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課堂的主人,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学生感受到心灵舒畅、自主探究、体验成功、自行采撷知识果实的课才是有效的数学课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主动探索的能力。
  一、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一)自主发现,积极思考
  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保守的解题思路,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更加新颖的解题思路,促使其主动、积极地去思考。
  在“视图与投影”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知识点是根据实验画三种视图,要做到俯视图与左视图的宽相等。教师对该方法的讲解是可以通过以主视图的右下角的顶点为圆心,分别以该点到左视图宽的两端的距离为半径画所对圆心角相等的弧,就可使俯视图与左视图的宽相等。教学中,教师讲解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更为便捷的截取法,实现三种视图的转变。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吗?”这时,有一位学生说:“其实不用画弧,可以用截取法,把俯视图的宽‘移’到左视图上,能更快地得到相等的宽。”我对此方法又进行了系统地讲解,学生豁然开朗。该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创新的过程,是将知识与能力内化的过程。
  (二)针对问题,环环相扣
  在教学中,针对问题,要设计环环相扣的提问环节,增加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避免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依赖性越强、主动性越差”的问题。在学习直角坐标系时,有这样一个题目:
  小聪站在x轴上的点A(-10,0)处观察y轴,眼睛距地面1.5m,他前方5m处有堵墙CD,若墙高2m,求盲区在y轴上的范围。
  有学生很快答出EF,我问:还有不同的见解吗?”一名学生纠正道:“应该是 OE,不包括OF,OF在地下。”我与学生一起讨论,有的学生说:“这里与地上地下没关系,就题论题。”有的学生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符合实际。”还有的学生说:“即使在地下,也是看不见的,看不见的都是盲区。”这是多么正确的解释,多么有益的争辩!在这样环环相扣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得以激发。
  二、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
  (一)引导反向思考
  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备课时,我刻意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上设计一些“陷阱”,引导学生反向思考,在思考中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有这样一道题: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x(y-1)=1,(b)y = [1x+1],(c)y [=1x2],(d)y = [13x]。
  学生一致选择了(d)。于是,我开始引导:“大家的答案一致,看来没问题了?”少许思考后,就有学生产生了质疑:“这道题有问题。”“哪里有问题呢?”我故意表现出不容置疑的态度。此时,也有学生附和我的话。这位学生继续说:“题中并没有说[y]与[x]的反比例函数,(b)可以看成[y]是[x+1]的反比例函数;只有(d)可以看成[y]是[x]的反比例函数。”面对质疑,学生独立思考,让自己的思维变得严谨,也使得其他学生的质疑变成了自发的掌声。
  (二)学会反证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培养来自于建立问题意识并成功地解决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引发深入思考。在教学中,这种敢于质疑大多数人认同的答案、不盲目从众的态度尤为可贵,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解题思路。
  在某次课堂练习时,我指导学生时发现,大部分学生计算得出的是错误答案,只有极少数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我故意让一个答案错误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并问:“大家的答案和他的是不是一样?”大部分学生认可了黑板上的答案。这时,一位学生默默地举起了手:“我的不一样。”我让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表扬了他不盲目从众的勇气。最后,我指出了多数学生的错误之处,在证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反证思维,在正反论证中认知更深刻、更透彻,尤其是发现并证明了教学参考书中的错误,感受到了坚持自己见解的可贵精神。
  通过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不仅增强了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的辨别能力,也使他们养成了对结果和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
  三、留有深入探索的余地
  (一)让学生“意犹未尽”
  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到对知识的获得“意犹未尽”,在知识的探究中充满探索未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动力。我做了这样的尝试:留有余地,给学生设计探索的空间,或让学生自己开辟新空间。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目:
  在矩形ABCD中,AB=6,AD=8,点P在BC边上移动,(不与B、C重合)设PA=x,点D到PA的距离DE=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由于此题考查的是函数和几何图形的跨越联系,学生接触到的这种题型很少 ,他们大多无解题思路。这时,我给出了提示:函数关系→等量关系→比例→相似。这样,在给予了一定解题方向的同时,留出了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空间。学生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对正确解答这个题目产生了兴趣和动力,他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在互相质疑和互相帮助下,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深入,最终达到了学习效果。
  (二)让例题存在“缺憾”
  在教学中设计的“意犹未尽”的知识点,可以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习得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主持人的角色,设计存在“缺憾”的探索空间,继续推动课堂的互动气氛,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如在上一个例题中,可以继续提问:“按照提示,大家有什么想法?”一个学生说:“首先证明?ABP~?DEA,这样可以得到[DEAB] = [ADAP],即[y6] = [8x],最后得到[y=48x]。” “这个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缺憾”。这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讨论。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得到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此时,还有学生追问:“还有别的问题没解决吗?”我乘机表示肯定:“你们的探索精神非常可贵,数学王国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你们去求解。”这样,学生在解题的兴奋与快乐中,在对新知识的强烈求知欲中结束了这节课。
  “未尽”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完整”,或者可看作胜过“完整”的不完整。因为有不完整才会有发展、有进步,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责任编辑:杨强)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步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尤其是关键能力的培养。我校以培育学生“五种关键能力”为目标,以“玩转摄影”项目学习活动为载体,从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四个维度入手,按“关键能力的提炼设定—真实情境的项目设置—摄影关联的项目开展—项目成果的多元评价”的路径,构建“玩转摄影”项目学习活动的实践模型,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关键能力;摄影教
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有效地开展数学概念教学至关重要。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学习概念时又是一个怎样的建构过程?教师应如何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效地开展概念教学?基于这两个问题,我们通过“实践+反思”的闭环式研究模式,研究了在概念教学中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的“是什么”的问题。  一、关注学习必要性,做到知其所以然  
摘要:在落实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疫情,是最鲜活的教材;灾难,是最深刻的课堂。教师要充分挖掘战“疫”中的育人资源,引导学生立足家国情怀、强化政治认同,坚持理性思维、养成科学精神,依法行使权利、提升法治意识,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战“疫”资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在落实道德
早在公元5世纪,图形谱在音乐上就得到应用,这在我国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某些曲调的记录中有所体现。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体现了运用图形谱辅助音乐教学的方法。图形谱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手段,是用点、线、符号、简单的图形或不同的颜色等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结构等要素的可视化形式,是通过以图识乐的方式帮助学生用联想建立起由音乐到图形、再到音乐的思维通道。这种由听觉到视觉
对解决“两位数乘法计算”问题现象的调查结果表明,2~4年级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已有图形表征这样的直接经验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使用已有图形表征解决问题,较之使用其它的表征方式有比较强的效果。在简约乘法竖式出现以后,使用其它表征来解决问题的方式被弱化。事实上,教学“乘法简约竖式”时,其它表征方式如果弱化使用或延缓一段时间使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多元学习表征的过渡性理解,促进多元学习表征之间的联结与转换,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水平。
摘要: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以“情境+问题串”的基本编排方式呈现,基于此,教学中一般从学生熟悉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学习。教材中大量有趣、现实和富有挑战的情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为教师准确理解和驾驭教材、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学中,我们要理清情境的属性和内涵,明晰教学价值;高效利用情境图,达成学习目标;发挥情境的教育价值,引领学习全过程。  关键词:
数学文化一般指的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故事、经验以及技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文化经验,创设数学文化的情境,强化数学文化的课外实践,创新数学文化的渗透方式。  一、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文化经验  在引入数学文化时,教
黑山县第二幼儿园自开园以来,坚持探索早期阅读特色办园,开展早期阅读特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打造内涵式发展的园本文化,让书香“浸润”孩子的童年,让游戏“浸润”孩子的生活,达到“润泽、启智、健心”的教育效果。  我园根据所处地域文化、生源、教师等实际优势,如“黑山阻击战”的红色文化传承;家长综合素质相对较高;青年教师团队学习性和研究性较强等早期阅读办园特色,我们确立了“让书香‘浸润’孩子的童年”的特色教
摘要:从认知加工角度,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三个环节,相应的学习过程可以划分为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因此,基于初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认知特点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特性,培养学生以阅读、思考、表达为基本能力的学习能力对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大有裨益。在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通过领会教材文本、时事热点,创设梯度问题和优质辩题,关注口语表达、文本体现、行动外化,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往往付出精力最多、耗时最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是要么无话可写,要么不知如何写。那么,怎样才能让初中生做到“有话会写”呢?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向教材“取经”  学生学习写作文,首先应该从教材中“取经”。选入教材的文章无论在语言文字方面还是构思方面都能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积累语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