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tlea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性原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格式塔心理学中, 它被摆到极为重要的地位上。所谓整体就是指事物各要素间通过各种各样联系构成的有机组织体。平常人们所说看问题应“从大处着眼”, 应“全面地看”,强调的就是整体性原则。
  一、全册整体阅读教学要义
  近几年来,整体阅读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特别在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阅读就更加强调对单篇文章的整体感知,要求从阅读层面中读者的角度来谈整体感知。但目前的研究较多的是关注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整体性教学,而忽略了全册教材这一“更大”的整体。如果教师一味地逐一进行课文教学,就会使学生很难对语文知识形成科学有效的序列。一册教材是由一个个单元组合而成,而一个单元又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但在编写教材时,每一年级、每一学期都有其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而同一教学目标、同一知识内容又不是在一篇课文中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全册教材中的一系列文章来训练完成,是一种非线性的螺旋式提高。因此,教师应研究全册教材的整体阅读,以求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全册整体阅读教学操作方法
  (一)学生整读:通读全册
  在学生刚拿到语文课本后,教师应借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将全册课本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初步感知全册学习内容,并在目录里标注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在学生通读了全册教材后,教师应进行开卷检测,考查学生对全册课文认知层面的掌握程度。而在开卷做题时,学生又必须再一次翻阅书本,这样学生就已通读了全册至少两次。长期如此循环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逐渐形成。
  (二)教材整合:通览全册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我们灵活运用教材,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即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可以精读某些单元、篇章,也可以略读某些单元、篇章,甚至可以重新整合教材——重新调整教材课文的篇章,整合成新单元,或者是课内的部分课文与课外的某些篇章整合成新的探究单元。然而,这种教材的整合如果仅仅站在师本位上去思考,就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情绪和学习感受。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兴趣点,对该册教材的课文进行重新整合,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三)师生整理:通晓全册
  在学完整册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画“知识树”,回顾并整理全册教材。这样有利于学生把书读薄,使学生对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能力要求、编写意图、等有个更清晰、全面的认识与理解。
  三、全册整体阅读教学效果分析
  (一)全册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这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推动他们探求知识的一种激发剂,是个体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学生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后回到校园,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因此,教师在开学伊始,在学生未学课文之前就可以让他们把整册书通读一两遍,使他们对本学期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改变学习的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选取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检测其在三年级下学期使用人教版第六册教材情况。学生通读了整册书后,找出了自己喜欢的文章,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文章并写出自己喜欢的原因。调查结果如附表。
  从附表可以看出:教学前,由于教师还没有讲授课文,学生更多地关注文章的形式和内容,这是因为活泼生动的情节、切合当前学生的阅读口味,更容易吸引学生把阅读进行下去。至于文章的内涵学生却没有过多深究。可随着教师对课文的深入讲解,那些看似不感兴趣的文章越来越被学生喜欢,他们开始喜欢那些耐人寻味、有思想内涵的文章,而且能产生长远的兴趣。在教学后,我们对学生喜欢文章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有89.3%的学生认为自己喜欢文章的原因是文章的思想吸引人,特别是对反映人性、关爱、平等为主题的文章,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42.5%的学生则认为文章的写法吸引人,如喜欢《荷花》的学生认为这篇课文把作者当成一朵花来写这种写法很特别,文学效果很好;2%的学生认为内容吸引人。可见,文章的内涵以及写法的选择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明显的影响。
  (二)全册书整体阅读教学有利于以学定教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开始对各种题材、体裁的课文产生了各自的喜好。学生在对全册书进行通读后,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兴趣点,对本册教材进行归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做到“以学定教”。
  1.对于大部分学生喜欢的故事性强、学生易于理解的课文,课堂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互学为主,教师则采用讨论、质疑等活泼的方法教学。有时教师可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当老师,拿起教鞭上课;教师当学生,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向“老师”发问。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既学会了课文,又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画杨桃》一课,学生在教师没教之前已经很喜欢,这时教师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或者辩论会等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学,教师只在旁边进行点拨,就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对于学生不喜欢而文学价值又比较高的课文,教师则需要花大力气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发现文学的奥妙。这也将是本册教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黄山》这篇课文,教之前仅有11名学生喜欢,教师在教学时带领学生细细品味,并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这样教学后有30名学生喜欢。可见,通过整体阅读能有效地调整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优化途径。
  3.对介于学生喜欢与不喜欢之间的课文,教师则需要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
  四、全册整体阅读教学的思考
  1.在“教学前与教学后学生对课文的喜欢人数变化”表中,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无论是教学前还是教学后都很低。纵观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都安排了古诗内容,一年级9首,二年级8首,三年级8首,四年级8首,五年级8首,六年级8首。可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喜欢古诗的程度却在逐年下降。由于对字词的生疏、生活背景的隔离,学生很难对古诗产生情感认同,难以做到通畅阅读文本,也就难以达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因此,教师在整体教学中提高学生品味、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全册书的整体阅读教学始终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它与其他整体阅读教学一样,并不排斥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重点讲授。整体阅读是教学的起点而非终点,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剖析,并进行必要的对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认识更深刻、更透彻。
  3.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是倾向于记住开始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人对首先呈现的项目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和心理努力,造成了首位效应。另外,由于在最末了的项目和测验之间几乎不存在其他信息的干扰,造成了近位效应。因此,在教材安排或教学安排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通常,教师会把一些美文放在开学或临近期末教,但因学生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后,心思还没那么快回到学习上来,一开学就安排学一些经典的文章可能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教师可集中把这些文章的教学安排在开学后一周和学期的后半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综上所述,把整体性原则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许多相关性研究,它将对教材的编排,包括内容的可读性、内含性以及结构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还对教师的教学调整、教学方法的选择留下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8JT072。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计制作  (一)提出问题  在Office办公软件学习中, Word软件作为第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采用PBL教学以课题的形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选择以下三个主题之一进行设计制作:  1.制作一份报纸,主题任意。  2.制作一份杂志,主题任意。  3.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定一个主题。  (二)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不管选择哪一个设计制作题目,都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到Word知识点。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一种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情绪的激发状态。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大脑皮层兴奋点,集中精力与注意力,思维活跃且敏捷,记忆力、感知力、理解力等处于最佳的状态。第斯多惠提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各种教学情境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参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我校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已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但是,纵观我们的合作学习课堂,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造成原因既有学生层面的,也有教师层面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被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这种学习方式我校也实施了
期刊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画家郑板桥的书斋题联,意思是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同时又自辟新路,似二月之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创造与众不同的格调。笔者以为,若以此联来形容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手段,也是非常恰当的。  删繁就简,就是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无效的教学环节和累赘的陈言滥词。领异标新,就是在大胆删减之后,在教学设计、课堂模式及教学语言上精心构思、力求
期刊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教学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稳固学校的社会地位,我校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对我们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明确了加快学校的发展步伐的严格要求,从而也更加指明了教师的发展道路。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尤其为了使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我校提出了“学思谈讲练”教学模式,并开展了“一课多讲”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笔者对“学思谈讲练”
期刊
备课是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的提前预设,是对教学理念掌握、接受、升华与运用的具体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有效教学始于备课,对待备课环节我们要高度重视。有效备课既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同时也要绽放教师的个性风格,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使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备课才是最高效的
期刊
摘要:构建和谐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要。通过三年的课堂实践,我们主要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做了调查。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目前化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谐课堂 解决措施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既包括认知互动,也包括感情互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
期刊
摘要:信息社会,要想获得博学的知识,就要具备自学能力。叶圣陶曾说:“只知道捧着课本笔记硬背是没有用处的,至多只能应付考试。学会了自学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显然,自学能力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生自学 信息教学 培养  当今社会,信息膨胀,知识的自我更新是必然趋势,不学习无疑会被时代淘汰
期刊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一批、糟蹋、放肆、吐痰、肺结核、呻吟、研究、规律。  2.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初步了解和弄清事物之间联系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旧知过渡,导入新课  1.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曾读过一篇文章叫《我要的是葫芦》。现在借助老师手中的这组幻灯片,你能回忆起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期刊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是我们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信息技术课堂与充满趣味的网络游戏相比,虽然显得十分枯燥乏味,但是只要信息技术教师创设魅力的信息技术课堂,就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热爱信息技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和谐课堂的实践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