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认证的师范生辅导中小学生的体制创新研究与实践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改革师范生培养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对于高校培养高质量师范生的能力与需求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急需促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續提高,聚焦师范生能力的培养,化挑战为机遇。基于社会上的辅导热潮现象,构建一个新型师范生校内辅导中小学生的实践平台,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有助于实现高校师范生专业实践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创新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为高校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提供有效支撑。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大学生校外辅导兼职 教学实践平台
  
  一、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校内辅导实践平台搭建的构想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以适应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要,教育部积极完善师范教育体系的建设,并于2017年10月正式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启动全国范围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1)。这一实施办法的颁布引发了学界对于培养优秀教师人才的热烈讨论及广泛思考。毫无疑问,对于普通高校的师范专业来说,师范专业认证制度的推进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自2001年国务院提出完善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后,全国中师从1999年的816所开始削减,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逐渐增多(2)。然而大多数本科师范生是由非传统意义上的“师范大学”培养的。由于没有规范的准入机制,师范生虽然数量庞大,但人才质量良莠不齐,一些高校培养出来的教师水平远不能满足当今教育需求及社会大众的期待。
  虽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准入门槛,但对普通师范类学校的师范生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困惑。教师资格证考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均可以报考,与此同时教师招聘以取得授课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为条件,使得部分师范生怀疑自身专业的必要性。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建立了横向覆盖中小幼三类和纵向递进办学基本要求监测、教学质量合格标准认证、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三级的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对于培养师范生人才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专业认证分为三级,每一级都有着相应的认证标准,由易及难,层层把关,通过第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和面试工作,这将是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招生方面的绝对优势条件。如何把握师范专业认证的发展契机,并应对各种难题和挑战,积极探索发展道路,输出素质高、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范生,是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应广泛关注并积极应对的重要问题。
  创新师范生辅导中小学生学习体制的构想正是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推进的背景下,立足于提高高校师范生的专业素养提出的。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础性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属性,对教师教学经验与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师范专业为例,探索师范生辅导中小学生学习体制的建构及为高校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以加强学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实践教育为专业认证提供支撑,促进学校高效学生培养目标教学管理体系的达成。
  二、课外辅导市场现状及大学生参与校外辅导兼职情况分析
  在当今选拔性考试的背景下,民众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由于经济利益的诱导,中小学生辅导机构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股“教育热潮”。据中国教育学会于2016年12月27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市场,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3)。未来,课外辅导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在中小学校外教育参与情况方面,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显示,参与学科类校外教育的费用,全国中小学生平均为5021元(4)。课外辅导市场的后劲可见一斑。
  然而,有着强大需求与群众参与度的课外辅导市场,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市场总体呈现碎片化特点、准入门槛低。课外辅导机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规模不一(5)。其次,课外辅导机构师资队伍构成复杂,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教师队伍流动性强。再次,辅导机构办学质量与条件参差不齐。有些辅导机构的收费偏高,夸大实际效果,学生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课外辅导市场中,大学生参与校外辅导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师范生而言,通过参与学校相关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却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机会与平台。师范生参加家教、校外辅导机构兼职等,除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外,还能够锻炼教学技能及提高教学水平,积累相关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为毕业后提高就业竞争力助力。但是参与校外辅导培训兼职的大学生的劳动地位并不明确,相关权益保护问题层出不穷。据了解,我国现行《劳动法》并没有针对大学生兼职活动给予明确规定。当大学生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过程是比较艰难漫长的(6)(237-238)。
  三、校内辅导实践平台的构建思路
  一般来说,师范生在校期间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不多,除了在有关教师技能的课堂上能够接触有限的教学实践外,更多的只能依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补充。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师范生教育实践不断加强,存在目标不够清晰、形式相对单一、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相对薄弱等问题(7)。将师范生教学实践的需求和大学生参与校外辅导兼职的现象结合起来,为师范生辅导中小学生学习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从现实需求角度出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组织平台:1 1合伙模式
  计划在校内搭建辅导实践平台,组织者是首要条件。与市场上的辅导机构不同,校内搭建辅导实践平台的最大特点是非盈利、全公益。该平台把辅导场所设置于高校内,将师范生辅导中小学生学习纳入高校规范与管理工作中,有助于保障被辅导的中小学生及参与辅导的师范生的个人权益。
  高校还可以对校内外优秀教师资源进行整合,确保加入该平台的指导中文专业师范生的导师队伍数量与质量,将辅导实践指导明确为教学实践、师德体验、教研实践三个模块,建立一支高校教师与中学兼职教师协同育人的导师团队,为中文专业师范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助力。此外,高校内大部分社团机构已发展得相对成熟,很多学生都有相关的服务运营经验。高校可从中组织并筛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组建一个新的机构或组织,管理校内辅导实践平台的日常运作,形成依托高校组织、学生参与为主的流畅运行机制。   (二)服务对象:双重服务的身份
  校内辅导实践平台是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深化专业知识、强化教学技能和提高教学水平的大舞台。在平台实践中,导师团队可以在中文师范专业学生校内辅导实践活动前、辅导过程中及辅导结束后的三个阶段里,对师范生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面层层把关,切实培养中文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情怀,实现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形成校内辅导实践平台建立和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对于平台内的师范生来说,在辅导中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积极听取学生、学生家长及导师的评价和反馈,并及时反思自身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的不足,与平台内的导师及其他师范生组员相互沟通、解决问题,为日后走上教师岗位夯实基础。在此平台上,师范生既是被服务对象又是提供服务的对象,既有教学付出又有教学收获,这种互利互赢的满足感会激发师范生的教学使命感,培养坚定的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对未来教师生涯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运营内容:创新现有辅导模块
  校外辅导机构存在同质化现象,市场上辅导机构基数大,但其培训特色和服务标准大同小异,教学模式大多为小班教学、一对一个性化辅导、上门家教及网络远程课外辅导等。往往有着固定的教学套路,不仅扼杀学生思维的多元性与创造性,还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学习长远发展。
  基于专业认证的师范生辅导中小学生学习的体制,在借鉴市场辅导机构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按师生数量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的辅导形式,并以作文专题、阅读专题及基础知识专题等学习模块进行辅导授课,不同师范生主体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分配至不同的教学模块,各司其职。此外,依托我校构建的“国学、书法、端砚三结合”文化传承格局,校内辅导实践平台还将创新打造相关的精品课堂及诵读培训等不同形式的教学辅导模块。
  (四)平台反馈:完善之完善品质
  学院应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对加入校内辅导中小学生平台的中文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师范生学年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职业教学技能掌握情况、职业技能竞赛参与情况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确保加入校内辅导中小学生平台的中文专业师范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功底、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志愿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校内辅导实践平台输送优质资源。
  依托辅导实践平台的设施设备,师范生辅导授课时可以进行录播,将优秀的课堂教学录播视频加以整理,形成精品课堂,既可以供给组员学习与参考,又可以作为高校进行师范专业认证的补充材料,展示校内师范生的教学风采。成熟且条件允许的辅导实践平台还可以借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线上教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作为线下师范生辅导中小学生服务体制的延展。另外,将校内辅导平台相关工作的进展适时推送至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以线上交流互动的形式,创建辅导师生交流区和咨询服务区,实时解答中小学生及家长的问题,并设立教学资源库定期更新平台内中文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课件资源和教学视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普通高校加强师范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只有明确地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相关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师范生应自觉加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师教育技能的训练,更好地应对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提出的高素质与高能力的要求。因此,校内辅导实践平台的搭建,既能保证中小学生教育辅导的有效性,又能保障普通高校师范生专业核心素养培养的高效性,为普通高校的师范专业认证提供支撑,加快师范专业建设步伐,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输送富有特色的多样化的优良师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關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2017-11-08)[2017-11-10].http://www.gov.cn/xinwen/2017-11/08/content_5238018.htm.
  [2]张松祥.我国师范专业认证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Z2).
  [3]中国辅导教育行业及辅导机构教师现状调查报告[R].中国教育学会,2016.
  [4]魏易.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现状[R].北京大学中国财政科学教育研究所,2018.
  [5]王雪菲.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乱象的政府治理研究[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9.
  [6]张璐.大学生校外兼职劳动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EB/OL].(2016-03-21)[2018-0830].http:∥www.moe.edu.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l.
  
  项目来源:
  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S201910580046;项目名称:基于专业认证的师范生辅导中小学生的体制创新研究与实践——以肇庆学院中文师范专业为例;负责人:黄少淇
  ②肇庆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及教改项目;编号:zlgc201737;项目类别:肇庆学院2017年度质量工程及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新时代语文教师能力分级对标体系研究与应用;负责人:卢永和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议题式教学的实施为高中思政课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构建鲜活的思政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议题式教学运用中不懈的价值追求。根据日常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议题式教学操作路径,并从编写议题清单、铺设议境线索、制定议题任务、运用议题评价四个方面对打造议题式鲜活思政課提出具体可行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鲜活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
摘 要: 突破口选得好的教学设计大多能简化授课流程,帮助学生理解,使课堂思路清晰,过程流畅,也使学生好懂易会,乐于参与。不同的文本,突破口可能是题目,也可能是线索;可能是文中的关键语句,也可能是诗眼或文眼;可能是文本背景,也可能是表现手法,不一而足。教师如能抓住这些突破口进行教学设计,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突破口 题目 线索  朱熹在《观书有感·其二》中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
摘 要: 2020年新年伊始,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也存在一些问题。将这些时事因势利导运用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可帮助大学生直面人生成长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以事说理、以事说法,探索“抗疫”视角下的思政课程教学。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高校思政课程 教学运用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摘 要: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高职思政课教师作为劳动教育的排头兵,要明确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认清自己在劳动教育中的新使命,着力研究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担当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及中央31号文件的发布开启了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新篇章,为高校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校根据习近平同志“三全育人”思想,以凸显价值引领为导向,以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行业理想的新时代接班人为目标,构建“大德育、大思政”的全员育人工作平台,着力打造“教学领先、管理科学、服务贴心”的三位一体育人工程。  关键词:
摘 要: 本文以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依据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念,基于高校立德树人的“三全育人”理论,提出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教育的三种路径,分别是全员育人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教育路径、全程育人的情境-合作式价值教育路径、全方位育人的理论-实践式价值教育路径,建构高校“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党员价值教育体系。  关键词: 三全育人 特殊教育 学生党员 价值教育
摘 要: 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以同名京剧《霸王别姬》为创作依托。京剧《霸王别姬》在小说中的预叙作用,之于叙事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实践,是一次大胆尝试。从叙事学角度分析相关京剧,有助于理解小说文本,可为以戏曲元素为重要线索的小说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霸王别姬》 京剧 预叙 李碧华  京剧《霸王别姬》是李碧华小说《霸王别姬》的创作依托,厘清京剧之于小说,则小说的情节安排、复杂主旨、人
摘 要: 如何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恒久课题。本文以“法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为例,从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入手,自法治教育切入,认为:当今世界法律是国家的主要制度表现形式,法治是国家的主要治理方式,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贯穿法治之维、优化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研究:在贯穿法治之维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关键词: 理想信念 法治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理论课 思政教育话语体系 
摘 要: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如何按照“双一流”要求发展,实现建设目标,需要学校统筹谋划,将自身置身于世界的坐标中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为指引,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学校情况制定相应的举措,推进学校的建设,实现自我彰显、自我提高。本文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简述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设计与发展策略。
摘 要: 本文考察了《说汉语 谈文化(第二版)》中文化项目的编排情况,体现了口语教材的特点,且以实际运用为目的进行教学。上下册在内容难度上有所递进,较好地结合了实践性与文化性。课文内容完整实用,文化内涵连贯统一,能体现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及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但存在内容深奥、对话死板、用词过时等问题。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口语 文化教学 《说汉语 谈文化》 教材  一、引言  语言教学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