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剂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的喹诺酮类抗菌剂是1962年Lesher等发现的萘啶酸(nalidixic acid),其抗菌活性有限,并易产生耐药性。八十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衍生物,迄今临床应用和研究的已多达27种,其中突出的是氟哌酸(norfloxacin)、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氟嗪酸(ofloxacin)、氟啶酸(enoxacin)和甲氟哌酸(pefloxacin)。这些第二代喹诺酮抗菌剂毒副反应小,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抗菌作用强。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2例婴儿麻风。例1为4个月女婴,因1个月前左背部出现两块浅色皮损而就诊。患儿的父母及同胞无麻风病史,但生活在同一家庭内的叔叔患有活动性BT麻风(皮肤查茵阴性,且已接受4个月的治疗)。体检可见左背靠近臀部处有两块约3cm大小的浅色斑,皮损无浸润,皮肤查菌阴性,临床诊断为未定类麻风。Dharmendra抗原的麻风菌素反应阴性,皮损活检为未定类麻风,真皮神经有轻度单个核细胞浸润,神经内有少量簇集
期刊
蜕落蛇皮有与人皮肤相似的渗透屏障作用,易得、易存、不影响透过物检测等优点,由极扁平的脂肪细胞中层和两边的β-、α-角蛋白层构成,脂肪酸的组成与人相似.作者设计了长期水化作用、促渗剂效果比较、抗丙酮损伤三项实验,对蛇皮、人皮和无毛鼠皮的渗透能力进行比较.
期刊
在过去的15年,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的应用量稳步上升,1973年仅有4种NSAIDs被采用,即阿斯匹林、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和消炎痛.而目前在美国已有17种NSAIDs进入市场,零售店的处方中该类药物约占5%.在丹麦,估计约2.2%的人应用此类药.
期刊
作者对现在北美洲的头癣进行了3个方面的研究。
一般认为,银屑病发病与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为基础的环境因素有关.药物是诱发、恶化本病的因素之一,其机理与本病特异性Koebner现象有关.作者经治的59例由于诱因导致发病的病例中,8%是药物所致.Abel等汇总了药物使银屑病皮疹恶化的报告并提出了若干问题.
至今尚未见艾滋病患者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和菌血症的报告,作者对所见到的1例作如下介绍。患者,36岁,同性恋的男性黑人,1984年10月来诊治下肢溃疡性损害,当时体检见有鹅口疮。皮肤病损活检示慢性非特异性皮炎,在活检标本渗出液中发现革兰阳性球菌。用氢化可的松霜剂后,皮损稍好转。1985年1月患者又来就诊,主诉进行性呼吸困难已6周,伴间歇性腹泻、乏力和食欲不振,体重下降23kg,收住院治疗。体
带状疱疹的皮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主要的传播源。为了预防水痘流行的发生,检测皮损中病毒的活力乃是决定患者隔离天数的重要依据,本文对59例(男33,女26,年龄10~83岁)带状疱疹患者(起疹1~9天)在疾病全过程中作病毒分离,并探讨其分离率与发疹天数和皮损情况的关系。
本文报道2例色素性玫瑰疹。例1.17岁,女性,1986年2月初诊,发病3月,皮疹分布在躯干、颈、四肢近端,为沿皮纹方向排列的、多发性小豆至豌豆大小椭圆形黑褐色斑和少量呈带鳞屑、轻度隆起的红斑。右股红斑的组织相:表皮角质增生,颗粒层增厚及棘层不规则增生,部分基底层可见液化变性和胶样小体,黑素含量不增加。真皮浅层的血管周围有小圆细胞、组织细胞及少数肥大细胞浸润。右侧腹部黑褐色斑组织相:表皮无明显改变,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0年报道了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在不同国家发现了产β-内酰胺酶的淋球菌菌株,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此种菌株多达48%.苏联文献1983年也公布了有关分离出产β-内酰胺酶和对青霉素制剂耐药的淋球菌菌株的资料.作者于1983年~1986年观察了118例年龄为17~55岁的淋病病人,其中99例为塔什干居民;9例来自中东国家(入境时作预防性医学检察时发现)、10例来自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
期刊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由Lyell(1856)首先提出。实际上其当时概念并非代表独立的一种疾病,而是几种严重型水疱类疾病共用的病理诊断名词。随后Lyell等又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性和非金葡菌性的TEN在病因病理上有明显的不同。Melish等(1970)正式将金葡菌性TEN命名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