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尝试从“寻诗、品诗、读诗、画诗、移诗”几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词。
一、自主寻诗探究诗人
古诗词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的内心体验的表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经历和创作过程,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有着重要作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那时她家境优裕,生活闲适、风雅,词中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时她已五十三岁,国破家亡,流离异乡,所以词情极其悲苦。如果学生不弄清楚作者创作这两首词时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就很难理解两首词完全不同的意境和感情。许多教师习惯于自己读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造成学生“被动性”“接受性”学习,失去了对活动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从而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现在各种信息媒体发达,尤其是互联网已深入千家万户,我们引导学生去网上搜寻关于作者和背景的资料,再在课堂上交流,不仅有利于理解诗词内涵,也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自主品诗探究诗意
这个环节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来理解古诗词的,即由学生自己读,提出疑问,互相讨论,共同探究,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者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不同,对诗词的感悟也不同,不求理解一致,不求“标准”答案。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时,有学生提出:许多人把这首词与本单元的《望江南·梳洗罢》定位为“闺情词”是不恰当的,它与本单元的《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一样是“爱国词”。因为善于以史鉴今,向来关心国事的李清照,目睹国家被金兵蹂躏,面对家乡沦陷现状和宋王的投降路线,不由得对国家的未来深深担忧:那些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们真能挽转狂澜吗?只怕他们的能力实在有限,所以发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忧叹。学生能探究到这一层面,有谁会批评责怪他们“答案不标准”呢?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自主读诗探究诗情
诵读是诗词学习的切入点,古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趣和感情寓含在诗词中,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其中的韵味和情感。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放开朗读,尽情投入,在朗读中把握古诗词的节奏,在朗读中融入感情。对朗读形式不求统一,音调不论高低,或昂首高歌,或摇头沉吟,或同桌互和,或配乐朗诵……每个人都要读起来,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去读,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兴味盎然。然后指名读、齐读,指点一些读得不到位的地方。学生得到解放,在反复的诵读中,走近诗人,走进诗境,与作品融为一体,充分领会诗人的情感。
四、自主画诗探究诗境
学习诗词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词意境,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點。中国古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如清代学者沈祥龙在《论词随笔》所说“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所以缺乏想象就难以真正领悟其意境。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驰骋想象,将作者高度概括或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诗词的未尽之意,加以补充,使画面完整、充实起来。于是,我启发学生“画诗”——口说、手写、笔画。引导学生想象并描绘诗词的画面应该是探究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
五、自主移诗探究诗外
人教版初中语文简介里提到,语文教学应“沟通教科书内外,课堂内外”,“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倡课外活动”。我布置课后作业也力求拓展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空间:背一背,用一用,写一写。考虑到学生写古诗词较难,我只要求他们改写或仿写。有学生把杜牧的《清明》改为独幕小剧本,更令人拍案叫绝:
【时间】清明时节
【场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剧情】
行人:(欲断魂地)“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责任编辑 黄日暖
一、自主寻诗探究诗人
古诗词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独特的内心体验的表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经历和创作过程,对理解作品的内涵有着重要作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那时她家境优裕,生活闲适、风雅,词中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时她已五十三岁,国破家亡,流离异乡,所以词情极其悲苦。如果学生不弄清楚作者创作这两首词时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就很难理解两首词完全不同的意境和感情。许多教师习惯于自己读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造成学生“被动性”“接受性”学习,失去了对活动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从而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现在各种信息媒体发达,尤其是互联网已深入千家万户,我们引导学生去网上搜寻关于作者和背景的资料,再在课堂上交流,不仅有利于理解诗词内涵,也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自主品诗探究诗意
这个环节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来理解古诗词的,即由学生自己读,提出疑问,互相讨论,共同探究,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者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不同,对诗词的感悟也不同,不求理解一致,不求“标准”答案。学习李清照的《武陵春》时,有学生提出:许多人把这首词与本单元的《望江南·梳洗罢》定位为“闺情词”是不恰当的,它与本单元的《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一样是“爱国词”。因为善于以史鉴今,向来关心国事的李清照,目睹国家被金兵蹂躏,面对家乡沦陷现状和宋王的投降路线,不由得对国家的未来深深担忧:那些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们真能挽转狂澜吗?只怕他们的能力实在有限,所以发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忧叹。学生能探究到这一层面,有谁会批评责怪他们“答案不标准”呢?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自主读诗探究诗情
诵读是诗词学习的切入点,古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趣和感情寓含在诗词中,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其中的韵味和情感。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放开朗读,尽情投入,在朗读中把握古诗词的节奏,在朗读中融入感情。对朗读形式不求统一,音调不论高低,或昂首高歌,或摇头沉吟,或同桌互和,或配乐朗诵……每个人都要读起来,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去读,读得有滋有味,读得兴味盎然。然后指名读、齐读,指点一些读得不到位的地方。学生得到解放,在反复的诵读中,走近诗人,走进诗境,与作品融为一体,充分领会诗人的情感。
四、自主画诗探究诗境
学习诗词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词意境,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但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點。中国古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如清代学者沈祥龙在《论词随笔》所说“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所以缺乏想象就难以真正领悟其意境。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驰骋想象,将作者高度概括或省略了的生活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诗词的未尽之意,加以补充,使画面完整、充实起来。于是,我启发学生“画诗”——口说、手写、笔画。引导学生想象并描绘诗词的画面应该是探究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
五、自主移诗探究诗外
人教版初中语文简介里提到,语文教学应“沟通教科书内外,课堂内外”,“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倡课外活动”。我布置课后作业也力求拓展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空间:背一背,用一用,写一写。考虑到学生写古诗词较难,我只要求他们改写或仿写。有学生把杜牧的《清明》改为独幕小剧本,更令人拍案叫绝:
【时间】清明时节
【场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剧情】
行人:(欲断魂地)“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