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smag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而“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模式正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建模能力等都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殛其意义
  
  “问题解决”主要是指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借助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
  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发掘创造思维潜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以及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说,“问题解决”模式应该具有以下功能和培养目标:
  具有一定的发现能力——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在生活中,具备数学地看问题的习惯;
  具有一定的猜想能力——根据具体情境,依据自身已有的积累和经验,提出一定的猜想。
  具有一定的建模能力——能将纷繁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具有一定的化归能力——能将很多数学问题归类分析,并能利用归类结论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具有良好的反思能力——善于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切发现、一切有价值的结论、一切数学思维方法、一切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
  
  二、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
  
  1、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为核心。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无所作为,无事可做。事实上,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的任务变得更重了。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备课压力大于以往,主要精力不再是传授知识本身,而是要潜心努力,找到知识的问题载体,为学生创设适当,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环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中走出来,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一定要努力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角色转换,由主演变为导演,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
  (1)导在审题环节:“问题解决”的类型有很多。其中,通过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便是其中的一类。即数学建模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整理为数学模型,首先要做的就是审题。有很多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建模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审题能力不足。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启发和帮助是应该的。
  (2)导在思维停滞处:学生往往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后,便沾沾自喜,满足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去寻找、归纳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个时候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概括,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已提升,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更加广阔。
  (3)导在学生思维障碍时:实施“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学生难免会产生思维障碍。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相应的预见能力,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习惯,预料到他们的思维障碍在哪里,以便及时有效的进行引导和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拿捏好尺度。既不能大包大揽,代替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撒手不管,不闻不问;要有点睛之笔,引水之渠。要启发他们展开联想,提出合理的猜想,并证明自己的猜想。要在方法上予以指导,要在思维关键处予以帮助。众所周知,数学史上不少的数学发现来源于直觉思维,如笛卡尔坐标系、费尔马大定理、歌德巴赫猜想、欧拉定理等,应该说它们不是任何逻辑思维的产物,而是数学家通过观察、比较、领悟、突发灵感发现的。所以教师要借助这些数学史料,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善于发现问题,使他们敢于猜想,敢于提出假设,并积极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具体操作的主要方法
  (1)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沟通:重温旧知识,为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并将其纳入旧知识体系做好铺垫。
  (2)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也就是说,设计好阶梯,不要一下子就把问题抛出来,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毫无办法。
  (3)引导学生运用好猜想、归纳、类比等思维方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概念。
  (4)设计的问题要有开放性。一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另一方面问题还可以不断变换条件或增加(减少)条件,条件与结论也可以重新组合,使学生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1、“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不只适用于教材上的“研究性课题”的进行,它也适用于新概念的教学,新公式、新定理的教学,同样也适用于习题课的教学。关键是设计好问题情境。切莫以为“问题解决”只是解应用题。
  2、“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要有针对性
  在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起来仍有其局限性。一方面,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尤其是新版教材(人教版)增加了不少新内容,教学负担很重,学习压力很大,起码教学课时就已经略显不足。因此在有限的课堂上,要想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是很困难的。所以,还需要教师适时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对于那些思维已经“误入歧途”的学生,要及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3、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才华得到充分展示,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学习能力得到更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得到充分拓展。应该说,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他们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求知,要允许学生出错,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发问。
  
  参考文献
  [1]谢增生《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中学数学教与学》2008年第3期上半月
  [2]袁保金《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有学生的主体参与》《中学数学教与学》2008年第4期上半月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
其他文献
我们以往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写后的评价,而忽略了写前对学生思路的拓展训练,这实际上是忽略了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怎么能叫他们写出奇特而精致的美文。  经过这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与反思,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我认为教师与其自己在批改上耗费大量力气,不如具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锤炼教学用语,努力开掘语言的魅力。避免课堂教学乏味、语言繁冗啰嗦的情况,从而能够给学生有意思、有内容、有意义的语文课。  【关键词】生活语言 幽默语言 评价语言 身体语言 艺术    语文教学是一项大工程,做这个工程必须事先准备好、设计好,否则必然会影响到这个工程的效果。在这个准备设计中,教师语言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好的课堂语言,那么课就有可能成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语文基础教育中的阅读问题高度关注,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其信息筛选和有效掌握信息能力,尤其是通过创造性阅读能力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发展学生智能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阅读方法 知识迁移 阅读创新 能力培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起阅读这个话题,其实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语文教
[摘要]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相信你们一定能用自己的慧眼在生活中去寻找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欣赏;创造;情感    新课程理念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朗读成为语文课的主旋律,既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
【摘 要】本文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推动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趣味性 激励性 动起来 活起来    一、让学生“动”,让课堂“活”应遵循的原则    (一)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陶行知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61-01  摘要:高考生物知识点多而繁琐,学生难以理解掌握。顺口溜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易记易理解,概括性又强。将顺口溜应用于教学,即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将这些顺口溜搜集汇编整理编辑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 顺口溜 理解
【摘 要】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并从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阶段等方面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育思想 多媒体 信息资源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
江苏省新高考方案已实施四年,作为一种全新高考方案,已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新高考方案的亮点是:“三 学业水平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而作为学业水平测试从2009年已从原来的六门达A高考加10分改变为四门必修一门达A加1分,四门达A加5分。正因如此,小高考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作为小高考中物理学科,有不少学生复习时感到无所适从。下面谈谈物理小高考的复习应对策略。  一、认真研究小高考考试说明  江苏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往教师凭借一张卡片来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从兴趣入手,广开渠道,加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规律,体验识字乐趣。  【关键词】培养兴趣;形成习惯;夯实基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抓好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尤其重要。但是,由于刚入学儿童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识字也不多,有些词语难于理解,对应用题的基础知识还一无所知,因此难度较大。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笔者经过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关键,指导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应用题是用文字(或图代替文字)来表达一件事物的。这些文字构成相互联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