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蝇王》中的乌合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i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指出了人性之惡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个体经由群体遮蔽实现自我隐身,一群乌合之众开始公开作恶。这部作品还暗含丰富的现实寓意,被众多学者称为“现代寓言”。其寓意是: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的缩影,人性之恶永远无法剔除,人类只有认清人性的本质才能解救自身。这是一部以儿童视角展现成人世界的警示之作,对于我们理解自身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人性之恶 乌合之众 群体效应 自我救赎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声名远扬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自1954年问世以来,再版四十多次,戈尔丁也凭此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长久以来,《蝇王》因其风格独特,内容新颖,寓意深远在世界文坛上独领风骚。但是其所行走的荒岛文学之路早已不是人迹罕至。最早可追溯到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而笛福又在殖民主义基础上将荒岛文学推向高潮。然而,这些作品都在不同层面揭示了同一主题,即人类用现代文明征服蛮荒世界。显然戈尔丁并没有延续这一主题,人性之恶贯穿整部小说。
   一.童真背后的扭曲人性
   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断定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为背景,这个判断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大学毕业后,他应征入伍,曾服役于英国海军,随后又亲历了二战。战时的血腥杀戮让他意识到:“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如果不了解‘恶’出于人犹如‘蜜’产生于蜂,那他不是瞎了眼,就是脑子出了毛病。”[1]战后,他投身于教育行业,《蝇王》就是在这一阶段完成。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象,戈尔丁开始思索战争的本质。此外,十年的教育生涯也让他洞察了儿童的本性。他们初涉人世,一切行动多由本性决定。若缺乏严格的管教和正确的引导,极易迈向罪恶的深渊。因此,戈尔丁将目光聚焦在儿童身上,试图证明人性之恶是与生俱来的。因而,这部小说更像一场人性善恶的试炼场。
   故事发生在一次核战争中。为躲避战乱,一架疏散儿童的飞机从英国起飞,不料在中途被炮弹击落。飞机上的孩子流落到一座荒岛,开始了艰辛的求生之旅。甫一上岛,这群孩子还残存着文明世界的印记。在荒岛上,他们建立民主协商制度,一举推选拉尔夫为首领。他们分工明确,集中力量搭建房屋。他们求生心切,轮流看守篝火堆向外求救。但是荒岛上建立的文明不堪一击,不久就因一件小事出现裂缝。孩子们逐渐感觉这种生活太过无趣,没有一人愿意承担这份来自文明社会的责任。杰克趁机推销野蛮暴力的生活,他通过食物的引诱,言语的施压一步步瓦解了拉尔夫的阵营。最终小岛被毁,文明离散,人性之恶撕毁了童真的外衣。
   其实人性之恶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最早可以追溯到创世纪和春秋战国时期。西方人笃信原罪说,认为只有信仰上帝,灵魂才能得救。荀子也曾说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些观点都是典型的性恶论。戈尔丁深受原罪说的影响,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揭示这一点。二战后,戈尔丁一直苦苦找寻战争的起因。他曾说:“我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生性恶毒。二战前,我年轻时,对人确实持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我经历了战争,战争改变了我的看法。”[2]最初戈尔丁认为战争来自国家政体固有的缺陷,来自意识形态的博弈。在进一步了解人性的缺陷后,他发现人类社会的一切弊端都来源于此。在现代社会里,人性之恶潜伏在文明的外衣下,人们一时难以察觉,但是只要遇到适当的爆发因素,就会酿成无可改变的灾祸。戈尔丁通过探究人性的缺陷来警示世人,只有不断对人性之恶进行反思,才能对其严加约束,这也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出路。
   二.乌合之众背后的群体效应
   在18世纪,勒庞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撰写了《乌合之众》这一社会心理学巨著。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指的就是群体效应。这个群体的特点不是简单的人数积聚,而是穿梭在无意识中构成一个强大的心理共同体。从这点上看,这个概念也在《蝇王》中有所体现。杰克所率领的合唱团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在集体狂欢中挣脱了社会秩序,消解了个人道德,集体沉沦于深不可测的大海中,逐渐丧失了人类的特征。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家伙帕西佛尔。刚上岛时,他牢牢记着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丝毫不敢遗忘文明世界的标志。可当海军军官来到小岛解救他们时,“有一个小娃儿走到军官身旁,仰起头来说:“我是,我是——”然而他再也说不下去了。帕西佛尔·威密斯·麦迪逊拼命在脑子里搜索已被忘光的咒语。”[3]可怜的帕西佛尔在集体狂欢中被群体吞噬。此外,“乌合之众”的另一个特点是极度情绪化和丧失理性。他们“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4]勒庞认为,群体听命于一切暗示的原因是群体的形象化思维模式。这种形象化思维会轻易地“征服群体的理解力,并窒息一切的判断力”,从而在群体中形成无法磨灭的幻觉意识。[4]《蝇王》中最大的“幻觉”就是“野兽”的出现。从最开始一个小家伙声称自己见到了野兽,到大家谈兽色变,最后众人在狂欢中把西蒙当成野兽杀死。从头至尾这群孩子都没有亲眼见过这个野兽,所谓的野兽不过是集体的幻觉。西蒙的死不仅是群体听命于暗示的证明,也是群体杀戮的典型。“群体慢慢杀死没有反抗能力的牺牲者,表现出一种十分懦弱的残忍。”[4]我们身边也暗藏着各种巧换面目的“群体杀戮”,比如近期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事件。从最初孤立某个同学,到学校门口的公然勒索,以及最近的集体围殴同学事件。这些事件听起来有些骇然听闻,但早已不是小概率事件。试想我们的身边是否都有过这样一群同学?他们拉帮结派,以嘲笑同学为乐,他们四处作恶,却不以为然。
   为什么孩子们如此轻易地丧失自我,走向极端。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有过这样的论述,“生物一旦以某些数量聚集在一起,不管它们是一群动物还是人的集合,它们都本能的把自己置于一个头领的权威之下,一个群体是一个顺从的动物群,没有首领就绝不能生存。它如此地渴求忠顺,以致于它本能地服从于自称首领的任何人”。[5]在《蝇王》里也是如此,孩子们极少数会单独玩耍,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集体行动。因此,只有深究群体的寓意,才能剖析小说的深层内涵。岛上的群体也就是指杰克所率领的合唱队,他们遵循着人多势众的原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可否认,在极度陌生与恐惧的荒岛上,这个野蛮群体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就连代表着文明与科学的拉尔夫和猪仔子“也受到苍穹的威胁,感到迫切要加入这个发疯似的,但又有安全感的这伙人当中。”[3]岛上的孩子没有主见,谁掌握权力就拥护谁。这段描写也与戈尔丁当时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二战前夕,希特勒在欧洲大陆上气焰嚣张。不仅舆论呈一片赞扬之势,大批英国乡绅名媛前往德国进修礼仪之道。偌大的英国只有丘吉尔保持理智,这一点与《蝇王》十分相似。小说中也只有西蒙一人保持清醒,但他保持清醒的方式是不与群体相融。他独自一人在山间自由穿梭,不仅专制野蛮的杰克不屑与他为伍,就连猪仔子和拉尔夫也认为其是怪人。正是因为脱离群体,西蒙才能冷静思考。    群体是一块强大的遮羞布,不仅可以給人带来安全感,还蕴藏着巨大的破坏性。当个体隐藏于群体之中,便获得了群体的认同,从而隐身其中肆意作恶。有了群体的保护,人性之恶再也不用躲躲藏藏,毕竟法不责众。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人类对未来寄予了美好的憧憬,认为理性文明是不可战胜的。但是技术的革新并不意味着人性就有长足的变化。戈尔丁想告诫世人融入“群体”就会堕入深渊,“抱团取暖”不过是引火自焚。人类应该警惕人性,反求诸己。
   三.人性之恶的救赎之路
   《蝇王》的结尾一直令人质疑,有些学者认为其过于仓促。的确,海军军官的到来犹如古希腊戏剧中的天神降临。这样的结尾难免落入窠臼,不能动人心弦。但是细细品味,就能发现其中令人深思之处。例如,军官一看到拉尔夫就表示“这个小孩儿该好好洗洗,剪剪头发,擦擦鼻子,多上点软膏。”[3]他为什么不喜欢拉尔夫身上的血迹和污秽?因为这代表着血腥的战争,也象征着自己的杀戮。此外军官的“那帽顶是白色的,绿色帽檐上有王冠、海锚和金色的叶饰,白斜纹布军服,肩章,左轮手枪,制服上一排从上到下的镀金的钮扣”。[3]军官的衣着映照着孩童涂黑的脸庞,儿童手执的利棍又与军官的手枪一一对应。戈尔丁想借此告诉世人,儿童不过是大人的替身,儿童世界亦是成人世界的缩影。儿童的杀戮反映了成人的残暴,童心的泯灭也昭示着人性的毁灭。小说的结局:“军官处在这一片哭声的包围之中,被感动了,有点儿不知所措。他转过身去,让他们有时间镇定一下;眼睛看着远处那艘漂亮的巡洋舰,他等待着。”[3]这个军官在等待什么?他是否能拯救这些孩子?事实上,军官不可能拯救这群孩子,因为现实世界已经濒临灭绝,他们自身都已难保。巡洋舰带走这些孩子,只不过是战场的置换。这群孩子终究难以幸免,等待他们的不过是一场新的杀戮。军官等待的东西永远不会来临,现实世界不可能出现一位圣人,他像天神降临般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与其苦苦等待救援,不如认清善恶进行自救。《蝇王》想要传达的是:人性虽然是丑恶的,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摆脱动物的兽性,但是只要认清人性的弱点,我们就能正视历史和现实,从而完成由恶向善的转变。这也是戈尔丁提供给世人的救赎之路。
   四.结语
   古往今来,人性一直是文学大家探究的热点,经典作品也是由于站在人类历史的角度才经久不衰。人性之恶的熊熊烈火已经点燃了现代文明的大厦,戈尔丁用充满象征意味的寓言神话阐明了人类社会的前途虽然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人类一直自视甚高的文明和道德,只要脱离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就会土崩瓦解。人类的前途命运一直系于自身,只有先正视自身对人性的无知,才能逐步了解人性中的缺陷。只有了解了人性的缺陷,才能从罪恶中觉醒。
   参考文献
   [1]魏颖超.英国荒岛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419.
   [2]张中载:《当代英国文学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90.
   [3]威廉·戈尔丁.蝇王[M].龚志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明[M].“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张敦福译.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作者介绍:方萍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其他文献
龙宝新 论基于名师教学视频赏析的教师技能教学  王 萍 论教育现象学的理想  韩冰清 试论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对策  刘 翠 庄启亚 温静雅  科学故事:在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意义及策略  周文波 黄 晓  中、美初中科学教材课程难度的比较与分析  林成国 国内外科学教育及研究动态述评  陈晓冰 情理课堂  魏 芳 让学生做快乐的数学思想者    王 萍 基于风险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句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概莫能外。所谓“入乎其内”,就是教师认知、进入教材,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仔细揣摩、认真分析,形成认知框架。所谓“出乎其外”,就是教师要跳出教材,将教材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进而在脑海里拓展出一个广阔充裕的空间。  《灰椋鸟》这篇课文跟一般写景的文章有所不同,因为本文的作者“徐秀娟”是我国环境保护
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香港的王清凤老师上了一节课《逃家小兔》,它让我再一次领略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别样情怀,一股清新的课堂教学生动气息。和内地许多参赛教师相比,王老师的语言多了几分轻松、诙谐与家常,还有她运用教材的方式,对学生个性的张扬等等,都使我们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趣、童心、童真的魅力。  一、教材选择的儿童视角——童趣  现行语文课本一般情况下是由课程专家、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等集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理想。本文主要论述一位普通小学校长在高效课堂教学这方沃土上的追寻与探索:提升行动理念,架构目标体系,形成基本范式,提炼基本策略,完善评价体系。高效课堂教学回到教育的原点,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育原点;教育理想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9-00
1902年,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张謇先生创办起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一百多年来,她先后汇融1905年创办的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和1906年创办的海门师范学校两支源流,成为今天的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通高师”);一百多年来,她肩负使命,为中国的师范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百多年来,她上下求索,积淀起宝贵的教育价值,形成了丰富的
受 访:王笑君(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  采 访:杨孝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记者)    杨孝如:王局长,感谢接受我们的采访。教育界有个说法,叫“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众所周知,南通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与南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师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密切相关。我想,这应该也构成了南通启动名师培养计划的背景和基础,您能否给我们先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笑君:首先感谢《江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如此看来,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陶行知语)。校长,承担的使命可谓神圣;校长,肩负的责任可谓重大。随着社会转型期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校长这一身份日益显得职业化。现代校长的职业化意味着校长需要具备多种职业素养,如理念、思想、管理、组织、服务、决策、经营、协调、研究、改革等等
这些年来,大家对“乡村教育”的问题日趋关注。除了理论上的探讨之外,不少人还效仿当年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先生的做法,纷纷“上山下乡”,以期对乡村教育有一个贴切的理解,并为这一事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这其中包括乡村教育的“志愿者服务”。  就一般的人而言,做“志愿者”的确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凭借我们的专业和特长,最大程度地满足我们对于社会和教育的关怀,同时也可以发展我们的心灵。不过
摘要:当儿童从低年级升入更高年级的时候,他们越来越少发问,越来越少地提出假设,而且他们的思考越来越具有依赖性。笔者认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并在思考与探究中积累经验,丰富体验,从而达到以问题激发兴趣、促进探究、引发更多思考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教育活动;问题情境;幼儿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
一气呵成看完董一菲老师执教的《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笔者脱口而出两个字——“好课!”同时立刻联想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派诗意语文首创者王崧舟的经典课堂教学《长相思》。这,不仅是因为董一菲老师与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教材主题相同,更是因为董老师虽为女性而其教学风格却相当靠近时下堪称语文教学界大师级人物的王老师,置身她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她相当的洒脱,相当的从容,相当的收放自如,相当的游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