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构模式与应用效率探析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高校在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模式、管理方法和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对网络媒介的特性和网络环境下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认识不足。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结构和运行管理模式不同以往,而探究网络环境下教与学关系、重新思考校园网络的定位问题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 网络教学 教学资源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9-0028-05
  
  在国际上,网络教学早已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且发展迅猛。据教育部的资料显示,美国已有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约占全日制在校学生的32%,2002年在全美3500所大学中,有85%的学校开设了网络教育,网上学习的大学生人数达到220万。另据报道,麻省理工学院将把几乎所有的教材放置到互联网上供学生免费下载,届时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材,免费进修相关课程。与国内高校注重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相比,美国的院校大多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性建设,即重视具体的课程资源建设,网上教学资源比较丰富。
  
  一、国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具体内涵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所谓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包括用于教育教学的网络运行传输设施、教学场地设备、计算机等;软件包括用于教育教学的网站平台、教学软件、网络课程、教学文献信息、网络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服务体系等。教育部对于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评估也主要依据硬件指标,或者说依据这些硬件未来可能发挥的教育教学功能,而很少考察和关注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具体应用效果。这就给我国高等院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不是全部)一开始就输入一个错误的观念——高等院校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等同于建网站、拉网线、盖教室、配设备等基础建设,而忽略了高校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在这一模糊思想和观念指导下,高等院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出现了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1.重视硬件投入,忽视软件建设和实际教学应用。“有路有车却无货可运”或者“路好货差”的现象是高等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学校校园网硬件建设虽然起步早,硬件投入规模宏大,技术水准高,但后续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网络课件、素材库等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多媒体制作和网络管理人才缺乏,使得良好的硬件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2.资源布局分散,重复建设开发现象严重。由于高校的教学资源多数分散在各个院系,而在业务管理上各个院系又相对独立,这就造成了国内高校在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和建设中缺乏统一的协调,使得重复开发和建设常常发生,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应用。
  3.校园网络建设的功能定位模糊,目标不甚明确。现在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立的网络运行设施和校园网站,但是却对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性不大清晰。多数校园网主要用于对外宣传、招生、介绍学校机构设置、公文通知收发、校园信息浏览和行政办公信息发布等,而作为学校主要任务的教学活动却很少在网上出现,这就背离了高等学校建设网络的主要目的,即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并实现教学信息和资源的优化共享。
  4.教学资源质量低下和资源配置不合理。具体表现在网络课程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优势,课件的交互性、智能性较差。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没有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有相当多的网上课件制作水准低下,缺乏艺术性和表现力,仍停留在“书本搬家”和“电子翻页”的水平,学生不感兴趣。缺少较为完整、系统的课件。由于课件不成体系,有的课件只有部分章节内容,或只是在网上放上几个简单的网页,还有的只是将教师个人的“电子讲稿”直接贴在网上,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另外,有的学校在课件设计制作中不考虑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盲目开发现象严重。
  5.缺乏成熟的标准化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按照教育部颁发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库建设;三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撑平台的开发。一个功能完善的教学支撑平台应能实现对多媒体素材(文本、音频、视频、图形、动画等)、课件、案例、题库和网络课程的智能化管理,可提供简单易用的搜索引擎,支持网上授课、学习、讨论、答疑、测试等教学功能以及权限认证、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等教学管理功能。目前,开发此类平台的学校和商家虽然很多,但没有严格遵循教育部的技术规范,没有统一标准,造成系统的功能五花八门,让使用者无所适从。
  6.对网络媒体和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特殊性认识不足,网络教学管理混乱。网络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在媒介性质上有着本质的不同。网络资源是多媒体资源,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本体,又是施教者,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广泛传播性和开放性。这一媒体特性决定了网络教学已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和书本教学,决定了网络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教学的“施教”模式和“学习”模式绝不同于传统的课堂书本教学,也决定了教学管理方法策略甚至某些教学理念也不能再搬用传统那一套模式,要求网络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对网络环境下的施教与学习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而目前多数高校对此认识不清,不知道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教与学,教学资源的管理规章和制度还未形成一个广泛适用的统一标准,导致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处于无章可循的混乱状态。
  国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但就其本质而言,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问题。其一,是对高校建立校园网络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也就是说在校园网络建设的开始我们对于高校网络建设的目的和主要功能不大明确或不大关注,这一点从当初某些高校建设校园网络的真正动机(有的是为了申请更多经费、占有资源,有的是为了应付教学评估验收,有的是为了赶网络时髦装点门面,不一而足)就可以看出。在这种无目标或者错误的目标指导下,高校网络的建设投资就很难与后面的网络教学应用结合起来。结果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校园网络化建设变成了以网络硬件为重点的建设,校园网络化设计成为如何建设计算机房、如何购置服务器、如何铺设光缆、安装宽带的设计。这种不正确的网络建设思路把网络资源建设与网络资源的应用分裂开来,使建设和应用成为两股道上的车,这就不免造成资源建设的浪费,为后续教学应用和管理埋下了种种问题。其二,对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尚未找到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网络教学资源是一种非物质资源,它以多媒体形式出现在网络上,在教学中它既是知识和信息本体,又充当着施教者的角色。然而在网络教学中,这些“知识和信息本体”、“施教者”对于学生没有管束力,这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管制约束截然不同。另外由于网络的广泛传播性,网络教学资源也就成为开放型资源,就是说它的传达对象和人数不像课堂教学那么具体和确定。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施教”和“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和书本教学,也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大学教学资源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而目前国内高校许多领导者、教师和网络管理人员依然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网络教学工作,这就难免有点刻舟求剑,生搬硬套了。
  
  二、网络资源的特殊属性与网络教学模式
  
  我们寻找事物发展运行规律往往是从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研究开始的,而事物的属性即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因此,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管理和建设模式的研究也必须从分析网络教学资源的特殊性开始。与其他资源相比,网络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为电子媒介,其内容主体是知识和信息,换句话说,它的本质属性是非物质的,是文化、思想的,而且具有易传输性、重复使用性和超时空性。网络教学资源的这些独特属性决定了其建设模式不能等同于其它有形资产的建设模式,不同于实验设备和教学设施的建设。网络资源特有的信息传递形式和表达媒介决定了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必然在于教学资源本体的建设——即学科知识和信息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建设,而不是铺设光缆、连接网线、购买计算机和网络机房的设计和建设;网络资源的这一特殊属性也决定了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在整合、规划、管理上不能套搬有形资源的一套构建和运行管理模式。
  网络教学资源与传统的教学资源在性质和运行模式上不同,具体表现在:(1)网络教学资源是多媒体资源,通过画面、图形、声音、文字等多种介质传递知识和信息。(2)网络资源的传达和接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这与按照预先课表安排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3)网络教学资源既是知识本体,又是施教者,在网络教学中它替代了传统的教师身份,具备了人格化属性。(4)网络媒体具有广泛传播性,这决定了网络教学资源成为开放型资源,使得网络教学带有普泛性。事实上,网络教学资源的这些特殊性已经预先决定了它的“施教”和“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和书本教学模式,也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教学资源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
  网络时代正在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甚至行为方式。同样,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必然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施教”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这些改变首先表现在网络教学是一种“施教者不在场”的教学。对于学生(包括任何上网学习者)来说,由于“施教者不在场”,其上网学习便不受教学纪律(制度)、老师(人)和课堂环境(社会环境)的约束,因而使网络学习成为一种松散而自由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不可控制性。只要进入网络,学习者可以不经过任何人同意,随意“上课”、中断学习、“下课”或者浏览其它网站。
  在网络环境中,传统课堂教学的氛围已不复存在。学生面对的不再是老师,而是计算机屏幕,是五花八门的网站、信息、图片、动画等等。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变成了网络浏览者、读者、观众、E-mail发送者、blog撰写者或者QQ聊天者。课程不再选择学生,而是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学生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被动者”转变成网络浏览、信息的猎取者、学习的“主动者”,其学习动机、心理和方式已经不同于传统课堂。
  在网络教学中,传统的教师身份和职责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授课教师再也不需要直接面对学生,教师的职责和功能被各种网络教学课程(资源、信息)所替代。教师可能根本不需要站立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宣讲,而很可能成为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的一员,参与到网络课程、课件的设计、筹划和制作中,成为电子媒体教材的创作者和策划者。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也许不再由教师完成,而是交由网络或者机房管理人员负责。老师也不能再单靠一个人完成课程教学工作,而必须与网络资源制作单位、网络运行管理部门或者机房管理人员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工作。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知识的传达者和讲述者,教学过程是面对面人与人的交流传递。讲课者的神态表情、语气语调、精神气质和文化魅力都会自然渗透在讲述当中,而且有周围同学对教学的气氛的营造烘托,这一切都使得传统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性化”特点。而在网络环境中,知识的传达者不再是人,而是机器,是计算机屏幕,是网络课程、课件这样的教学资源,或者说是被网络化的知识和信息。
  从教学构成要素看,传统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二元结构,这二元的双方都是人——施教者老师和受教者学生。其中老师是二元结构的主体,一般情况下老师讲什么课学生听什么课,学生没有多少自由选择的权利;老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而在网络教学中,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使得网络教学的运作结构发生了变化,成为三元结构,即“教学资源体——网络计算机——学生”。在这一结构中,“网络计算机”一方面把施教者(教师)与受教者(学生)阻隔开来,另一方面又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网络计算机在网络教学中扮演着看似矛盾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把施教者的知识思想信息传达给受教者,另一方面它又阻隔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直接沟通交流。由二元到三元教学传递结构的变化,不仅是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导致“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见,在网络教学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颠倒过来,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方。
  由于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成为教学的主动方以及教与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建立“以学为主”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如何营造网络学习环境对于网络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一意义具体表现在从宏观上规定了网络教学资源软硬件投资比例、机构设置、人员搭配和网络教学的管理模式。当我们理清了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构建和运作中的主次关系,建立合理的高效运作的网络教学资源结构、管理和应用体系便具有了可靠的依据。
  
  三、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类型和结构布局策略
  
  我们一般把网络教学资源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类,前者指用于网络运行的建筑、机房、设备等实物,后者指网络上传递的知识、思想、理念、信息等;就二者关系讲,前者先于后者,为后者的运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就主次性讲,前者是后者的准备并且为后者服务。这两者共同构成了网络资源运行和学习的环境。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主体是知识和信息,所以这里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分类仅限于软件——教学资源信息和内容。
  若按照使用对象,可以把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分为针对教师的资源和针对学生的资源两大部分。针对教师的资源主要为教师的备课参考、信息收集服务,针对学生的资源主要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服务。教师既是资源的使用者又是资源的提供者和创建者,而学生是资源的使用主体,即教学资源的主要服务对象。按照读者使用资源的动机,网络教学资源还可以分为研究型、学习型、信息浏览型三种。但是对具体的教学资源,又很难说到底哪一类资源属于研究型、学习型还是一般浏览型的,所以这种分类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在国家颁布的《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实施意见》中,按照教学资源的建设模式,把高校的教学资源分为“项目建设式”和“教学资源基地建设式”两大类。前者是把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纳入学校教学设施和建筑项目建设之中,其操作简单,建设速度快,但是各个项目之间缺乏联系,很难实现共享,使得课程资源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遭到破坏,有可能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后者针对教学资源建设的特性和院校专业设置特点,将教学资源建设从其他项目建设中分离出来,由学校指定专门机构设计规划并研究开发,从资源的建设、管理到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后续服务都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为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研究方向。
  如果按照媒体形式,又可把网络教学资源分为:作为完整课程的流媒体课件、PPT课件、电视教材、讲课现场实录等。这类资源主要针对学生,用于教学,目的性非常清楚。还有半成品的网络资源,如文字、教学演示小插件、影视片断、图片、图形、表格、声音等。这类资源一般并不专对学生,而是面对社会大众,所以往往包含在其他媒体项目之中,例如在某篇评论、新闻、研究成果展示或者论文之中。
  除了上述显而易见的网络教学资源之外,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拥有大量潜在的网络教学资源,例如原来由各电教中心(或者电视制作中心)研制的电视教材、课程录像录音,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购置(或随书附赠)的录像带、录音带、VCD、DVD以及由院系教研室或个人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不同形式和不同介质的教学资源一方面丰富了资源种类,使不同形式的网络教学实施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为资源的收集、整合和优化带来困难。
  如前所述,大学校园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学校的主体工作——教学和培养人才服务,这就是说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都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并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前者主要通过网络教学管理和服务体系来实现,后者则是具体的多媒体课程等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创作。因此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划中,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网络媒体课程知识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服务管理体系(绝不是网络硬件、机房设施建设等)。
  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布局是保证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从某个角度讲,资源的结构比资源本身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结构主义认为,一件事物本身并不具有意义(或者功能),其意义和功能取决于这一事物与系统内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某种资源,无论其多么重要珍贵,但若布局结构不合理或者不与使用者建立积极的合理的关系,其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对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来说,合理化结构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各类资源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科学合理,其二是不同的资源与资源使用对象之间是否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前者主要涉及资源的建设、配置,处理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和定位问题,目的在于以最低成本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必要条件和基础平台。后者主要涉及网络教学资源与其使用对象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如何让对象(学生)获悉这些学习资源,愿意主动地接受这些教学资源信息,营造网络学习气氛,激发网络学习的兴趣。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例如国内某些高校已经建立了先进的网络系统,拥有专门的网络学习机房(中心)、网络图书馆,有的甚至把网络接入到学生宿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但是却没有可供学生学习的网络课程,导致网络资源浪费。有的高校虽然为学生开发制作了网络课件,在网上开辟了专门的课程学习园地,但是由于开发的课程的针对性不强、课件质量低,或者没有做好课件的推介宣传工作,不为学生所知,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立高效的网络教学资源,不但要明确资源建设的目的及其主体(重点)所在,而且要对学生的信息获取行为、习惯和信息资源的传递、传播模式进行探究,发现促使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背后的根本动因,从而根据这种动因规划,设计网络学习资源并营造积极主动的网络学习环境和氛围。
  笔者认为,解决国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根本在于对校园网络建设目的的明确和对于网络教学特殊性的把握。一个企业的网络网站是为企业生产和销售服务的,一个学校的网络网站毫无疑问地首先为这个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而如何利用校园网络网站服务于教学,开展教学,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既是高校网络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校园网络建设和网络工作的重点。而实行校园网络集中化管理,突出教学,建立独立于校园综合网站的教学专门网站(国外许多高校早已建立远程教学网站),培养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制作人才,探索网络教学管理新方法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基本途径。具体方法是:
  1.集中投资、集中规划、集中运行管理。由于网络资源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网络教学资源投资布局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对于散布于各个院系、教研室和各个部门的资源进行调用、整合、加工。而要有效完成这样一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学科领域的资源管理和教学应用,就需要设立一个独立的教学资源规划、整合、制作和管理部门(我们暂且把这一部门叫“网络教育资源应用中心”)。这一部门的主要工作除了负责全校网络运行外,还负责全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加工、资源创作和教学平台的运行管理。
  2.建立独立于校园网站的专门教学资源学习网站,即专门的校园教学网站。目的是为了突出教学,方便学生上网学习,营造网络学习气氛,同时便于管理、评估和运行。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跨学校的高校联合教学网站,使高校教学资源实现真正意义的共享利用。
  3.重新修正高校网络资源建设评估体系,把网络资源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效果(产出)作为评估一个高校网络建设的主要指标。高校校园网络硬件建设只是整个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一个阶段,而且是为教学资源的运行和应用服务的,因此在对高校网络数字化建设评估中,不但要对硬件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对后期的教学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效率进行评估。
  4.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资源信息收集、创作、制作团队,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课件和多媒体课程的制作水平。
  5.通过多种手段营造网络学习环境,促进网络教学管理科学化,提高网络教学效果。
  以上是就国内高校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但各个学校教学宗旨、学科布局、教学侧重点和财力不同,所以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开发应用上不会也不应千篇一律。一般来讲,校园教学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针对性原则。针对本校实际财力、物力、人力,针对本校专业设置和学生整体知识结构情况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布局设计。(2)补充性原则。当前情况下,网络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所以,如何有选择地利用网络教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网络课程布局设计中应思考的问题。(3)优化节约原则。即尽量把分布于学校不同部门的闲置(或者老资源)资源利用起来,不作重复的建设和重复购置。(4)集中性原则。即由一个单独部门负责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和教学运行,降低资源制作和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新平.教育管理学的持续探索[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70-99.
  [2][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60.
  [3]李华伟等.优化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对策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20-25.
  [4]李忠信.教学网站的评价[J].中国电化教育,2001(3):60-67
  [5]王海燕.鲍洪晶.教学网站有效性评价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3(4):28-33.
  [6]于伟建.高等学校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1):51-56.
  [7]吴启迪.精品课程上网络 打造高教新质量.http://www.edu.cn.
其他文献
最近,以数字化和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科技、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思考,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和著作大量涌现
数据中心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系统集成和各个系统之间提供共享数据平台。文章介绍了数据中心平台的概念,探讨了数据标准和信息编码的建设规范,最后提出了数据中心
一、项目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5月1日施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于2010年3月30日通过,自9月1日起开始实施,规定了高校需要公开的12项内容。构建高校网上信息公开平台成为需求。  二、解决方案概述  高校信息公开平台由高校信息公开目录系统、依申请公开系统、信息公开意见箱三部分内容构成。目录系统是以目录的形式,通过网站等媒体进行广播式公开;依申请公开是通过申请进
摘 要: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是国家加快高职院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介绍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9-0043-04    一、建设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摘 要:本文结合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要求,以我院示范建设任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背景,总结教学资源库建设经验,介绍了高校进行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我院以“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为目标,进行资源库建设的全过程。  关键词:示范建设 教学资源 资源库 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205.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3-0031-03    2006年11
摘 要:传统的网络故障都是通过用户反馈给网络管理员或者使用电子邮件进行自动反馈,因此对故障的处理有一定的延迟和滞后性。本文将故障检测和SMS短信息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网络故障检测与短信息报警系统,通过GSM短信Modem将网络故障信息准确、及时地发送给网络管理人员,使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迅速做出相应的处理,提高校园网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SMS;网络故障;服务监
本文结合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的网络化教学实践,对高校网络化教学进行了有益探讨,以期加快高校网络化教学步伐,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造影对后循环缺血患者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临床诊断后循环缺血(PCI)患者分别行常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及经颅超声造影(CE-TCCS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特点的分析,从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的方法和构建模型,进而提出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的设计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媒体教学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3-0017-03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场所,教师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有目的
本文针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教学实际,在说明终端服务技术和传统终端服务实验室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终端服务实验室模式,开发了管理工具,给出了实践方案,为提高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