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研究

来源 :能源与节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ye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前期投资小、后期运维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可以就近供电等特点,是当前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相较于传统电站而言,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维并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需要电力等部门在工作中逐渐摸索,寻求最佳运维管理策略.基于此,分析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特点及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其他文献
A煤业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揭露了采空区,对其进行注浆充填后强行通过.探究了巷道掘进过采空区注浆充填区的施工方法,以及掘进通过后的巷道临时支护、永久支护和搭配的复合支护,从而确保巷道的掘进安全.
对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长治三元中能煤业有限公司2301大采高工作面覆岩“三带”高度的研究采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即理论计算、模拟分析和现场实测,得到了2301大采高工作面覆岩“三带”高度.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的高度分别为14.5m,14.5~ 51.4m,51.4m以上.
为了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室内能耗,设计了一种热管与热电技术相结合的新风系统,并对新风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在新风量为150 m3/h的工况下,热管换热器与热电制冷器的不同组合方式、热电制冷器的不同工作电流(2.5~4.0 A)分别对系统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新风先经过热电制冷器再经过热管换热器的组合方式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增强了系统的换热能力;系统的制热量随着热电制冷器工作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最高可达350 W,而系统的能效比COP呈下降趋势,但均大于1.0.冬季时,相对于无热回收的新风
针对王家窑勘查区煤炭地质工作程度不足,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质构造情况不明的问题,简要介绍了王家窑勘查区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条件等概况,采用野外踏勘、钻探、地球物理测井等手段,结合相邻煤矿的地质工作资料,重点分析了勘查区的构造发育情况.研究表明,勘查区内从西向东分别发育有积家井背斜、海子湖-贺家窑向斜、于家梁-周家沟背斜和DF4逆断层、于家梁逆断层、东西向的麦垛山正断层、F1逆断层,勘查区内构造多呈南北向发育,发育程度高,断层及褶皱大多延伸至勘查区边界.
概述了中国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因素,从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随着氢能产业快速发展,H2储存面临的泄漏、爆炸风险越来越受到关注.密闭空间内H2泄漏后容易处于爆炸范围,为减少破坏损失,需要针对密闭空间进行泄压孔设计.根据储氢间情况,针对多个泄压孔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超压曲线,指出了最佳泄压设计方案.
生物质炭是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的吸附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具有极大的潜力.生物质炭本身优异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吸附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简单分析介绍了生物质炭的制备、改性方法和机理,以及不同原料合成的生物质炭用于吸附重金属的研究现状,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参考.
为了解决矿井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频繁的问题,从覆岩强度、运动形式以及地质构造等方面确定了在距离开切眼0~340 m和510~880 m的范围内容易发生冲击地压;通过水力压裂的方法,降低了该区域内岩层的应力值,达到降低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目的 ,保障了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为了了解工作面断层带应力分布规律,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工作面推进距离下,不同位置处上覆岩层的应力变化规律,发现断层与工作面的交界处岩层应力出现突变.根据工作面推进距离的不同,断层带可分为原岩稳定区、微裂隙区、裂隙张开区、塌陷区四个区域,对于回坡底煤矿而言,断层带应力值较小,巷道围岩在原支护方案下仍可维持稳定.
为了解决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以西山煤电圪堆煤业2号煤层实际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2号煤层及邻近煤层的瓦斯涌出规律,并提出采用合理配风、上隅角悬管抽采及上隅角充填的综合治理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