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作品中的情节逻辑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作品中,吸引人的往往是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动人的意境,这些元素构成了设计作品中独特的魅力和韵味。然而,在这些元素背后,决定作品深度和广度的往往是发人深思的视觉逻辑关系,即创意的合理性,情境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以现代构成为基础的艺术和设计作为公众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情景逻辑来支持自己的合理性。艺术和设计需要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作品背后的情节逻辑并不等同于作品的文学性,它需要付诸于视觉的有效交流,因此,对作品需要更深层次含义的探索。
  关键词:艺术设计;情节;逻辑
  设计作品中,吸引人的往往是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动人的意境,这些元素构成了设计作品中独特的魅力和韵味。然而,在这些元素背后,决定作品深度和广度的往往是发人深思的视觉逻辑关系,即创意的合理性,情境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诚然,文字替代不了图形,想象同样不能替代图形,无论是绘画还是设计均有着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在表现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上文字和图形各自有着不同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但是,这二者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相互交融的一面。
  图1高迪的建筑设计——巴特娄公寓
  图2蒙德里安——有红、黄、蓝的构图
  图3魏纳特的海报设计
  一幅好的艺术或设计作品其中包含的美通常难以用文字来描述,同样,一篇优美的散文,也难以用设计或绘画作品来概括。在二者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审美思维往往是相互借鉴而非截然分开。设计或绘画常常表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场景,在此场景两端延伸出去的是具有一定逻辑性的情节,没有这些情节的衬托和铺垫,我们就会说这幅作品是苍白的、无力的,即使图形、色彩很美也会使人感到作品缺乏必要的深度。这两个方向的延伸不但包括对历史事件的,符合逻辑关系的情节的建构,也包括对典型瞬间之后事件的继续发展的一种合乎逻辑关系的推断和联想,与典型瞬间一起构建起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视野。在文学作品中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在阅读、欣赏一篇优美的散文时,流动的情节会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美丽场景,这些场景会积淀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典型瞬间,这样的多幅“画面”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文学作品生动的、来源于生活的创作基础。因此,对于设计和绘画来说,没有情节逻辑的铺垫,就不能成为一幅优秀的作品,作品会缺乏吸引人的因素。
  近百年来,绘画和设计艺术家努力探索新的表现语言,期间各种流派纷繁芜杂,既有新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以现实为基础的突破,也有印象主义、立体派、风格派的颠覆性的创新,在这种种新语言的交织中,现代设计和绘画诞生了,它以一种革命性的视角把人类带入二十世纪,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极大的改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绘画和设计作品的情节逻辑在二十世纪初仿佛瞬间消失,取而代之是纯粹视觉的刺激和感官的愉悦,对传统延续性的继承被看作泥古不化。事实是这样吗?在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波浪式的发展,从今天的角度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时代先锋的设计和绘画实际上反映的是: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人类生产能力跨越发展,情节逻辑的定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现代设计和绘画的发祥地——欧洲,人们的生活被工业革命彻底的改变,生活用品从布满装饰的沉重造型向简洁的造型发展,服装工业产品向功能化、批量化的方向发展,汽车从以往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甚至于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也被深刻的改变,效率和规则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暂且不论这样的生活方式在随后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异化,在二十世纪初,这一切看起来既新潮又正确。设计和绘画是否能抛弃历史,或者说抛弃情节逻辑,也可以说抛弃生活的基础飞速的发展下去,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即使在现代设计初露锋芒的年代,依然出现了像安东尼奥·高迪这样的设计大师,高迪的名言:“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成为他的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的坚实基础。高迪的建筑设计素材来源于大自然,各种有机的造型和色彩宛如童话世界一般,在讲求效率和直线的工业革命初期,显得与众不同。在他看来,自然中并不存在直线,直线是属于人类的,只有曲线属于上帝。在众多平庸设计师破坏掉延续历史的情节逻辑的时候,高迪在模仿自然的同时,希望建立起充满童真的新的、更加美好的情节逻辑。“如果仅仅从风格上来看高迪,那么,高迪建筑只能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但顯然,高迪的影响与价值并不在于他只是一个奇迹的个案,而在于一种传统的延续与推进。因此,当勒·柯布西埃宣称高迪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时,高迪自然主义思想的价值与影响开始极大的凸显在有机建筑的研究与实践。”[1]
  即使如印象派大师、构成派大师们所追求的色彩和线条本身的美感,也不是纯粹的抛弃了情节逻辑的制约,在这种努力中依然包含了一定的情节,否则所表现的对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荷兰“风格派”运动是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同时发展的现代设计的重要先驱,其中重要的画家和设计师有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等大师。从“风格派”的名称中,我们能看出其对逻辑性的注重,“它的含义包括运动的相当独立性——是结构的单体;也包括了他的相关性——是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其合理性和逻辑性——立柱是必需的结构部件,而它只能是直立的。它是把分散的单体组合起来的关键部件。把各种部件通过它的联系,组成新的、有意义的、理想主义的结构是风格派的关键。通过建筑、家具、产品、室内、艺术,他们企图创造一个新的次序和新的世界。”[2]风格派在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后,以蒙德里安的绘画为标志的,以点线面的重新构成为基础,风格派的画家和设计师们认为“他们创造的这种简单的、理性的、数学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就是新时代的形式特点,他们企图找寻所谓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形式规律,努力探索通过事物表明的杂乱无章而找的他们内在的结构的规律。而他们都认为这个内在规律的组成,是由科学伦理、机械化大生产、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组成的。”[3]由此可见,作为社会生活基础的技术革命在二十世纪初叶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敏感地体现时代脉动的先锋艺术和设计在出现文化断裂的十字路口积极寻找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艺术和设计形式,只不过这种形式割断了历史的联系,艺术和设计大师们企图通过解构的方式建立新的秩序。在他们的作品中似乎看不到情节逻辑的制约与影响,然而,即使如构成主义中的大师的作品中所包含的色彩和线条依然来源于自然世界,美的形式感法则同样来源于自然世界,只不过是自然界在艺术家心中的投射,在这里情节被极大的抽象和概念化了,色彩的对比被抽取出来,以及其简练的、纯粹的、象征性的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仿佛脱离了自然的束缚,获得了永恒的意义。艺术家和设计家关注的对象里,删去了有机的、偶然的、灵活多变的因素,世界变得如此简单了吗?实际上情节逻辑并没有舍作品而去,固定的一一对应的情节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这种多向互动的把握,画面中的图形具有隐含的多重含义,观众的想象被激发,主动的寻找与自我经验相契合的图形之美,作品中似乎看不到情节逻辑的影子,但情节却以一种隐蔽的方式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在当代艺术和设计中,无论是建筑、产品还是平面、服装等各个领域对传统的解构与建构随处可见。后现代的典型标签是以“断裂感、片段感”为其主要特征。在一些经典的作品中连续的情节逻辑被割裂,毫无关联的情节被拼合成同一个画面,呈现出光怪陆离的视觉刺激。在这些作品中,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刻意去打破情节逻辑的关联,但是经过深入的剖析就会发现,它并非要完全抛弃情节逻辑的制约,而是对情节逻辑的改造与重组,不但不是否定情节逻辑的支撑,反而更加依靠情节逻辑的重组来支持作品。
  以现代构成为基础的艺术和设计作为公众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情节逻辑来支持自己的合理性。与现代艺术所不同的是,设计是以传达信息为其宗旨,信息往往是有价值的。例如,在一幅环保题材的海报中,作者希望传达这样的信息:过度的森林砍伐会导致温室效应,气候会进一步恶化。这样的信息具有劝导的信息传达功能,因而具有极强的情景逻辑支撑,其原因与结果之间必定存在极强的逻辑关联,否则就没有办法说服和劝导观众,把这样的逻辑关系用怎样的感性手法表现出来就成为了设计语言发挥作用的地方,设计的手法可以是丰富的、充满感情的、吸引人的,但是如果缺乏了情节逻辑,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缺乏了情节逻辑的铺垫,艺术和设计作品就失去了灵魂,因此,无论在那种风格的艺术和设计作品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建立作品和现实世界的桥梁,就像人无法在真空中生存那样,它对作品来说,就像氧气对人那样重要。反观目前的国内艺术设计教育,对技法本身的研究,超过了对作品情节逻辑的探索,创作的内容和手法出现脱节现象。艺术和设计需要自己独特的创作语言,作品背后的情节逻辑并不等同于作品的文学性,它需要付诸于视觉的有效交流,因此,对作品的更深层次含义的探索,永远也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 盛恩养.高迪的自然主义设计思想[J].艺术百家,2009(3).
  [2] 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8:183.
  [3] 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1998:184.
  作者简介:高民(1973—),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小学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表现形,同时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合唱的魅力,我认真研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发现在&#3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生命力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源泉.目前,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还充斥着许多历史课堂,使课堂呈现出沉闷、乏味的状态.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十分重要,可谓是“承前启后”。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将面临新学习环境、新学习内容、新教学方法,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此时,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
目的观察应用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评判非手术疗法与手术治疗的差异.方法膝关节穿刺注入32P胶体,分别观察1周、1个月、6个月、1年及3年疗法.结果
平常在看英文文章时,碰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就会求助于金山词霸、金山快译、东方快车等翻译软件.但这些翻译软件要么通篇进行翻译、要么得我们手动一个一个单击生词,有没有这样的
我院于2002年4月引进香港周氏剖宫产法,并结合我院特点加以改良,同时将胎头吸引器应用于胎头助娩,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摘 要】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提问就是运用巧妙的激疑设问,让学生头脑中产生疑惑,进而引发主动思考;而思考是启迪知识的钥匙,学习深入的源头,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在一线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持续性对课堂提问的方式、角度、途径、过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强化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全方位立体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动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进而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摘 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在不断地发展,为了适应飞速的发展现状,提高国民的总体素质水平,教育方面也出台了新的改革方案。在新的课程改革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也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作为小学的数学老师,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理念,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老师不再作为教学的主体,逐渐把教学的主体转到学生身上。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数学思维建设,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出适合自己的解题
纳络酮(Naloxone,NLX)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在抢救各种中毒中,用法、用量不尽相同,现将纳络酮在各种中毒临床抢救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十分简单,就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以便让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得以更好发展。接下来,我们就从“互联网+”这一大背景出发,对高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