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心灵理论与小说阅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书将认知心理学家最近的研究成果用于文学研究,主要是讲关于通过潜在的心理状态来解释行为的这种能力,也就是阅读心灵(mind-reading)的能力,运用到解读文学文本中可以带来的许多新视角。
  关键词:心灵理论(ToM);元表征(metarepresentation);信息源头(source of representation)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我们为什么阅读小说——心灵理论与小说》的作者丽萨·詹塞恩(Lisa Zunshine)是美国肯塔基大学研究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专家,目前正倾向将认知科学与文学相结合进行文学研究。她的这本著作提供了认知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一种可能,这本书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归因于心灵(Attributing Minds);追踪心灵(Tracking Minds);和隐藏心灵(Concealing Minds)。
  一、心灵阅读与小说
  第一部分“归因于心灵”中提到了本书中第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阅读心灵(mind-reading),也叫作心灵理论(Theory of Mind,簡称ToM)。“心灵理论是用来描述我们根据人们的思想、感情、信仰以及欲望来解释他们行为的能力。”[1]6归因于心灵是我们建构自身社会环境和在其中生存的默认方式,但会经常出现错误。认知科学家通过对心灵理论的研究,开始感激我们阅读心灵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我们每天的交流和文化表征成为可能。
  作家能够激发我们随时准备去想象别人思想这一点,在《达洛卫夫人》中,伍尔夫写出克拉丽莎看到彼得在见到她时颤抖的身体活动,作者首先讲到,彼得“心里感到她比以前见老了”,然后写到克拉丽莎想“他一点也没变,……依然是那种格子衣服;……丝毫没变”。[2]40彼得的“颤抖”是这个场景中的一部分,作者要求我们读者需要自己补上缺少的那部分信息(就像“他再次见到她一定很激动”),这样才会使得小说的叙述连贯。伍尔夫可以使彼得的“颤抖”“自说自话”,因为我们认知的进化趋势是假定每一个身体动作后面都必定有心理活动,即使作者只留下了极少的线索,这个心理活动也是存在的。
  回到“我们为什么读小说”这个问题上,詹塞恩认为,通过想象小说人物隐藏的心理活动,跟随叙述者所提供的对心理活动的解释,对比我们对一个人物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的解释与我们所认为的作者自己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认知的心灵理论的许多启发。
  二、元表征能力与小说
  第二部分是“追踪心灵”,讲述作者第二个理论概念:元表征。作者认为我们主要通过元表征能力来理解小说人物的心理状态。
  元表征可以看做是“关于表征的表征”,一个元表征包括两部分,表征的源头,例如,“我认为……”和表征的内容,比如,“……要下雨了”。
  元表征能力在理解大多数小说作品中都显得极为重要。在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班内特(还有通过她的读者)最终可以消除对达西先生的偏见,是因为一个很重要的表征在她的脑子里变成了元表征,这个表征(现在可以看做元表征)就是伊丽莎白对达西的不喜欢是基于维克汉姆关于达西过去是如何对他不好的这一叙述。这时关于具体人物的源头出现了,“维克汉姆说……”这就使得达西的残忍和目空一切很难成为伊丽莎白世界观的一部分。
  三、心灵阅读与侦探小说
  本书的第三部分“隐藏心灵”主要就侦探小说和心灵理论及元表征能力的关系展开。
  侦探小说会开发我们元表征能力的最大限度,因为侦探小说使读者沉浸在阅读心灵中,有很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元表征框架需要读者去追踪。
  奥斯汀的小说被称为“最难懂的侦探小说”,《爱玛》这本小说的结尾确实需要我们用阅读侦探小说的认知心理活动。在读一本典型的偵探小说时,杀手一旦找出,作案动机展示出来,我们就必须对故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进行重新阐释,做出重要的元表征上的更正。在读《爱玛》这本小说时,过程是相似的。我们知道弗兰克·邱吉尔与简·菲尔费克斯的真正关系后,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回顾整个故事,改变我们之前对某些“线索”的解释,例如,弗兰克第一次到达哈特菲尔德的时间,简收到的钢琴,简一定坚持自己去取信件,等等。
  任何小说作品都会涉及心灵理论,侦探小说也不例外,与此同时还会涉及我们的元表征能力。侦探小说中的每个人都可能说谎,在阅读是我们会最大限度地仔细分析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状况以及各种信息的来源。
  四、结语
  詹塞恩在《我们为什么读小说》中,将认知科学中的心灵理论、元表征能力运用于小说分析。书中详细分析的小说范围很广,有十八世纪的书信体小说,十九世纪早期的风俗喜剧,侦探小说,意识流小说,还有以不可靠叙述者为特点的小说(如《洛丽塔》),作者将认知中的心灵理论、元表征能力与小说文本很好地结合起来。
  当然这部著作也受到有些文学评论家的质疑,其中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布赖恩·博伊德(Brian Boyd)对这部作品提出了质疑, “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适合用心灵理论来分析”[3],而詹塞恩只选取了理查德森、伍尔夫、纳博科夫的适合这样分析的作品,所以这不足以成为“我们为什么读小说”的解释。
  参考文献:
  [1]Zunshine, L. Why We Read Fiction: Theory of Mind and The Novel [M].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弗吉尼亚,伍尔夫. 达洛卫夫[M]. 孙梁,苏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3]Boyd, B. Fiction and Theory of Mind [J].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2006, 30: 590-600.
其他文献
秋天 这个坚硬的词儿  被大风一路吹碎  满地的油彩泛着警句  我无言以对 我不该出现  秋天 做最后的表白  一切的发生都一一呈现  仿佛错过之后就不再来  青杏还在枝头苦涩  鐮声惊动中秋之月  一个长长的梦境  在秋千上摇摆  河流关闭高潮  花朵失魂  丰收越堆越高  爱情越来越瘦  无边的芳香无边的烦恼  尖利的减叫 柔软的调子  把通向场院与节气的小路  层层堵截
绝口不提那些秘密。悠悠经年  被欲望喂养的蛹破茧而出  使出浑身解数。掸落  一片树叶与一滴晨露的牵绊  熹微的阳光伸出宽厚的手掌  从此封印离愁辗转  那些无关乎飞翔的理由  一一受到拆解  悠悠经年,绝口不提  仿佛轮回里的重生。活着只为撕裂  前世与今生的胶着  或者只是为了弥补缺失的鳞粉  在尘世,华美的翅膀  胜于飞翔的速度与高度  以及蜜糖采集的甜度  光鲜的外表如珍珠一般光滑璀璨  
姑娘,你知道的  我的眼疾很痛  可是,我还是想为你写首诗  唯有你的美能打败我的疼痛  我所有的理由  我在夜里看着你  你驾鹤而来  在云端  带着雷霆的灰烬  这时我的诗浑身颤抖  我知道怎么努力也无法描绘被众鹤宠爱的你  当赞美你的诗歌一句接一句刚要初具形状时  你却要走了  不肯留下来接受世人笔尖攀升的赞叹  姑娘,你的不在乎  让我的诗垂头丧气  你如此不爱世间的繁华  小鹤的鸣声  
摘 要:虽然鲁迅在自己的创作生命中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早已深入人心,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学说的态度是不能一锤定音的。本文重在提出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故”事的演绎和对“新”手法的运用,指出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先锋手法的喜爱,呈现一个新旧交织的鲁迅。  关键词:鲁迅;《故事新编》;传承和发展;新旧交织  作者简介:王博(1993-),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
有时是春天的布谷  有时是秋天的鸿雁  有时是四季的太阳  有时是时空的北斗  当你出神时  它在上方俯视  镜头一样  记下你生活的细节  生命的状态  生存的感悟  其实人上方的东西  还是源自于人本身  上方的东西越茂盛  它的根就扎得越深  人的上方茂盛到  比北斗还高迥时  我称之为上帝——  那是一个无上温馨  無上宁静的领域:  我求证它的存在!
五月,一思春  杜鹃就红了  紧跟着杏花也白了  村庄,躺在山的怀里  打开生机的五月,端详  嗅著漫山的花香  看着,满面春光的山水  我,行走在五月的村庄里  望着炊烟  听着牧歌  轻踩着河卵石  村庄,头顶山林  脚踩河湾  河溪,带着鱼儿欢畅  飞鸟,依恋树上的家园  五月的村庄  醒了  村庄的五月  醉了
“民权初步”讲的是一般开会的法则,如果有人撰一续编,应该是讲排队。  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也许是衣冠楚楚的,也许是破衣邋遢的,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膊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
摘 要:以“快闪”活动传播我国传统文化为主要研究项目,结合实际“快闪”团队策划过程,详细分析音乐曲目设计、舞蹈编排和服化道选择和使用,探讨如何促进“主题快闪”活动模式中心内容转至社会公益类项目和国际间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出活动模式中前期准备工作内容,确保“快闪”项目能够更加准确、详细以及顺利进行,并且为“快闪”活动的策划模式提供实用参考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快闪活动;策划模式  作者
太阳无可预知的一个转身  温暖便成为一种记忆  隐藏于大地的某个角落  毫无防备  期盼被忽明忽暗的香烟点燃  你以这样的姿势  等待与生命有关的土地  睡去亦或醒来  与岁月相仿的老茧  还能听懂——  墙角睡去的镰刀  房梁悬挂着锄头的呢喃么  关于千军万马的喧嚣  一场又一场的青春之战  都收进那顶已经发白的草帽里  你戴着这些故事  穿梭在回忆的缝隙中  直到那些被缠绕了几十年的麦秸  发
摘 要:学会美自身之美,才能美他人之美。天下大同,各美其美的世界于自身能增加厚重,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有审美的眼睛才能去发现美,审视美,发掘自身的价值,欣赏别人,发现不同的闪光点。美与美的相遇,使和谐社会更美,“美人之美”,方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关键词:欣赏美;美的范畴;美与美相遇;共沐春风  作者简介:陆雨薇(1998-),女,汉族,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