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江两岸45km公共空间(虹口滨江段)“三道”慢行系统设计研究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道"慢行系统在上海高密集度空间的改造类项目中需要突破较多的空间限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虹口滨江段的"三道"慢行系统分为:概念界定、规划选线、贯通实施、景观资源利用模式、技术标准5个主要方面。"三道"慢行系统包含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3种类型,上海虹口滨江段的"三道"贯通的前提是消除空间和管辖权不同上的阻碍,关键是制定了科学的"三道"选线工作和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骑行、跑步、漫步3种路权的3种组合模式,打造出沿江跑步道、林下跑步道、林下骑行道等多种景观风貌多变的特色段落。可为上海和国内其他滨江、滨河城市的沿江慢行系统建设提供方法论和依据。
其他文献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绝大多数是由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引起的全球流行的传染病,并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据2005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估计,自1981年首次发现HIV-1感染者以来,全球感染者累计7,000万人以上,现存人数4,030万,每年约新增感染者490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虽能降低部分患者病毒含量,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症状,但
科学有效地测度和评价街道空间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公共空间品质的重要途径。目前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人工调研等方式,获取居民和行人对街道空间的主观感受。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众源地理数据依托其现势性强、数据量大、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当前学者对街道物理环境进行量化以及街道品质研究的主流数据。然而,当前研究大都将街道作为独立对象探讨其在绿化、交通、城市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忽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范围内HCV感染人数达1.7亿,我国约4000多万人,HCV感染已成为严重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迄今尚无疫苗和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 鉴于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抑制剂在治疗HIV方面取得良好疗效,以蛋白酶和RNA聚合酶为靶标寻找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HCV感染防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缺乏可靠的细胞培养系统和小动物实
人源NDRG2(又名SYLD或KIAA1248)是我室在1999年利用基于PCR的消减杂交技术进行神经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研究时发现的一个低表达的新基因[GenBank登录号AF159092],其mRNA全长为2024bp,编码一个含有35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41kDa的功能未知蛋白。该基因染色体定位在14q11.2,含有16个外显子,15个内含子。由于该基因在氨基酸序列上与已发现
肝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各种肝病导致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所致病死率高达70%~80%,多项研究表明,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及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手段是肝脏移植,但由于供体来源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肝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异种肝脏移植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而应用该方法移植的主要障碍是超急性排斥(Hyperacute rejection,HAR),其本质是人类补体激活所造成的供体器
日本大肠癌研究会基于日本多年的结直肠癌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成果,于2018年出版了第9版《大肠癌处理规约》,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8版TNM分期基本保持协调一致。参考大量临床研究结果,2019年版《大肠癌治疗指南》对结直肠癌内镜、外科、药物治疗领域进行了全面修订。《大肠癌治疗指南》审慎地推广新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模式,既与国际相接轨,又保留日本治疗特色,充分贯彻多学科团队协作,体现规范化治疗和精准治疗
研究背景及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异常生长及增殖。成熟动物体内的VSMCs可表达一系列收缩蛋白、离子通道及信号分子,这些蛋白对于VSMCs的首要功能——收缩是必需的。然而,在各种损伤性刺激的作用下,VSMCs可以去分化,由静止的收缩表型向增殖能力明显加强的合成表型转换。了解VSMCs发育及分化的过程不仅有助于阐明如何在心血管
目的探究鞘内给药联合万古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20年9月北京房山区第一医院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为48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万古霉素,观察组给予鞘内给药联合静脉注射万古霉素,对比2组治疗效果、蛋白定量、白细胞、葡萄糖、颅内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蛋白定量、白细胞
在过去的10余年时间里,人们对 “自身免疫”的认识日趋深入。研究发现,自身反应性细胞不仅存在于自身免疫病患者,也存在于正常机体;应用某些自身抗原免疫,通过增强或扩大某些自身免疫反应,对一些疾病(自身免疫病、损伤修复)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这表明,“自身免疫”并不等同于“自身免疫病”,源自生理状态下的某些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对机体发挥着有益的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作为生理性自身免疫反应的组成成分,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已成为困扰全球人口健康的一大问题,超过1.7亿人有HCV感染。HCV感染后85%将发展为慢性,约20%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肝病。到目前为止尚无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切实有效的疫苗来预防感染和寻求新的治疗途径。 长期以来,HCV核蛋白作为抗HCV疫苗的备选抗原一直受到关注。DNA免疫研究揭示编码HCV核蛋白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