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地区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艾森克人格初步调查与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qs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的人格特征,为临床上防治黄褐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s pers onality questionaire,EPQ)(成人版)对96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与正常常模比较,黄褐斑患者P量表(精神质)、N量表(神经质)的分值均高于常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褐斑患者普遍具有精神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征,应合理加以干预。
  [关键词]黄褐斑;艾森克人格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10-0-0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育龄期女性多见,好发于面部,对患者容貌影响较大,患者就诊时多伴有焦虑等不良情绪。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而关于黄褐斑患者的心理和人格特征鲜见报道。为此,我们通过本次调查了解黄褐斑患者的人格特征,为临床上从心理、社会等方面防治黄褐斑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纳入标准:临床上诊断为黄褐斑,诊断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12月修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经医师告知调查目的,取得患者同意,患者自愿并能独立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排除标准:并发其他皮肤病、文盲、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病史等。共纳入患者96例,均为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常年居住在大理市及近郊区的黄褐斑患者,年龄20.50~51.00岁,平均(34.00±8.25)岁,均为女性。
  1.2 方法:填表前由医师告知患者该调查的目的,取消患者的疑虑,由患者独立完成调查表,该表分为:(1)个人资料:包括年龄、婚姻、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条件;(2)皮损特点:皮损分布部位、颜色及病程;(3)艾森克人格量表,该量表是由英国艾森克教授1952年编制的一个专用于人格测量的心理测量工具。1986年由龚耀先修订[1],已在我国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修订版共88个条目,涵盖即精神质(P)、内外倾向(E)、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和掩饰和撒谎(L)4个维度:①精神质(P),为单极计分,得分高者精神偏移倾向明显,得分低者则表示正常;②内外向(E),用于说明个性的内外倾向性,记分越高,则外向倾向越明显。反之,则内向倾向越明显;③神经质(N),主要表明情绪的稳定与否,高分者趋向于不稳定,反之则倾向于稳定;④掩饰性(L),分数高者说谎倾向明显,反之则说谎倾向不明显。对全部研究对象测量四个维度变量,测得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进行方差分析。粗分经转换成标准分后分析其人格特点。该测量结果反映个体对外界刺激较为恒定的反应方式和行为模式,与精神状态、某些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50~51.00岁,平均(34.00±8.25)岁,病程6月~15年;未婚18例(18.75%),已婚63例(65.63%),离异15例(15.63%);农民24例,个体20例,企业职员30例,事业单位人员22例;初中及以下文化26例,高中及以上文化70例,其中本科及研究生42例。所有患者均常年居住在大理市及近郊区,居住条件可。
  2.2 皮损特点:蝶形分布于两颊者38例(39.58%),以面上部为主者23例(23.96%),面下部为主者6例(6.25),泛发型29例(30.21%)。皮损颜色从淡褐色到深褐色不等。
  2.3 黄褐斑患者EPQ分值比较:黄褐斑患者和常模EPQ各分量表粗分均值比较,黄褐斑患者P量表、N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常模,t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量表、L量表得分与常模比较无差异(见表1)。
  2.4 黄褐斑患者心理特征分析:量表粗分转换成标准分(T分)后结果显示,以50量表分为均分,详见表2。
  2.4.1 精神质分析:P分高于61.50的患者占27.08%,远高于一般人群的12.50%;提示患者的一种倔强、孤僻、冷漠的心理特质。
  2.4.2 性格内外向分析:E分高于61.50的仅占6.25%,明显低于一般人群的12.50%, 低于38.50的占14.58%,高于一般人群的12.50%,提示黄褐斑患者中性格外向者较一般人群少,而性格内向者较一般人略多。
  2.4.3 情绪稳定性分析:N分高于61.50的患者占27.08%,远高于一般人群的12.50%;提示黄褐斑患者的情绪较不稳定。
  2.4.4 掩饰性:L分超过56.70的占12.50%,与一般人相似,无高于61.50分的患者,说明测试可信。
  3 讨论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人格是内在的,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EPQ量表测试的是一个人长期、稳定的性格特质,不但可以测试个体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为反应,而且不同的人格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患病倾向。本调查结果显示,黄褐斑患者趋向于P量表(精神质)、N量表(神经质)异常的人格。测试中L量表(掩饰程度)与常模比较无差异,说明EPQ量表测量的人格特征比较可靠。
  调查中黄褐斑患者的P分为5.25±2.84,常模4.63±2.9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孤僻、冷漠、控制力差等个性特征,同时对各种刺激易产生强烈反应,此类人在遇到日常心理社会问题时常较一般人更难解脱,长期陷于困扰中而出现不良情绪。黄褐斑患者的N分为13.14±5.45,常模为11.98±4.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黄褐斑患者具有高神经质的个性特质。高神经质个体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和产生抑郁等问题[2]。E量表评分显示黄褐斑患者E分低于38.50分的占14.58%,高于常模,而经t检验显示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我们的调查人数不多有关。从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看,黄褐斑患者常具有倔强、孤僻的心理特质;性格内向者居多,且情绪较不稳定。另外,我们从临床访谈中了解到,多数黄褐斑患者在发病前曾因某些生活事件导致不良情绪的出现,如:焦虑、悲伤等,有部分患者在情绪不佳时发现黄褐斑的颜色加深。国内林新瑜[3]、吴小红等[4]调查也发现精神因素与黄褐斑发病有明显关系。皮肤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密切的联系,持久、剧烈的精神刺激若不能缓解,可引起皮肤病变。不良情绪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而导致促黑素释放,引起色素沉着;同时,不良情绪还可导致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产生黑素促进因子,该因子对促黑素有增强作用[5]。结合调查结果,我们认为黄褐斑患者在其独特的人格基础上,受内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情绪而诱发或加重黄褐斑。但也有可能由于患者的黄褐斑对容貌的影响和久治不愈的烦恼而影响了患者的个性,或者两者相互作用,具体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师应重视人格特征在防治黄褐斑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当病理生理性病因不能解释疾病的产生时,应分析是否存在心理学病因。同时我们建议在诊治黄褐斑患者时,适当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行为方式,当遇到有心理异常的患者,可建议进行心理咨询及治疗。
  [参考文献]
  [1]龚耀先.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修订).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1-49.
  [2]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82.
  [3]林新瑜,罗旭松,向雪岑,等.150例黄褐斑患者发病因素的统计分析[J].华西医学,2003,18(3):329-330.
  [4]吴小红,王煜明,刘凡利.女性黄褐斑130例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11):863-865.
  [5]朱文元.白癜风与黄褐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72-273.
  [收稿日期]2012-07-24 [修回日期]2012-09-28
  编辑/李阳利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技术应用于轴型皮瓣修复慢性感染创面中的临床经验。方法:慢性感染创面共25例,实施轴型皮瓣修复,皮瓣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进行持续负压灌洗引流7~14天,停止灌洗后维持负压吸引3~5天,拔除引流管,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感染控制,创面及时修复。结论:持续负压灌洗引流有利于控制感染,促进皮瓣存活及创面修复。  [关键词]负压灌洗疗法;轴型皮瓣;慢性感染创面
期刊
腋臭是一种不良体味,在青春期发病,一般见于青春期的女性[1],12岁以下的人因为腋臭就诊较为罕见,别说是因为腋臭而要求手术治疗的。作者曾遇到过1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基本资料:患者,女,12岁,1999年11月11日出生,2011年8月8日由其父亲带来就诊,诉说患儿有腋臭,用不敢进她的房间来形容其腋臭的严重程度,刚结束初考,准备进入初中念书,家长怕女儿因腋臭影响与同学的交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孔引流在皮瓣法腋臭切除术中预防瘢痕发生的作用。方法:76例腋臭患者采用皮瓣法腋臭切除术,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上用尖刀片沿皮纹戳数个长约3mm的微孔进行引流,缝合切口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压迫手术区敷料。术后第3天及第7天换药,10天拆线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3~6月进行随访。结果:76例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及感染发生,切口甲级愈合。随访全部患者腋部辛辣汗臭均消失、出汗减少,社交正常
期刊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为下颌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颅面形态、口腔功能和身心健康,如何促进下颌发育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Forsus Spring矫治器(以下简称Forsus矫治器)的出现对于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1]。Forsus矫治器又称Forsus推杆矫治器或Forsus抗疲劳装置,是美国正畸医师Bill Vogt在2001年设计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多枚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应用修复头面颈胸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2例先天性和获得性头面颈胸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及部位的不同,埋置1~3枚不等的合适形状和容量的扩张器,术后1周开始经注射壶注入生理盐水,每次注水为扩张器体积的10%,每周1~2次,待扩张达到合适的体积后,维持扩张2周,防止扩张后皮瓣术后收缩,而后切除病变组织应用旋转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性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上睑皮肤松弛临床特点,探讨其两者的差异性给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对208例女性上睑皮肤松弛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维族女性与汉族女性上睑皮肤松弛有显著区别,两个民族中工作职员共95例所占比例最大,为45.7%,农(牧)民60例占比例第二,为20.8%,手术方式在维族女性和汉族女性中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说明维族患者更常用去皮较多的宽重
期刊
自体耳软骨移植是国内应用较多的一种鼻尖整形术式,其可以增加鼻尖部自体组织厚度,联合假体隆鼻可有效避免假体下滑、外露,鼻尖皮肤潮红、苍白等并发症的出现[1]。目前,业内对于软骨移植后固定术式略有差异,或固定于鼻假体上,或固定于鼻尖皮肤上,但缘何固定部位不同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等未见详细分析。2011~2012年,笔者应用耳软骨移植后与鼻尖皮肤固定的方法,对30例低鼻患者(部分合并朝天鼻、短鼻)进行联
期刊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45天,因左侧额头、颊部、 颞部、耳廓、下颌部起淡红色斑块、丘疹45天就诊。患儿出生时即有,表面光滑无毛发生长,随着每天生长发育,斑块迅速增大增多,表面粗糙不平,呈疣状增生,在出生30天时曾到当地医院诊断为“血管瘤”,未予治疗。于2012年2月6日到本院门诊诊治,系统检查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类似病史,患儿系第三胎顺产。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发现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皇后光子嫩肤仪对有面部痤疮红斑及炎性色素沉着的患者进行治疗,波长560~1200nm,能量密度16~28J/cm2,治疗3~5 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为4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36 例患者中褐黑色炎性色素沉着51例,红斑137例,红斑加色素沉着48例,其中111例痊愈,显效101例,有效2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蒂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外踝上穿支皮瓣修复32例足踝部深度烧伤后皮肤缺损创面,其中外踝上前穿支皮瓣15例,外踝上后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7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获6~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外踝上穿支皮瓣是修复足踝部深度烧伤后皮肤缺损创面的较好办法。  [关键词]穿支皮瓣;足;踝;烧伤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