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也风流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2hy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7月12日下午,有幸在北戴河听了徐斌老师的数学课“认识乘法”,精巧独特的教学设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都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时过几日,回味徐斌老师的人和课,留在我心中的竟然只是一个字——静!
  
  恬静——春风拂面
  
  下午第二、三节是徐老师的课,第一节下课是2点10分,炎炎烈日的午后,正是教师和学生最疲劳的时候,且看徐老师怎样忽悠学生吧,我在心里这样默默地想着。这时,从舞台的右侧角门走出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士,T恤衫,休闲裤,一副宽边眼镜,一脸浅浅的笑容,很恬静儒雅的样子。主持人介绍后,徐老师深深的一鞠躬,“老师们,下午好!”然后回到学生中间。
  师:小朋友们好!咱们是XXX小学的学生,对吧?是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上课啊?”
  生:不是!我们昨天就来过一次了。
  师(笑盈盈地):哦,是第二次来啊,徐老师可是第一次来,那你们比我有经验啊,一会儿可以给我做向导,好吗?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的桌上是不是有……
  这就是开场白?!没有玩游戏的激烈,也没有猜年龄的热闹;没有变魔术的新奇,也没有甜言蜜语、惺惺作态的矫情;如同一缕春风,自然和谐,一下子拉近了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听课教师之间的距离。
  
  宁静——春雨润物
  
  课上,当孩子们回答问题时,徐老师是那样专注的注视着孩子们,那期待的目光、那微笑的神情、那轻轻的颔首、那微张的嘴巴,给了学生们表达的信心与勇气。学生回答问题时,徐老师有这样一句话:你同意她的意见就点点头,不同意就摇摇头或者举手。天真的孩子们照此行事,于是课堂上的互动交流除了有声的语言,还多了无声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只对着教师发言的学生,开始边表述边看着同伴们的反映:当看到同学们点头时,笑意挂在了嘴角,于是声音更大了,口齿也更伶俐了;当看到同学们疑惑的表情或举起的小手时,有的孩子赶紧去为自己的答案找理由,有的停一下修正自己的发言,或者静静地听同学们的意见。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互动,真的也可以这样静静的进行;动静结合的互动,才是真正的相得益彰、妙不可言!
  在这节课上,没有那些形式化的掌声鼓励,没有小红花、小星星之类的物质刺激;也没有司空见惯的“太棒了”“你真行!”这样的夸奖表扬。时间是下午第二节课,学生是最容易开小差的一年级小朋友,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学得这样兴趣盎然,而且从始至终都很投入呢?我想,除了环环相扣的设计、开放自主的教学空间外,最主要的就是课堂气氛了。课上,教师就像是在和学生聊天、游戏,哪里看得出教师是在上课呢?倒像是一位大哥哥领着孩子们一起参观学校的旅游活动,孩子们当然乐在其中。当两个学生在口算4+4+4+4出错时,徐老师会心地笑了:“这道题目确实有点难,我们一起来,好吗?4加4等于8,8加……”宁静、和谐的气氛就像春雨一样悄悄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催生出创新的萌芽。当课尾教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乘法问题时,学生的思维是那样的活跃,想像的空间是那样的广阔。
  
  静静地等待——花开无声
  
  在经历了观察、操作、对比等多种途径感知“几个几”后,徐老师开始和学生一起“认识乘法”,而“感知乘法的简便”是这节课最独到、最精彩的地方。
  (出示电脑图,每组2台,3组)
  师: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们是怎样算的?
  生:2+2+2=6(台),2×3=6(台)。
  (出示电脑图,每组2台,6组。)
  师: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们是怎样算的?
  生:2+2+2+2+2+2=12(台),2×6=12(台)。
  (电脑图一下增到100组,仍然每组2台。)
  师:现在有多少台电脑?请大家先列出加法算式。
  生异口同声地:2加2加2加2加2加2加2……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再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
  在上面的片断中,徐老师始终笑意盈盈地注视着学生,当绝大多数学生都停下来,只有几个憨憨的孩子还在那里摇头晃脑地说“加2加2加2……”,而台下听课的教师、台上的学生有的在窃笑时,徐老师还是在那里静静地等待,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真的就融在了这静静地等待之中了。难怪有人说:等待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关怀。一点没错啊!
  师:为什么停下来了啊?(与学生相视后会心一笑)100个2这样加起来算,感觉怎么样?
  生1:太麻烦了!用加法算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
  生2:用加法太麻烦了。
  生3:可以用我们刚学的乘法,写成100X2或2X100,快多了!
  由于学生是初次认识乘法,很难体验乘法计算的简便。如果教学中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在学生的头脑中也如流星般瞬间即逝。而徐老师在教学时通过创设对比强烈的情境,从“3个2”到“6个2”,再到“100个2”,让学生实际列式,在强烈反差中感知求几个几用乘法写比较简便,也初步感受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在这强烈的对比中,在这静静地等待中,知识的获得、技能的习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都悄悄达成,如同花朵无声地绽放在学生的心中。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满眼是缤纷的色彩、热闹的场面;满耳是激烈的争辩、廉价的表扬。听了徐斌老师的这节数学课,有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如春之风,温柔和煦;如夏之荷,高洁美丽;如秋之云,恬静幽雅;如冬之梅,清香宜人。让我不觉眼前一亮:呵!新课堂,静中也风流!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5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操作和探索中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期刊
扬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精髓,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它告诉我们,在对待事物时,应批判地接受,吸其精华,剔除糟粕。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我,常常在思考:课改并非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也应是一种扬弃。那么,对于传统教学,哪些应该去继承,哪些又该去创新呢?  一、新知——重视“探究”但不忘“告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探究,才能
期刊
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通过操作、比较后才能寻找到正确的答案。教者如何利用好这一操作、比较的平台,才能最佳地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呢?通过实践证明:我们不去包办代替,而是尽可能的挤出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量量、画画、剪剪、拼拼、想想和算算。
期刊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而让孩子多看几本名人传记,对培养孩子对数学、对基础科学的兴趣则大有裨益。”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说。
期刊
走进新课改课堂,我们发现,最让人欣喜的变化莫过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意识的唤醒,随之而来的是在师生平等关系基础之上的教学方式的建立。
期刊
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国中学生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奥赛”第一大国。  然而,有识之士却因此为我国数学研究的前途捏着一把汗。专程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样坦言,中国数学研究水平与世界水平“有相当的距离,尤其是在前沿领域”。而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得主丘成桐更直言“差得还很远”。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及数学系主任刘克峰说:“对此也常有人感到不解。可是你看看
期刊
前阶段我校教师进行了同教材上观摩课的活动,在六年级数学课题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两位教师不同的教法。
期刊
从教几年来,有一个感触特别深刻:每逢遇到以计算为主的教学内容时,学生在课堂上总对对答如流,而下课自己练习时却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低年级学生的错误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吗?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呢?
期刊
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的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学中教师们再也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而是十分重视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向儿童经验的回归。然而,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呢?最近,笔者听了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街小学聂凤霞老师的一节“百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课,使笔者很受启发。
期刊
一、复习内容: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和比例》单元复习(一)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以及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进一步沟通比与分数、比与除法、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并能正确解答有关实际问题。  3.通过课堂复习交流,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复习实录:  1.复习梳理比的概念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师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