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满族十二生肖剪纸图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抚顺满族剪纸有着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萨满文化和满族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鱼虫等。
  抚顺满族剪纸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心灵手巧的满族民间艺人把见到的、听说的、喜爱的人物、景物等都剪成作品,装饰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满族剪纸始于明代,由于对嬷嬷神的崇拜,满族剪纸产生了《嬷嬷人儿》,这种剪纸是满族剪纸的代表作;由于对动物神灵的崇拜,《狗》、《龟》、《鹊》、《鹿》、《鹰》等剪纸十分多见,常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成为反映满族习俗、透视满族文化的珍品。
  抚顺满族剪纸乡土气息浓烈,民族特点鲜明,它造型简练,线条粗犷,朱白对比强烈,整体明快,概括性强;画面流畅自如,拙中见巧,丰富恢弘。剪纸技法古朴、自然,不描不画、不打底稿,全凭一把剪子,剪随心动,一气呵成。
  辽宁抚顺满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联合申报项目,于2010年8月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抚顺满族的剪纸艺术正以勃勃英姿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摘 要]民俗文化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深层的文化内质,这是由于他历史的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传承的自发性和发展的进步性所决定的。因此如何对待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于民族文化建设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提升来说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活动 城市多元文化  一个国家或民族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差异性,往往突出地表现在民俗文化的不同上。一个民族的文化,其魅力价值或者
期刊
[摘 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培育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实力。  [关键字]公共文化服务 群众 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继
期刊
陕西“面花之镇”大荔县阿寿村制作的各种“花馍”,相传是古代金石礼品演化的产物,是流行于黄河流域麦产区的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当地能工巧匠以面团的可塑性为基础结合传统民间故事创造出与民俗生活紧紧相关的造型艺术,质朴大方人见人爱,从清朝盛行至今。  每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庙会的日子,村民们都要提前三五天,靠巧手揉捏有关纪念药王孙思邈的面花,如药王洞、药葫芦、花轿、蜗牛山、药王戏楼、牌楼、狮
期刊
[摘 要]山茱萸与吴茱萸不同科、属,并非一个家族。吴茱萸叶和果具腺点含挥发性油,成为杀菌驱虫、逐寒祛风、去秽辟邪的材料,因而与重阳结缘;山茱萸不具此特点,不为重阳所用。吴茱萸本是茱萸所产地域的专指,与茱萸同义;古代医书和重阳诗词文章中所述茱萸乃吴茱萸,绝非山茱萸。食茱萸与吴茱萸同科异属是近亲,有类似特点和性质,唐以前两者并无严格区分。史载吴茱萸分布北沿曾达北纬39度线,有无吴茱萸或山茱萸要看当时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舞蹈和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及提高舞蹈者素质两方面说明了视唱练耳课程在舞蹈专业中的重要性,简单分析了视唱练耳普遍在舞蹈专业中开展得不够好的原因,从而深入的分析舞蹈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该如何开展和应用的论述。  [关键词]舞蹈 视唱练耳 音乐欣赏 旋律 节奏  一、舞蹈专业中学习视唱练耳的重要性  无论是中国古典舞蹈,中国民间歌舞,还是国外舞蹈,舞蹈和音乐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舞蹈是人身体
期刊
苏绣,简单说来就是苏州地方刺绣,它最初起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后来慢慢发展,如今已遍及常州、无锡、扬州、宿迁等地,是我国四大刺绣之一。  苏绣产生的时间,最早一说是春秋时代。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吴国贵族“绣饰华丽”,日常衣物甚至陈设饰品都用丝绣点缀。据说,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迄今为止,苏绣可以看到的历史大约在1100年——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苏州的几幅南宋苏绣经袱
期刊
[摘 要]合唱起声是完成一首合唱作品的关键,是鉴别一个合唱队好坏的重要标准。群众合唱团在起声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痼疾”,鉴于合唱起声训练方面的专项信息资料较少,因此只能是在实践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寻求办法,摸索经验,去粗取精,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起声训练手段。  [关键字]群众合唱 对拍点的预测——跳绳的启示 起声状态准备  群众合唱团在起声上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唱不到点子上”这种现象
期刊
火草,一种生长在山坡、箐沟间的野草。曾作为火镰(击石块取火的器具)取火时的引火物。在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百花园”中,至今还保存着一种古老而罕见的利用火草织成的衣服,这就是火草褂子,也叫火草衣。其形古朴庄重,美丽大方,加上制作工艺繁琐费时,故而十分珍贵。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都希望自己能穿上一件火草褂来显示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姑娘出嫁前要织好足够数量的火草布为新郎家每人缝制一套火草衣作为
期刊
从前,客家有个等郎妹,一直等了十六年,才等到了郎(出生)。她不但要操劳家务,还要每晚像抚育孩子般服侍“丈夫”。实在满肚子委屈,半夜三更无法入睡,将苦恼作山歌随口吟唱: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睡目揽上床。  睡到半夜思想起,唔知系子还系郎。  十八娇娇三岁郎,夜夜屎尿屙满床。  唔系看你爷娘面,三拳二脚踢下床。  谁知这山歌被隔壁叔婆听到了,便唱出山歌劝慰她:  隔壁侄嫂你爱贤,带大老公只几年;  
期刊
一般说来,伦理称呼有直称、间称和他称。直称是当面称呼,间称指人前背后其他场合的间接性称呼,他称指外界对同一对象的不同称呼。江苏启东、海门的沙地人的伦理称呼与国内其他地区十分不同,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爷父”分不清  沙地人称父亲为爸爸、阿爸,称母亲为“呒买”(取其音);人前背后称我爷、我爸、我娘、我妈。对于后父,有的称伯,有的称叔,也有的称“寄爷”;后娘称呒妈、呒娘,人后称慢爷、慢娘、后娘。祖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