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画韵 瓷纸并传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er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书斋安和堂壁上,悬挂着一幅六尺整张的山水大中堂。这幅原装裱的山水大画为晚清新安画家汪杰的作品(图1、2)。披览此图,画家以墨笔略施浅绛,写秋山行吟之图,画中主峰峭拔嶙峋,后有群峰入云,应是黄山之景。近写霜崖飞瀑,寒树丛林,二高士策杖立于瀑前,遥看山色,怡然自得。足下临寒溪,有水潺潺;高处置山亭,松风簌簌。石径无人,曲折穿连而上,直至远峰,似有高人隐逸其间。整幅画作行笔古劲敦厚,深得宋元人笔意,又兼具新安画派之山林气息。画面左上方用行楷题写“辛丑新秋汪杰写”(图3),印章为白文“松如诗画”,朱文“听涛书屋”,后者应为作者书斋名。
  汪杰(1851-1902年),安徽歙县西溪人,为晚清新安画派著名画家。黄宾虹先生在《虹庐画谭》中对其学问画艺推赏有加。据《中国美术家名人大辞典》记载:“(汪杰)原名本盛,字松如,号芝孙,恩源长子,善述堂汪绍增曾孙,邑增广生,精于绘事,亦擅书,然为画名所掩,精天文算术,试湖北格致书院第一,制日月规、吸水机、尝绘《恒星图术》,才富学深。”汪氏家族世居歙县西溪,人杰地灵,代不乏人。杰祖父汪运(1806-1867年),字佩兰,号时甫,又号剑农,太学生,例授奉直大夫议叙布政司理问加二级。工篆隶,从学于潭渡黄桐谷,得其秦篆汉隶之传。杰父汪恩源(1827-1887年),字沂川,号少农,又号素翁,太学生,尤善篆书。松如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便好学善书画,及长,更研究科学,制日月规、吸水机、尝绘《恒星图术》,算是一位学兼中西的进步文人了。松如子毂生亦善画,曾见其写山水扇面,萧疏散逸,颇有乃父遗韵。
  说起收藏此画,还真有些缘份。
  多年前,我的老师杨士林先生游黄山归来,收获不少的古玩。我去老师家求教,有眼福看到这些藏品,其中的一对绘有山水画面的大碗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对口径近20厘米的大宫碗,胎质细密洁白,形制严谨大气,碗的外壁釉上彩绘有山水画面,颇有康雍五彩的遗风。其一写绿树春江,远峰凝翠,上题:写得春江树杪船句意,松如。下有白文印章:松如之印(图4)。另一件写闲云出岫,板桥流水。惜题款磨彩,仅识最后“杰”二字(图5)。此对大碗画面方笔折皴,空灵简远,明显受到新安先贤渐江大师的画风影响,设色有瓷上绘画的特点,用彩明丽而清新,毫无艳俗之气。
  在当时,藏瓷界对浅绛彩瓷器还没有关注,士林老师只是出于一位书画家的审美本能而开始收藏晚清瓷绘作品。对这对大碗,他并没有过多细看,倒是我眼尖,认出了落款的名字。老师便跟我介绍了这位晚清新安画家,并告诉我,在浅绛彩作者中许多汪姓画家如汪藩、汪章、汪友棠、汪照藜等都是新安人,而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的得意弟子汪采白也出于歙县西溪。这让我对浅绛彩瓷器有了进一步了解的同时,也记住了汪杰这个名字。多年后,杨老师定居北京,临行前把这对碗赠送于我。虽然岁月流转中让它出现了冲线,但我依然视如珍宝。
  网络时代掀起了古玩收藏界前所未有的热潮,也给广大藏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雅昌艺术论坛,我了解到歙县藏友郑先生收藏的这张汪杰所绘的山水大中堂,激动不已,想把这张画跟这对碗团聚在一起,可想到郑先生是歙县有名的大藏家,这幅大画定然价格不菲,也没有必成的把握。2009年,安徽省博物馆举办馆藏明清新安书画家特展。漫步展厅,新安先贤的书画精品所弥散着的新安山水人文的独特魅力让我折服,也再次触动了我收藏汪杰画作的想法。今年春天,藏友浅绛卧龙先生相约赴黄山一游。别后,我取道歙县拜访诸藏友,在郑先生处终于见到这张画。画很大,原装纸裱,加上诗堂约3米高,把地杆轴头卷到画面的下沿才勉强悬挂起来。正如郑先生所说的,像这样的原装老画,这样的大尺幅,在市场上实在少见了。思考再三,还是花了不低的价钱把画买下带了回来,与那对浅绛彩大碗终于聚首。
  现在,浅绛彩瓷器已经成为藏瓷界的新宠,一些地方还专门兴建了浅绛彩瓷博物馆。就连先前浅绛彩瓷主要集散地的古徽州地区,浅绛彩瓷精品也早已一器难求了。我一直认为,浅绛彩瓷是晚清文人艺术的典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新安文人书画家与景德镇制瓷业的一次亲密邂逅。脱离了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环境,其价值将大打折扣。而当代收藏品的流通又是大势所趋,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尽可能地搜集、研究、整理古代艺术品的综合信息,深入阐发其文化价值,进而通过这些遗存至今的古器物,去还原它所产生、经历的每个历史时空,成为我们不论是专业文博系统专家还是业余收藏者的共同课题。让我们在收藏、把玩这些精美的古代艺术品的同时,真正做到关心、保护、研究,共同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
   (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今天,历史的脚步已经跨越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前,伴随着近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迈进的强劲步伐,一种画面色彩鲜艳、题材贴近现实、风格洋味十足的瓷器品种——时装人物瓷器应运而生。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瓷画品种,从出现、兴盛,到衰落、消失,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沧桑百年,至今天存世的时装人物精品瓷器,市面上已难得一见,画面精美的残器也已成为许多收藏者追逐的目标,时装人物瓷画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历
期刊
顾海林(1845-1894年),江苏省江都人,扬州派画家,最近几年,其纸绢作品屡屡上拍。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此人于光绪早期在江西波阳云林阁创作的一批瓷绘作品受到浅绛彩瓷收藏界一批发烧友的狂热追捧,而对其身份的考证,则牵动了笔者三年的神经。在考证的过程中,有资料贫乏的困惑,也有发现线索的愉悦,更有得到结果的欣喜。其甘、其苦,在短短的几年间使一个浅绛彩瓷爱好者刻骨铭心。  初识顾海林的作品,是在200
期刊
编者按:  近年来全球收藏界受金融危机影响颇显萧条,但华人收藏却欣欣向荣,呈现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华人收藏家地位也日益提高,自2008年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创办以来,更是受到了海内外广泛而又强烈的关注。2010年11月5-6日,第二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又如期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参与收藏家身份之重、收藏之丰为前所未有,为此本刊特辑论坛部分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与广大读者分享。(以下文字系作者根据录音
期刊
汉代的五铢钱,吸取了秦半两形制的特点,以量命钱,钱重五铢。五铢钱的正、背面有凸显的外廓,形制上的先进性,成为我国货币史上寿命最长的货币。  东汉以后,苦于长久战乱,经济凋敝,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种“放民铸钱”的政策,为其自身的需要,铸币权“时放时收,向无定见”,其结果造成私铸泛滥,“榆荚”猖獗。东汉晚期出现的“剪凿五铢”钱,便疑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所谓“剪凿五铢”,其实就是将一枚完整的五铢钱,凿取钱
期刊
鸳鸯美丽多情,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永恒爱情的象征,也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传说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相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虽然有人认为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其实现实中的鸳鸯并非如此,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借着鸳鸯来抒发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以鸳鸯为题材的诗歌、绘画,从古至今经久不衰,在
期刊
渐江,安徽歙县人,明末清初时重要画派“黄山派”的著名画家之一,同时又是“新安画派”的先驱,还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合称“海阳四家”。他善写梅竹,但以工画山水而名重一时。既重视传统,又强调创新,是一位具有创造精神的僧人画家。安徽省博物馆藏有渐江多幅作品,其中《山水梅花图》册,取景摄物,很不一般,构图新奇,技术娴熟,用笔颖脱,着墨精致,以清淡渲染的色调得其高古简洁之气,是一幅幅很有自然界气息和作者独创
期刊
在近代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弘一法师无疑是一个传奇。  启功先生有诗赞曰:“吾敬李息翁,独行行最苦。秃笔作真书,淡静前无古……”  弘一法师(1880-1942年),俗名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他出身豪门,留学日本,博通古今中外,名冠中西南北,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美学教育、报刊宣传、社会活动等领域均有建树。“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20岁
期刊
近年来,浅绛彩瓷越来越受到瓷器收藏者的追捧,有关浅绛彩瓷的研究考证文章也日益增多,但究竟是谁引领了浅绛彩瓷的发展振兴,一直是藏界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多年的收藏研究,终于发现了光绪初年的督陶官——唐基桐,正是这位书画兼擅的督陶官,身体力行,团结御窑厂的画师们,积极参与浅绛彩瓷的创作实践,促成了浅绛彩瓷在光绪年间逐渐成熟、大放异彩,为中国陶瓷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初识唐基桐    在湖南
期刊
大凡画人,要有“人味”。  看到孟喜元先生画的人物画溥儒,不由得会联想到无伴奏歌唱或独角戏。画面无背景、无衬托、无渲染,隐含着人生的舞台上溥儒先生一人一世界的存在。孟喜元笔下的溥儒,不需陪衬,无需伴奏,仍然表现出多音阶、多重叠、多角度、宽音域,跳跃式大起伏的情绪和情感。尽管微妙,但溥儒先生饱满、浑厚、辽阔的气势凸现眼前。孟喜元的人物画体现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意气风骨,嬉笑怒骂。画面创作以写实为主,
期刊
由雅昌艺术网策划发起并联合新浪微博、《收藏界》杂志社等众媒体机构主办的“第五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10)”及发布活动于4月28日正式落幕故宫。本次评选活动的主题是“坚定信念,重新出发,艺术让中国飞扬”,吻合故宫的历史文化,呈现艺术中国的学术性和使命感。  本届艺术中国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水天中,长期从事近现代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对中国画与中国油画的发展史有着丰富的著术,论述精辟,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