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素读经典”一起成长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有丰富的积累,培养语感。因为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新课程标准从两方面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读书资料”,“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六年累计不少于200万字。基于此,我认为坚持素读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
  
  一、坚持素读,贵在积累
  
  1.每天早晨20分钟读经典时间,老师走进教室与学生一起诵读,再抽5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生开火车背诵,几句《弟子规》或一首诗词,久而久之,学生在诵读古代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再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每节语文课课前挪出5分钟,学生轮流进行才艺展示,比如:背喜欢的课文、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诗朗诵等题材不限。现在,每个学生记录自己的才艺展示目录,每人已达20多次。如果一个孩子坚持6年甚至9年,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呢?
  3.每周一节阅读课。前30分钟,学生读书,后10分钟,让学生说说你所读的精彩片段或感受体会,久而久之,口语能力增强,让学生真正成为交际的主人,阅读兴趣也大大提高。
  
  二、培养兴趣,自主读书
  
  指导“素读”,首当其冲就是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让他们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延伸。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效果颇佳。
  2.教师也可以引经据典,讲讲某些典故等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渴望阅读,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从而了解全貌,解除心中疑团。
  3.古诗词的积累,一般向学生推荐名家名诗,学生感受到这些诗词的文字魅力,就会盼望着读,自觉的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现在,我们班诵读课外古诗词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做到自觉找,自觉背,等到每天5至10分钟的检查时间,人人积极参与,都想把自己所背的展示给大家。
  这些只是我个人和“素读经典”一起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所读只是“九牛之一毛”。我們召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回归于我们的课堂,回归于孩子的心灵,这样的回归应该是孩子心灵深处对传统文化的悦纳。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引导孩子快乐地学国学,快乐地素诵经典,让这瑰丽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让灿烂的文化精髓扎根于孩子的心灵殿堂。从现在起,让我们读经诵典。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微水中心北良都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教师引入生活材料,将教材与小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借助生活材料阐明事理,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智慧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德育;探索;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15-0076-02  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生活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诵读国学经典诗文,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熏习教育,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让儿童一生受益。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过程中,实施 ”激发兴趣—导之以法—引导背诵—课外摘录—灵活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华文明 国学经典 诵读诗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时期,建立基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以服务功能为导向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模型和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监测理论模型,本研究从投入层面的服务充分性、分配层面的服务均衡性、产出层面的服务公益性、结果层面的服务满意度四个方面,编制了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监测指标,并通过三轮德尔菲专家访谈对指标进行了修订。同时,本研究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
[关键词]小学数学;构建;生动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十个核心素养的关键词,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该如何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我们依托区级课题《生动数学课堂实践研究》进行探究,课题组成员努力构建数学的“生动课堂”。所谓“生动课堂”,指让学生主动参与、思维不断深入并有所触动的课堂。下面,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构建数学“生动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启动。新课程理念随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有益。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决定阅读效果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后,“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改实践探索后,开始有了一些新体会。我体会最深的是:使用新教材,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主旋律应该是“如何点燃学生心智的火把”,让学生们都动起来。  首先,让学生“愿”学。这就要求教师会“燃情”,要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课的教学活动之中。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
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化学实验。课改中化学新教材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使全体学生学习持续发展及
[摘 要]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Birthdays》中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探讨在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如在阅读前(Pre-reading)要找准“破冰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阅读中(While-reading)要找准“隐含点”,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在阅读后(Post-reading)要找准“生长点”,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摘要]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的“再创造”过程。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动手操作为抓手,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形成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做数学;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3-0033-02  “做数学”是当今小学数学教