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撞伤了“旧金山”号核潜艇?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dog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兵器知识》2005年第3期“图片新闻”报道:2005年1月8日,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核潜艇“旧金山”号在位于美国关岛基地南约563千米处失事。此次事故造成一名水兵死亡,90多人受伤。艇外壳严重受损,首部的声呐罩面目全非,艇艏的一些压舱水箱也被破坏,但潜艇坚固的内层艇壳顶住了剧烈的冲击,使得艇员居住和工作舱免于受损,艇上核反应堆也安然无事。出事当时,该潜艇正在前往澳大利亚访问的途中,在水下150米的深处以30节左右的高速航行。
  这个“无头苍蝇”之所以能够安全返回,主要归功于声呐系统和潜艇前部水柜中注满海水,使碰撞对内层艇壳的冲击有所减弱,内壳才没有破裂,潜艇因此得以能够紧急上浮并勉强返回关岛母港进行维修。
  据太平洋舰队提供的官方资料显示,“旧金山号”攻击型核潜艇是2002年调防关岛,成为太平洋舰队第15潜艇中队的骨干力量,常驻关岛。在“旧金山”号抵达关岛的欢迎仪式上,关岛海军指挥官声称:“众所周知,潜艇部队是一支无声部队,它的到来对于太平洋美军加强威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众说纷纭的失事原因
  
  此次潜艇事故发生后,美国海军和五角大楼对其三缄其口,不愿意透露更详细的内容,这引起了外界的广泛猜测。就事故原因而言,虽然美军声称是因为触礁引起,但仍有许多军事专家对此种说法表示怀疑,并纷纷做出自己的推测和解读。
  首先,美国海军的解释是由于海图过时不完善而导致触礁。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发言人戴维·伯比透露,“旧金山”号核潜艇所使用的是1989年绘制的海图,1989年后海图的内容一直没有进行修改。在这份过时海图上,出事地点周围没有标示出任何水下礁石山体等主要障碍物。实际上,“旧金山”号触礁事故已经不是美军历史上首次因为水文资料不足而引发的悲剧了。早在二战时期的1943年10月,美军准备在日军占领的塔拉瓦岛上登陆时,使用的就是100多年前纳水文图。由于珊瑚礁的增高,周围水域的情况变化很大,结果美军登陆艇不能靠近海岸,海军陆战队员只得涉水登陆,失去了宝贵的时间,且暴露在日军面前,成为了对方炮火的目标,3000多名士兵在登陆战中伤亡。
  美国海军还称即使是现在绘制的海图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许多水下地形都没有在海图上标明,尤其是在水下150米的深度,目前还没有对这种深度或更深海底地形进行勘测的实用技术,大部分水域的地形勘测工作只能确保水面舰只的安全。
  从美国海军中传出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不久前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导致太平洋洋底地貌发生重大改变,“旧金山”号原来熟悉的航线一下子变成了陌生的死亡通道。这是因为事故发生的地点距最近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域很近。
  其次是国际上有观察人士和军事专家认为,美军很可能是在探索一条全新的潜艇航行路线,从而为关岛海域未来的水下争夺战创造先机条件,因不熟悉新航线情况而触礁是很可能发生的。
  


  


  其三是俄罗斯专家认为该艇与其它船只、甚至潜艇发生了碰撞。他们说,根据美军以往做法,一旦发生大型事故,美军通常会低调处理,并尽可能做到秘而不宣,以维护美军的形象。但此次可能是与其它船只甚至潜艇发生相撞,美国自知一方很难保证另一方会对事件保密,所以就先下手为强,将原因归咎为触礁。
  其四是新式武器系统试验失败,这也是俄罗斯专家做出的大胆猜测。
  笔者从美国海军刚刚于2005年2月11日做出的决定以及联系种种迹象分析,认为此次事故还是由触礁导致的。美国海军2月11日以“旧金山”号核潜艇艇长摩尼上校未能遵守关键导航程序为由解除了摩尼上校的艇长职务.并向他下发了一封申斥信。这是在日本横须贺举行的一个事故听证会后宣布的决定。海军在宣布处分决定时称,调查人员发现“旧金山”号核潜艇没有执行数项关键的导航和航行计划程序。摩尼艇长曾说,海图上并没有标明出事海域有任何危险。一些前潜艇艇长称,潜艇上使用的主要海图是1989年出版的,使用的数据则更老。数据的不完善应当使艇长在这一海区航行时更加小心从事,而摩尼艇长没有确保这些导航和航行计划标准程序得以落实,将核潜艇置于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对于各方的种种猜疑,美军方一口咬定,“旧金山”号没有偏离航道。美国海军为自己辩解说:第一,潜艇使用的海图很多,有政府提供的,也有商用的,有的已经很老,另外海洋很大,可能有的地方没有标清楚;第二,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会改变海洋地貌,出现新的海底山脉完全可能。到底是什么原因,毫无疑问,美国方面不会披露事故的真实详情,就像俄罗斯官方从未谈论过有关“库尔斯克”号沉没事件的详情一样。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一切。
  
  “旧金山”号的神话
  
  “旧金山”号属“洛杉矶”级,是美国海军第五代攻击型核潜艇。该级艇也是世界上建造批量最大的一级核潜艇,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主要承担反潜、反舰、对陆攻击等任务。首艇SSN-688“洛杉矶”号于1972年2月8日开工,1976年11月13日服役,最后1艘SSN-773“夏延”号于1996年3月服役,持续时间长达20余年,建造数量高达62艘,现役有51艘。
  “洛杉矶”级全长110.3米,宽10米,水上航行时吃水9.9米。水上排水量6080吨,水下排水量6927吨。水下航速32节,艇员编制133人,其中13名军官。
  该级艇为水滴线型。艏部有圆钝的玻璃钢声呐罩,艇体呈圆柱形。高大的指挥台围壳布置在靠近艏部,前期39艘艇装有围壳舵,从SSN-751开始,后23艘艇改为艏水平舵,以加强冰层下的航行能力。其艇体瘦长,长宽比为10.92,有较长的平行舯体。在尖瘦的仿锤形尾端,装有呈“十”字形的垂直舵和水平舵。在水平舵外缘装有小型垂直稳定翼,长1.22米,高1.83米,提高了水下高速航行时的稳定性。
  该级艇耐压壳体内的布置分为三个大舱,即指挥舱、反应堆舱和主辅机舱。指挥舱有三层甲板,上甲板为中央指挥舱,第二层为住舱,第三层为导弹舱和鱼雷舱,装有鱼雷和鱼雷发射管,以及备用鱼雷和导弹。第32~62艘艇,在艏部声呐和耐压壳体前端之间的空间加装了12具“战斧”导弹垂直发射筒。反应堆舱装有S6G自然循环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及一回路系统设备。主辅机舱装有蒸汽轮机、柴油发电机等设备。由于舱室较大,因此布置设备十分灵活,充分利用空间。
  在美国的宣传报道中,该级艇具有许多显著的技术特点,是世界最先进的潜艇之一。第一,该级艇装备4具鱼雷发射管和12具导弹垂直发射筒,攻击能力强。第二它采用S6C自然循环压水堆,浮筏减振,艇外敷设消声瓦,且艇的下潜深 度可达450米,隐身性好,机动能力强。第三,装备大功率高性能反应堆,堆芯寿命15年,在整个服役期内只需更换一次核燃料;反应堆装置自然循环能力高,固有安全可靠性好。第四,装备了大量新型电子设备,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作战效能好。第五,自持力达70天以上,在航率高达65%以上。第五,自动化程度高。总之,在美国人心中,庞大的“洛杉矶”级核潜艇是深海中一个不灭的神话。
  
  得以保命的双壳体结构
  
  看到“旧金山”号撞礁后的惨状,可能有不少人都在迷惑,都撞坏到如此程度,为什么它还能自行到关岛母港维修?是它的损管系统特别厉害吗?其实不是,本文一开头就讲过,这次事故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是因为“洛杉矶”级艏部采用了双层壳体结构,由于有双层壳体的保护,损坏的只是内外壳体间的一些声呐、压载水箱等,而内壳里面潜艇的关键部分,如工作舱、核反应堆等,并没有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承受水下的巨大压力,世界上所有潜艇都有耐压艇体,壳板厚度在20毫米以上,用高强度材料制成,能够下潜三四百米深。但如果所有的设备全布置在耐压壳内,潜艇内部空间将变得非常狭小,裸露子艇体外的凸出物也将增多,不利于潜艇的快速航行,所以一些潜艇还有非耐压艇体。这一层由于不承受水压,因此只有几毫米厚,易于加工。由于耐压艇体与非耐压艇体的原因,潜艇可分为单壳体结构、双壳体结构、个半壳体结构和单双混合壳体结构。
  出于对潜艇战时生存力的考虑,苏联潜艇大多采用了双壳体结构,外壳距耐压壳有相当的距离,就像装甲车辆上的“间隙装甲”,抗攻击能力极强。“库尔斯克”号所属的“奥斯卡”级核潜艇更是登峰造极,两层壳体相距竟达3米,西方普遍装备的小型反潜鱼雷对其奈何不得。美国出于效费比方面的考虑,“洛杉矶”级潜艇采取了单双混合壳体,除前部为双壳体外,其余部分均为单壳体结构。与“奥斯卡”级相比较,它花更少的钱,办了更多的事。
  
  触礁事件警示中国海军
  
  美国核潜艇触礁事件以及其可能的后续行动,看似意外偶然,但其背后的含义对身处东亚并立志走向蓝水的中国海军而言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潜艇是中国海军重要的打击力量,而这一极具威慑力的“撒手锏”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潜艇对海洋的熟悉程度。这次美国核潜艇触礁事件必然促进美国海军加大洋底作战建设,至少会对关岛太平洋海域加大勘测力度。当这种对海洋知识的掌握成为海军战力竞争的一部分时,对于西太平洋各国海军作战的压力可想而知!
  另外,美国借这些大灾难的机会,承诺将海啸预警系统从夏威夷扩展到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这对于亚太各国海军来说同样是潜在的威胁,因为海啸预警系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部署在海底的精密探测仪器组成,所谓民用与军用的界限仅在于操作者的意图而已!
其他文献
38年前,我入伍来到部队,先后在创造“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两个基地战斗和工作过。在那特殊群体里,我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位政治工作者和领导者,既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又是这种精神的培育者和凝聚者,对这种精神自然有着比常人更特殊更深切的感悟。  40多年前,十万大军悄然开进了广漠无垠的戈壁沙漠,他们住帐篷、睡地窖,顶风冒沙,战天斗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里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国用国产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美国前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下台后,许多人都认为主战好战的美国新保守派从此将一蹶不振。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新保守派最近却打了一场胜仗——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总政治部为更进一步落实胡锦涛主席抓好部队干部素质的指示精神,组织编写的《军队干部学习丛书》下发部队后,全军各部队认真落实总政办公厅关于《丛书》阅读的电报精神,纷纷
一天,战士小王正擦玻璃,叫战士小张帮忙移动一张椅子,小张没有吱声继续拖地板。小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把抹布往水盆一扔,溅得小张一身的脏水。这时,小张也火了,两人争吵了起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导弹,瞬间升空,凝聚的是几代科研人的心血和官兵操作上的极致追求。谁持彩练当空舞?请看来自第二炮兵某部三名优秀士官标兵的报道——      他,把“对接偏差不超1厘米”的导弹牵引技术标准改写到“分毫不差”。  他说,作为一名军人,为了祖国的安宁、和谐,愿意永远开着牵引车。  陈春文:发射场上“定海神针”    某发射场,夜黑如墨,一辆导弹牵引车,一支等候发射的部队。  他,深吸一口气,朝牵引车坚定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服生产中的广泛运用,传统军服将突破固有的功效,产生诸多奇异的功能,一些具有隐形、防病治病、战场救护、增强体力和可食用等用途的军服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