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毋庸置疑,在新課标深化实施的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高中历史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从教经验,谈一谈应该怎样将核心素养渗透于高中历史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获取的,对于未来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能力与品质。从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来看,它既体现出了核心素养的整体要求,又具有历史学科鲜明的特点。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等几个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采取更加恰当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1.渗透历史规律,培养唯物史观
学习活动需要在正确的意识观念的引导下进行。而对于历史学习来说,唯物史观无疑是一种十分符合历史知识特点的科学的历史观,借助这种历史观,可以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在历史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性的历史发展规律,以此来促进学生唯物史观的构建。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这一节中,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其内容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具体划分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甲午战争以后,1912—1919年一战期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几个阶段。从结果来看,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于这一历史现象,很多学生认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中国近代的领导权,同时,无论是清政府末期、中华民国时期还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政府均不能给予民族资本主义有效的支持,而对外,又不能抵抗帝国主义势力的压迫,所以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无法有效发展。经过这一原因的总结,学生也得出了“上层建筑(政治)对经济基础会产生重要的反作用”这一结论,而这一观点就是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2.解读历史事件,构建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与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以及思维方式。不难理解,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如果没有时空观念的引导,学生必然会将诸多事件视为一堆杂乱无章的内容。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形成更加系统与全面的理解。
以《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为例,在这一节中,“开辟新航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为了促进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解读:从时间来看,新航路开辟开始于15世纪,在这一时期,西欧国家的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对市场以及金银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很多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从空间来看,西欧国家濒临大西洋东岸,具有十分便利的航海条件,同时,传统的向东的陆地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导致商路受阻,所以西欧国家不得不考虑向西的航线,而“地圆说”的推广,则给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必要的地理条件。最终,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的分析,使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
3.拓展学习范围,引导史料证实
史料证实主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认真的辨析,并借助真实的史料对历史进行重现的态度与方法。任何历史知识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之上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史料的搜集,并向学生讲解一些比较有效的史料分析方法,从而通过史料促进学生对课内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组织本班的历史教学活动时,我会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史料的搜集。由于现在资料获取渠道比较丰富,所以我通常会要求学生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史料搜集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资料。而为了指导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辨析,我主要讲解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寻找资料来源,检查最早的目录书是否著录过相关的内容,并验明此书是何时著录的;第二,考察后世的历史著作中是否引用过相关的历史观点;第三,考察史料的记载方式是否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下的语言文字习惯,并观察记录的事件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第四,检查所标示的作者是不是出于托名,并观察传播史料的是什么人。最终,通过不断进行史料搜集与分析,不但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史料证实能力。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要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根据准确的认识,并根据其要求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提升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尤芹.培养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104.
[2]王化超.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9):41.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获取的,对于未来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能力与品质。从历史核心素养的内容来看,它既体现出了核心素养的整体要求,又具有历史学科鲜明的特点。具体来讲,它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等几个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采取更加恰当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1.渗透历史规律,培养唯物史观
学习活动需要在正确的意识观念的引导下进行。而对于历史学习来说,唯物史观无疑是一种十分符合历史知识特点的科学的历史观,借助这种历史观,可以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在历史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性的历史发展规律,以此来促进学生唯物史观的构建。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这一节中,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其内容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具体划分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甲午战争以后,1912—1919年一战期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几个阶段。从结果来看,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于这一历史现象,很多学生认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中国近代的领导权,同时,无论是清政府末期、中华民国时期还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政府均不能给予民族资本主义有效的支持,而对外,又不能抵抗帝国主义势力的压迫,所以导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无法有效发展。经过这一原因的总结,学生也得出了“上层建筑(政治)对经济基础会产生重要的反作用”这一结论,而这一观点就是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2.解读历史事件,构建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与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以及思维方式。不难理解,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如果没有时空观念的引导,学生必然会将诸多事件视为一堆杂乱无章的内容。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形成更加系统与全面的理解。
以《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为例,在这一节中,“开辟新航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为了促进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解读:从时间来看,新航路开辟开始于15世纪,在这一时期,西欧国家的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对市场以及金银货币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很多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从空间来看,西欧国家濒临大西洋东岸,具有十分便利的航海条件,同时,传统的向东的陆地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导致商路受阻,所以西欧国家不得不考虑向西的航线,而“地圆说”的推广,则给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必要的地理条件。最终,通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的分析,使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
3.拓展学习范围,引导史料证实
史料证实主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认真的辨析,并借助真实的史料对历史进行重现的态度与方法。任何历史知识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之上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史料的搜集,并向学生讲解一些比较有效的史料分析方法,从而通过史料促进学生对课内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组织本班的历史教学活动时,我会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史料的搜集。由于现在资料获取渠道比较丰富,所以我通常会要求学生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史料搜集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资料。而为了指导学生对这些史料进行辨析,我主要讲解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寻找资料来源,检查最早的目录书是否著录过相关的内容,并验明此书是何时著录的;第二,考察后世的历史著作中是否引用过相关的历史观点;第三,考察史料的记载方式是否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下的语言文字习惯,并观察记录的事件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第四,检查所标示的作者是不是出于托名,并观察传播史料的是什么人。最终,通过不断进行史料搜集与分析,不但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史料证实能力。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要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根据准确的认识,并根据其要求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来提升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尤芹.培养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104.
[2]王化超.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