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影响误区点拨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寒潮对我国的影响
  例1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冻害主要会对农业及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产生影响,造成农业减产;P地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冷空气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围高;且P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冻害严重。第(2)题,农业中冻害的防治措施应主要从加强监测和预报出发,同时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培育耐寒的农作物新品种。
  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误区点拨
  (1)寒潮就是寒冷空气。
  这个认识是片面的。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由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若冷空气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据降温幅度的大小,又可划分为强冷空气、较强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弱冷空气活动过程。
  (2)寒潮危害发生在隆冬。
  该说法是错误的。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可以引发霜冻、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9月~次年5月,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原因是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受寒潮影响也不相同,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春、秋季节正是农作物生长或即将成熟的季节,此时爆发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影响作物成熟。
  还须说明的是寒潮除了造成自然灾害外,也有一定的益处,如寒潮低温可以杀死一些土壤和空气中的病虫害,降雪可以补充土壤水分。
  二、台风对我国的影响
  例2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图A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图B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A、图B,完成下列问题。
  图A 图B
  (1)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 )
  A.5~6月 B.6~8月
  C.8~10月 D.10~11月
  (2)图B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
  A.5~6月 B.6~7月
  C.9~10月 D.10~11月
  (3)图B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8月台风转向点不断向东北移动,8~10月则向东南移动,10月后则向西南移动。第(2)题,由图B可知,台风中心转向的位置20°N以北,130°E以西。由图A可知6~7月份转向点位置20°N以北,130°E以西,所以这个台风出现的可能时间是6~7月份。第(3)题,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空气强烈旋转上升,形成狂风和特大暴雨,在沿海形成巨浪,淹没低地。
  答案 (1)C (2)B (3)狂风;暴雨;风暴潮。
  误区点拨
  (1)只有沿海地区才受台风影响。
  我国台风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我国南起两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地带,时常受到台风的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其中,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左右,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占总数的1/3以上。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2)台风百害而无一利。
  台风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某些有利影响。如果防御台风得当并加以利用,台风也并非一无是处,而且在气候、科研、能源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如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伏旱带来的旱情,为人们降温解暑。台风是大气运动的形式之一,对台风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台风蕴藏着巨大的风能,如果能够开发利用,效益很大。
  1.读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2)寒潮入侵的季节不同,经过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现象,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寒潮天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入侵①地区常带来风雪迷茫、寒冷彻骨的天气
  B.寒潮到达②地区,由于冷空气干燥常出现少雨雪多风沙的天气
  C.4、5月份,寒潮冷锋到达③地区常使该地区成为全国多雨中心
  D.春秋季节寒潮入侵④地区可带来大规模雨雪、冰雹天气
  (3)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2.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于7月12日在美国关岛以西大约2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生成后稳定向偏西方向移动。19日在海南文昌登陆,最大风力达18.4级,造成海南农林牧渔业损失惨重。下图为 “威马逊”移动路线图。
  (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威马逊”在文昌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
  [时间][气压][A B C D] [气压][时间] [气压][时间] [气压][时间]
  (2)当“威马逊”台风中心登陆文昌时,广州的风向大致为(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3)列举“威马逊”过境时可能对海南产生的灾害并说明海南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台风的危害。
  1.(1)B (2)A (3)春季和秋季。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作物成熟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
  2.(1)A (2)C (3)灾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措施: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宣传教育;加固房屋等建筑物;及时转移居民;积极救援等。
其他文献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与人们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前也不断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出现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因而,围绕文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也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在命题中往往以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作载体,下文例析相关知识点及掌握、熟悉其解题思路。  例1 M中学T班同学小婷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
期刊
湖北卷的短文写作要求同学们根据英文提示,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事例,写一篇话题作文。这种“开放式”的论述文的命题形式给同学们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对写作的布局谋篇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同学们既要发表观点,又要描写叙述。  请根据以下提示,并结合具体事例,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Honesty is a kind of courage and responsibility.Honesty wins trust,
期刊
本知识的重点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而循环结构则是重中之重.算法初步的考纲要求和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决定了只能在小题中考查它,而且考查的重点是循环结构,有时也有条件结构.以循环结构为载体,可以结合数列、函数、概率与统计等进行综合命题. 算法的含义、算法的思想不需要单独命题考查,以框图为载体,里面就承载了算法的含义和算法的思想.  1. 考查基本的逻辑结构  例1 (1)阅读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
期刊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不仅完美诠释了中国对于这场盛事的美好愿景,而且这三大关键词也已成为了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细细琢磨这三大理念,让你联想到很多专业,如从“绿色奥运”我们会想到环境、生态方面的专业;而“科技奥运”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息息相关:“人文奥运”自然是要体现人文关怀……    绿色奥运:用心呵护生命的绿色    绿色给人的第一联想就
期刊
创新题要求考生“针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题只是将以前的问题稍加“化妆”,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使其乍看脱俗超群. 只要把握创新题的命制规律,便可旧知新解.  方向一 定义“新概念”或“新运算”型  新信息题通过给出一个新概念、或约定一种新运算、或给出几
期刊
《牡丹亭》中有云:“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诚然如此,人生路上不会永远万里无云花团锦簇,风雨永远都是常客。当万木凋枯、风雨骤至时,学会在风雨中跳舞方能成就人生的极致。  学会在风雨中跳舞,用乐观面对逆境的狂风,成就人生的柔韧。  屡受贬谪,竹杖芒鞋,苏轼轻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双目失明,耳聋口哑,海伦·凯勒以《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期刊
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考查时多以某次地震为载体,以图文资料方式呈现信息,让同学们结合基本知识作答,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复习时必须从地震的分布特点、产生机制、防治措施,特别是其衍生灾害等几方面去掌握。  例1 近年来,地震及其衍生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影响不断加重。2010年8月13日四川映秀等多地发生了汶川地震后最大的泥石流;2011年7月5日四川映秀因泥石流一天内两次组织居民紧急疏散;2013
期刊
材料,是作文的依据,是议论文观点的体现。如何恰当地将材料内容转化为一篇标准的议论文呢。下面的模式也许对你大有帮助。  一、简引材料。材料是作文立意的源泉,是阐发观点、表明主张的由头。在文章开篇处简引材料,表明你的立意不是横空出世,是按照所供材料而立的,否则,你的作文立意就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嫌疑。简引材料,要求不能照搬照抄原材料,而应该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的大意或主要内容,在形式上力求活泼,
期刊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在高中哲学模块里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共同构成了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目标。其中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点(物质,意识,规律,运动,主观能动性)又是高考选择题的高频考点。  例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
期刊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名言类、计算类、漫画类选择题占了很大的比例。本文结合近年高考题谈谈这三类选择题的破解。  一、名言类选择题  解答该类题型的思维过程有以下四个方面:  1.运用语文知识,弄懂诗词意思。解答诗词名言试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要求同学们运用语文中诗词鉴赏的有关知识,将材料翻译成白话文,弄懂原文意思。  2.概括诗词的主旨。写诗词总有一定的目的,这就是诗词的主旨,它是诗词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