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高考压力的加大,每每听到同事们抱怨:“哎,现在的学生不学习,怎么能考出好成绩。经常看到课堂上学生们或者是无精打采,或者是睡眼朦胧,更有甚者,不少学生竟然在我们的课堂上去“约会周公”。面对这样的现状,我认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抱怨,一定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注意教学,主动参与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并为努力实现教学目标而坚持不懈地努力。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使学生热爱所学的内容,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从而激发认知的愿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的“大语文观”教学就是很好的实践。
“大语文观”之——时尚篇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兴趣”是学习的关键。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将语文与时尚元素挂钩,寻找时尚话题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既合乎青少年喜欢新事物的心理,又能体现语文的社会化、生活化,何乐而不为呢?
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非一味迎合学生心理。因此,在众多的时尚话题、热点问题中,应取良去莠,选择具有语文特色的话题。
1.歌词鉴赏
2009年高考作文题《隐形的翅膀》把我们的关注点引向了流行歌曲,设想我们的学生没有听过这首歌,不能把握其主旨,势必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发挥,所以,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不仅时尚而且很实用。所以,我就选取了三首风格不同的歌曲进行歌词鉴赏。
《两只蝴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歌词意境清新、优美,选取意象独特,感情纯真。学生既从语文的角度鉴赏了歌词,又从情感的角度明确了纯真的感情需要责任。
《东风破》歌名便化自词牌名,歌词也很有古典韵味。如“思念瘦、一盏离愁”中的“瘦、盏”等词都值得回味。
《母亲》这首歌是民族唱法,所以是我强行附加的。这首歌歌词朴实深情,撷取生活中每人都亲历的细节,歌曲中流露出感人至深的情怀。课上,学生针对其中的某一点或几点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感受,并要求他们针对讨论写一篇评论,学生经过这样的讨论,认识深刻,养成了他们每听到一首有意义的流行歌曲都拿来和我分享、探讨的习惯,进而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搜集时尚流行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媒体每天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尤其是网络的发达,很多新兴网络流行语引起青少年的兴趣,这种网络上出现的新兴词语影响着“80”和“90”后的一大批人。例如,“■”这个字的字形就显示了这个字的意思,相当于我们汉字造字的象形字。因此,我让学生收集一些网上流行的汉字,并且对其进行分析,这样的作业把学生对于网络游戏沉迷导向在网络中学习有意义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大语文观”之——实用篇
1.编辑手机短信
手机短信因其表述简洁、传情达意方便快捷,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通讯方式,而且这种传情达意的形式也受到中考的青睐。2005年中考,个别省市就以此种形式命题。为此,我上了一堂专门练习编辑手机短信的课。学生分别就特定情境、事件、特定人物编制不同的信息。第一类:叙事。这基本是电报的替代形式,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事件,包含着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察。第二类:传情。其特点是大多用比兴手法,用排比的修辞表达感情。其后,我利用各种中外节假日,给学生布置自创短信的机会,如教师节,我们举行“教师节优秀自创短信大赛”,设置奖励等级,聘任各任课教师做评委,评出等级。另外,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等不同节日,我也要求学生自创短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课内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了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2.收集经典语录
如今各大报刊、杂志都定期回望经典语录,其内容包罗万象,有对社会现状的揭露嘲讽;有对某些问题的深刻分析;有对内心的深入解剖……它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悍,道理耐人寻味,语言令人过目不忘。而且,这些经典语录大多运用了比喻、对比、反语等修辞,或言在此,意在彼,让人悟弦外之音,这都涉及语文基础知识与理解能力。试想: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将思想熔铸于简短的一句话中,语言怎能不发光,作文又怎能不精彩呢?所以,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到报刊杂志或网上选取适宜学生阅读的经典语录,拿来让他们分析、仿写。
如台湾举办的“我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比赛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肺腑之言。我让学生欣赏之后,开展创作,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又如,有人这样阐述弱者与强者的区别:“所谓弱者和强者,其区别往往只在于前者常常把有望变成无望,而后者则常常把无望变成有望。”通过个别词语的置换巧妙地讲明了一个道理。而学生如法炮制的“小时候我为睡午觉而痛苦;长大后我为不能睡午觉而痛苦。”一语道出了成长后课业负担加重的苦恼。
3.寻找创意广告
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广告业的发展。如今,广告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已受到商家的高度重视,众商家不吝巨资做广告宣传,从而推销自己的产品,因而出现了许许多多新颖别致、意蕴丰富的好广告。这些广告好比磁石一般强烈地吸引着你,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广告商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商品更是玩上了文字游戏。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有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
语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意义,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如“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辉。”“足下”一指脚下,二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指第二人称“你”。这样就使该广告具有了双重意义:穿上金猴皮鞋,不仅脚下生辉,而且使人的形象光彩照人。
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或音近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如“好面子洁面乳,只许痘留5天。”“痘留”与“逗留”同音,“逗留”意为短暂停留,指时间之短。这句话既说明洁面乳的治疗对象——脸上的“痘”,又说明了洁面乳的功效神速。“好面子”中的“好”字是一个多音字,“好面子”既可理解为“好(hǎo)面子”,又可以理解为“好(hào)面子”。这就使该广告又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方面说明了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一定能使你脸上的“痘”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定会给你留下一张好脸孔;另一方面,“好(hào)面子”意为好脸面,怕做错事丢脸,也就说明该产品是货真价实的,是不会欺骗消费者的,是维护自己的信誉的。
引用:引现成的成语、俗语等语言材料来表达。由于引用的材料为人们所熟知,因此更易于消费者理解和接受。如“亲亲八宝粥,口服心服。”“口服心服”既说明了食用方法,又说明了产品质量。
反语:用说反话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如“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
比拟:将物人格化,增加亲切感,增强说服力。如特快专递,当代神行太保。“神行太保”为《水浒》中人物,传说能日行千里,说明了特快专递速度之快。
学生通过收集这些广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学习了修辞语法等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语文教学要突出语言思维的训练,而语言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课堂养成是不够的,还必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勤于练习,教育家杜威也讲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持有这样的观点“生活即教育。”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只要留意观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且处处能用到语文。文学创作中有寻根文学,这个根就是生活。但它又不是一般的生活,是经过浓缩、提炼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教育”主张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教什么;只有走进生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怎样教。
□编辑 王宇华
“大语文观”之——时尚篇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兴趣”是学习的关键。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将语文与时尚元素挂钩,寻找时尚话题与语文教学的最佳契合点,既合乎青少年喜欢新事物的心理,又能体现语文的社会化、生活化,何乐而不为呢?
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非一味迎合学生心理。因此,在众多的时尚话题、热点问题中,应取良去莠,选择具有语文特色的话题。
1.歌词鉴赏
2009年高考作文题《隐形的翅膀》把我们的关注点引向了流行歌曲,设想我们的学生没有听过这首歌,不能把握其主旨,势必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发挥,所以,把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不仅时尚而且很实用。所以,我就选取了三首风格不同的歌曲进行歌词鉴赏。
《两只蝴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歌词意境清新、优美,选取意象独特,感情纯真。学生既从语文的角度鉴赏了歌词,又从情感的角度明确了纯真的感情需要责任。
《东风破》歌名便化自词牌名,歌词也很有古典韵味。如“思念瘦、一盏离愁”中的“瘦、盏”等词都值得回味。
《母亲》这首歌是民族唱法,所以是我强行附加的。这首歌歌词朴实深情,撷取生活中每人都亲历的细节,歌曲中流露出感人至深的情怀。课上,学生针对其中的某一点或几点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感受,并要求他们针对讨论写一篇评论,学生经过这样的讨论,认识深刻,养成了他们每听到一首有意义的流行歌曲都拿来和我分享、探讨的习惯,进而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搜集时尚流行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媒体每天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尤其是网络的发达,很多新兴网络流行语引起青少年的兴趣,这种网络上出现的新兴词语影响着“80”和“90”后的一大批人。例如,“■”这个字的字形就显示了这个字的意思,相当于我们汉字造字的象形字。因此,我让学生收集一些网上流行的汉字,并且对其进行分析,这样的作业把学生对于网络游戏沉迷导向在网络中学习有意义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大语文观”之——实用篇
1.编辑手机短信
手机短信因其表述简洁、传情达意方便快捷,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通讯方式,而且这种传情达意的形式也受到中考的青睐。2005年中考,个别省市就以此种形式命题。为此,我上了一堂专门练习编辑手机短信的课。学生分别就特定情境、事件、特定人物编制不同的信息。第一类:叙事。这基本是电报的替代形式,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事件,包含着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察。第二类:传情。其特点是大多用比兴手法,用排比的修辞表达感情。其后,我利用各种中外节假日,给学生布置自创短信的机会,如教师节,我们举行“教师节优秀自创短信大赛”,设置奖励等级,聘任各任课教师做评委,评出等级。另外,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等不同节日,我也要求学生自创短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这样的活动,不仅巩固了学生课内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了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2.收集经典语录
如今各大报刊、杂志都定期回望经典语录,其内容包罗万象,有对社会现状的揭露嘲讽;有对某些问题的深刻分析;有对内心的深入解剖……它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悍,道理耐人寻味,语言令人过目不忘。而且,这些经典语录大多运用了比喻、对比、反语等修辞,或言在此,意在彼,让人悟弦外之音,这都涉及语文基础知识与理解能力。试想: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将思想熔铸于简短的一句话中,语言怎能不发光,作文又怎能不精彩呢?所以,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到报刊杂志或网上选取适宜学生阅读的经典语录,拿来让他们分析、仿写。
如台湾举办的“我最想对父亲说的一句话”征文比赛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肺腑之言。我让学生欣赏之后,开展创作,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又如,有人这样阐述弱者与强者的区别:“所谓弱者和强者,其区别往往只在于前者常常把有望变成无望,而后者则常常把无望变成有望。”通过个别词语的置换巧妙地讲明了一个道理。而学生如法炮制的“小时候我为睡午觉而痛苦;长大后我为不能睡午觉而痛苦。”一语道出了成长后课业负担加重的苦恼。
3.寻找创意广告
市场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广告业的发展。如今,广告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已受到商家的高度重视,众商家不吝巨资做广告宣传,从而推销自己的产品,因而出现了许许多多新颖别致、意蕴丰富的好广告。这些广告好比磁石一般强烈地吸引着你,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广告商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的商品更是玩上了文字游戏。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有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
语义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意义,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如“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辉。”“足下”一指脚下,二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指第二人称“你”。这样就使该广告具有了双重意义:穿上金猴皮鞋,不仅脚下生辉,而且使人的形象光彩照人。
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或音近条件,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如“好面子洁面乳,只许痘留5天。”“痘留”与“逗留”同音,“逗留”意为短暂停留,指时间之短。这句话既说明洁面乳的治疗对象——脸上的“痘”,又说明了洁面乳的功效神速。“好面子”中的“好”字是一个多音字,“好面子”既可理解为“好(hǎo)面子”,又可以理解为“好(hào)面子”。这就使该广告又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方面说明了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一定能使你脸上的“痘”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定会给你留下一张好脸孔;另一方面,“好(hào)面子”意为好脸面,怕做错事丢脸,也就说明该产品是货真价实的,是不会欺骗消费者的,是维护自己的信誉的。
引用:引现成的成语、俗语等语言材料来表达。由于引用的材料为人们所熟知,因此更易于消费者理解和接受。如“亲亲八宝粥,口服心服。”“口服心服”既说明了食用方法,又说明了产品质量。
反语:用说反话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如“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
比拟:将物人格化,增加亲切感,增强说服力。如特快专递,当代神行太保。“神行太保”为《水浒》中人物,传说能日行千里,说明了特快专递速度之快。
学生通过收集这些广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学习了修辞语法等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语文教学要突出语言思维的训练,而语言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课堂养成是不够的,还必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勤于练习,教育家杜威也讲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持有这样的观点“生活即教育。”课堂教学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现实生活,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只要留意观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且处处能用到语文。文学创作中有寻根文学,这个根就是生活。但它又不是一般的生活,是经过浓缩、提炼的语文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教育”主张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教什么;只有走进生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怎样教。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