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构建管理哲学的五大原则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6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强烈竞争,为在这场竞争中幸存、发展、壮大,中国企业应该拥有一套合宜、科学的管理哲学,籍以成功的渗透到企业的产品开发、服务提供、人才招聘、营销渠道拓展等关系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各个企业由于发展的目标、经历等不同,其构建的企业管理哲学应该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任何一个打算成功构建企业管理哲学的企业,在构建企业管理哲学时,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共同的原则。
  
  求同原则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在确定自己的经营哲学时,不能单纯以某种文化为基础。因为,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变革,从大清国的洋务运动到爱国学生的五四运动,从国民党的新生活运动到共产党的新民主运动,从文化大革命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改革,在这些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运动中,传统儒家思想、西方自由思想、马列毛邓主义不断博弈,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传统儒家、马列毛邓、西方资本主义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多元文化局面。其中,儒家文化是已经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东西,主要存在道德伦理领域,虽弱但深,它是底蕴文化;马列毛邓主义主要存在于政治领域,它既是强势文化也是招牌文化;资本主义主要存在经济领域,它是流行文化。三种文化在不同重领域各有侧重,我们应该针对其不同领域择其善而用之。
  如在处理政企关系时,我们应当以马列主义为主导;在处理人企关系时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在处理企企关系时,要以西方竞争主义为指导。这三种文化在中国并非各守其位,而是相通相碰。我们要从共识中寻找基本的哲学观点。儒家讲人本,西方讲人道;儒家讲天人合一,西方讲环境保护;儒家讲等级,马列讲阶级;儒家讲中庸,马列讲辩证;儒家讲专制,马列讲专政。西方文化出于达尔文进化论,马列同样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都讲竞争、民主、科学、和谐。三者的共同之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不同程度的重视人、都讲事物的矛盾。三种文化的相通之处即为我们管理哲学的生生之地,由此我们产生了以下三个基本管理哲学:①坚持伦理人的“人本观”,抛弃西方的“自然人”、“经济人”的人本观,慎对马列的“系统人”的人本观。②坚持处理矛盾的“中庸”思想,即持经达变、时时中的,保持中道。有条件的吸收西方非此即彼的理性思维和日本式的大和思维。③坚持以“同而不和”的原则求道同,将中国的人理与西方的物理统而用之,道统,术不统。反对道、术排异。
  
  存异原则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遭受最大的是西式文明的强力传播与渗透。故在处理中国与国外文明冲突,构建中国企业经营哲学时,首要的是应清楚的认识中国与西方在诸多文化方面的差异问题。西方传统的基本哲学思维方式是二分法,也就是通常说的“一分为二”。即把思维的对象都分割为两部分:A或非A。中国传统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三分法,也就是“一分为三”。即把思维的对象都视为一个整体(一、太极),这个整体中都有两种趋势(两端):阴与阳;阴阳相荡而生像,被称为物。对企业间的关系,西方认为:A企业,或非A企业——B企业。相互分立,同业互相排斥,互相竞争,遵循“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实行大鱼吃小鱼式的商业竞争。竞争就是战争。中国认为:企业以类聚,以群分,分刚柔,分阴阳;阴阳、刚柔相推而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构成一种生态体系。对企业管理的认识。西方:把企业的员工一分为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中国:一分为三,上以下为基,礼贤下士,关爱下属。西方:长于分割,注重实体,有世界是由实在的物质粒子构成的观点。中国:长于整体思维,注重相互关系,有“精气为物”的观点。存异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认识西方社会的思维和管理方式,尊重他们,而不是忽视或蔑视他们。以同破异,然后再将自己的企业价值渐渐植入异域民族而获永生。
  
  以人为本原则
  
  比尔·盖茨认为,微观的经营管理不能只靠制度,更重要的是靠人,企业要走向人本管理,第一步是学会尊重员工。对于哲学来讲,最基本的就是关于人的哲学,所以哲学简直可以称为人学。你如果想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美好,那么哲学是必不可少的。哲学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保障。可以说,美好或幸福的生活几乎是每个人的追求或愿望。那什么是美好或幸福的生活呢?事实告诉我们,即便有了充裕的物质生活,我们也并不一定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真正的幸福只有在精神世界里才能寻找得到,可见,幸福首先是人对生活的一种看法,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在企业管理中只通过物质上的激励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性的需求,你只有承认人有精神上的需求,你才能管理好人。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首先是一个对人的哲学有高度把握的哲学家,人为理想而活着,只有了解员工的需要,树立起企业目标与方向,才能吸引员工;只有满足员工需要,才能激励员工;只有了解消费者需要,才能引导消费;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心理,才能使企业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哲学指导,没有哲学、脱离哲学搞管理是不行的。人的哲学是围绕妥善处理五个方面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①对人性的假设(善、恶);②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征服、协调、支配);③时间取向(过去、现在、未来);④行動指向;⑤人群关系。一个企业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以人为中心的关系,不仅无法将企业管理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且连最基本的企业管理都难以开展。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其核心就是人,孔子,仁者爱人,所谓爱人,无非就是人际关系的协调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企业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领导与员工、员工与消费者、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等,使他们处于和谐的关系之中。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是企业活动的灵魂,是企业行为的先导,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等,企业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无不渗透着这种经营管理思想。
  
  社会利益原则
  
  在企业哲学中,最难解决的一对矛盾就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还是“崇高理想”的问题,同时,它也是企业能否成功构建管理哲学的关键。一般来说,优秀的公司追求的是务实的理想主义。例如世界500强的默克公司,在明知道推动一种叫做美迪善计划肯定不会赚钱时,仍然决定投入生产并免费赠送给病人。在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时,它的负责人乔治·默克二世解释了这种矛盾:“我希望……表明本公司同仁所必需遵循的原则……简要地说,就是我们要牢记药品旨在治病救人。我们要始终不忘药品旨在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对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越大。”这就是企业哲学,既是务实的又是理想的。你想赚越多的钱你就必需学会放弃越多的钱,这听起来是矛盾的,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但是优秀的企业家往往能够领悟这种哲学,因为这需要胸襟,需要眼光,更需要与众不同的毅力与耐心。越是简单的就越是复杂的,企业要生存就必需要有钱,必需利润最大化,但企业不能只因为钱而存在,因为企业的人不能只因为钱而生存,所以必需有超越金钱之上的力量来支撑企业生存下去的理由,这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将企业中人的精神发挥调动起来,让工作变得有意义,精神的力量可以使企业获取长期稳定的利润。所以说利润只能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但它不能成为企业生存的最终目标,正如人不能没有钱而生存,但绝不能为了钱而生存的道理是一样的。短视的企业其理想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将企业作为赚钱的机构,而将职工作为赚钱的工具。其结果是职工纷纷流失,而企业在惨淡经营一阵后也就销形匿迹过早夭折。
  只有这些有着为大众利益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崇高理想的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存续与持久发展。
  
  辨證发展原则
  
  企业管理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是以成功案例来佐证的,但不能死搬硬套,形而上学、唯心主义都是企业管理哲学所不容的。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应该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辨证观点来思考企业发展的始终,笔者因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①道法自然观。作为企业管理的实践者,我们认为“道”出“自然”。道就是企业发展的制度与文化,自然就是实践。所以理论是要服从实践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管理所走过的路可以用道教里讲的三个境界来概括: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即由对自己管理的自信到自卑,然后转而对西方管理的肯定到盲从,最后回归到对自己管理的自信。本土管理现在说自成体系是言过其实,但总结中国成功的企业的管理,其中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管得合理,合理的管。道理说起来简单,但这个简单里面包涵着无尽的复杂。要认清中国本土管理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我们就要站在哲学的高度,深入文化底蕴,方能看清看透。具体到企业管理中的个人,“根据我自己的体验,用人之道,贵在顺乎自然,千万不可矫揉造作,该生气时就生气,该责备时就责备,越自然越好”。②变化发展观。企业在社会发展中会出现各种矛盾,企业哲学就是要用以解决各类矛盾使之转变成和谐,具体说就是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的各种关系如何处理和谐的问题。变革和稳定,保守和激进,低成本和高品质,鼓励创新与严格的纪律,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灵活与原则,理想主义(价值导向)和务实主义(利润导向)……等各种矛盾时刻充斥着企业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然而优秀的企业不会受到这些矛盾的限制,他们能够本着变化发展的观点在各种矛盾中游刃有余,他们不但能够同时做到兼顾两个极端,而且可以区分黑白。这里并不是采用“平衡”的理论,也不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他们既可以做到不断的变革,又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既照顾短期的利益,又能兼顾长期的利益;既做到企业充满机制的灵活性,又不缺乏制度的原则性。③普遍联系和全局观。一个成功经营的企业它的哲学体系应该既能正确处理企业在生产经营当中的各种技术、制度问题,也应该能正确处理企业内部职工利益全面权衡问题,还要处理企业内部与外部企业相关者的利益问题。任何一个环节不放在整体中来妥善解决,那么,企业经营很少能有成功的。
  (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学院)
其他文献
在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挤出吹塑中型坯尺寸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来预测挤出吹塑中型坯尺寸,并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RBF与BP神经网络均
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明确将“和谐”列为继“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之后的第四大奋斗目标。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社会的进步,无疑不能没有和谐建设,特别是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企业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没有各类企业的和谐建设独奏曲,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协奏曲。因而,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和谐理论,进一步探讨目前中国企业和谐建设问题,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8月6日,2009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在西宁市举行,包括17家清真企业在内的陕西省45家企业参加了展览会。陕西代表团团长、副省长景俊海出席了展览会开幕式,并与青海
瞄准:决定肿瘤坏死因素(TNF ) 的表示地位,它的受体(TNF-R ) 和在人的 colorectal 腺瘤的下游的受动器分子。方法:我们在 62 个 colorectal 腺瘤病人和 34 健康控制测量了 TNF-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型企业正在经历着管理上的知识变革,任何已有的和常规的管理模式都将被创新的知识管理模式所取代。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创新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途径。知识管理又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根本途径。因此,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归结起来有着以下五个方面的创新。    一、强化知识资源的管理模式    1、知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企业经营发展需要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和谐发展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认为,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公司自组建以
我在你的尊敬的杂志的最近的期由陈等与大兴趣读了最近的文章。文章高度被认为挑起。为 opioid 的一种新兴的治疗学的选择导致了便秘 opioid/naloxone 的出现被延长版本联合
现代物流是一个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物流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组织从微观到宏观的组织化程度,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调查显示我国库存商品在库时间长、周转慢,延长了物流时间。我国许多企业在商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用于加工制造的时间不到10%,物流的活动占据整个生产过程的90%,其中运输时间又比较长。同时,物流费用在帐面反映已经超过
各位嘉宾,各位新朋友、老朋友大家好!我听了上面嘉宾的演讲,有一点补充,还有一家第三方网络支付公司叫做BilltoBill,我们本身没有自己的拍卖商品的平台,所以叫第三方独立支出网关
采用传统的乳液接枝聚合方法合成了以交联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为核,聚氯乙烯(PVC)直接为壳层的新型聚氯乙烯复合改性剂,用于通用聚氯乙烯的增韧改性。通过粒径分析仪、透射电镜、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