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幽暗意识”的可能(评论)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文章的题目,我大体上能料想到《幽暗》的文学旨趣。小说读到一半时,我便想起了历史学家张灏先生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张灏认为:“幽暗意识仍然假定理想性与道德意识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可少的一部分。唯其如此,才能以理想与价值反照出人性与人世的阴暗面,但这并不代表它在价值上认可或接受这阴暗面。因此,幽暗意识一方面要求正视人性与人世的阴暗面,另一方面本着人的理想性与道德意识,对这阴暗面加以疏导、围堵与制衡,去逐渐改善人类社会。也可以说,幽暗意识是离不开理想主义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是生存在两极之间的动物,一方面是理想,一方面是阴暗;一方面是神性,一方面是魔性;一方面是无限,一方面是有限。人的生命就是在这神魔混杂的两极之间挣扎与摸索的过程。”这是历史学家的判断,过于理性。《幽暗》直接切入具体可感的生活,就显得亲近、生动了许多。
  小说中的两个中年已婚女性,因为孩子留学的原因在异国他乡遇“故知”。这里的“故知”不是多年的“旧雨”老友,而是有过相似“幽暗”经历的“新知”。“我”和洛恩相识于一次朋友组织的聚会,聚会上大家谈论的都是旅居、移民、陪读之类的“俗事”。虽然彼此加了微信,但一直没有联系。现在的通信工具越来越便捷了,即便是身隔万里,一个发送键也会让你的声音和文字立即出现在大洋彼岸。虽然工具很便捷,但联络却未见得紧密起来。在忙碌与便捷之间,插入的是遗忘的休止符。
  一些幽暗往事和幽暗意识,都往往压在身体的深处。在一个惯常的、熟悉的秩序中,在忙碌的世俗生活中,我们基本不大会想起这些“创伤记忆”或“伤心往事”;它们也很乖巧,亦不会主动冒出来。到了异国他乡,生活秩序变了,生活节奏也慢了,人也就闲下来了。这一闲,人的内心便不安分起来,就会胡思乱想,会玄思,而那些“压在心头上的坟”也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
  一个午后,“我”和洛恩坐在波士顿的一个喧闹的餐馆中,分享了各自的“幽暗往事”,“四周并不安静,挨着我们的那一桌,四个年輕的白人,喝着酒比中国人还喧哗。把这儿当酒吧了?我问她这儿天天这样?她说基本上”。“幽暗往事”本该在静谧的、私密的空间里分享诉说,而我们却选择在一个喧闹的、开放的空间。这种反差为这种“幽暗”增加了巨大的张力。
  “我”的“幽暗往事”发生在“我”与初中好友之间。“我认识她的时候还在读初二,她是新来的插班生。开学第一天,学校照例要搞一次卫生,我和她被派去操场搬砖。我们像蚂蚁一样来来回回搬着,每次碰到她,我就笑一笑。可能是因为老师说了,对新来的同学要友好。可能是因为她穿了一件跟我一样的衬衫。毕业后,我们进了不同的学校,还通过好多年的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是出自于某种“幽暗意识”,“我”有一次没有回复好友的信,后来她也没有再给“我”写过信。自此,她就开始对我充满“漠视”与“敌意”。毕业十多年后的聚会上,她只是对“我”点点头,一句话也没有讲;在班级的微信群里,大家称赞“我”写的随笔,她却出来“消解”那些称赞,“她怎么不把她写的艺术随笔发给我们看看?我忽然就哑了,就息声了”。在社区志愿者的活动上,“我”遇到了她,有几次搭讪的机会都不错,最终却也都是擦肩而过。“我”和好友之间的隔阂乃至敌意,都是因为没有及时回复她的来信,加之“我”失恋后,想抹去之前的全部痕迹,顺带也“终结”了这段曾经的友谊。“我”做的这些都可算是无心插柳,但好友后来的反应却有些“幽暗”了。隔阂的形成可能就是一两句话,几分钟的事情,但要消除这些隔阂,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这正如“囚徒困境”一样,彼此没有信任,也只好“幽暗”对方了。这种“幽暗”的循环,也只能是“相见不如怀念”了。
  洛恩也和“我”分享了她的“幽暗往事”。洛恩和表弟从小就很好,小舅去世时,表弟才十五岁,是洛恩和丈夫陪着表弟守灵料理后事。她和表弟的隔阂发生在参加表弟的婚礼后。婚礼时,“她的衣服太素净了。难怪贝贝的父亲见了她眼神变得那么奇怪,要不是中间她去上厕所,有人在那儿说他关照大家穿红一点,喜庆一点,她还不知道。她起先觉得这不能怪她,少女时代她就偏爱黑白灰,没必要为了喝喜酒改变自己的衣着风格吧?但是,怎么说她都不应该忽略贝贝的父亲肝癌晚期这个事实。又不是一件粉色的衣服都没有。她就是太自我了。太不考虑别人了。特别是几个月后,贝贝的父亲去世,她更觉得婚礼当天自己下了车走向贝贝一家,穿着黑裙黑高跟鞋捧着白手包的她不吉利极了,不是来喝喜酒,而是一个提早来报丧的人。”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存在方式越来越原子化。这种原子化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家越来越注重“自我”,“自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不可撼动的、前提性的价值观。有些时候,“自我”与“任性”“随性”这些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区分的。个体性的经验和感受在以“自我”为核心价值的现代社会中被突显出来。这也就导致了个体性经验与公共性经验、传统性经验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韩少功说过,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人情是世俗生活中的一个最大现实,处理得当则赢家通吃,处理不当则满盘皆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面对一个人的小举动,最后伤害的可能是一群人。尽管洛恩后来也设法弥补因过于“自我”的举动而带来的后果,但至多也只是抹平了表面的“伤疤”,情感深处的裂痕终将无法修补。有一次,洛恩从美国回来探亲,在医院遇到了表弟的妻子贝贝,她们近在咫尺,贝贝就没有“认出”洛恩来,“隔天,我母亲叫了好些亲戚过来吃饭。贝贝进来,和往常一样喊了我一声,坐到一边陪女儿玩画画游戏,安安妥妥的。有鬼的是我。是我一直心怀鬼胎。”
  在大洋彼岸的午后,“我”和洛恩互相讲述了各自的“幽暗往事”。无论是“我”还是洛恩,各自与好友、亲戚间的隔阂,可能是出自于各自的“幽暗意识”,也可能是源自于某次误解、错辨。这种误解来自于彼此的不信任,一方面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幽暗意识”,这是文明难以根除的隐秘角落;另一方面正如吴文君说:“有多少种不同的生活,就有多少不同的小说。”就是高度原子化的自我忽视了不同个体之间经验的差异性,造成了我们缺少共情的能力,彼此之间很难有“理解之同情”。那么,我们如何在这幽暗的人性深渊中实现突围,去探寻、搭建彼此认知、理解的桥梁,恐怕交往与讲述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在交往与讲述中打开人性中那些幽暗的角落,让话语的光热照耀进去。
  吴文君有言:“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从形式上来说,就是一道伤口。人的身上也有着同样的伤口,只是有些能看到,有些因为藏得过深而看不到。”伤口虽然看不到,但疼痛一直都在。“无能”的文学与“无言的词语”有时候就是能够抵达那些我们看不到的“深处”,抚慰那些不带疤痕的疼痛。这或许就是将我们从“幽暗意识”的深渊中解救出来的一种有效方式,“小说并不创造什么,它只是在发现。往日还有无数的未知,需要洞见也只有洞见才能把它们一点一点解放出来。”
  【责任编辑】  陈昌平
  作者简介:
  张涛,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我的马,在海边  信马由缰,我有我的自由  空中做巢,我在门外,天风浩荡  我来过,又走了  自斟自饮,我始终喝不赢自己  我是一个失败的角色  风是无辜的,乌鸦像神父,故作姿态  它们像是不食人间烟火  灵魂沉默,天地空空  草留在梦里,那有什么用  我走了,你们还在场  我是什么?谁能为我作证?  风无语,风无根  追风者,请你告诉我  【责任编辑】 宋晓杰  作者簡介:  慕白,1973年出
期刊
在我的生命中,无论有没有一匹马擦身 而过  无论被怎样的事物挤伤  我都没有慌亂  怎样的风吹来让我打翻秋色  我还保持一贯的端庄和矜持  从来没有去想天堂里会不会有这段经过  没有想过雪,迈着老迈的步子  一个趔趄撞进我的怀中  还会有更多的时光紧逼  更多的哀痛爬上来
期刊
是一个村庄  也是一块墓地  我生在这里  我的父母埋在這里
期刊
我听见风声了  它多么无序,四周全是伤口  這也许就是破碎  我的山河破碎了  我的骨朵开始鼓胀  我的事业还没有完成
期刊
《鸭绿江》杂志是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初冬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文学杂志,也是全国唯一一本建国前创刊的省级纯文学杂志,被誉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份文学骨血”。  《鸭绿江》作为辽宁唯一省级纯文学期刊,在东北乃至全国的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74年来,《鸭綠江》团结了国内一大批著名作家,扶持了无数文学新人,为中国当代文学奉献了许多优秀作品,为巩固东北根据地、创建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期刊
这不算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而且又是晚上,一天要结束的时候,大街上行驶的某辆出租车里搭了两个姑娘。一个长头发,一个短头发,两人都很白皙。  她們坐在车上,老半天没有人说话。  他看起来有点可怜。长发姑娘首先打破沉默。  你说谁?  就那个……你那朋友啊。  为什么这么说?  反正他看起来就是有点可怜……她继续说,你想,一个老男人一天都孤苦伶仃地待在一个房间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发呆,好惨……她说话时的
期刊
主持人语:  蔡天心是第一位在《东北文艺》(《鸭绿江》创刊之名)署上主编名字的作家。这是1950年2月《东北文艺》在沈阳复刊(当时《东北文艺》第一期标为“创刊号”)之后显现在“封三”的仿宋字体,也赫然并列着编委们的名字。《东北文艺》1946年12月在哈尔滨创刊,主编草明,但刊物上没有主编的名字。1948年7月之后接替《东北文艺》的《文学战线》,主编周立波,刊物上也没有主编的名字。鲜明地以印刷体方式
期刊
0  似乎很早之前就“认识”赵松,然而真正安静下来阅读赵松却是最近的事儿。赵松让我意外。赵松是那样不同,面目清晰地不同,他让我偶尔会“想到”另一位居于上海的作家孙甘露。当然赵松的写作风格与孙甘露的写作风格差异性明显。我说的不是模仿和师承的关系,我说的是他们的独特和“孤立”,几乎让你在中国作家中少见同类的那种“孤立”。如果说相似性,我倒觉得赵松的那本《积木书》与胡安·何塞·阿雷奥拉的《寓言集》有几分
期刊
小儿麻痹症  1907年7月6日,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在蓝房子出生。蓝房子是人们后来的叫法,弗里达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这里。现在蓝房子成了一座展示弗里达·卡罗物品的博物馆,位于墨西哥城的科约阿坎区。这个历史悠久、艺术气息浓郁的地区,还曾住过文学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不过两人并无交集,弗里达·卡罗在1954年就去世了,而马尔克斯是在1961年才搬来的。这里是墨西哥城最具魅力的地方
期刊
1  必须意识到疾病不仅是一种医学事实,同时也是一种人文现象。围绕疾病的讲述所形成的疾病叙事建构了疾病在生理和医学层面之外的文化和话语层面。简言之,疾病不仅是一种生理现实,也是一种叙事现实。疾病如何进入语言体系,如何被叙述和分享,人们为疾病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是一个涉及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问题。很多时候,人们不仅要面对疾病在生理学层面的重压,更要面对疾病在叙事层面的戕害。因此,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