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滨水乡镇空间规划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浓江乡为例,根据“乡原规划”理论,在保持生态本底的规划理念指导下,分析北方地区滨水乡镇发展要素。以国家政策导向为契机,以地域条件为导向,探索北方地区滨水乡镇空间规划的方法。
  关键词 乡村规划; 空间布局; 城乡生态; 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204-0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L13BB13)。
  作者简介房德威(1978-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研究。
  乡村规划是政府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对广大乡村区域进行空间资源合理化部署。规划部署应体现科学性、时效性和全局性[1]。杨振之[2]提出的“乡原规划”理论,旨在保持历史记忆,利用原生态规划手法对乡村空间进行规划。《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规划》、《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在2014年3月正式获国务院批复。为了落实以上发展战略,中俄边境滨水乡镇的空间需要完善总体规划,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为了对此类乡镇的空间进行规划,笔者以黑龙江省抚远县浓江乡为例,对北方滨水乡村空间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人口进行预测。以“乡原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滨水乡村空间布局及人口增长特点,结合城乡规划原理提出适合于北方地区滨水乡村的空间布局方法,旨在为北方滨水乡村规划建设及确定空间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资源承载力分析
  1.1自然资源浓江乡地处三江平原冲积地带,平均海拔低于34 m,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湿润地区,夏季最高气温达41.6 ℃,冬季最低气温在-30 ℃左右,无霜期110 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500~600 mm。浓江乡是黑龙江省抚远县所辖行政乡,坐落在抚远县城南麓9 km处大力加湖湖畔。浓江乡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是黑龙江省历史较早的老区乡镇之一(图1)。浓江乡东与抓吉镇相接,西与同江市为邻,南与浓桥镇接壤,北接伊利嘎山与抚远口岸。地理坐标为136°16′E,48°16′N。浓江乡辖区总面积为196 km2,其中耕地面积0.7万hm2,人均耕地1.3 hm2,森林和草原49 km2,水域30余km2。辖区植被丰茂,湿地、草地及苇地分布广泛,土质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全乡有生德库、双胜和创业3个行政村及乡政府所在地浓江村。全乡2012年末总人口2 341人,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浓江乡人口分布过于分散,严重影响了城镇体系的快速发展。居民点规模较小,且分布不集中,相互联系十分不便。图1浓江乡区位分析1.2人口预测模型综合考虑抚远县的人口发展历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选择浓江乡2012年末人口数2 341人为人口预测的基础数据,分别通过综合增长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率:近期为1.3‰,远期为3‰;机械增长率:近期为4‰,远期为9‰。
  1.2.1综合增长法。以抚远县近年来人口发展情况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综合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其计算表达式为:
  1.2.2综合分析法。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据,综合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全乡平均每年人口机械增长200人,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平均每年人口机械增长350人,其计算表达式为:
  式中,Pt为预测期总人口数,P0为基期人口数,r为人口自然增长率,k为人口机械增长率,n为预测年限, G为人口机械增长数。
  未来人口发展的预测可为浓江乡国民经济建设计划的编制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如未来一定时期内基础设施需要多大的投入,需要提供多少就业岗位等,都需要以人口预测作为基础。
  人口预测方面应采用综合增长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预测。两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在结果上会出现偏差,应取其均值作为预测结果。以浓江乡为例,综合增长法,近期2018年:Pt=2 341×(1+1.5‰+9‰)5=2 467人,因村屯合并人数为1 000人,则近期人口数为3 467人。远期2030年:Pt=3 467×(1+3‰+30‰)12=5 119人,因村屯合并数为2 500人,则远期人口数为7 619人(搬迁居民点后住宿学生减少)。综合分析法,平均每年人口机械增长120人,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平均每年人口机械增长180人,预测抚远近、远期人口分别为:近期2018年3 497人,远期2030年7 825人。
  综合考虑两类预测方法,2030年浓江乡合理的规划总用地为172.58 hm2,其中军事管理用地44.89 hm2,镇区建设用地为127.69 hm2,人均建设用地159.6 m2。其中居住用地41.21 hm2,人均居住用地51.51 m2。
  2规划理念的梳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村镇规划定额指标》(黑龙江省标准DBJ50291)、《城镇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黑龙江省抚远县总体规划2008~2020》和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相关图纸及发展计划,以浓江乡未来人口预测为基础,综合考虑浓江乡在黑龙江省抚远县三角洲开发的所处地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滨水乡村规划理念进行梳理。
  规划理念:①“由外至内”的宏观思考:用区域的视角对浓江乡进行战略思考,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浓江乡龙镇小城镇带现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特征,确定城镇功能定位和城镇特色。②“由点及面”的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浓江乡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和城镇的资源供给,分析城镇发展的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经济以及产业发展等要素,确定城乡协调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选择等重大问题。③“由远及近”的城镇空间布局:从国家、省域、区域的城镇空间格局分析入手,构筑从区域-镇域-抚远规划区-规划区的一体化空间体系。④“由线到网”的城镇生态保障体系:将抚远县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联系,划定城镇水系保护范围、城镇各类绿地保护范围界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界限和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用的保护范围界限,做到保护历史文化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相结合(图2)。   图2水系对乡镇景观影响分析3规划方法研究
  北方寒冷地区的滨水城镇的规划应考虑到其所处的地域特点,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相结合,合理引导布局,增强功能,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引导并培养群众了解规划以及相关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规划的公共利益。按照“互利、互补、共建、共荣”的原则,遵循市乡经济规律,协调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制定优惠的人口迁移政策,推动人口集中。北国滨水乡镇不同于南方水乡,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上以农业、渔业为主,基础设施薄弱。必须使人口集中居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服务水平。综合乡镇规划首先要进行道路系统规划,提升道路等级,合理布置道路网。对原有的城镇功能分区进行调整,使之更加合理。调整公共设施的用地范围及面积,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根据人口规模预测及自然条件和建设用地条件分析,合理确定城乡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和近期发展用地的位置和规模,明确用地发展方向,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图3)。充分利用水系内外的自然地形和现有植被条件进行生态化建设,以生态景观学为指导,形成“斑块—廊道—网络”的绿色生态体系,将林地、草地等维系生态环境质量的开放空间植入内部,连同水系统共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区的干扰,加强各组团间的主干道交通联系,结合地形和现状合理组织次干道和支路交通,完善交通服务设施建设。结合城镇绿地、广场、街道、重要标志等空间和建筑,反映地方历史和文化资源,创造具有寒地滨水城乡特色的景观风貌。从实际出发协调好近、远期规划,使其在不同发展时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图4)。
  4结语
  北方滨水乡镇规划应根据对乡镇的现状条件分析,充分发挥乡镇在区域内的职能,确定乡镇的性质。以浓江乡为例,性质可定为:黑龙江省抚远县生态渔业养殖示范区;全县湖文化旅游中心;森林生态滨水居住组团。乡镇性质的确定应体现其产业、环境特色及其辐射面。
  参考文献
  [1] 白芙蓉.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策略[J].生态经济, 2013(8): 68-71.
  [2] 孙敏.城乡规划法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 9263-9264.
  [3] 赵勇, 崔建甫.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保护与更新, 2004,28(8): 54-59.
  [4] 孙晓铭, 于佳楠.严寒地区村镇景观设施配置与生态适宜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 500, 526.
  [5]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北京,2008.
  [6] 黑龙江省抚远县年鉴(2012年)[Z].201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防洪标准(GB50201-9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4.
  [8]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9]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0]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村镇规划定额指标》黑龙江省标准DBJ-502-91[S].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07.
  [11]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EB/OL].(1995-06-08)http://www.docin.com/p_238240878.html.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为玉米产量持续稳定地增长。[方法] 对2009~2013年玉米生产主要科技增粮项目实施进行分析。[结果]玉米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结论]归纳总结了玉米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玉米;集成技术;推广;成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123-02  基金项目云南省粮食生产主要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烤烟集约化育苗所育烟苗的生产适应性。[方法]通过对集约化立体育苗所育烟苗素质统计分析、3种不同栽培技术的不同栽培试验、营养生长结束后田间农艺性状统计分析对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的生产适应性进行探索研究。[结果]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较常规漂浮育苗所育烟苗弱。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是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所育烟苗的最佳移栽技术。采用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烤烟集约化立体育苗能够适应烤烟生产。小苗、弱苗适
期刊
摘要分析了四川省动物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因素,并回顾了包虫病防控现状,最后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和措施,以期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包虫病;流行特点;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171-02  作者简介文豪(1984-),女,重庆人,中级兽医师,从事兽医公共卫生研究。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气候变化对盘锦水稻生育期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盘锦大洼气象站1980~2009年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及生育期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生育期变化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水稻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现升高的趋势,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日照时数变化平缓;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内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与全生育期的变化相似;平均气温与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上的残留消解规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30%乙酰甲胺磷乳油在辣椒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结果]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中的初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剂量存在较大差异,施药剂量越大,初始沉积量越高;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1 000倍液和500倍液2种施药量的降解速率基本相似,半衰期分别为1.6和1.7 d;乙酰甲胺磷在辣椒上的最大残留量(MRL
期刊
摘要 利用盘锦2站1960~2009年的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应用回归分析、累积距平、变异系数、MK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近50年盘锦地区夏季降水和旱、涝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99%的置信水平下盘山站的降水量倾向率为-9.9 mm/10a,大洼站的降水量倾向率为-8.5 mm/10a。2站1980年以前和2000年以后降水偏少,中间时段降水偏多。20世纪60~90年代中期,盘山站夏季降水日数偏多,9
期刊
摘要 以云南保(山)腾(冲)高速公路为例,开展中央绿化带大孔自压微灌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首先提出了中央绿化带示范段的灌溉目标和系统设计,构建大孔微灌管的水力学模型并编制Matlab计算程序,对不同管材选择、管径大小、孔径大小以及孔距等要素进行试算,以判定灌溉系统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设定的灌溉系统均匀度参数要求,最后对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变孔径大孔自压微灌技术,可在满足防堵塞性能的基础上,
期刊
摘要[目的]检验绵山羊双羔素的免疫效果,提高中国美利奴羊的繁殖率,增加养羊的经济效益。[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乃斯种羊场和新疆生产兵团76团分别免疫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羊841只和军垦型羊3 502只。[结果]新疆型试验组产羔率为143.68%,对照组产羔率为125.10%,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羔率18.58%;军垦型试验组产羔率为120.27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漆树籽残渣发酵产沼气的可行性与潜力。[方法] 以漆树籽残渣为原料,在中温30 ℃下,采用全混合批量发酵工艺,测定漆树籽残渣发酵过程中的TS产气潜力、VS产气潜力、日产气量、产气速率、pH等指标。[结果] 第3天发酵体系酸化,但在微生物调节下,第7天体系pH恢复至7.0,正常产气。经60 d发酵,漆树籽残渣产沼气潜力为594.29 ml/g(TS)或615.84 ml/g(VS)。
期刊
作者简介蒋上志(1979- ),男,湖南永州人,农艺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土肥技术推广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政府形象和社会和谐稳定,是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1]。近年来,益阳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