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话剧的不同表达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e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先锋话剧的代表林兆华导演和田沁鑫导演2003年同时将《赵氏孤儿》将这段历史搬上话剧舞台,传递出不同角度的人性关怀,并且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关键词:先锋话剧、《赵氏孤儿》、林兆华、田沁鑫
  话剧外来戏剧形式,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社会变革不断发展,它的时代性往往可以让我们在艺术欣赏中反思、叹息亦或惊喜。一代代话剧艺术家不断探索使话剧丰富和发展。
  先锋话剧作为我国话剧发展的里程碑,大胆颠覆传统戏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它也注重保留传统戏剧中关注现实,批判现实,试图解释人生的意义及价值,弘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等内容,其丰富的人文主义情怀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话剧这门综合艺术。作为先锋话剧的代表林兆华导演和田沁鑫导演2003年同时将目光聚焦在中国传统历史剧《赵氏孤儿》,将这段历史搬上话剧舞台,有些认为是同台对垒,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两人虽同属先锋话剧流派、同样的剧本素材但是却传递出不同角度的人性关怀,并且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不仅是两位导演的成功更是先锋戏剧发展的成功。
  林兆华认为戏曲《赵氏孤儿》是舞台表演的典范之作,把该剧排成话剧不仅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能给话剧界带来新的启示、注入新的活力。而田沁鑫更加直率地说:“《赵氏孤儿》是中国最著名的悲剧,也是在西方影响最大的悲剧。由此可见两者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林兆华完全颠覆了《赵氏孤儿》复仇的传统内涵,在戏的后半段“孤儿”才上场,结尾让“孤儿”放弃了上一辈的所有恩仇,这是“孤儿”对自身命运的一次自主的抉择。于是,无论是忠义的程婴,还是杀戮赵氏满门的屠岸贾,都被“孤儿”抛在了身后,当程婴给“孤儿”讲述十六年前的往事时,“孤儿”非但没有被感动去报仇,反而说“这是你们的事,与我无关”,程婴等一系列一切与复仇有关的牺牲和努力都被湮没在了历史的大潮之中,成了真正的悲剧人物,很多人说他这种处理未免有些让人绝望。也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对于封建思想、对愚忠愚孝的否定。我认为林兆华眼中真正的悲剧不在于满门抄斩、不在于营救孤儿,而在于程婴的殚精竭虑、步步为营却被孤儿的一句话彻底否定,从而展现了人类纷争的无意义,和个人私欲在历史中的渺小。田沁鑫的话剧《赵氏孤儿》将矛盾点集中在“庄姬”身上,并且淡化了恶人的可憎,剧中屠岸贾是天下纷争时代中雄心勃勃的武将,醉心于成就功业、流芳百世。并且将笔墨着重描绘于程婴因为在混乱中的轻轻一诺就能为之出生入死,这是我们现在社会所遗忘了的诚信,是我为之动容的所在。”田沁鑫有感于现今社会的私欲弥漫、思想泯灭、礼乐丢失现状,一直倡导“历史即当下”, 在剧中贯穿了“失义人心不在,失信正道不存”,她谈起《赵氏孤儿》说:“現代都市人面对的是以商业社会竞争为主流的残酷现实,善良和诚信本身都会遭到质疑,越是单纯的东西越难以被相信。”可见她希望借助《赵氏孤儿》唤起人们的诚信,来重塑社会道德。
  先锋戏剧注重西方现代戏剧观念与东方艺术审美的结合,并且强调舞台空间的扩展。田沁鑫版《赵氏孤儿》以孤儿的梦境和自述开场,没有顺序或倒叙叙说故事,而是把叙述的起点安排在临近故事结尾十六岁的孤儿已经长大成人的节点,使故事情节向着顺序和倒叙两个方向发展,跟随孤儿的感受去经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心里变化。她的舞美设计借鉴了德国表现主义的方法—舞台后方是连接起来的能翻转的黑色木板,木板的翻转将带动整个舞台场景的转换。而多姿多彩的灯光将在黑木板上在不同的情绪中呈现出黑、白、红、黄、蓝不同的颜色,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此外,整场演出不分“幕”,只用灯光的变化来表示情节阶段性的变化,整场演出中,自始至终有演员在台上表演,且动作都被抽象化,挥剑一指,便能人头落地。因此田沁鑫版的《赵氏孤儿》像是浓墨重彩的西洋油画。而林兆华版的《赵氏孤儿》更像是意境隽永的山水画,一以既往的坚持舞台视觉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灵美感、“无时空戏剧”观念、“双重结构戏剧”的表现方法,将五万块砖头一直铺到观众席第一排,整个舞台气势磅礴,在僵冷的岩石厚壁下一匹白马疾驰而过……并且借助演员和灯光的调配完成时空切换,反复回收利用的舞台道具、人物造型设计以及演员不加夸张形体动作的情感表达都体现了传统戏剧中的空灵自由。两部戏剧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叙述故事,但是都具有先锋戏剧的典型特点。
  我们不必将两部《赵氏孤儿》做出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时移事变,社会发展,同样的故事拥有不同的立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幻化出不同的光彩。两位导演也不过是从各自美学思想出发,去演绎符合心目中特殊的“那一个”。但同样的是在21世纪的中国这两版话剧无疑是利用历史题材去影响或隐射当下社会现实的某个角度,也同样对先锋话剧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国力都在不断得到进步,在此背景下,也使我国各行业的进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此基础上,同样存在着一个不小的问题,那就是在一些行业的基层组成干部中,存在着思想觉悟较为落后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实际的事例,谈一谈在基层组成干部身上存在一些思想觉悟问题,并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开展提高基层组成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走入人民的生活当中,渐渐和社会不可分割。党建工作作为自建党以来持续不措的堡垒工作,一直在各个时代坚强承担着推进党的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不断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机关党建工作,以信息化手段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面临新媒体时代的考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事实焕发新媒体时代党建的生命力。“互联网+党建”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
期刊
摘 要:在“两学一做”背景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狠抓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一项基本任务,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及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有体系、创新和有效的开展工作。本文以江西高校为例,通过现状调查客观分析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两学一做;高校;基层党建  为了充
期刊
摘要:师范类人才培养强调人才素质的完整性评书艺术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他们在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我们试图研究评书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师范生人才培养上,借鉴渗透评书艺术特色,训练师范生语音语势思维神采,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同时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传承发展评书艺术。  关键词:评书;艺术特点;师范生;培养;应用研究;  师范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们未来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的质量。
期刊
摘要:声乐专业作为舞台艺术最重要的一份子,其在舞台中的角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赵季平的声乐作品《关雎》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舞台表现来简略分析和探讨声乐学习中的舞台艺术实践以及对舞台艺术实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声乐课程;舞台表演  《关雎》词选自我国最早的也是最具著名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全称为《国风·周南·关雎》,此曲通常被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声乐从现场的舞台表现
期刊
摘 要:随着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迅猛发展,宗教极端主义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以偏狭的价值理念和极端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宗教性质的极端主义是引发恐怖活动的罪恶之源。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和反恐法的颁布说明我国在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和预防恐怖主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步。本文主要论述极端主义的来源,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千丝万缕般的联系。  关键词:极端主义;宗教性质;恐怖主义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影子,而设计艺术也离不开美的因素,因为形式美是设计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形式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设计艺术中要注意表现内容自由的一种超越体验。深刻的内容需要完美的形式来表达,设计艺术一直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  关键词:设计艺术;审美表现;形式美表达  一、设计艺术的审美表现  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设计艺术的本质要求美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表现给人们,这就需要用形式来承
期刊
摘要:在俄罗斯当代油画家中,有一部分画家属于现代派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没有风格的界限,他们吸收了俄罗斯传统油画的语言元素与哲学思想,同时也吸收了世界油画艺术诸多现代艺术的绘画语言的精华,创造了新的“俄式”现代派绘画艺术。俄罗斯新现代艺术家的艺术表现语言特色同样具有民族性、装饰性、构成性、象征性、夸张性等特点,这些艺术特色前面已有相关阐述。  关键词:俄罗斯;当代油画;艺术表现;语言特色  一、表现主
期刊
摘要:油画在传入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全盘西化,完全模仿西方油画的历史;也经历了取中西绘画之精华,互相融合的过程。如今意象油画的提出,是艺术家在文化选择问题上回归民族文化的体现。 余英时指出:“今天世界上最坚强的精神力量既不来自某种共同的阶级意识,也不出于某一特殊的政治思想。唯有民族文化才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力量。”本文主要论述了意象油画注重画面的意境美及形式美。  关键词:意象油画;意境美
期刊
摘要:自 20 世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油画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探索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意象油画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因其独有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底蕴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不追求形似而注重神韵和写意精神的表达,既有油画的特性也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画家的思想观念。本文主要从境生象外之形神和境生象外之气韵两个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意象油画风景的审美内部结构。  关键词:当代中国;意象油画风景;审美内部结构  “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