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融”一词,最早为天台宗所常用,即圆满融通之意。于丹的一番话,则更能形象说明“圆融”的内涵:小时候的岁月是一张白纸,我们学着在纸里画格子,画七等分,圆圆的。涂上灿烂的红色,涂上灿烂的绿色,最后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涂满了。这时,中间用一支笔撑着,用手“哗”地旋转起来,最后看到的是白色。堆积所有的生命色彩,但终于要有生动的圆心,让你融为一种最透彻的白色。这不是一种苍白,而是所有的生动融入起来,成为你最生动的生命状态。于丹向往的“最生动的生命状态”,就是一种“圆融”的境界。这种“圆融”的境界,应该成为教师的追求。那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体现出“圆融”的文化呢?
一、教学设计的“圆融”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涉及探究内容、学生、教师等因素,如何协调好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和谐的有机整体,需要“圆融”的智慧。例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不能把这三个维度分开考虑,这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所以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圆融”在一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再如,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灵活多变,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恰当地运用到课堂上,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教学不能以某种不变的方法“牵”着学生学习,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受到束缚,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命力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整体出发,从大局把握,将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它们达到和谐圆满的效果。如《电和磁》一课,有如下两种教学目标的确定:
■
在上面的案例中,A设计冗长琐碎,缺乏概括性,似是面面俱到,表达完整,但却泛泛而谈,不能突出重点,而且将三个维度割裂开来,重复表述;B设计表述简洁明了,并较好地体现了“圆融”的智慧。B设计目标的第二点整合了科学探究分目标(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和科学知识分目标(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进行表述,突出本课学习的核心。
二、探究资源的“圆融”
探究资源是为科学探究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教育政策等内容。在科学课上,为学生准备的探究材料是最常见的探究资源。那么,教师在准备、使用这些材料时,就要善于“圆融”。就如同于丹比喻的七色圆盘,多种材料如同七种颜色,虽然看似没有关系,但是一转就都融成了生动的白色。巧妙融合多种材料,实际上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探究效果。除了探究材料,教师在准备和使用其他的探究资源,如教材、课件、图片、视频等,也都要从“圆融”的角度,使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
例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中,主要有三个模拟实验,分别是模拟冷热变化、流水、植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在研究流水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中,一般用质地较软的砂岩来研究,效果就不错。但是现实生活中,流水对岩石的侵袭速度是缓慢的,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有那么明显变化的。于是,我在教学时,先后为学生提供了坚硬的花岗岩和松软的砂岩两类岩石来做模拟实验。两种实验材料的组合,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具层次性,学生不但知道到了“水对岩石存在风化作用”,而且认识到“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研究植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时,也有一个模拟实验,就是把种子放在石膏糊中,观察种子在发芽时能使干了的石膏出现裂缝,从而模拟植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但是这个实验不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就能看到现象的,如果直接出示有裂缝的石膏,说服力又不是太强,所以大部分教师只能放弃这个实验,改用一些典型的图片或者是动画来解释说明这个现象。我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这个实验,而是在课前就开始进行,然后利用摄像机连续拍摄。在课堂上截取部分视频进行播放,这样,这个时间较长的模拟实验就能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了。探究材料和多媒体手段的“圆融”,让学生见证了植物所创造的“奇迹”。
三、学习主体的“圆融”
学生是科学课上的学习主体,不同的学生如同不同的颜色,如果能够较好地将各具特色的学生“圆融”在一起,同样能够整合出生动的白色。让学生们取长补短,共同进取,那么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效率。但是,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各有千秋。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能说会做;有的学生只擅长“纸上谈兵”;还有的学生属于“默默无闻”一族。那么如何将学生组合在一起,让每个小组甚至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圆融”成一个整体,这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
例如,男女生搭配,好学生和后进学生搭配等都是最常用也比较实用的分组方法。除此以外,还有一类学生是特别容易被忽视的,也是教师经常以为很容易被“圆融”,事实上却相反的学生。那就是教师常说的“抓两头,带中间”的“中间”学生。这一类学生其实占据的班级比率才是最大的,他们往往很乖巧,课堂表现一般,不出彩也不惹事,于是他们非常不引人注目,教师会对他们十分放心,就是由于这种放心,让教师觉得他们很容易和其他学生融合在一起。但是仔细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状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圆融”成一体,他们通常会孤立出来,充当观众的角色。因为课堂上一直是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比较爱表现的学生和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的天下,久而久之,这部分中间学生习惯了看、习惯了听、习惯了让,他们的探索、表现欲望也就慢慢地被消磨掉了。所以,教师一定要调动起这部分“中间”力量的积极性,关注他们、鼓励他们、暗示他们,引导他们积极地融入探究的大集体中,多思考、多探究、多交流、多发现,让他们同样能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多姿多彩,画出一道道独特的颜色。
“圆融”为每一个在科学课堂里的学生搭建了一个无比宽广、充满魅力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们尽情地挥洒着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欣喜地收获着科学探究中的累累硕果,一路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科学课堂,因“圆融”而和谐,因和谐而更生动,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特约编辑 熊叠丽)
一、教学设计的“圆融”
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涉及探究内容、学生、教师等因素,如何协调好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和谐的有机整体,需要“圆融”的智慧。例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不能把这三个维度分开考虑,这三个维度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所以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圆融”在一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再如,在设计教学方法时,要灵活多变,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恰当地运用到课堂上,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教学不能以某种不变的方法“牵”着学生学习,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受到束缚,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命力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整体出发,从大局把握,将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它们达到和谐圆满的效果。如《电和磁》一课,有如下两种教学目标的确定:
■
在上面的案例中,A设计冗长琐碎,缺乏概括性,似是面面俱到,表达完整,但却泛泛而谈,不能突出重点,而且将三个维度割裂开来,重复表述;B设计表述简洁明了,并较好地体现了“圆融”的智慧。B设计目标的第二点整合了科学探究分目标(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和科学知识分目标(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进行表述,突出本课学习的核心。
二、探究资源的“圆融”
探究资源是为科学探究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教育政策等内容。在科学课上,为学生准备的探究材料是最常见的探究资源。那么,教师在准备、使用这些材料时,就要善于“圆融”。就如同于丹比喻的七色圆盘,多种材料如同七种颜色,虽然看似没有关系,但是一转就都融成了生动的白色。巧妙融合多种材料,实际上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探究效果。除了探究材料,教师在准备和使用其他的探究资源,如教材、课件、图片、视频等,也都要从“圆融”的角度,使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
例如,《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中,主要有三个模拟实验,分别是模拟冷热变化、流水、植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在研究流水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中,一般用质地较软的砂岩来研究,效果就不错。但是现实生活中,流水对岩石的侵袭速度是缓慢的,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有那么明显变化的。于是,我在教学时,先后为学生提供了坚硬的花岗岩和松软的砂岩两类岩石来做模拟实验。两种实验材料的组合,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具层次性,学生不但知道到了“水对岩石存在风化作用”,而且认识到“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研究植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时,也有一个模拟实验,就是把种子放在石膏糊中,观察种子在发芽时能使干了的石膏出现裂缝,从而模拟植物对岩石的风化作用。但是这个实验不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就能看到现象的,如果直接出示有裂缝的石膏,说服力又不是太强,所以大部分教师只能放弃这个实验,改用一些典型的图片或者是动画来解释说明这个现象。我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这个实验,而是在课前就开始进行,然后利用摄像机连续拍摄。在课堂上截取部分视频进行播放,这样,这个时间较长的模拟实验就能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了。探究材料和多媒体手段的“圆融”,让学生见证了植物所创造的“奇迹”。
三、学习主体的“圆融”
学生是科学课上的学习主体,不同的学生如同不同的颜色,如果能够较好地将各具特色的学生“圆融”在一起,同样能够整合出生动的白色。让学生们取长补短,共同进取,那么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效率。但是,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各有千秋。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活跃,能说会做;有的学生只擅长“纸上谈兵”;还有的学生属于“默默无闻”一族。那么如何将学生组合在一起,让每个小组甚至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圆融”成一个整体,这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
例如,男女生搭配,好学生和后进学生搭配等都是最常用也比较实用的分组方法。除此以外,还有一类学生是特别容易被忽视的,也是教师经常以为很容易被“圆融”,事实上却相反的学生。那就是教师常说的“抓两头,带中间”的“中间”学生。这一类学生其实占据的班级比率才是最大的,他们往往很乖巧,课堂表现一般,不出彩也不惹事,于是他们非常不引人注目,教师会对他们十分放心,就是由于这种放心,让教师觉得他们很容易和其他学生融合在一起。但是仔细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状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圆融”成一体,他们通常会孤立出来,充当观众的角色。因为课堂上一直是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比较爱表现的学生和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的天下,久而久之,这部分中间学生习惯了看、习惯了听、习惯了让,他们的探索、表现欲望也就慢慢地被消磨掉了。所以,教师一定要调动起这部分“中间”力量的积极性,关注他们、鼓励他们、暗示他们,引导他们积极地融入探究的大集体中,多思考、多探究、多交流、多发现,让他们同样能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多姿多彩,画出一道道独特的颜色。
“圆融”为每一个在科学课堂里的学生搭建了一个无比宽广、充满魅力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们尽情地挥洒着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欣喜地收获着科学探究中的累累硕果,一路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科学课堂,因“圆融”而和谐,因和谐而更生动,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