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通,通则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w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历史课堂必须有效方可达到教育教学的价值,而课堂要想有效,学生必须是充满兴趣地参与着的,教者必须改变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历史教学;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74-1
  一、案例描述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第9课内容。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30多年了,孩子们身处其中,但是头脑中几乎没有什么概念,这一单元理论性比较强。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教材三个板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一般化授课中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体现两个主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怎样调动学生参与,将重难点突破,课前一直困扰着我。
  走进教室,学生开始嚷嚷:“老师,我们今天学习《改革开放》吧,什么是改革啊?”“改革就是革命啊。”另一同学答道。
  “今天有表演吗?有活动吗?”一同学又问道。
  我眉头一皱,灵机一动,心想这节课我们就突破一个重点“对内改革”。我先让学生了解教材大概内容建构本课知识体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农村 1978年突破口城市 1985年攻坚战
  对外开放
  初步了解教材后,我在黑板上板书“分组探究①何为改革?②为何改革?③如何改革?④改革为何?”要求孩子们带着问题结合教材,小组合作探究完成,8分钟后各小组展示成果。同学们被我巧妙的设问折服,并激起了探究的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查找起来,课堂上出现了热闹气氛,第一组同学甚至想到查字典,纷纷回想起我们学过的改革,想准确界定改革的概念,第二、三、四组同学自动在组内分别探究农村与城市的改革。
  展示时间到了,第一组同学说,“改革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指把国家发展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近代的戊戌变法、现代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认为改革就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这次改革会不会如商鞅变法般改变社会性质呢?改革是革命吗?”我紧接着问道。
  “不会,不是革命!”同学们纷纷嚷道,“改革前我们是社会主义,今天我们依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啊。”
  我继续引导“我们第一组同学思维开阔,注重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让我们得出改革一般是自上而下的和平手段进行的,而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暴力手段进行的。我们可以把本次改革界定为: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的是体制,不是制度。”“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同学们一个个心有所悟的样子。
  按照这样的思路,第二组同学得出了农村与城市在改革前存在的问题,人们缺乏积极性,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所有制结构形式单一,分配上平均主义等等。第三组讲述了改革的步骤过程。
  “那么农村与城市改革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我紧接着又问道。
  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第四组同学集思广益后归纳梳理出“人们有了经营自主权;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改变了所有制的形式。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最后引用习主席的“鞋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播放了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相关视频材料,让我们进一步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一双合脚的鞋,农民积极性提高,社会向前发展。改革开放成为我们的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
  二、案例反思
  变则通,通则达,改革如此,对于我们的历史教学亦如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研究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对学习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他们都对新知识充满兴趣与探究的渴望,研究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适当的情境创设,设计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整合教学内容:每个学生在拿到新教材的那一刻就进行着阅读,课堂上他们要的是教材中隐性的知识与内在的关联性知识,教师要呈现给学生的是怎样在客体的历史上还原其丰富多彩性,激发孩子探究兴趣,引导孩子去内在感受历史的伟大,学会学以致用,逐步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学生反感的是死知识,需要的是活生生的历史。
  授课中语言要幽默生动,形象具体,具有感染性,注重学生“自在”的心灵体验。《德国教师指南》中这样写道:“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地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教育必须先行一步,为人类社会和未来前景提供保障,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突破创新。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就突出了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口语能力;研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65-2  一、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原因  1.主观上:大多数英语教师只重视“听”、“读”与“写”,认为能“听”会
摘 要:当前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大多处于浅显层面,学生对于其价值辨识不清。为助推学生健康发展,教师亟需加强理性阅读指导。  关键词:思辨;理性;阅读;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80-1  《语文学习》2015年第一期的“关注”栏目披露了一个不容小觑的教学故事:问一学生如果他处于林冲的处境会怎样,他的反应是“拍着桌子道‘杀尽那帮鸟
摘要: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适当的引导。教师要懂得在课堂恰当“留白”,给予学生安静思考、交流的空间,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和创新,达到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留白艺术;运用
摘要:今年一次失败的区公开课,让我反思到,教会学生做题固然重要,教会学生思考更重要。因为会做题不一定会思考,但会思考就一定会做题,而且会做好题。  关键词:学生;思考;做题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72-1在今年3月份,我上了一堂区公开课,课题是《平方差公式》,自己之前认真备课,在本校内还磨了两节课,算是心中有数吧。课的流程大致如下: 
摘 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优化创设教学情境、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合理利用错误资源、课堂评价多元化等方面出发,就如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略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58-1  一、注重优化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要以激发学
摘 要:本文利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总结了农村中学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指出农村中学制约课外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诸多不利因素,就有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问题提出了六条操作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54-1  一、农村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分
摘要:本文从高二理科生学习语文的现状谈起,分别从树立信心、合理备课、活泼上课、布置作业、情感交流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激发高二理科生语文学习的源动力问题。  关键词:语文学习;激发源动力;理科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38-2  理科生,特别是薄弱学校普通班级里的理科生,大多在语文、英语的学习上缺乏悟性,缺少语感,导致他们基础薄弱,成
摘要: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构成的,课堂是师生提升、课程推进的舞台,是老师、学生和课程融合的阵地,课堂因呈现了多元化的快乐而显得勃勃生机。快乐课堂,真的应由“老师”而生,“老师”的所思所感、所言所行,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魅力老师定能张力课堂,培育活力学生。所有课堂都充满理性与思辨,但不是冰冷的,应该是理性与激情的智慧碰撞,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火热的课堂,是充
摘要:当前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已经忘却了阅读之美,忘却了充满审美情趣的语文课堂的本真,变成了一味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者,呆板、死沉的课堂犹如梦魇,语文呼唤阅读的回归,阅读有美,美在真实。  关键词:阅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50-1  泱泱中华数千年,可谓毓灵钟秀、人杰地灵,是个诗书传万代的民族,但时至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少教多学,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用英语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充分体验、感知,从而获得英语学习的技能,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用“真实性”的课堂,带领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真实的语言;用“灵活性”的课堂,调动学生语言参与和思维参与的积极性;用“实效性”的课堂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从而让英语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成为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