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贯通史事——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教学之法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一编写、统一审定、统一使用,体现了国家意志,其权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基层教师开展教学的资源,更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教师需充分领会教材内容,高效开展教学活动,以贯彻国家的意图.如何才能达成该目标呢?笔者认为深入分析统编教材文本,挖掘文字背后所要传达的思想,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就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中国近现代史内容为例,简要交流笔者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其他文献
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写作,大致可以分成几大类,一是基于教材研究的历史问题分析类论文,二是基于教学设计的课例研究类论文,三是基于课堂观察的评课类论文,四是历史教育和历史课
摘 要 做题、讲题、考试占据了高三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多年以来,试题虽然千变万化,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却异常一致且稳定。笔者認为,如审题不清、信息不全和逻辑混乱等问题,都能够通过有效的结构化思维培养得到改善。本文以具体试题为例,将“结构化”这一思维工具运用于解题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和条理分析的操作及实践。   关键词 高三复习,结构化,解题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晚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以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解唯物主义历史观,以自然辩证法为试金石详细阐述了他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卢卡奇将历史和自然对立起来,因
“人地互动”与“时空交织”是高考时空观念素养考查的重要内容.中学教学中只见“人”“时”,不见“地”“空”,即“见人不见地”“见时不见空”的现象时常出现.“人”“地”
鉴于历史学科蕴藏得天独厚的育人价值,历史教师应该在遵循历史逻辑的基础上落实学科育人.这就要求教师研究教学内容,梳理历史逻辑,挖掘育人价值,并遵循历史教学逻辑和学生思
关键词 拜占庭研究,学术传统,精神解放,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K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21)05-0022-09   拜占廷帝国历史与文化研究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16世纪末至17世紀末的早期兴起阶段、18世纪百年左右的停滞阶段、19世纪上半叶以后的快速发展阶段。①拜占廷研究工作的曲折发展伴随着欧洲近代以来巨大的历史变革,这门学问的兴起生动反
[摘 要]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探索国家出路,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这些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西方列强加快了对外侵略扩张和分割世界的步伐,致使中国边疆危机不断。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人民仍需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不懈斗争
部编教材的启用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给中学历史课堂带来深刻转型契机.本文拟以“南海一号”上“被忽视”的铁锅为切入,结合新版初高中教材,试以“海洋全球化”视角
在当前的历史教育中,中学与大学之间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存在严重的断裂和错位.无论将历史教育作为汲取人类文明和知识的途径,还是作为培养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的手段,中
期刊
《历史教学》创刊70周年了,在众多的杂志中,它是集史学研究与注重教学实践为一身的特色期刊,是中学历史教师的良师益友.常有年轻的老师问我,如何开展历史教育研究?如何写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