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汉语词汇百花园里的奇葩,是社会上广为流传的结构固定、音节整齐、意义精辟的定型短语, 是词汇系统中比较特殊的成分。它能以最简洁的形式和最和谐的韵律,扼要、生动地表达出丰富多彩的语言信息。成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运用成语时所渲染出来的文化感染力充分展示了汉语言的魅力。所以,在出初中语文课中进行成语教学有着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成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成语具有的优势
(1)言简意赅。成语一般都能把人们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用十分简练、非常概括的几个字说出来,适当地运用这些成语,会使语句显得格外精炼。例如: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的成语,比喻明明有捷径走,却绕弯子,最后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现在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这个意思,如果改用一般的话来说,即使用很多的字,也未必能表达得这样丰富透彻。
(2)易学易记。事实上,很多成语在结构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基本上有规律可循,所以学起来都比较容易,例如:根深蒂固、天长地久、门当户对等等,这些成语,从语法的角度上来分析都是并列和主谓结构,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学和记都比较容易。
(3)形象具体。有许多成语,含有显著的修辞因素,看了或听了以后,就会在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具体的印象。如:朝三暮四、斩钉截铁、目中无人、口是心非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使人一看就觉得形象具体。
(4)语势有力。成语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群众基础,表达的效果比用意思相同的一般说法更强。例如“群起而攻之”,就比“大家一齐起来反对他”或者“批评他”“斥责他”更有力。所以在写作中适当地使用成语,不仅能增强表达效果,而且可以使文章的语汇丰富多彩,表达更加形象具体。
(二)成语是帮助学习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或多或少地要了解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很多學生都感到头疼。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语法、修辞等,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学习成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词的活用等。借助成语来学习古代汉语,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例如,通过成语熟悉一些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光阴似箭(比喻)、怒发冲冠(夸张)、布衣之交(借代)、莺歌燕舞(拟人)、喜怒哀乐(排比)、前居后恭(对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偶)、破釜沉舟(用典)。还有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一目了然(目,名词用如动词)、见多识广(见、识,动词用如名词)、标新立异(新、异,形容词用如名词)、十全十美(十,数词用如副词)等。
(三)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是汉语语言文化的精华,只要认真仔细的品味每个成语的含义,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而作为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成语的教学也为汉语教学和汉文化传播创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新契机。同一般的词汇相比,汉语成语同文化的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也极富个性。在成语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通过“衣冠楚楚、张冠李戴、两袖清风”等可以了解中国的服饰文化;通过“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精雕细刻”等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
(四)是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
成语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词汇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成语在汉语词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极大,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书中,中国人都喜欢不同程度地运用成语。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数量众多的成语是他们无法回避的任务之一,能否准确无误地运用成语也是衡量语言流利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当前成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1)成语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教材编写没有将成语列为一个专题,而是依附在一般的词汇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忽略成语这一重点和亮点。教材中对成语多以介绍为主,对那些日常交际中频频出现的成语缺乏应有的重视,缺乏对其真正表达含义的重视和介绍,就无怪乎学生会出错了,而且其所涉及的成语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交际和学习的需求。
(2)教学过程中随意性过大,教师对成语这块内容部没有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讲解,不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不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大众媒体是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窗口,但其滥用成语使本来就薄弱的成语教学雪上加霜。比如某电视台播放的某品牌酒的广告词是“一声朋友,天尝地酒(天长地久)”;某报纸关于某品牌优酸乳的广告词是“有酸有甜,有自有味(有滋有味)”;还有某洗衣机的广告词是“闲妻良母(贤妻良母)”等等。所有的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误导,使其接收到错误的语言知识,对语言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4)由于知识接收能力的差异、理解偏差等原因,使得成语部分成为学生学习时的错误多发地带,主要表现在:
1.对成语意义的理解把握不准确
(1)以偏概全。一些成语学生并没有学过,但其中一个词或几个字他们是学过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将成语中他所认识的字或词误解为整个成语的意思。如,一家人过得一团和气。 “一团和气”是态度温和、没有原则的意思,是无法用来形容家庭关系和睦的。学生以为“一团和气”就是和气的意思,所以犯了严重的错误。
(2)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干扰。有的成语的某个字的义项不常见,学生又没有学过,就选择自己学习过的义项来解决,结果往往会造成词义理解的偏差。
(3)不了解成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一些成语在长期使用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是无法从字面上看出来的,这是词的引申比喻。
(4)忽视成语的感情色彩。如:杨老师教了很多年书,他的学生无孔不入。“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钻。而句中明显是要表述“桃李满天下”之意。
(5)缺乏文言知识,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汉语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由古代文言发展的现代汉语,有许多动词虚化,造成学生对于大量文言结构的成语理解上产生障碍。
2.不了解成语的固定搭配
成语搭配属于语言的一种习惯表达方式,一般无规律可循。因其无规律性,对于学生来说就难掌握,造成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与人们表达习惯不符的情况。在教学中,搭配也是成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小觑的环节。
3.误用“活用”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定型性的特点,但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修辞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如成语中可以嵌入词语,“重蹈以往的覆辙”,而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声韵上的要求,也可以将“千钧一发”、“忍气吞声”说成“一发千钧”、“吞声忍气”。诸多此类成语的活用情况,在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活用”成语,结果却会带来啼笑皆非的“笑果”。
三、成语教学策略
(一)字本位法
成语的意义不是几个字意义的简单相加,不能望文生义。但这并不代表着可以将字面意思抛之脑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记录了现代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语素。成语大多由几个独立的语素组成。虽然成语的意义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但又是在这些字面意义基础上引申、比喻、推导而得来的,是互相融为一体的。因此,这些字面意义就为深入了解成语大开方便之门。例如,讲解“千载难逢”这个成语时,只需告诉学生“载”是“年”的意思,“逢”是“遇到”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一千年也难遇到,形容机会极其难得与可贵。这样,这个成语就很容易被学生掌握了。比如“载歌载舞”、“节衣缩食”、“张冠李戴”等词我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二)溯源法
汉语成语的来源很广, 主要来自书面语言和口头俗语。具体来说, 来自五个方面: 寓言、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古人故事;古诗文语句; 谚语俗语;人民群众长期使用的凝练词组。如果将这些成语的来源讲给学生听,这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肯定会抓住每个学生的心,同时每个成语的意义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理解与消化。试举一例:
《列子·天瑞》载: 周朝时候, 杞国有一个人担忧天地崩坠, 自身无处寄托, 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 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三)依托教材法
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生字生词、人物形象、内容等等,都是载体,负载着丰富的词汇量。如果在学习生字生词和课文内容的时候,有意用成语组词造句或者用成语替换课文中的一般词汇,就会有效的扩大成语的使用量。比如,课文中的“兴冲冲”我们可以由“兴高采烈”来代替,“继续努力”可以由“再接再厉”来代替,“帮大忙”可以由“雪中送炭”来代替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显化语言的内涵,同时成语的意义也会在与课文的紧密联系中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四)语境法
有时候,单个成语的意思不好理解,学生容易望文生义。所以要选取学生熟悉的或亲自经历的事例来设定具体的语言坏境,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或者词的实际应用中去体会理解词义,例如“无所不为”这个成语,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意思是“什么都敢做”。事实上,它是一个贬义词,指什么坏事都干。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一个例句中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它的内涵,如:这些强盗烧杀抢夺,无所不为。
一、成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一)成语具有的优势
(1)言简意赅。成语一般都能把人们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思想,用十分简练、非常概括的几个字说出来,适当地运用这些成语,会使语句显得格外精炼。例如: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的成语,比喻明明有捷径走,却绕弯子,最后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现在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这个意思,如果改用一般的话来说,即使用很多的字,也未必能表达得这样丰富透彻。
(2)易学易记。事实上,很多成语在结构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基本上有规律可循,所以学起来都比较容易,例如:根深蒂固、天长地久、门当户对等等,这些成语,从语法的角度上来分析都是并列和主谓结构,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学和记都比较容易。
(3)形象具体。有许多成语,含有显著的修辞因素,看了或听了以后,就会在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具体的印象。如:朝三暮四、斩钉截铁、目中无人、口是心非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使人一看就觉得形象具体。
(4)语势有力。成语是历史的产物,具有群众基础,表达的效果比用意思相同的一般说法更强。例如“群起而攻之”,就比“大家一齐起来反对他”或者“批评他”“斥责他”更有力。所以在写作中适当地使用成语,不仅能增强表达效果,而且可以使文章的语汇丰富多彩,表达更加形象具体。
(二)成语是帮助学习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或多或少地要了解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晦涩难懂、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很多學生都感到头疼。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保留了许多文言词的读音、写法、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语法、修辞等,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学习成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词的活用等。借助成语来学习古代汉语,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例如,通过成语熟悉一些汉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光阴似箭(比喻)、怒发冲冠(夸张)、布衣之交(借代)、莺歌燕舞(拟人)、喜怒哀乐(排比)、前居后恭(对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偶)、破釜沉舟(用典)。还有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一目了然(目,名词用如动词)、见多识广(见、识,动词用如名词)、标新立异(新、异,形容词用如名词)、十全十美(十,数词用如副词)等。
(三)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是汉语语言文化的精华,只要认真仔细的品味每个成语的含义,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也是为了尽可能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而作为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积淀和发展的精华,成语的教学也为汉语教学和汉文化传播创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新契机。同一般的词汇相比,汉语成语同文化的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也极富个性。在成语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通过“衣冠楚楚、张冠李戴、两袖清风”等可以了解中国的服饰文化;通过“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精雕细刻”等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
(四)是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
成语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词汇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成语在汉语词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极大,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书中,中国人都喜欢不同程度地运用成语。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数量众多的成语是他们无法回避的任务之一,能否准确无误地运用成语也是衡量语言流利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当前成语教学存在的弊端
(1)成语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教材编写没有将成语列为一个专题,而是依附在一般的词汇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忽略成语这一重点和亮点。教材中对成语多以介绍为主,对那些日常交际中频频出现的成语缺乏应有的重视,缺乏对其真正表达含义的重视和介绍,就无怪乎学生会出错了,而且其所涉及的成语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交际和学习的需求。
(2)教学过程中随意性过大,教师对成语这块内容部没有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讲解,不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不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大众媒体是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窗口,但其滥用成语使本来就薄弱的成语教学雪上加霜。比如某电视台播放的某品牌酒的广告词是“一声朋友,天尝地酒(天长地久)”;某报纸关于某品牌优酸乳的广告词是“有酸有甜,有自有味(有滋有味)”;还有某洗衣机的广告词是“闲妻良母(贤妻良母)”等等。所有的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误导,使其接收到错误的语言知识,对语言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4)由于知识接收能力的差异、理解偏差等原因,使得成语部分成为学生学习时的错误多发地带,主要表现在:
1.对成语意义的理解把握不准确
(1)以偏概全。一些成语学生并没有学过,但其中一个词或几个字他们是学过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将成语中他所认识的字或词误解为整个成语的意思。如,一家人过得一团和气。 “一团和气”是态度温和、没有原则的意思,是无法用来形容家庭关系和睦的。学生以为“一团和气”就是和气的意思,所以犯了严重的错误。
(2)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干扰。有的成语的某个字的义项不常见,学生又没有学过,就选择自己学习过的义项来解决,结果往往会造成词义理解的偏差。
(3)不了解成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一些成语在长期使用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是无法从字面上看出来的,这是词的引申比喻。
(4)忽视成语的感情色彩。如:杨老师教了很多年书,他的学生无孔不入。“无孔不入”比喻有空子就钻。而句中明显是要表述“桃李满天下”之意。
(5)缺乏文言知识,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汉语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由古代文言发展的现代汉语,有许多动词虚化,造成学生对于大量文言结构的成语理解上产生障碍。
2.不了解成语的固定搭配
成语搭配属于语言的一种习惯表达方式,一般无规律可循。因其无规律性,对于学生来说就难掌握,造成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与人们表达习惯不符的情况。在教学中,搭配也是成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小觑的环节。
3.误用“活用”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定型性的特点,但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修辞效果,也是可以活用的。如成语中可以嵌入词语,“重蹈以往的覆辙”,而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声韵上的要求,也可以将“千钧一发”、“忍气吞声”说成“一发千钧”、“吞声忍气”。诸多此类成语的活用情况,在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活用”成语,结果却会带来啼笑皆非的“笑果”。
三、成语教学策略
(一)字本位法
成语的意义不是几个字意义的简单相加,不能望文生义。但这并不代表着可以将字面意思抛之脑后。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记录了现代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语素。成语大多由几个独立的语素组成。虽然成语的意义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但又是在这些字面意义基础上引申、比喻、推导而得来的,是互相融为一体的。因此,这些字面意义就为深入了解成语大开方便之门。例如,讲解“千载难逢”这个成语时,只需告诉学生“载”是“年”的意思,“逢”是“遇到”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一千年也难遇到,形容机会极其难得与可贵。这样,这个成语就很容易被学生掌握了。比如“载歌载舞”、“节衣缩食”、“张冠李戴”等词我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二)溯源法
汉语成语的来源很广, 主要来自书面语言和口头俗语。具体来说, 来自五个方面: 寓言、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古人故事;古诗文语句; 谚语俗语;人民群众长期使用的凝练词组。如果将这些成语的来源讲给学生听,这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肯定会抓住每个学生的心,同时每个成语的意义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理解与消化。试举一例:
《列子·天瑞》载: 周朝时候, 杞国有一个人担忧天地崩坠, 自身无处寄托, 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 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三)依托教材法
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生字生词、人物形象、内容等等,都是载体,负载着丰富的词汇量。如果在学习生字生词和课文内容的时候,有意用成语组词造句或者用成语替换课文中的一般词汇,就会有效的扩大成语的使用量。比如,课文中的“兴冲冲”我们可以由“兴高采烈”来代替,“继续努力”可以由“再接再厉”来代替,“帮大忙”可以由“雪中送炭”来代替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显化语言的内涵,同时成语的意义也会在与课文的紧密联系中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四)语境法
有时候,单个成语的意思不好理解,学生容易望文生义。所以要选取学生熟悉的或亲自经历的事例来设定具体的语言坏境,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或者词的实际应用中去体会理解词义,例如“无所不为”这个成语,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意思是“什么都敢做”。事实上,它是一个贬义词,指什么坏事都干。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一个例句中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它的内涵,如:这些强盗烧杀抢夺,无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