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心理品质,提高个体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期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体素养。
  
   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
  
  教师要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十分重要。课堂上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设疑,问题设疑等。教师采用有目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步地进行练习,让他们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育教学要与时俱进,渗入情境教学的成分。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要运用悬念法、提问法、激趣法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点拨诱导,调动情感。好的教学语言有一定的“粘性”,会诱导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有意注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教学内容创编成儿歌、顺口溜等既有趣又好记的形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三步一呼一吸”用以提示学生在中长跑练习中要注意呼吸的节奏运用;实心球掷远的注意点:手臂伸直,目标看好,高度找好,出手速度与时机等。实践证明,运用这些口诀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三)多举并用,丰富情感。经过一堂课的练习,学生付出了较大的体力,在课的结束部分安排一段韵律舞蹈,尽可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中消除疲劳,恢复心率,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便于形成乐学的气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将一个个动作更加生动具体的展示给学生。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在教学的内部机制上稍作调整,有针对性地把情感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
  
  学生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他们需要不断有新的知识来充实。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比如一节简单的前滚翻课时,一开始可让学生自己滚翻,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直到教师说出前滚翻在打篮球的时候或者从高处跳下之后可避免受伤,学生才会半信半疑地慢慢开始尝试。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学习环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有选择性的活动。教师要改变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竞赛的知识和规则,让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这样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锻炼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拚搏的精神。
  
  三、培养坚强意志,注重协调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与生俱的,而是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在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在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意志品质相对比较薄弱。在体育课中发现学生当中怕苦、怕累、怕难的现象较突出(尤其是女生),对一些较累的内容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坚强的意志。还可以开展评比,激发学生增强意志的愿望,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
  其次要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意志。一是加强目的动机教育,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有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动机是指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这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学生的行动也不外乎于此。因此,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对培养学生的意志起到重要作用。我多次采取表扬与鼓励的方法,利用正确的语言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锻炼动机。二是改进授课方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在800米、1000米的练习中可设立“关卡”,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三是身教重于言传。不管是做一个简单的前滚翻,还是一个复杂的跳山羊动作,都已远远超出了动作示范的意义。学生会被教师的行为所震撼,会希望有教师那样优美的动作,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模仿教师去练习,也就很少去考虑怕不怕、难不难了。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上要勤奋,尽量给学生作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要做到。记得我在学生面前完成优美的手倒立动作后,学生都鼓掌了。
  
  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不良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出现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也同样存在厌学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学生应该是最喜欢活动的,在体育游戏中,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以磁化为前提。所谓“磁化”,就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人格的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色、味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像演员那样“自我”罢了。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省自问。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首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才会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获得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以变化为关键。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有意识地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双休日之后,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口令集中注意力练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感化为目的。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感情融洽、心理相容、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充分地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素养,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经济学自身的致用性特质和当代大学生新的特征决定了完全有必要在大学经济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但该教学法的引入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考虑如何与传统教学法的无缝对接、如何与中国特色的经济现实有机结合、如何与不同类别学生的合理对应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经济学教学运用    经济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本质是一种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论概括,因而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特征
会议
现行国际标准ISO2631“关于全身振动评价指南”有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实践问题至今尚未完全统一,该文对此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对于SIO2631和GB4970-85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和建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