,等效于4500节常规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研究目标也均已达成。除了积极建设微课堂外,学校还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资源、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智慧校园的应用实践
  学校坚持以“应用”为目标,基础建设、科研纽带最终都要通过“实践见真知”。信息化系统的功能设计不仅覆盖了教与学的全程管理,而且涵盖了学生思想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以及人文关怀等重要方面,为多元化的学习和优质环境的打造带来了效率上的显著提升,充分贯彻和体现了学校多年来追求的优质化、特色化、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思路。
  第一,在基础学科教学方面,规范各类教学信息的收集和输入,通过标准化技术形成测评、题库、数据、个人成长四大数据库,最终服务于四大应用范畴——整体宏观教学管理、学生的个人学习管理、基于知识点的微观教学管理和动态的素质教育管理。除了不断深化微课堂课题研究与成果落实外,还设计了成绩单、错题本系统,统称为珠海一中的信息化教学“三大系统”,辅之以选课系统,全面倡导学习中的个性、高效和整体思维。
  成绩单系统自动完成每次考试的成绩分析,提供多角度的解读,并引入动态视图。而且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使多次考试之间的趋势分析完全自动化。从年级整体数据到学生个人单科数据都实现了自动跟踪管理,教师可以了解各班级在考试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与隐藏的问题,从而有效调节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重点;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图表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以及应该注重改善的科目。
  错题本系统实现了错题的自动化管理(包括各科目每一道错题的题目、答案、统计数据),并提供了自动的数据统计分析,帮助学生从难度、类型、错因等多个层面来分析自己的能力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后续的复习内容。这些因学生而异的个性化功能通过大幅减少错题收集的时间成本,从而使学生们能够贯彻“错题复习”这个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   “校本课程选修系统”进一步加大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创新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文化类、科学类、德育类、艺体类、社会实践类、特色活动类等六十多个特色课程,形成了素质均衡、架构完整、特色多元的“创美育人”新课程体系。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都能利用网络资源,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突显了课程实施的基础性、选择性、有效性、方向性。
  第二,在德育管理上发挥信息化资源优势,开发了综合素质发展系统,对每位学生的德育操行、社会实践、文体素养、学业学分、社团活动等各方面进行动态管理,把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活动和获得的相关奖项等列入德育评价量化内容,实行学生填报、同学监督、教师检阅的审验模式。这一运作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关注自己的求学履历,主动地表述自己获得的成就,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综合发展的动态,并给予必要的指引和帮助。在学生毕业之际,系统将能够自动汇总信息,并以省教育厅要求的档案格式自动生成及打印。学生高考档案的生成过程完全实现了自动、精確、标准、高效,不但减少了人工制作的错漏和繁琐,更充分展现了学校“师生为本、规范高效、追求卓越、共同发展”的管理作风。
  第三,在校医室建设方面推陈出新,研发了校园医务管理系统,包括就诊系统、医务流程、数据统计三个主要模块。就诊系统完全替代了传统式手写登记,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辅助校医了解患者既往病史与诊疗记录,以务实的态度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医务流程能够及时有效地联系校医、学生、班主任、家长,更好地沟通学校各个部门,排除了校园卫生安全的隐患,共同为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努力。数据统计模块能够帮助校医根据数据的异常变化做出预警,采取措施,提前应对,防患于未然;对校外则配合珠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工作,进行数据统计上报,有效开展预防保健工作。
  五、智慧校园的根本核心
  学校始终坚持“师生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智慧校园平台。
  学校汇聚全体师生智慧参与校园建设,在全校范围内举办教学应用设计创意大赛;各部门的教师团队出谋划策,参与需求分析;定期进行问卷调查,精益求精,持续改善。例如,学校建立了技术支持快速反馈改善机制,当师生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发现问题或待改善之处,该机制确保技术团队能够在1小时内确认问题,3小时内出具解决方案,95%的问题当天就可以得到解决。
  学校信息化系统使用方式的设计力求满足教师的教学发展需求,而且切合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客观考虑使用情景的时间和地点;使用了超过30种数据图表持续跟踪使用状态,不断调整以完善用户体验。
  师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运用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校园平台近两年来累计访问量超过146万次,说明系统应用有效满足了师生的实际需求;面向全体师生的使用体验评分调查数据高达9分,说明系统提供了良好的使用体验。
  总之,学校本着“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的工作理念,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科技支撑,优化管理模式,创新搭建管理新平台,切实结合师生需求,设计专业、实用、便捷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主动贴近师生,服务师生。唯有回归师生,智慧校园的基础建设、人力培养、应用实践才有意义、有活力、有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 张慧籽)
其他文献
生物教学存在的许多疑难问题都与教学评价问题有关,而当前人们所惯用的那些大同小异的评价标准都是建立在对教师的价值判断上。譬如,普遍采用的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六项指标来评价一节课的模式,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这种评价导致了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行为,使教师的教学刻板地履行自己的教案,学生成了实施教案的配角与点缀。如果我们运用这种评价体系去评价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的生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贵州教育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近年来,我省以解放思想破题,走教企合作之路,破解资金难题,探索出一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新路。2012年9月,我省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做交流发言,得到延东同志的肯定。今年,我省依托中央财政支持,已完成全省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及教师培训。下面,我重点汇报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目前,有些教师不再把班主任工作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职业追求,而将其视为“苦差使”,因此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那么,做班主任到底有多难呢?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究竟是破解班主任工作困难的良方,还是新的工作负担呢?年级部(组)班主任团队能否成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依托呢?下面,笔者就以上问题做个初步的探讨。  一、班主任工作的难度  日前,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做了一个“全国班主任工作状况调查”发
为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积极做好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部署实施工作,保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全面应用。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网站,2013-0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导学校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重塑学校发展力的重要路径,将会把学校引向一个更高的目标。而充分彰显文化和谐是学校规划的本质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目标之根本。下面结合江苏省镇江市石桥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略陈管见。  一、精准分析校情  客观、全面、准确地分析校情是做好学校规划的第一步。石桥小学是一所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典型的小规模乡村学校,现代化先进学校的创建给学校带来了发展契机,淳朴的民
学校制度建设是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法规,依据学校工作任务和内部管理要求,构建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将学校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制度建设既包括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的建立,又包括确保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全面实施,使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的管理机制。笔者认为,良好的制度建设既能起到激励约束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
前不久,以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张澜涛为组长的检查组,到泸州对2015年度教育相关重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检查组重点检查了学校开学条件保障情况、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收费情况、开学教育工作情况、“9 3”学生新学期工作安排情况等。  检查组对泸州春季开学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教育局工作扎实有效。新学期工作做到了早筹划、早安排、早督查;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转正常;学校办
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往往容易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一则教无定法,方法老套;二则很多时候,因为对很美的诗句过度解读反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味道。诗歌总会留有艺术空白,供读者去想象,去回味,而解读就像嚼甘蔗,嚼过之后,反而毫无味道可言,诗歌艺术的美荡然无存。怎样突破诗歌教学的困境?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课例谈谈诗歌教学的五个抓点。  一、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
一、大学的本质与创新人才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面临新的挑战。第一,我们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研究型大学将与其他的社会组织共同塑造知识型社会及明确知识经济的形态和性质。正是因为此,研究型大学在21世纪已经从国家竞争的后台走向了前沿:研究型大学从经济活动的边缘走向了核心: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活动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  第二,我们处在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期待大学为解决那些世界性的难题提供智
重庆市云阳县云硐初级中学是一所三峡库区移民学校,学校坐落在道教圣地栖霞宫下。作为年轻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在短时间内整合师生资源,理顺发展思路,顶住压力,敢于吃苦,勇于拼搏,狠抓跳绳训练,走出了一条以跳绳项目建设为主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准确定位,高效行动  在云阳县教委“一校一品,打造重庆市教育强县”的发展要求下,云硐初级中学结合学校实际,充分挖掘师生潜力,大力开展跳绳特色项目建设的探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