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点出版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隶属于台湾大雁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的出版品牌。出版社以出版视觉、艺术、摄影、家居美学等题材书籍见长,后涉猎居家风格等,致力于突破性的创新提案,并执着于“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美好的生活提案”的理念,从创立至今已形成了清晰而典型的小众精品路线。
原点现任总编辑葛雅茜喜好艺术,对图像情有独钟。在创立原点之前,她曾任职于《雄狮美术》,这是一本在台湾美术界颇有影响的专业杂志,也出版了很多优秀的艺术类丛书。葛雅茜对图文书的编辑能力,便是在《雄狮美术》工作阶段养成的。
早年出版界多以纯文字书为主,艺术图书并不是出版社着力经营的书种。原点成立时,台湾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成熟的图文书读者。葛雅茜用“躬逢其盛”来形容她的欣喜,带领团队竭尽发挥过去积累的实力,潜心耕耘。原点成立的六年间,新兴的图文书领域有大幅的成长,引发了许多出版社的投入,但另一方面,大量投入也导致了该领域书籍的快速饱和,这也是其他领域书籍,甚至是其它行业经常面临的问题。不过,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台湾已经进入一个培养品味、关注质量的社会时期,设计、美学、居家和个人相关兴趣不再是少数人的喜好,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趣。
带着足够的诚意做书
原点出版的书籍中,最知名的代表作有设计类的《书设计·设计书》、摄影类的《荒木经惟.写真=爱》、居家生活类的《这样装潢不后悔》等。也许是对艺术美感的执着,葛雅茜像是做艺术品一样做书。她深知台湾的书经过了几个历程,从开始的内容取胜,到后来内容、样貌兼备,再到内容、样貌以及编辑力的综合体现,这样的转变在艺术设计类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翻看这些书籍,不光是知识、美学、经验的愉悦享受和累积,书所透露出来的气质也让人轻易感受到原点编辑在做书时的诚意,而诚意的多少,关乎书本在社会大众身上起到的效用。
《书设计·设计书》一书在2009年被引进,这本堪称从设计师、书籍工作者到爱书人人手必备的权威圣经的书,从设计风格、编辑实务、历史沿革,到版型全览、印刷技术、产业趋势、经典装帧等,书中都做了详细解答。原点引进这本书出于出版人的一个共同心声:出版工作的专业门槛很高,却非常缺乏专业养成的管道,这本书恰如其分地满足了这个需求。这样一本涵盖面完整的书,只有找到一个真正了解做书的人来翻译,才能成为真正的好译本。最后原点找到曾在诚品书店负责古书区的陈建铭,他是一个对书非常有热情的人,也相当了解书籍,因此,“以他对书的了解,让这个译本有了不可取代的经典地位”。译者也说:“电子书迟早会出现,这本书算是纸本书的墓志铭”。
Plus-life书系多为本土原创书,内容涉及家居装修美学。此类书强调务实的实操性,原点编辑团队一直花长时间讨论选题,如何从消费者的角度找题目、找需求,并一步步确定如何用最易读的编辑格式和美编设计手法,让读者看得懂,学得会。
《这样装潢,不后悔》是不得不提的家装好书,“它第一次让读者在家庭装修中避开了不小心就会踩到的地雷”。作者姥姥过去在报社家居线工作时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多数人在进行家居装修的时候会有专业上的盲点,例如对于建材材质的分辨、选择,如何与设计师周旋,要选择哪种适合自己的工法,甚至包含淋浴房的防水要做几层,解决跳电问题,等等,在短期内跨过这些专业门槛是不容易的。市面上家装书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务实贴近实际操作的则不多。她通过多方探访工地,与多位设计师、工班师傅详谈,用一百多张工地装修图片展示正确工法解说。编辑甚至买来一些建材,在书中公布其货号,同时以图片告知读者哪件建材实际上是黑心的,以期读者日后装修时避免“黑心”陷阱。而对于那些装修失败的例子,书中也给出了补救手帖,协助适当的善后处理。这本书除了其极大的务实性,也让台湾建材市场的资讯日渐透明化,消费者的权益被维护,他们自身的欲求了解资讯的自觉性也变得更高。
《解决居家的100个烦恼》一书则突破居家书通常从风格工法切入选题的方式,而是反过来从消费者的需求入手,让大量专业作者和编辑把日常生活中的居家烦恼列出来,甚至是编辑在以往做家装书过程中碰到的家装问题等,一一列出,综合讨论、过滤之后,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题目,再通过大范围地采访设计师来找到切实的解决方法。葛雅茜说:“做原创居家书的第一特点是工作量大,第二是专业的编辑团队,团队中不能有生手,必须每个人都对项目有相当的经验,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且给出好的回答。”
善用物质的优势
做摄影书籍,特别是名人领域的摄影书,看似保险,但其实最有经验的编辑都心存危机感。名人的领域好几十年才会陆续更换主角,新一代的艺术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慢慢积累成名,因此并不是很常态的选题。“例如荒木经惟和森山大道的书,在短期内多家出版社都在追选题,但他们的作品有限,书种也就那几本。”下一个荒木,下一个森山,则又需要几十年时间的养成。类型出版社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能够在同业争抢浪头的时候,安静、认真地从浪头中带出更深入,或者更广阔的东西。
《荒木经惟.写真=爱》原版书出版于2010年,被日本艺文界誉为“荒木经惟出道以来最好的一本摄影文集”,除了精选五十余幅荒木最经典的摄影创作,还包含横跨三十年的文字创作,收录人生中各个重要阶段的真实心境。两年后,繁体中文版由原点引进出版。为了做成“当前最精致的一本荒木摄影文集”,原点在原作的基础上,对设计装帧、内容上作出适当修改、增订,全书采用进口高阶美术纸和铜版纸,以特色黑油墨印刷,以突显荒木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的摄影作品;在封面设计上,放弃了原书的画面,而是将画面定为选自《伤感之旅》摄影集中,妻子阳子在蜜月旅行中躺在船上睡着的照片,这是荒木经惟识别度最高的经典影像之一,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照片传达着生与死的符号,呼应着荒木敬畏“私、生、死”的写真人生,更重要的,辨识度高的照片无形中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书的译者黄亚纪曾多次与荒木合作,翻译本书期间赴日访问大师本人,访谈古稀之年的荒木对于摄影的想法。此访谈内容一并收录在书的末尾,令摄影文集内容更加丰盈、深入。经过调整后的翻译本,用精选的更适合的材质呈现图片,并加诸新近的内容,完整传达着荒木经惟文字和照片的深刻情感,也记录着原点在出版书籍过程中的点滴诚心与严谨。 内容之重要,以至于葛雅茜“有时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因为要问自己很清楚,这个问题到底在哪里以及要解决的是什么、要怎么解决”。同时现实的问题是,内容好,但读者在一开始翻阅的时候并不一定这么认为。干扰读者买书的因素,绝不仅仅是内容出色,而是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复杂原因。“实体书有物质感,要善用物质的优势,不止是内容好看,书的外貌也要予人好感,让人想要翻阅。”在葛雅茜看来,封面设计和书本的装帧在此中扮演着“海报”的角色,并且,怎样在一开始让读者就感觉这本书不一样,是很大的挑战;而封面及装帧是除内容之外增加书籍(品牌)辨识度最直接的方法。“现在的读者‘口味’都相对较重,因此整体上避免过于清幽的传统风格,而是尽量做到直观,甚至夸张、另类,使‘感觉强烈一点’。”
《绘时尚》是法国权威总编辑弗蕾德莉克·莫利的作品,他长年在《费加罗》杂志广结人脉,遂邀请世界范围最顶级的90位时尚大师,展示他们的珍贵手稿。2010年原点引进此书出版,在封面设计时遇到难题:书中介绍皆为大师作品,选用哪一张都不合适。在征得原版权方的认可下,编辑决定以文字为主元素做设计,同时为了突出这本书关于“衣服”的主题,便用特制布料作为封面材料,将文字印在布料上,再用缝纫机车在材质略微硬挺的纸上,留下一截车线,以此作为封面来呈现书的特有气质。
“美感的东西,如果对方感觉不到,说再多都是夸张,都是假的。”因为这样,原点不断在封面设计和装帧上尝试新的工法和创意,例如在《这样隔间,不后悔》的封面上,用了时下流行的APP贴图,创造家装的情境和戏剧性;《和风自然家》的封面则用PVC做腰带,用不同的白色质感呈现出日系特有的白色风格……漂亮的销售成绩势必有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一份功劳。
葛雅茜的选书与其他同业并无不同,同样从个人出发,先问自己是否感兴趣,接着内部讨论,测试盲点,综合多方意见后再做决定。只是在处理“盲点”的时候,她有自己的独到处理方式:“在选题的时候多听别人的意见,实际上不只是在做选题的时候,在做书的不同环节中都是这样来得出最后的决定。比较重要的是,在听了别人的意见之后不要就被拉着走,而是在听完之后想想,并调查清楚这些情况是不是真的如别人所说的,如果是真的,我就去做相应的调整,但如果调查之后发现别人不一定这么了解,或者我知道怎么做可以避开这个问题,我就会坚持自己原先的想法和决定。”
选题也是“对书的想象”阶段,“一个经验丰富的编辑,面对一个机会,除了一开始的热情、好奇和冲动之外,可能会退一步,比较客观地想更多问题,例如问自己这个主题在台湾有没有人想看?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对不对?是让一个作者单独书写好,还是找很多人来一起谈?是呈现资料比较重要,还是深入探讨比较重要?……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一一确认、比对,再一步步做决定。”经验也便是通过这样多次之后累积,“先是做一个假设,在执行之后得到一个结论。依照这个假设去执行之后,如果最后是卖不动的,那我至少得到一个经验值,就是当初我的假设是错的,下次做同样的书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开再犯同样的错误。错误的经验值的重要在于,假使当初我没有做那个假设,我到最后也不会知道为什么书卖不动,是题目不对,还是设计不对,亦或是价格不对,我就不能知道答案。”
因为书籍的外貌和内容同等重要,读者的口味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有时候要让书尽量符合他们的想象,有时候又要尽可能地跳出他们意料之外。内容越来越成熟,编辑力、设计,甚至是印刷包装都越来越精致,葛雅茜不敢确定这样的形式在未来的出版世界是否是最适用的,“因为转移读者注意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或者说‘流行’这件事是飘忽不定的”。
“时代在变,新的载体将会揭示新的局面。在台湾电子书市场还未成型前,书市确实相对萎缩。在有限的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点今年我们深有体会。只是,越来越觉得我们的对手不是同业,而是自己。如何更精准、更积极、更专注地工作,是面对市场变动最好的方法。”出版社在深度经营设定类型的同时,也预留出部分空间去尝试新的可能;除了跟风抢大书,亦细腻选择真正值得推荐的书籍,以突显出真正的专业。在葛雅茜看来,这些才是一个成熟市场该有的面貌。
原点现任总编辑葛雅茜喜好艺术,对图像情有独钟。在创立原点之前,她曾任职于《雄狮美术》,这是一本在台湾美术界颇有影响的专业杂志,也出版了很多优秀的艺术类丛书。葛雅茜对图文书的编辑能力,便是在《雄狮美术》工作阶段养成的。
早年出版界多以纯文字书为主,艺术图书并不是出版社着力经营的书种。原点成立时,台湾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成熟的图文书读者。葛雅茜用“躬逢其盛”来形容她的欣喜,带领团队竭尽发挥过去积累的实力,潜心耕耘。原点成立的六年间,新兴的图文书领域有大幅的成长,引发了许多出版社的投入,但另一方面,大量投入也导致了该领域书籍的快速饱和,这也是其他领域书籍,甚至是其它行业经常面临的问题。不过,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台湾已经进入一个培养品味、关注质量的社会时期,设计、美学、居家和个人相关兴趣不再是少数人的喜好,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趣。
带着足够的诚意做书
原点出版的书籍中,最知名的代表作有设计类的《书设计·设计书》、摄影类的《荒木经惟.写真=爱》、居家生活类的《这样装潢不后悔》等。也许是对艺术美感的执着,葛雅茜像是做艺术品一样做书。她深知台湾的书经过了几个历程,从开始的内容取胜,到后来内容、样貌兼备,再到内容、样貌以及编辑力的综合体现,这样的转变在艺术设计类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翻看这些书籍,不光是知识、美学、经验的愉悦享受和累积,书所透露出来的气质也让人轻易感受到原点编辑在做书时的诚意,而诚意的多少,关乎书本在社会大众身上起到的效用。
《书设计·设计书》一书在2009年被引进,这本堪称从设计师、书籍工作者到爱书人人手必备的权威圣经的书,从设计风格、编辑实务、历史沿革,到版型全览、印刷技术、产业趋势、经典装帧等,书中都做了详细解答。原点引进这本书出于出版人的一个共同心声:出版工作的专业门槛很高,却非常缺乏专业养成的管道,这本书恰如其分地满足了这个需求。这样一本涵盖面完整的书,只有找到一个真正了解做书的人来翻译,才能成为真正的好译本。最后原点找到曾在诚品书店负责古书区的陈建铭,他是一个对书非常有热情的人,也相当了解书籍,因此,“以他对书的了解,让这个译本有了不可取代的经典地位”。译者也说:“电子书迟早会出现,这本书算是纸本书的墓志铭”。
Plus-life书系多为本土原创书,内容涉及家居装修美学。此类书强调务实的实操性,原点编辑团队一直花长时间讨论选题,如何从消费者的角度找题目、找需求,并一步步确定如何用最易读的编辑格式和美编设计手法,让读者看得懂,学得会。
《这样装潢,不后悔》是不得不提的家装好书,“它第一次让读者在家庭装修中避开了不小心就会踩到的地雷”。作者姥姥过去在报社家居线工作时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大多数人在进行家居装修的时候会有专业上的盲点,例如对于建材材质的分辨、选择,如何与设计师周旋,要选择哪种适合自己的工法,甚至包含淋浴房的防水要做几层,解决跳电问题,等等,在短期内跨过这些专业门槛是不容易的。市面上家装书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务实贴近实际操作的则不多。她通过多方探访工地,与多位设计师、工班师傅详谈,用一百多张工地装修图片展示正确工法解说。编辑甚至买来一些建材,在书中公布其货号,同时以图片告知读者哪件建材实际上是黑心的,以期读者日后装修时避免“黑心”陷阱。而对于那些装修失败的例子,书中也给出了补救手帖,协助适当的善后处理。这本书除了其极大的务实性,也让台湾建材市场的资讯日渐透明化,消费者的权益被维护,他们自身的欲求了解资讯的自觉性也变得更高。
《解决居家的100个烦恼》一书则突破居家书通常从风格工法切入选题的方式,而是反过来从消费者的需求入手,让大量专业作者和编辑把日常生活中的居家烦恼列出来,甚至是编辑在以往做家装书过程中碰到的家装问题等,一一列出,综合讨论、过滤之后,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题目,再通过大范围地采访设计师来找到切实的解决方法。葛雅茜说:“做原创居家书的第一特点是工作量大,第二是专业的编辑团队,团队中不能有生手,必须每个人都对项目有相当的经验,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且给出好的回答。”
善用物质的优势
做摄影书籍,特别是名人领域的摄影书,看似保险,但其实最有经验的编辑都心存危机感。名人的领域好几十年才会陆续更换主角,新一代的艺术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慢慢积累成名,因此并不是很常态的选题。“例如荒木经惟和森山大道的书,在短期内多家出版社都在追选题,但他们的作品有限,书种也就那几本。”下一个荒木,下一个森山,则又需要几十年时间的养成。类型出版社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能够在同业争抢浪头的时候,安静、认真地从浪头中带出更深入,或者更广阔的东西。
《荒木经惟.写真=爱》原版书出版于2010年,被日本艺文界誉为“荒木经惟出道以来最好的一本摄影文集”,除了精选五十余幅荒木最经典的摄影创作,还包含横跨三十年的文字创作,收录人生中各个重要阶段的真实心境。两年后,繁体中文版由原点引进出版。为了做成“当前最精致的一本荒木摄影文集”,原点在原作的基础上,对设计装帧、内容上作出适当修改、增订,全书采用进口高阶美术纸和铜版纸,以特色黑油墨印刷,以突显荒木细腻而富有层次感的摄影作品;在封面设计上,放弃了原书的画面,而是将画面定为选自《伤感之旅》摄影集中,妻子阳子在蜜月旅行中躺在船上睡着的照片,这是荒木经惟识别度最高的经典影像之一,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照片传达着生与死的符号,呼应着荒木敬畏“私、生、死”的写真人生,更重要的,辨识度高的照片无形中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书的译者黄亚纪曾多次与荒木合作,翻译本书期间赴日访问大师本人,访谈古稀之年的荒木对于摄影的想法。此访谈内容一并收录在书的末尾,令摄影文集内容更加丰盈、深入。经过调整后的翻译本,用精选的更适合的材质呈现图片,并加诸新近的内容,完整传达着荒木经惟文字和照片的深刻情感,也记录着原点在出版书籍过程中的点滴诚心与严谨。 内容之重要,以至于葛雅茜“有时候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因为要问自己很清楚,这个问题到底在哪里以及要解决的是什么、要怎么解决”。同时现实的问题是,内容好,但读者在一开始翻阅的时候并不一定这么认为。干扰读者买书的因素,绝不仅仅是内容出色,而是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复杂原因。“实体书有物质感,要善用物质的优势,不止是内容好看,书的外貌也要予人好感,让人想要翻阅。”在葛雅茜看来,封面设计和书本的装帧在此中扮演着“海报”的角色,并且,怎样在一开始让读者就感觉这本书不一样,是很大的挑战;而封面及装帧是除内容之外增加书籍(品牌)辨识度最直接的方法。“现在的读者‘口味’都相对较重,因此整体上避免过于清幽的传统风格,而是尽量做到直观,甚至夸张、另类,使‘感觉强烈一点’。”
《绘时尚》是法国权威总编辑弗蕾德莉克·莫利的作品,他长年在《费加罗》杂志广结人脉,遂邀请世界范围最顶级的90位时尚大师,展示他们的珍贵手稿。2010年原点引进此书出版,在封面设计时遇到难题:书中介绍皆为大师作品,选用哪一张都不合适。在征得原版权方的认可下,编辑决定以文字为主元素做设计,同时为了突出这本书关于“衣服”的主题,便用特制布料作为封面材料,将文字印在布料上,再用缝纫机车在材质略微硬挺的纸上,留下一截车线,以此作为封面来呈现书的特有气质。
“美感的东西,如果对方感觉不到,说再多都是夸张,都是假的。”因为这样,原点不断在封面设计和装帧上尝试新的工法和创意,例如在《这样隔间,不后悔》的封面上,用了时下流行的APP贴图,创造家装的情境和戏剧性;《和风自然家》的封面则用PVC做腰带,用不同的白色质感呈现出日系特有的白色风格……漂亮的销售成绩势必有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一份功劳。
葛雅茜的选书与其他同业并无不同,同样从个人出发,先问自己是否感兴趣,接着内部讨论,测试盲点,综合多方意见后再做决定。只是在处理“盲点”的时候,她有自己的独到处理方式:“在选题的时候多听别人的意见,实际上不只是在做选题的时候,在做书的不同环节中都是这样来得出最后的决定。比较重要的是,在听了别人的意见之后不要就被拉着走,而是在听完之后想想,并调查清楚这些情况是不是真的如别人所说的,如果是真的,我就去做相应的调整,但如果调查之后发现别人不一定这么了解,或者我知道怎么做可以避开这个问题,我就会坚持自己原先的想法和决定。”
选题也是“对书的想象”阶段,“一个经验丰富的编辑,面对一个机会,除了一开始的热情、好奇和冲动之外,可能会退一步,比较客观地想更多问题,例如问自己这个主题在台湾有没有人想看?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对不对?是让一个作者单独书写好,还是找很多人来一起谈?是呈现资料比较重要,还是深入探讨比较重要?……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一一确认、比对,再一步步做决定。”经验也便是通过这样多次之后累积,“先是做一个假设,在执行之后得到一个结论。依照这个假设去执行之后,如果最后是卖不动的,那我至少得到一个经验值,就是当初我的假设是错的,下次做同样的书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开再犯同样的错误。错误的经验值的重要在于,假使当初我没有做那个假设,我到最后也不会知道为什么书卖不动,是题目不对,还是设计不对,亦或是价格不对,我就不能知道答案。”
因为书籍的外貌和内容同等重要,读者的口味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捉摸,有时候要让书尽量符合他们的想象,有时候又要尽可能地跳出他们意料之外。内容越来越成熟,编辑力、设计,甚至是印刷包装都越来越精致,葛雅茜不敢确定这样的形式在未来的出版世界是否是最适用的,“因为转移读者注意力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或者说‘流行’这件事是飘忽不定的”。
“时代在变,新的载体将会揭示新的局面。在台湾电子书市场还未成型前,书市确实相对萎缩。在有限的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点今年我们深有体会。只是,越来越觉得我们的对手不是同业,而是自己。如何更精准、更积极、更专注地工作,是面对市场变动最好的方法。”出版社在深度经营设定类型的同时,也预留出部分空间去尝试新的可能;除了跟风抢大书,亦细腻选择真正值得推荐的书籍,以突显出真正的专业。在葛雅茜看来,这些才是一个成熟市场该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