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国教育软实力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che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软实力”(Soft Power),原属一个国际政治术语,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1]。
  那么,什么是教育软实力呢?教育软实力是指那些办学硬条件之外的要素,诸如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特色、体现办学水平的综合实力,它们是大学内部的精神、文化、制度等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力量。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且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也在不断加剧。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反映国家综合实力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则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而高校是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如何适应国情的需要,积极稳妥发展高等教育,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如何着力打造和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增强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办学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1 目前我国高校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的发展,在总体上有种倾向,即重视学校硬件建设的投入,衡量或评价一个学校往往是看其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仪器设备价值、图书藏书量等。而在软实力建设方面重视和投入不够,轻视或忽略软实力方面的评估与评价。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我国高校“千校一面”,没有或很少具有特色。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各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制度管理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凸显各自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需求结构性失衡,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
  (2)在我国当前大学发展实践中,软实力理念缺失现象普遍。在“大楼与大师”的选择中,追崇“大楼”的力量超过了关注“大师”的力量。一些大学为了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或竞争优势,在校园建设上追求所谓气势、冲击力,过于注重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效益等硬指标增长,而不甚重视抑或忽略了对师资队伍、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结构、学科建设、社会品牌等软指标的建设和提升,特别是对耗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学术大师的培养和造就更是呈现整体性缄默,以致出现当代大学“形大而质小”、“外全而内空”的尴尬局面,暴露出发展的浮躁与功利,表现出发展的疲软与乏力,师资紧缺,教学质量滑坡,科研实力下降,以及严重缺乏对社会环境和服务对象急遽变化的及时、适度的反应能力,从而处于被动地位。
  (3)高校文化建设偏失。由于传统体制的负面影响制约了高校软实力的内核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对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科学,盲目追求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目前,许多大学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校园文化活动,从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二是缺乏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文化阐释和发掘。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特定活动的开展,但是,文化建设不等同于活动的堆砌,而需要对活动本身进行文化的阐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涵,使其成为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力量。三是校园文化建设重共性而轻个性。在我国当前的大学文化建设中,很多高校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积淀和社会环境,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共性太多而个性不足,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4)高校国际国内的校际交流仍处于较低层次。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2004年亚洲大学校长论坛上曾经这样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大势所趋”[2]。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的大学国际化程度高,教职工向全世界招聘,外籍教师比重都较高,一般占到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目前外籍教师占的比例在国内高校中是较高的,但仍不足10%。而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大学,留学生的比例占20%左右,我国留学生比例最高的高校-北京大学,2009年留学生所占比例约为10%,其他高校均低于这个水平。
  (5)高校大学精神的普遍缺失。大学精神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哈佛大学的“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以及耶鲁大学的“光明与真知”,都是很好的实例[3]。
  目前,我国内地的高等学府现只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地方,只注重发展教育的外向功能,而不切实地进行内在价值的引导,为了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在服务于社会的某一职业,谋求自己的生存。那些化育心灵的智慧、道德情操却统统远去我们的视野,校园里充斥着功利、浮躁。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为时尚所左右,教授们的科研急功近利地跟踪、模仿、复制甚至抄袭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浮躁之风甚嚣尘上。
  
  2 如何增强高校的软实力
  针对前述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是我国高校面对的重大全新课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提升自己的软实力。
  (1)科学地进行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大学的发展定位。要进一步认真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本问题,真正做到科学定位,突出特色,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以特色争一流,找准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2)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增强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英国剑桥大学前副校长阿什比曾经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4]。在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日益讲究个性化的时代背景下,特色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竞争力。抓住了特色,也就是抓住了学校的生存之路,个性特色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越是知名的大学,越有自己特色的大学。高校应在办学思路、教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办学历史,围绕为地方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做好发展定位,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渐形成优势专业,并籍此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让大师级人才源源不断产生的良性“生态系统”。要运用一流的项目,吸引、集聚、培养国际一流的科研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努力构造“合理流动、有序竞争、人才辈出、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梅贻琦先生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包括优秀的教师、顶尖的科研人员、精干的管理人员。前面两者就是所谓的“大师”。他们是大学的灵魂和核心,对学校学科力量人才的培养、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传道、授业和解惑”作用于学生或其他老师,使学校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大学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大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在大力引进或培养大师级学术领军人物的同时,高校也必须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制订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管理,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打造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
  (4)强力打造校园文化,增强高校软实力的鲜活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高校实际,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当地宝贵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及自身特色,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文化,努力重点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有朝气、有品位、学习型、创新型的校园文化。另外,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必须着眼于学校的全体人员,形成人人参与的气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精神关怀。
  同时,在高校文化建设方面,也要借鉴商业领域的品牌战略理论,努力打造学校的文化建设品牌[5]。通过建设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有意识地进行品牌经营,在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逐步探索和提炼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5)加强校际、校企以及国际高校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高校要充分利用校际资源,做到优势互补。更多地吸纳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教学和科研中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内容;与外国大学建立联系,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网络教学,通过先进的通信科技将世界更多的听众带入课堂。国内高校应拓宽互派留学生的范围,加大引进外籍教师的力度,教职工队伍中外籍教师应占到一定的比重。从实际角度考虑,对于我国大多数高校来讲,还是要充分利用国内的校际资源,实现国内的人才交流与优势互补[6]。
  (6)重塑大学精神。当前,加强大学精神建设,提炼和升华大学精神,正确引导大学精神,需要遵循以下四条理念:
  ①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高校软环境建设的归宿。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大学软实力造就过程中的重要原则。无论现代传媒如何发达,都不能忽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融合。师生是校园生活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师生为本,以高尚的情怀去关心爱护全体师生员工,才能体现时代精神,才能满足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
  ②“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卓越代表,其著名的文化思想和学术观点,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显得更加重要,它是促进大学学术氛围提升和学术繁荣的必由之路。
  ③和谐全面的发展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高等教育又是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教育体系具有引导和支持的作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应着力处理好学科发展的和谐、规模与质量的和谐、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法制与法治的和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等六个重要方面。
  ④教育创新的思想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大学精神最具本质的内核,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驱动力。大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是探索、发现、传播新知识的场所。因此教育创新,首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创新,大学要与时俱进,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人才观。大学教育要进行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跨越。
  总之,在当代知识经济社会中,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其自身发展的软实力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打造高校软实力,提升高校竞争力,是全球性竞争环境下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只有充分认识高校软实力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才能更好完善高校的自身发展,为经济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智力资源,进而凸显出高校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5(4):31~35.
  [2] 申小蓉,张翼.对高校软实力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209~211.
  [3] 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63~65.
  [4] 于大海,李春华.提升高校软实力探析[J].网络财富,2008(7):32~33.
  [5] 贺志军.浅谈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软实力提升[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1):87~90.
  [6] 韩震.教育交流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J].教育研究,2008(11):51~56.
其他文献
教师若能通过丰富多元的途径和方法,善于创设引人入胜的导入语,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成就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而且能够有效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力,从而在寓教
"电工"渗透到各行各业,直接影响时代的进步。大量的中职生是该行业的主力军,也是中职学校电工专业的希望。首先,中职学校要理清电工专业办学的方向;其次,拟定电工专业培养目标
近年来,为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内集装箱码头纷纷实施轮胎式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轮胎吊”)“油改电”项目。“油改电”轮胎吊以市电为主要动力源,作业时由市电
Behavior of the Coulomb energy difference for light nuclei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theaverage Coulomb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particles
We derive the one-loop effective action of SU(2) Yang Mills theory in the presence of fermions in the lowenergy limit. This result is presented by separating th
We have studied a modified Frenkel-Kontorova (FK) model with alternant coupling potential. From it, we obtain a coupling conservative map, it shows that the gol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情绪情感对教学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善于驾驭和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整个课堂教学就会游刃自如、生动活泼。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将学生心理研究与教学设计融合起来,多渠道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了教学工作开展。  一、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首先开始的是教学导入,教学导入用时较少,但是意义重大。抓住了教学导入可以实现把握学生内心的目标,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在课标和理论的共同引领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课堂“教”和“学”的内容与目标,并进行合理评价;课后拓展延伸,这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三部分缺一不可,保证教学设计的完整。  一、扩大阅读量,合理制订阅读计划  1.布置阅读任务  虽然课程改革后学生居于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指导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初中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尚浅,无法对文章进行正确鉴别,这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也受到了积极影响.因此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本文对中学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作
一节高效的语文课犹如一首优美的交响曲,教师不仅要精心备课,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而且要唱响高效课堂的前奏曲,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翅膀,借助求异思维,提出言之有理的新观点,师生携手合作,为构筑求实高效的课堂教学大厦添砖加瓦。笔者有感而发,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浅谈点滴收获,期盼同仁予以斧正。  一、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不管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