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ng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小学是人成长过程中极重要的阶段,无论是知识积累、身心发展,还是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终生发展都十分重要。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农村学校里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喜欢乱丢乱扔垃圾、讲脏话、打闹如此种种现象老师会提出来批评教育,但是一转身,学生又会照旧。所以每天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还是治标不治本。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原因
  农村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原因有两个:其一,家庭教育。农村学生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不识字,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占多数,大多忙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无人管教使孩子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即使父母在家闲暇时也只愿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无暇教育孩子。他们之中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暖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照顾,这些思想使农村家长忽略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导致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凸显。其二,我校教育工作失误。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升学竞争和考试压力的环境影响,虽然知道德育和行为养成的重要性,但是为了在成绩上赶超城区学校,只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忽略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农村学校教师存在只要学生成绩好就是对学校和家长最好回报的思想,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就没有下足工夫,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一些坏的行为习惯。其三,社会环境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小学生虽然最多接触的是家庭和学校。但社会对他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一定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不良环境。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弱,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对社会有好奇心,不良的社会风气,如崇拜金钱、过度消费、自私自利等会让他们树立错误的价值观,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些社会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并不小于家庭和学校。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家庭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影响孩子,身教重于言教。首先要为孩子作出榜样,孩子好奇心盛,爱模仿,家长务必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希望孩子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例如要孩子举止文明,自己就不可言行粗暴;要孩子穿着整洁,自己就不可衣冠不整;要孩子读书学习,自己就不可打牌搓麻将。只有在家长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下,方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其次,家长要真正把孩子当成朋友,尊重他们的意见,并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言传身教。要蹲着和孩子讲话,彼此拉近距离,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其内心世界,这样更有利于教育孩子。对于农村学校的家长,生计固然重要但及不上孩子重要,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眼里父母是神圣的,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他们,希望家长能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2.教师的教育作用
  学生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在一起的,教师首先要做好表率,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走进学校、教室,只要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讲桌也清理干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在农村学校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也许忽略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但是班主任不能。班主任要经常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常规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遵守纪律、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小学生的自觉性不强,但是学习能力强,所以要求教师时刻提醒、引导和教育。
  3.学校的教育作用
  农村学校也许设施条件不是很好但是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如窗明几净,教室干净。这样学生自然就不会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管理规范,学生自然不会乱刻乱画,教室物品摆放整齐,学生物品也会摆放得整齐有序等。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我校经常对那些行为习惯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家访,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问题一起商讨解决方法,通过家校联系,这些孩子已慢慢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然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督促引导,需要家长细心教育。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庭联系,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社会教育作用
  (1)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农村小学生好奇心强对社会很多好奇的行为会进行模仿、练习,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让学生有自己明确的行为习惯准则,在生活、学习中时刻用这些准则约束自己。
  (3)遵守法律法规,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提高道德意识。
  (4)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组织环保行动,让学生去城镇体验环卫工人的伟大和艰辛,从小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可以利用暑假实践活动带农村学生去城镇卖报,让孩子知道爸妈挣钱的艰辛,养成不浪费的习惯;组织小朋友到社区福利院关心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打扫卫生,给老人讲故事,给老人表扬节目等。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小学生年龄小,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教育中才能养成,在这个工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要抓紧、抓细、抓实,反复抓,抓反复,还要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抓出实效,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探究这一模式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从原料、反应条件、原理、装置、检验和验满等方面入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多次探究中逐渐形成气体制备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探究;兴趣;能力  一、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为了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实现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无缝对接,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使用探究模式学习人教版第六
摘 要:职校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阳光,他们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但在实际学习中,部分学生缺乏自信,缺乏职业理想,对未来十分迷茫。职校德育课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建立起应对未来职场的自信。  关键词:职校;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信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一个人行为改变的前提是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自信心是人类
摘 要:“数”与“形”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可以说“数”与“形”贯穿于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数”与“形”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与结合的,这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充分体现了几何与代数之间的微妙关系,代数转化成几何图形能够加强学生的直观理解与感受,而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问题能够加强学生的操作实践,便于把握问题。可见,数
摘要:重新审视核心素养理念下进一步思考数学课程实施的价值和定位。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从关注课堂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主题学习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形式,体现了革新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主题学习;数学课程;校本化实施  一、 缘起  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第六次活动,以《时间之旅》为主题对《年、月、日》单元进行了整体综合设计,王老师以绘本为切入点,通过完成月历卡的对比、资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中进行的。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教师不但要任孩子的天性自由发展,还要帮助孩子开发玩的天性,“会玩”的孩子才能“会学”。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几个方面出发,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受、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关键词:幼儿;游戏化;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都需要审美能力的陪伴,只有具备审美能力,才能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的事物,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进步。那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下文就对高中音乐审美教育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
摘要: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为近几年变化最大,令人耳目一新,并严格遵循了2017年考纲“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今年的考题总体来说守正出新,稳中有变,难易适度,区分明显。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有一定的难度,其他题难易适中。另外就是适度地增加了阅读量,从而更加有效地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试题最大的亮点是阅读
摘要:倾听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和素质,可以说倾听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学习、交往的成败。但当前幼儿的倾听习惯存在较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幼儿倾听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让幼儿在倾听中获得良性发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策略:明确倾听要求、教学中渗透、生活中随机开展以及家园合作、榜样引领,以期幼儿们能尽早学会倾听,养成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关键词:幼儿;倾听习惯;培养  一、 倾听的重要性和幼儿
摘 要:面对中国传统美德被弱化,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挑战的现实,历史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深入研究“仁”、“德”思想的内涵,将儒家核心思想作出更深层次的阐述。专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勇于创新课堂模式,构建新型历史课堂,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并将其转化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完成历史课堂道德情感提升的重大使命。  关键词:“仁”;“德”;道德情感;内涵;路径;作用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来
摘要:随着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生活被忽略。不少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和行为缺陷在家庭教育的缺失下得不到矫正,农村班主任工作从小处着手、从情感渗透中,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健康向上的性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班主任;农村留守儿童;细节教育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里留守下越来越多的儿童,家长忙于工作、文化水平较低,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