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园莺声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10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清晨,沿着白河往上走,在一片草丛中,看到几只棕褐色的鸟,飞来飞去,不停地跳跃,不时响起一阵刺耳的鸣叫。这叫声是那么的熟悉,从记忆中一跃而出,它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芦苇园,想起了芦苇丛中一种叫大苇莺的鸟。
  大苇莺,一种小型雀鸟,背部黄褐色,腹部淡棕褐色和乳白色,尾巴也呈褐色。它在众多雀鸟中,极其普通,很难被人关注。大苇莺,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鸟,山林里,你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田野里,你难觅踪迹。大苇莺是一种特殊的鸟,它们的生存空间,就在苇园,筑巢生活,生儿育女。偶尔,在近水的草丛中,在丘陵的灌木丛中,也能看到它们跳跃、攀援。
  我与大苇莺的接触,是在少年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生活的老家,有很多苇园,大的十几亩地,小的三五亩地。每片苇园下面都有一个堰潭,苇子就在二道堰里面生长。也或者是一条小河,靠近小河的滩涂地,也是苇子生长的地方。
  能记得起的苇园有很多,南沟苇园,杏树沟苇园,东沟苇园,楝树沟苇园等十几个。每年夏天,我们一群小孩就到苇园里抓鱼摸虾。夏天下雨涨水,小河和堰潭里的鱼,顺水而上,游到苇子园,大水落后,鱼就留在苇子园里,我们就沿着苇子园里的排水沟抓鱼。也捉鸟偷割苇子,捉鸟捉的就是大苇莺,然后割点苇子,回去扎鸟笼。虽说苇子扎的鸟笼不结实,但外观好看一点。因此,除了用芭毛稈扎鸟笼外,就是用苇子扎鸟笼。
  很多时候,我们无所事事,就坐在苇子园,仰着脸看天,一边看天上的白云,看天上飞过的鸟,看在地里摆弄庄稼的人,一边听大苇莺没完没了地鸣叫,听烦了,捡一块石头轰鸟,看着鸟“叽叽喳喳”惊飞而去,然后哈哈大笑。
  苇园、大苇莺盛满了我们童年和少年时代快乐的笑声。
  二
  我喜欢在记忆里搜寻,寻找一片苇园,寻找一种名叫大苇莺的鸟,和与鸟有关的人和事。那些蛰伏在岁月深处的时光片段,随着记忆慢慢苏醒,画面渐次展开。
  在南沟的那片苇园里,一个少年和一个女孩的身影,越来越清晰。少年,留着长发,脸庞清瘦,但眉眼间透着俊秀;而女孩,扎着马尾辫,杏眼柳眉,面若桃花。那少年是我,女孩叫蕾,一个小镇上的姑娘,自小在舅舅家长大,我们是童年的玩伴。
  最初去南沟苇园,并不是去抓鸟,是去抓鱼,给蕾改善生活。那个年代,生活清苦,没有肉,有时候连新鲜的蔬菜也吃不到。于是,抓鱼摸虾,成了我们改善生活的唯一途径。
  南沟苇园紧连着小河,小河通着大河,夏季汛期,苇园就成了鱼的集聚地,鲫鱼、鲤鱼、鲶鱼、白条,种类众多,在苇子园的排水沟里游来游去。
  第一次走进苇园,蕾就被“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吸引,她四下张望,很快,就找到了悬挂在苇丛上的鸟巢。但那时鸟正产卵,没有幼鸟,蕾有点失望。
  蕾想要一只成年的鸟,但成年的大苇莺并不好抓。我回去后,弄了几个马尾套,固定在大苇莺的鸟巢边,但几次都没成功。第一次发现,大苇莺是一种狡猾的鸟。
  鸟没有抓到,但捉了不少的鱼,大都是三四两重的鲫鱼。其他的鱼,游速较快且机灵,还没摸到它们,就迅速地跑掉了。只有鲫鱼,笨头笨脑的,一摸一个准。还抓了不少泥鳅,泥鳅是在苇园上边的泥沟里,把水排干,用手把泥翻开,泥鳅就出来了,一条条捡起来,丢到水桶里,很省事。
  蕾是个奇怪的姑娘,不吃鲫鱼,喜欢吃泥鳅。她爱油炸的泥鳅,炸得焦黄焦黄。她从泥鳅的头部吃,吃得一点不剩,连泥鳅的脊骨都吃了下去。每次提着泥鳅的尾部放到嘴里,吃速很快,只是一瞬,那泥鳅就不见了踪影。然后再提起一条泥鳅继续吃,一次能吃一二十条,吃得满嘴都是油。
  在我的印象里,蕾是完美的。我从她的身上,找不到一丝的缺点。唯独她吃泥鳅的样子,有点不雅。
  没有抓到鸟,蕾有点不甘心,她回去的时候,对我说:“我过几天再来,到时候你一定帮我抓一只大苇莺。”
  三
  夏天,天有点热,这个时节,刚割罢麦,正在插秧。大人们在忙农活,我去了南沟苇园。我在苇丛里穿梭,寻找大苇莺的巢。终于,在靠山坡的一片苇丛里,我找到了一个鸟巢,里面四只小鸟,看到我,张着小嘴,“唧唧”地叫。
  大苇莺的巢,算不得精致,但筑得很结实,看似是挂在三两棵苇丛上,吊在半空,玄玄乎乎的。但任凭苇丛随风摇摆,小小的鸟巢十分牢固,像用胶水粘在那里,从不脱落,甚至连一根草茎也不会飘落。
  鸟巢呈杯状,主要由芦苇叶、枯草茎、草叶、花梗、植物纤维及蜘蛛网丝编织而成。巢内垫有干草叶、细草茎、须根等,里面掺杂着一些鸟的羽毛。看着鸟巢里张着嘴的小鸟,我想摸摸,但刚伸出手,我又缩了回去,我怕把鸟巢弄乱,也怕在小鸟的身上留下什么气息。鸟是很灵性的,一旦有人动了它们的巢,很有可能,它们会弃之而去。
  大苇莺是一种警惕性很高的鸟,当它们遇到危险时,用爪子紧紧地抓着芦苇,紧贴在芦苇秆上,在芦苇叶的遮掩下,一动不动。也许,此时的大苇莺,正躲在苇丛里,注视着我。我扒开芦苇,向四周看看,并没有发现大苇莺的影子。
  鸟巢里的小鸟,还在傻乎乎张着嘴,等着我给它们喂食。我走出苇园,在一片草地上抓了几只蚂蚱,每只鸟嘴里放了一只小蚂蚱,它们仰起脖子,很快把蚂蚱吞了下去,然后又仰起头,张着嘴。我知道,不能再喂它们了,吃多难以消化,弄不好就撑死了。我拍了拍手,分开苇丛,走出苇园。
  刚走出苇园,身后就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几只大苇莺在苇丛上忽闪着翅膀,不停地跳来跳去,鸣叫不息。这鸟很奇怪,叫一会儿就变换着位置,然后再叫。虽然叫声有点刺耳,但仔细听,还是很动听。也难怪,蕾看见它们,就喜欢上了。
  天越来越热,但我却没有感到一丝的热。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蕾走进苇园,看到小鸟欢喜的样子,我的心就凉爽爽。
  四
  刚插罢秧,蕾就来了。蕾见我就问抓到大苇莺没有?我带蕾去了南沟芦苇园。
其他文献
一  高中时期的李明珠个不高,细腰身,短发,瓜子脸,双眼皮大眼珠,笑起来两个嘴角上方会各出现一个小酒窝,整体看很精致。记得那时有不少男生被她迷住,追求她。  我们上高中那会儿虽然已经脱离了男女之间的封建意识,但却没有开放到像现在的学生那样敢公开拉手拥抱,写情书是较普遍的行为。李明珠大概收到过许多情书。但我因家境穷困,高二时被迫退学,此后出门打工,在外结婚生子,过着种种被琐碎填满的日子,李明珠的事儿
期刊
陈仓,70后,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诗上海》 《艾的门》等诗集,八本“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百万字长篇四书《后土寺》《地下三尺》 《预言家》 《醒神》,其提出的“致我们
期刊
在中国地图上,尚义只是一个细小的圆点,张家口市的一个小县。没有名扬天下的山水人物,没有令人瞩目的丰厚历史,于是便籍籍无名。尽管,县的名字系抗日名将宋哲元先生命名,但这里依然没有如同宋哲元将军那样叱咤风云放出异彩。时至今日,这个20万人口的地方,依然艰难地行走在脱贫的路上。  但大自然却赐予了这里一份特别,蓝天和白云。  走向塞外,走过坝上,走进尚义,随着海拔的升高,心里,也会渐渐由喧嚣趋于空灵。 
期刊
学位
广东丹霞山是2010年8月成功申遗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之一,是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本研究针对申遗成功后公众感兴趣的丹霞山造景地貌成因开展了单轴抗压强度、抗酸
蒋一禾:绘画的人  南宫浩兄说带我去认识一位画家。  当我们敲开这个城市最拥挤地段的一扇门后,一个长发留须男人已站在门内等候。蒋一禾。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当然,仅仅只是我觉陌生,画界熟悉。  蒋一禾微笑,将我们让进茶厅。厅内的茶叶、茶具、茶桌都很讲究。倒茶的手法也显示蒋一禾对茶浸淫已深。不晓得画家是不是都讲究茶道,至少蒋一禾讲究。关于茶,我知道的只是,当茶风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唐兴起之后,茶风便随着古
期刊
《喜馬拉雅山上的明珠》《两棵树》《夜色阑珊》,依次打开这三部短篇小说,三个故事,不同的命运和人生铺展眼前。三篇作品中讲述的人和事,原本倒都是平常的:《喜马拉雅山上的明珠》和《夜色阑珊》,讲述的都是女性婚恋生活中所遭遇和承受的身体伤害、羞辱与情感的损耗、损伤;而《两棵树》则更多着眼于当下生活里两性关系中那些极为细腻、幽微甚至黯淡的心思与情境。而诸如此类的人物和故事,在当下社会铺天盖地的信息潮中似乎随
期刊
一  多年前,我和母亲穿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进入国道,再顺着匍匐在玉米地旁边的国道抵达车站。那是一个荒凉破败的过路站,在还没透亮的天色中寂静而孤独。它被包围在广大的田地之间,仿佛就要被海洋吞没的码头。灯光很暗,只稀稀拉拉亮着几盏。狭窄的候车室和站台连通,晨光从站台渐渐变亮。我和母亲拖着厚重的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站台走去。我不知她为何偏要拿上那袋粗笨的吃食和特产,我要去的地方根本用不上这些,相反我的旅
期刊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知识产权制度通过确定人们对于知识及其他信息的权利,调整人们在创造、运用知识和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
秋黄瓜  夏天到了尾声,原来蓬勃生长的各种菜蔬都走向衰亡。某一天清晨,母亲从菜地里拉回来一车枯萎的黄瓜秧,这下可好了,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再吃那肥胖臃肿的老黄瓜了。  可是还能吃什么呢?豆角秧也拉回来了。茄子都不结了。只能每天吃丝瓜架豆了,早先摘下来的青皮南瓜还有几只。早饭吃凉拌架豆角,中饭吃炒丝瓜或者炒南瓜,晚饭吃中午剩下来的炒丝瓜或者炒南瓜——终于也吃烦了。  甚至开始怀念起老黄瓜来。  有一天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