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目前在深水浮式平台系泊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吸力锚和桩锚2种锚固基础的应用情况与关键安装设备进行了对比介绍,通过南海在建的流花16-2油田与陵水17-2气田,分析吸力锚与桩锚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对比2种锚固基础工程应用中的风险与应急措施,可对以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在深水浮式平台系泊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吸力锚和桩锚2种锚固基础的应用情况与关键安装设备进行了对比介绍,通过南海在建的流花16-2油田与陵水17-2气田,分析吸力锚与桩锚在工程应用中的适用性与经济性,对比2种锚固基础工程应用中的风险与应急措施,可对以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通过对3H-8/450II型高压往复注水泵泵阀结构进行分析,得出泵阀失效原因是阀孔流速过高。对阀结构进行改进,将阀打开升程限位点改到阀密封面背面,阀杆根部圆弧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将缸体阀座腔孔定位改为阀座阀套一体定位,改进后泵故障停运率降低80%。
针对南海西部油田出水气田地层温度高,部分区块高含凝析油的特点,制备了一种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基础引入羧基的起泡剂,进行了室内评价并对泡沫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该起泡剂临界胶束浓度位0.5 g/L,γcmc为32.3 mN/m;在40%凝析油(质量分数)中起泡高度可达246 mm,携液量为16.72 mL/min;140℃老化实验后,起泡性能和携液能力无明显改变。
基于钢铝零部件产品的成型工艺与连接工艺特点,以及样车试制短周期低成本的要求,探索了钢铝车身快速试制的流程,很好地保障了新车型的开发验证,支持后续的优化设计.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尿素和甲醇为原料在半连续反应装置上非均相催化合成了氨基甲酸甲酯(MC)。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尿素醇解反应优化条件为:n(甲醇)∶n(尿素)=8∶1,催化剂用量2%(以甲醇和尿素总质量计),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6 h,新鲜甲醇流速5 mL/min,MC收率可达94.25%。催化剂经过简单的回收处理,重复使用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通过乙腈-正丙醇的共沸性质剖析,探索了变压精馏与萃取精馏进行该二元共沸物分离的可行性。利用NRTL方程计算液相的活度系数,其二元相互参数采用实验相平衡数据拟合,通过Aspen Plus对上述2种分离方法开展模拟优化,以年度总费用(TAC)最小为目标函数,得到了2种工艺的优化设计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双塔变压精馏或萃取精馏工艺均能有效地实现乙腈与正丙醇共沸体系的分离,而萃取精馏工艺更适合乙腈和正丙醇的分离。与常规变压精馏工艺相比,热集成变压精馏工艺由于能量集成使得TAC减少了28.2%,主要是操作费用的节省。
在考察部分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B-PPG)增黏性、流变性以及抗剪切性的基础之上,分别研究了B-PPG溶液在单管渗流模型和双管串联渗流模型中的运移规律,并自制微观玻璃刻蚀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B-PPG溶液的增黏性能较好,溶液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溶液以储能模量为主,且具有一定的抗剪切稳定性;B-PPG溶液在多孔介质以“累积封堵→压力升高→变形运移”交替堵驱的方式运移,溶液中的黏弹性颗粒在运移时可在外力挤压下变形通过孔喉,从而实现深部运移;微观玻璃刻蚀模型实验表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5种掺杂型铝硅酸盐催化剂,掺杂组分为Fe、Co、Ni。使用BET、H2-TPR及TPD等技术手段对试样的晶体结构、固体表面特征、氧化还原性和酸碱性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种掺杂型硅酸盐催化剂在乙醇重整制氢中有良好活性和选择性。Fe0.5-Al2.5-Si催化性能最好,比表面积达274.81 m2/g,在400~450℃具有良好的低温氧化还原性和弱酸性活化中心,适合低温区参与催化反应。
以聚醚胺与无机酸、低分子有机酸为原料合成了系列聚醚铵盐,离心法评价了产物的防膨性能,并用XRD和电镜探讨了其对黏土稳定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聚醚胺与有机酸的反应产物中,甲酸的聚醚二铵盐的效果最好,防膨率为77.1%;与无机酸反应的产物中,聚醚胺的盐酸盐防膨效果最好,防膨率为71.7%。聚醚铵盐与氯化铵的复配具有防膨增效作用,同时改善了防膨剂的耐冲刷性能。1%聚醚铵盐DMN+0.5%NH4Cl经过冲刷实验后防膨率基本不变,达到82.6%,而无机盐的防膨率仅为47%。XRD和电镜分析表明,采用含有聚醚铵盐防膨
针对现有的油溶性化学清蜡剂多以苯系为主,使用成本较高且有毒性等问题,优选了一种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化学清蜡剂。基于油田成熟的“闪蒸”分离回收技术,逆向寻找常温下蒸气压较低的试剂并测试其溶蜡和回收性能。采用带压测定清蜡剂溶蜡速率与回收比率的装置对10种来源较广的试剂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二甲醚(DME)的溶蜡和回收性能良好,45℃时,溶蜡速率为0.086 g/min,显著高于甲苯、二甲苯等溶蜡剂,60℃时体积回收率可达到95%,重复回收4次后其溶蜡速率仍可达0.060 g/min。
通过二步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6个亚甲基间隔基的双子咪唑类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Cn-6-Cn]Br2(n=10,12。14),并且通过红外光谱及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表面张力及电导率法研究了[Cn-6-Cn]Br2(n=10、12、14)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特性。结果表明:[C14-6-C14]Br2具有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