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业指导课十分重要,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的开展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显得十分重要。尽管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对校企合作给予一定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站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就如何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进行了思考,首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在形式就业指导课过程中改革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课 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阵地,任何课程都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就业来展开,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发展、创新能力。在当前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就业指导课显得十分重视,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过程中,已经与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但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引起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站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对就业指导课进行创新,努力使就业指导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专业能力以及促进未来就业发展方面取得更有效的突破。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创新性模式,而且也是国家鼓励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在推动高职教育系统性以及专业性方面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因而在开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校企合作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特别是对于就业指导课来说,更要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发展能力,使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理念、就业能力乃至创业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与校企合作进行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深入分析当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够”。
1.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紧密性不够。校企合作可以使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更具有实践性,而且也能够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但当前有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缺乏与校企合作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一些高校以及就业指导课教师认为,本身就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与校企合作没有太大关系,因而根本不需要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必然会制约就业指导课的深入开展。还有个别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尽管也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更多的是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和锻炼,无法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因而联系不够紧密。
2.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融合性不够。但从当前一些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已经形成了与企业合作的一些模式,但其融合性不够深入。比如个别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与企业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对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拓展、就业服务的教育和培训,“企业导师”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再比如还有个别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企业的实践教学载体功能发挥有限。
3.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创新性不够。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一定要加强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进而使就业指导课更具有实效性。当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十分薄弱,有的没有对此给予重视,有的缺乏合作创新的深入研究等等。比如个别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教学方面,虽然与企业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合作机制,但缺乏创新性,基本上都是传统模式。比如在当前“互联网+”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就业指导课还没有与企业通过网络建立合作模式,企业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渠道比较少。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对策
高职院校要针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性举措,推动就业指导课取得更大成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突破。
1.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紧密性。在校企合作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来说,应当更加充分、更加高效的运用校企合作模式,使企业成为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特别是要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创业导向,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提升就业指导课与校企合作的紧密性,特别是要摒弃就业指导课不需要校企合作平台的狭隘思想,除了要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践和锻炼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要使企业成为培训学生就业、创业、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使企业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紧密性,还要求就业指导课教师要重视这项工作,在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使校企合作成为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指导性教学模式和服务性教学模式。
2.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融合性。要想使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就业指导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一定要高度重视与校企合作模式的融合,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当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使二者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共建共赢。要坚持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原则,积极推动二者有效融合的运行机制,比如可以建立“企业导师制度”、“模拟就业制度”、“创业促就业制度”等等,更好的发挥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融合性,增加深度和广度。就业指导课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的优势,使其更有效融入到校企合作中来,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外延拓展。
3.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创新性。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就业指导课在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全方位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合作模式,使校企合作对就业指导课更具有补充性和推动性。比如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合作模式,除了“面对面”之外,更可以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进行,让企业可以采取远程的方式,实施“互联网+企业指导”模式,进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指导思想、指导内容和指导模式。再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引入更多案例,比如高职学生创业的案例、高职学生在企业创新发展的案例等等,既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当对合作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只要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供就业指导课的层次和水平,都可以进行实践和探索。
综上所述,随着校企合作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模式,如何更好的发挥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提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应当成为高职院校以及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要着眼于推动学生就业意识、就业能力以及就业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和创新,重点要在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紧密性、融合性、创新性三个方面下功夫,努力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昌滨.高校就业指导课实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視界,2014,(18):42+162.
[2]蒋智华.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3):34.
[3]程波,陆旭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1):87-89.
作者简介:沈文英(1972—)女。江苏苏州人。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校企合作、就业与创业指导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马列主义教育。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课 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阵地,任何课程都应当围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就业来展开,特别是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发展、创新能力。在当前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就业指导课显得十分重视,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过程中,已经与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融合,但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到位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引起重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站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对就业指导课进行创新,努力使就业指导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化专业能力以及促进未来就业发展方面取得更有效的突破。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创新性模式,而且也是国家鼓励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在推动高职教育系统性以及专业性方面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因而在开展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校企合作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特别是对于就业指导课来说,更要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发展能力,使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理念、就业能力乃至创业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与校企合作进行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深入分析当前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三个不够”。
1.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紧密性不够。校企合作可以使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更具有实践性,而且也能够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但当前有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缺乏与校企合作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一些高校以及就业指导课教师认为,本身就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与校企合作没有太大关系,因而根本不需要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必然会制约就业指导课的深入开展。还有个别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尽管也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但更多的是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和锻炼,无法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因而联系不够紧密。
2.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融合性不够。但从当前一些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已经形成了与企业合作的一些模式,但其融合性不够深入。比如个别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与企业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对学生就业指导、就业拓展、就业服务的教育和培训,“企业导师”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再比如还有个别高职院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企业的实践教学载体功能发挥有限。
3.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创新性不够。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一定要加强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进而使就业指导课更具有实效性。当前有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十分薄弱,有的没有对此给予重视,有的缺乏合作创新的深入研究等等。比如个别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教学方面,虽然与企业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合作机制,但缺乏创新性,基本上都是传统模式。比如在当前“互联网+”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互联网+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就业指导课还没有与企业通过网络建立合作模式,企业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渠道比较少。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对策
高职院校要针对校企合作背景下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性举措,推动就业指导课取得更大成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突破。
1.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紧密性。在校企合作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来说,应当更加充分、更加高效的运用校企合作模式,使企业成为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特别是要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创业导向,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提升就业指导课与校企合作的紧密性,特别是要摒弃就业指导课不需要校企合作平台的狭隘思想,除了要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践和锻炼之外,更为重要的就是要使企业成为培训学生就业、创业、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使企业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紧密性,还要求就业指导课教师要重视这项工作,在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使校企合作成为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指导性教学模式和服务性教学模式。
2.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融合性。要想使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就业指导课取得实实在在成效,一定要高度重视与校企合作模式的融合,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当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使二者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共建共赢。要坚持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原则,积极推动二者有效融合的运行机制,比如可以建立“企业导师制度”、“模拟就业制度”、“创业促就业制度”等等,更好的发挥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作用,对学生进行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融合性,增加深度和广度。就业指导课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的优势,使其更有效融入到校企合作中来,推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外延拓展。
3.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创新性。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就业指导课在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全方位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更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合作模式,使校企合作对就业指导课更具有补充性和推动性。比如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合作模式,除了“面对面”之外,更可以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进行,让企业可以采取远程的方式,实施“互联网+企业指导”模式,进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指导思想、指导内容和指导模式。再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引入更多案例,比如高职学生创业的案例、高职学生在企业创新发展的案例等等,既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当对合作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只要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供就业指导课的层次和水平,都可以进行实践和探索。
综上所述,随着校企合作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模式,如何更好的发挥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提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应当成为高职院校以及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要着眼于推动学生就业意识、就业能力以及就业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积极推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和创新,重点要在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课的紧密性、融合性、创新性三个方面下功夫,努力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昌滨.高校就业指导课实施“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視界,2014,(18):42+162.
[2]蒋智华.校企合作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3):34.
[3]程波,陆旭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改革与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1):87-89.
作者简介:沈文英(1972—)女。江苏苏州人。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校企合作、就业与创业指导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马列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