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小说中的“异域梦”和女性“情感”危机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琰一直在文学中编织自己的“异域梦”,而这个梦始终围绕着新移民的婚恋和情感展开,同时,也将中国作为一种挥抒家国情怀的原始据点。长篇小说《我们不善于告别》讲述了主人公茹小鸥和去去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的情感生活,伴随着她们的是有关宿命、伦理、奋斗以及成败等一系列与梦相伴的生存课题。
  小说紧紧抓住了女性人物的“情感”危机和由“情感”所引发的个人生活变迁。因而,爱情在小说中不但成为女性自我身份的一种印证,而且也成为女性命运坎坷的原初所在。小说始终围绕情感的胶着和勾连这一核心展开论述。小说标题“我们不善于告别”仿佛已经暗示了这一点。这一标题取自苏联现代主义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告别”也无法割舍的,而这种历史既包含内在的个人情感,也囊括外在的家国所赋予个人的文化烙印与身份属性,更包含着女性意识的演变历程。
  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这一时空背景中,着重讲述了上海某高校中文写作班的一群文学追梦人的故事。年轻的茹小鸥、去去、云尘是小说主人公。她们裹挟着青春特有的执着或脆弱,懵懂或软弱,在象牙塔里面爱过、恨过、疯狂过也迷失过。青春对他们来说,留下的不仅仅有笑声,也有哭声,更有许多苍白和无奈。小说沿用了传统的多角恋爱书写模式,又在这一模式中衍生出新的时空结构,牵引出人物在新时代的心理变化与情感诉求。因此,人物、故事、爱情、宿命共同交织成一个网状结构,呈现出这些人物的命运图像。第一对恋人是去去和老楚,他们之间的恋情虽然惊世骇俗,却最终没有结果;第二对恋人茹小鸥和诗人贾涉,前者对于后者的爱慕促成了彼此贪享一时的快活,却也成为引发茹小鸥生命阵痛的导火线。除此之外,小说还描写了肖沉对茹小鸥的暗恋和追求,云尘对贾涉的情感寄托,去去和美国人罗伯特的婚姻悲剧,叶琛和茹小鸥情感中的和谐与对峙、忠诚与背叛等。繁复曲折的情感元素必然造成小说人物关系的复杂性,因此人物的诸多非理性行为,如因失恋导致的失踪、自杀等也都被作家一一捕捉并将其作为考量人物情感与道德的砝码。很多年后,当三位女性因不同原因邂逅于美国时,她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依然是“一半是过去,一半是现在”。她们的命运会走向何方?小说虽没给出固定的答案,却引人深思。
  帕斯在《双重火焰》中说:“最原初的火就是性欲(Sexuality),它燃起了情欲(Eroticism)的红色火焰。而情欲继之又燃起另一个摇曳不定的蓝色火焰:爱情(Love)的火焰。情欲与爱情:生命的双重火焰。” 情感本身是一种火焰,爱情的排他性、唯一性最能考验男女双方的性格和选择。小说以贾涉最后自我忏悔的形式,宣告了青春无法挽回的惨痛真相。而英年早逝的肖沉生前的一句“为爱而生,不是为恨而生”,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小说的反讽力度,同时也让爱的主题浮出水面。去去和茹小鸥也都找到了解决个人情感矛盾的方法。小說虽然在一种温暖得近乎团圆式的结尾中,化冲突为和谐,但却掩饰不住浓浓的忧伤氛围。那种对于青春芳华的留恋之于他们每个人来说都依然是“无法告别”的。
  在小说结构上,作家别具匠心,她有意援引中外有关情感的诗歌,将其放在每一章的开端,作为一个章的“按语”,为情感叙事定下基调。每一个按语都暗合着人物情感的发展波动,就像乐谱符号一样,预示着情感的走向。此外,小说人物如茹小鸥和诗人贾涉等都酷爱诗歌,也正是诗歌牵引着他们走进不同的情感旅程中,这样就形成了诗歌与小说以及小说人物情感三者之间的“互文”指涉。
其他文献
尽管有人会说,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诗人,他/她对生活或多或少有种诗意的态度与追求,某个时刻在心中也会有对事物的诗性感触与理解;但我想我们谈论的严肃的诗作必将是落到文字层面上的字句组合,它是工具、载体也好,还是说它本身就是某种诗意的存在也罢,事实是我们谈论诗时总是绕不过语言这个层面,或者说它所对应的就是“怎么写”这个问题。我将“语言”视为一个诗歌写作者应该具有的最根本的能力,它应该有区别于我们
期刊
王晓明:现在请第一位发言人、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童世骏。  童世骏:我主要讲文学在通识教育当中可能起到的作用,而且是从哲学角度讲。所谓讲故事和讲道理之间的关系,现在比较多的是一种政治话语,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把讲故事看作是我们的宣传、交流,包括国际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讲故事当然不只是为了讲故事,重要的是讲道理。  我自己也是觉得讲故事往往更能讲清道理,我举两个例子。改革开放的道
期刊
自纪弦先生历史性地提出,诗与歌应分家,发展各自的天地之后,诗虽因与歌的疏离,失却了一定数量的接受者,但由此获得的补偿,亦是难以估量的。诗不仅由此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正不断地刷新着对诗的认识,而且,我们对自己过去漫长的文学史,亦获得了新的观照,似乎僵化的板块活动起来,诗的家族得到新的扩容。而格言诗,就是这一扩容的方阵。  对于一般的汉语读者而言,过去一提到格言诗,往往联想到西藏的以《萨迦格言》为
期刊
谈论“抒情”这种基础性的话题,穷精竭力地身陷概念化的陷阱之中无疑是危险的。我既反对将它诉诸神秘主义的灵丽,也无意于对抒情下定义,这必须结合个体的写作经验才能稍稍使它的面目清晰化、具象化。“抒情”的构词法所担保的表意本身就不能使人满足,因为它并不直接意指着作为文体范式的“抒情诗”,抑或是一种“单纯的抒情结构”,更何况“抒情性”不仅仅在抒情诗中得到实现,它作为一种基质而构建起整个诗歌的肌体。如何在现代
期刊
按照惯例,创作谈不可避免地涉及诗的意图、职能、技法等议题,但写作者们已经为此贡献了过多的洞见和偏见,与其再煞有介事地宣告什么,毋宁承认所能给出的无非即兴的意见,它们终将被日后的补充和修正带往更悠远之境。最好的情况,也仅是在消逝的水面划出一道短暂的痕迹。某种程度上说,这更接近诗人的工作模式。  过去数年里,我过着规律得近乎单调的校园生活,大多时间往返于教室、宿舍和图书馆之间,偶尔辐射到一些寻常的去处
期刊
读旅美华人作家王琰的小说集《双面佳人》,心情十分沉重。掩卷而思,这些小说,浸透着一位中国女留学生的思索和感情。王琰1994年出国留学,从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她走过了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城市,随身的箱子一天比一天沉重,里面装着她写在练习簿上的小说稿。十年一梦,从中精选十个中短篇小说,就是《双面佳人》。  这部小说集的主题是多元的,有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们对爱情的追求和挣扎,有维护自身尊严的努力和
期刊
一  本文不打算个别地谈论甜河的诗,而尝试做出总体性决断。这就意味着,读者将听不到戴白手套的铁道工人在诗行中的零敲碎打,甚至也调低了有如电视评论员那般擅长煽风点火的嗓门。本文想用简洁的逻辑对甜河的写作做出预断,如果碰巧存在一种适宜的批评语言,可以佑护这种见地不被声嘶力竭的时代混响所吞没,那将是再理想不过的事。  甜河的诗能否经得起这种试验?还不得而知。为什么是甜河?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诗人,究竟有多
期刊
我打算先说一说关于我笔名的问题。  七客、吴盐、何观是我使用的三个笔名,三个笔名写三种完全不同路数的诗。《飞地》曾对我做过一个访谈,在那儿我对此做过详细的解释:“使用不同的笔名,也有阶段性,在做新的写作上的尝试,我会考虑建立一个全新的人格去承受和拓展它,好尽力保持尝试的纯粹。”这就像练武,无论是什么门派什么功法,练到极致是殊途同归的。用多个笔名,就是通过自我裂变,创造出“迥异”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
期刊
摘 要:在中华文明史上,《世说新语》足可跻身“伟大之书”而无愧。说它伟大,主要是从民族的审美经验史、心灵体验史和人类的精神超越史角度立论而得出的印象。从这一角度出发,如果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堪称一部伟大的灵性之书、人性之书、诗性之书的话,那么,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亦然。  关键词:《世说新语》 审美经验 心灵体验 精神超越  一  《世说新语》(下称《世说》),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
期刊
一  布罗茨基在谈话里讲道:“每一首诗都是重构的时间。一个诗人在技艺上越是多样,他与时间、与节奏源泉的接触就越亲密。”  智慧之力从我们身上流过时,它也已激发过我们的先辈。有人提前发现规律,并以举重若轻的方式进行归纳,等这条规律轮到被我们的时空接纳,我们的任务不得不变得更加艰巨:被它证实,同时又要借助当代的工具开辟出新的意义。  吴盐在与时间的接触上常有一些小花招,这与他的诗歌技艺没有必然关联,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